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内容要求:“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该条内容要求中的行为主体为“学生”,“运用资料”是行为条件,指学生会阅读各类天体的图片以及“太阳系模式”示意图等图文资料,“描述”是行为动词,指学生可以用语言形象地说出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本节教学属于地理1模块,其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是水平1、水平2。因此这条标准不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宇宙环境的每个系统组成,只需要围绕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结合一定的图文资料,来说出该宇宙环境是什么。以及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认同这些条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教材分析1.知识层面本节是人
2、教版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本节描述的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本节重点是阐述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学习天体、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知识是为了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且教材对银河系、总星系仅作了简要介绍,重点放在了与地球关系更紧密的太阳系和地月系上。从地球上存在着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这三个内部条件,阐释地球的特殊性。2.能力层面本节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且宇宙的神秘以及人类对浩瀚宇宙知识的强烈渴求,都很容易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图文资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材等资料,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
3、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能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核心素养层面从认识宇宙到银河系再到太阳系,学生认识到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能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得到地球适宜生命生存的原因,认同地球这颗星球的特殊性,地球所处的特殊宇宙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这一认知过程能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4.图文结构整体上看图文并茂。本节教材中图片数量较为丰富,天体的图片有星云猎户座星云,恒星太阳,行星土星,卫星木卫二,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以及太阳结构示意图等图片,图片旁都配有相应文字予以说明,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浩瀚的宇宙世界。但这些图片
4、都是平面的,课上可采取PPT以及相关软件增加本届学习内容的可视性。书上有些文字材料较为抽象,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三、学情分析1.起点水平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学生对宇宙环境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在初中学习“认识地球”的相关内容时,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形式,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2.生活经验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和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3.学习心理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感兴趣的事物具有深入探究
5、的渴望。本节课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科普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刚刚从初中踏入高中,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在分析资料这一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还保留着初中的直观学习思维模式,这将影响到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四、教学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2-4、观察“Celestia”3D模型,能识别常见天体类型、描述其特点,并通过分析“嫦娥三号”的案例,正确判断天体类型和天体系统层次,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区域认知)学生通过观察“Celestia”3D模型中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结合相关图表资料,能分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和结
6、构特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结合资料综合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特殊性,树立保护地球家园的人地协调观念。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其他星球是否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六、教学媒体Celestia,PPT,黑板,教材七、教法学法教法:主要利用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观察法、归纳法、图表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地球的“地址”何在【情境导入】电影阿凡达
7、中有一群蓝皮肤的巨人生活在被称为“潘多拉”星球上。“潘多拉”上有哪些适于人类生存的条件?“阿凡达”若要给地球人写信,应如何写明地球的“地址”?阅读材料,思考地球的“地址”。以学生熟悉的电影拉近学生距离感,激发兴趣讲授新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授新知】地球处在浩瀚的宇宙之中,那么何为宇宙?古人认为:“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布置导学案】请学生结合教材P2P4“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填写导学案。1. 天体(1)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2)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卫星。【操作演
8、示】教师用“Celestia”演示各天体3D模型( “猎户座星云”、“太阳”、“八大行星”、“月球”、“ 1P/Halley哈雷彗星”等)让学生用直观方式感知天体类型和特点。【提问】晴朗的夜空下,仰望星空,我们的肉眼可能观察到的天体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提问】填写导学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月系(2)层次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1)月球表面有许多坠落的陨石,这些陨石是天体吗?(2)人们常说的星座是天体系统吗?【听讲】理解何为宇宙。【完成导学案】学生结合教材,填写导学案,说出天体的概念、分
9、类。【观察演示内容】认真观察 “Celestia”中展示的天体形态,了解各种天体的形状和特点。【思考描述】结合日常生活,描述自己看过的天体(如北极星,月球等)【思考问题】结合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思考问题。用“Celestia ”展示宇宙中的天体,将书本上的平面图立体化呈现,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回想美丽的星空进行描述,学生兴致高涨。并明确恒星发光,行星、卫星不发光。让学生明确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内涵【呈现案例】中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结合“嫦娥三号”资料探究:(1)“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
10、空前属于天体吗?为什么?发射后运行在轨道上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呢?(2)甲图中可能有哪些天体?最基本的天体是什么?图中的点点繁星大多是_,太阳是一颗_星,地球是一颗_星。(3)乙图反映了天体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什么?(4)乙图中有几级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什么?它是宇宙的全部吗?(5)读乙图,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下面的框图,据图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6)你认为“嫦娥三号”发射后,成为了哪一级天体系统(最低一级)的成员?为什么?【阅读案例,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本组讨论的结果,并派小组代表发言。结合案例资料,培养学生迁移所学,并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与协作能力。【评价
11、小结】对各小组答案给予评价。和学生一起总结天体的判断方法:一看空间位置,而看物质形态,三看运转轨道;天体系统判断方法: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做笔记】和老师一起总结归纳并做笔记。帮助学生梳理天体以及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软件展示】利用“ Celestia”软件展示八大行星绕日运动,阅读教材P6“行星地球”,在导学案填写下列知识。1.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类地行星: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巨行星:E木星、F土星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2. 八大行星公转的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观察思
12、考】观看“Celestia ”呈现的八大行星绕日运动图,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利用“Celestia”软件直观形象的展示出了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结合书本资料,学生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构成、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呈现材料】在古代,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古代的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下面是“五行”对应的星球和地球的数据对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质量(地球为1)0.050.8210.11317.9495.18体积(地球为1)0.0560.85610.151 316745轨道倾角73.401.91.
13、32.5轨道偏心率0.2060.0070.0170.0930.0480.055(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它们的结构特征有何相似之处?(2)“五行”(五颗肉眼可见行星)除同向性外,还有哪些共同的运动特征?用数据说明。【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本组讨论的结果,并派小组代表发言。强化学生对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认识。【评价小结】对各小组答案给予评价。师生共同总结:无论是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还是从公转的方式来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归纳总结】明确地球作为一颗普通行星的原因。师生共同归纳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存在生命
14、的行星【问题引导】除了咱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宇宙中是否真的存在像“潘多拉”那样存在生命的星球呢?请先思考以下问题: (1)请从八颗行星的运行特征分析,地球所处的星际空间是否稳定安全?(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平均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平均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3)假如地球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不稳定,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作出合理解释。【阅读材料,思考问题】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这颗孕育着无数生命的地球家园的重要性【评价小结】对各小组答案给予评价。师生小结: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
15、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因此地球也是一颗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特殊星球【归纳总结】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师生共同归纳,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问题引导】如果“潘多拉”星球上真的存在外星人,你认为这颗行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阿凡达”上的蓝皮肤巨人若要给地球人写信,应如何写明地球的“地址”?【思考问题】结合所学新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思考答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本节所学进一步强化。课堂小结【总结归纳】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运用的地理学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总结升华】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师生共同总结知
16、识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作业布置【课后思考】阅读教材P25-P26,课下小组分工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火星上是否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若在火星上生存、需要改造哪些环境条件?【搜集资料,完成思考题】阅读教材,结合课下搜集资料,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迁移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九:板书设计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类型 2.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方法:归纳法 宇宙(总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区域认知1.八大行星 方法:观察法,归纳法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1.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方法:观察法,图表分析法、小组合作3.液态水的存在 观念:保护地球的人地协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