《古诗两首》课件1.ppt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43217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诗两首》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诗两首》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诗两首》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诗两首》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天门山 李白李白(701762)(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号青莲居士,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反映人民疾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反映人民疾苦和愿望,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追苦和愿望,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追求。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力丰求。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力丰富。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富。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称为“诗仙诗仙”。1.天门:即天门山

2、。安徽省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 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和称。两山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由此得名。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开:撞开。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流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流而去。而去。思考:天门的思考:天门的“中断中断”和楚江和楚江的的“开开”有什么联系?有什么联系?回:回旋。至此回:到这里回旋。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的碧绿的江水,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天门山的奇险。相对出:相对着突出

3、来。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在两岸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诗歌大意诠释 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间冲开,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荡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荡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当孤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当孤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一下子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一下子扑进眼帘。扑进眼帘。诗中描写的景物:诗歌的思想感情:青山、碧水、孤帆、日。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饮湖

4、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初晴后雨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 2理解诗歌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思。3 3积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从中感积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从中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自然之情,领悟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自然之情,领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苏轼(苏轼(1037103711011101)北宋人,字子)北宋人,字子瞻,号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享年享年6666岁。苏洵的第岁。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

5、人代表。豪放派词人代表。了解西湖了解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西湖有著名的州市市中心,西湖有著名的“西湖十西湖十景景”,分别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分别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晚钟、三潭印月。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晴方好 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山色空蒙雨亦奇 描写雨

6、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晴方好”、“雨亦奇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人用了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诗人用了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出了西湖的神韵。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首先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首先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其次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其次她们都具有天然美,不借助外物,不依靠她们都具有天然美,不借助外物,不依靠人为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人为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收集有关西湖收集有关西湖的诗句,把喜欢的的诗句,把喜欢的背诵下来。背诵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古诗两首》课件1.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