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岳望岳杜甫杜甫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01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手法,并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02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歌的能力。03五岳为群山之尊,泰山又为五岳之首,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自古以来就被无数文人盛赞,如司马迁有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泰山“一词在中国人心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高与分量之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写泰山的名作杜甫望岳。n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
2、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n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n 创作了春望“三吏”“三别”等名作,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但他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他背起行囊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首。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
3、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杜甫的创作历程(四个时期)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发展到高峰的时期。写下了许多现实主义的名篇,如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洗兵马、彭衙行等,以及传诵久远的杰作“三吏”、“三别”,成为诗人自己和整个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20岁,开始了他十年“裘马轻狂,行踪放荡”的壮游生活,南及吴越,北抵齐赵。他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长期的壮游生活,诗人欣赏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游览了名胜古迹,开阔了视野和心胸,使他早期的诗歌带有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以前)准备时期。10年长安困守时期(35岁至44岁
4、)转变时期杜甫的诗歌创作开始走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时期。天宝五载(746年),杜甫到长安应诏与试,奸相李林甫执政,以“野无遗贤”奏请全部落第,使他认识到上层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这时他寄居长安,政治上既无出路,生活又非常困苦,不免多次向权贵投递诗篇,以求引进,也曾向玄宗进赋,均无着落。这就促使他逐渐接近人民生活,从而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秋雨叹、醉时歌等现实主义杰作。陷贼与为官时期(44岁至48岁)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三绝句、岁晏行、登高、秋兴八首、咪怀迹五首等。这些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5、,形式更多样化。不仅用古体写漂泊中的见闻经历,而且创造性地赋予律诗以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由于诗人老境萧条,情调悲怆,而忧国忧民之心不衰,便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沉郁苍凉的独特风格。“漂泊西南”时期(48岁至59岁)多样化时期l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岳中的,位居五岳之首,在山东省泰安市以北。“”、“”、“”、“”为泰山四大奇观。而登泰山观日出,是古今游人最感兴趣的事。l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泰山泰山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
6、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 ,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恒山恒山,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恒山,即所谓“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被确定为“五岳”之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嵩山嵩山,五岳之“中岳”,秦岭山系东延的余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以北,东西绵亘近百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华山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
7、”,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衡山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主体部分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远远地看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诗题为望岳,说明作者没有登上泰山,只是在观望。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把握古诗的节奏。范读。1.阅读古诗,结
8、合注释,思考诗人望“岳”望到了何“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有何特点?2.结合诗题可分析本诗为写景诗,注意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思考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注意”景”与“情“的关系3.试以分析每联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思考诗人望“岳”望到了何“景”,从哪句可以看出来?有何特点?所见之“景:齐鲁青末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1.首联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读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地域之广阔2.颔联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读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景色之秀美3.颈联从“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句读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傍晚鸟儿归巢的景象。4.尾联从“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从侧面衬托泰山的巍峨高耸。山势之高峻阅读古诗,结合注释,梳理诗意,感受诗歌的画面。精读全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夫f,语气助词。未:没有 了:完这两句写远望中泰山的山势,前句用设问。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后句自问自答,“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用夸张手法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巍峨高大、雄伟壮阔、连绵不断的形象,写初见远望泰山时欣喜、惊叹和仰慕之情。运用设问手法的两个好处:一是引起思考,二是加深印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山南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
10、。造化:大自然。钟:汇聚 阴阳:山南山北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的泰山,赞叹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用夸张和拟人手法,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1.炼字,赏析”钟“”割“二字的妙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聚集,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即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情感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突出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之情。(虚写)“割”: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形成南北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的
11、高大巍峨、遮天蔽日、高峻绵长到极点的形象。(实写)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看见欲归巢的飞鸟。荡:荡漾,曾:层,决眦:睁大眼睛 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上云气层出不穷,一定会激荡人的心胸,用自己的感受来反衬泰山的雄伟壮丽。这两句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突出泰山的极高极幽深,雄伟壮丽。表现了诗人对泰山向往之至,亟欲攀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对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当要等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会当:应当,凌:登上,绝顶:最高峰 这两句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愿望,借想象的情景,此为虚
12、写不仅衬托了泰山的雄伟、巍然高耸,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充满信心、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毅力和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及远大抱负(或心胸气魄),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共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哲理: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的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这两句笔力雄浑,格调高昂,蕴含哲理
13、(只有不畏艰险地登攀,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分析“情(抒发的感情)、志(表达的志趣)”结合全诗及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登上泰山时的心境呢?杜甫登上泰山后,发现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心潮澎湃,心胸开阔了,禁不住热情地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借景抒情”类题型的答题方法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即“借景抒情”)。2、结合诗句阐释诗歌中怎样借景抒情的,用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3、语言组织: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描绘了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
14、手法,描绘了借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和雄心,也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凌云壮志,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泰山北斗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积累杜甫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请你再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王之
15、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意味。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和雄心,也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凌云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全诗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卓越的创作才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
16、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远望近望细望感怀参天耸立高大秀美情由景生抒怀言志整体形象诗人感受1对诗句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B第五句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C七、八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后的感受。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2本诗颔联中“割”用字很妙,请加以赏析。3诗的尾联蕴含哲理,请加以揭示。1.C.有误,“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后的感受”有误,这里是诗人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故选
17、C。2.一个“割”写出高大雄伟的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南北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炼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意思: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3.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人,才能傲视一切,服侍群雄。(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一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感谢聆听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