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与活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其中,音乐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对幼儿施以积极影响、引导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做好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为更好地实施专业标准,在音乐教育领域,教师需要转变思路,加强专业修养,从单一的学科教育理念转变为与幼儿一日生活相适应的“大”音乐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和
2、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幼儿音乐学习的感性基础和增加幼儿接触音乐的体验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与美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入园和离园入园和离园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主要时间。入园时,要选用活泼、优美的音乐,减轻幼儿早起入园的紧张感和暂时离开家长的焦虑感,对即将开始的一日生活充满期待。如幸福拍手歌是一首外国儿童歌曲,44拍,旋律活泼、风趣而富有朝气。前三句是逐音升高的模拟递进式结构,结尾新颖、简单。大家围坐成一圈,教师将歌词的适当部分替换成已经来园的幼儿的名字,然后带领幼儿按照歌词做拍
3、手、跺脚、拍肩、拍腿的动作。离园时,包括教师与小朋友说再见,小朋友互相说再见,教师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等环节,适合选用抒情、优美的音乐,如再见歌、小步舞曲等等,可以使幼儿的情绪较为平稳地等待家长,有序地整理东西。二、晨练和户外活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的户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音乐律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调动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这个环节适合选择动感较强、节奏感鲜明的律动音乐,并结合集体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如配合音乐健身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随歌词提示做动作,唱到“转转脖子”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脖子;唱到“往上往上快长高”时,
4、做双臂伸展或跳跃动作;也可以创编新歌词做动作,如歌词可改为“我的皮球我拍拍,我的皮球我拍拍,前也拍拍后也拍,左也拍拍右也拍”。三、进餐和睡眠幼儿园的进餐环节,除了要提供有足够营养的食物,还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进餐前需要平稳、明朗的音乐,让幼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会引起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不振。由于进餐时速度不宜过快,所以过于欢快的音乐也是不适合的。午睡前是幼儿听故事和音乐的时间,幼儿常常在奇趣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音乐中进入梦乡。教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除了给幼儿盖好被子,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教师应选择有一定故事情节的音乐进行播放,音乐有童话感,能够让幼儿产生美好的想像,有利于睡
5、眠。慢速音乐和经典童话类音乐故事比较适合这段时间播放。在起床环节,幼儿刚刚从睡梦中醒来,通常动作比较缓慢,整个状态处在半梦半醒之间。所以,为尽快让幼儿清醒,进行下一个环节活动,需要通过节奏感较强的、活泼欢快的起床音乐来进行辅助。进行曲音乐和动感活泼的音乐比较适合,不宜经常更换,以培养幼儿听觉上的熟悉感。四、过渡环节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非正式的、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利用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有助于不同环节的顺利过渡。1运用不同节奏的音乐,提醒幼儿调整身心活动的节奏。过渡环节的设置不仅满足了日常教学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而且满足了幼儿日常身心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这两
6、种情况在日常的教学中既彼此区别,又互相交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适当采用不同节奏的音乐,调整时间的设置,寻找两种节奏转换的契机,在尊重幼儿身心的同时也能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如在语言活动与户外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可以采用活泼欢快的音乐调动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做好动静转换的准备,也可以采用健身操等歌曲,利用歌词提示幼儿活动内容的转换。2利用半开放的音乐活动,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处处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相对其它环节而言,是一个较松散、自由的环节,也是一些意外事件易发的环节。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半开放
7、的音乐活动,让幼儿能在有序过渡中体验自由。比如,音乐律动活动跟我做 (歌词如下)。幼儿用稳定的节拍来说儿歌、做动作,动作和语言是有序的;但在“轻轻拍”、“重重拍”、“慢慢慢慢拍”、“快拍”的部分,可以自由发挥,任意做动作,互相模仿。这个过渡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于不同音乐元素变化的感知和理解力,在活动中体验模仿的乐趣,还能够让幼儿自由发挥及与人配合。 跟我做歌词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轻轻拍,跟着我来轻轻拍;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重重拍,跟着我来重重拍;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慢慢慢慢拍,跟着我来慢慢慢慢慢慢拍;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
8、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快拍,跟着我来快拍。3营造宽松的环境,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如果要取得真正的效果,必须在课程上追随幼儿的自然发展历程而不是超越它。”音乐活动能够建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部动力机制,将他律转变为自律,培养幼儿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够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幼儿活动的需要,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利用过渡环节进行自主的游戏和学习,而且还能释放心理能量,有利于幼儿的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五、活动区音乐教育的有关内容也可以有机渗透在幼儿园形式多样的活动区中。例如,角色游戏区“小剧场”中,幼儿可以复
9、习音乐集体活动中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即兴的音乐创造表演;“音乐角”、“表演区”中,幼儿可以利用乐器、唱片以及道具进行自发的音乐探索活动;建筑区中,幼儿也可以开展适当的音乐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创设专门的音乐区角来进行音乐活动。比如,广州市某幼儿园将音乐活动区与富有探索、挑战性的躯体运动内容联系起来,改变了音乐区原本设置过于女性化的情况;设计能吸引男幼儿参与的音乐活动内容,比如体现力量感的自制爵士鼓等。我们建议把音乐区角设置在相对宽敞的公共空间,避免拥挤和影响其他区域。比如,小班的幼儿喜欢学唱歌,尤其对那些富有戏剧色彩、情绪热烈的歌曲感兴趣,会反复跟唱。他们也会试着用一两种打击乐器演奏出
10、不同的节奏。虽然节奏并不准确合拍,但是这表明他们已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行表达。所以,在音乐区角的设置上,应注意对幼儿安全及生理保健方面的考虑,活动区环境尽量宽松。同时,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适度。过多的指导不利于幼儿活动的生成,甚至会破坏幼儿的游戏。同样,过少的指导也不利于幼儿提升经验。所以,在音乐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主体的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催化剂”或学习共同体的角色。另外,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幼儿的内在需要和感受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幼儿的游戏活动,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支持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激发他们进一步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如“打鼓的幼儿很棒,能一
11、下一下地敲打,如果下次能用棒棒糖一样大的眼睛看着观众来表演,就更棒啦! ”六、集体教育活动目前,音乐教育实际已经渗透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和语言、数学、科学、美术、健康等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音乐教育资源,将歌唱、律动、游戏、表演、即兴音乐创作等活动内容,运用在主题活动以及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善于寻找不同领域教育活动之间的关联,探索领域整合的突破口,将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使各种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活动中,可以融入探索声音的大小、打击乐器的分类等内容;在美术活动中,可以融入听音乐画画等内容;在语言活动中,可以融入音乐剧表演、音
12、乐故事吟诵等内容。比如,将音乐律动“找朋友”加入礼仪活动中,让幼儿在与老师、幼儿的歌曲对答中掌握基本的节奏型,如“”,“”等,了解声音的强与弱。音乐与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整合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自然合成一个整体。比如,将古诗词音乐咏鹅运用在语言活动中,增强教学效果。这首音乐作品采用五声调式的傣族风格曲调,辅以锣鼓配器,表现孩子眼中鹅的可爱姿态。由于考虑到幼儿的特点,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内,没有过大的跳进,因此曲调简单、清新,而且琅琅上口。在语言活动中的导入环节,可以播放咏鹅的音乐,教师随乐朗诵诗歌,讲述诗歌的内容。通过音乐导入,语言活动可以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当教师随音乐朗诵诗歌时,幼儿能够体会到
13、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进行诗词朗诵会,进行诗词对答、配乐朗诵等活动。七、音乐会幼儿园通常会在节日安排各类音乐表演和娱乐活动。在这类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参与,不仅可以参与表演,担任主持人,而且可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发起者,讨论确定表演节目。在节日的气氛中,幼儿更容易体验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稳定而持久的兴趣。例如,幼儿园的亲子音乐会既是幼儿园音乐会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家园有效合作的教育形式之一。幼儿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哪怕进入幼儿园生活学习,依然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认可。亲子音乐会是由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家园合作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能够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加强亲子交流,加深亲子感情,深受家长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