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7【】27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7.上海明太祖废丞相2018【】27明代朝贡贸易11浙江7密折制201915.北京明朝的内阁2020【】27明代内阁制7浙江明代的行政机构;7浙江清朝的边疆政策2021【】27明代科举制: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了什么?)考了什么?)阶段特征清朝是我国专制集权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满洲族贵族的统治下,中国的近现代版图疆域
2、逐步形成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但政治体制弊病丛生,文化成就多沿袭继承、少创新开拓;政治君主专制强化的顶峰:表现为雍正皇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受阻,旧制度处于衰落中;经济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暴增,政府变革税收体制,人地关系紧张;经济总量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已经被西方国家赶超,但统治者并未意识到东西方之间的差距;文化承古萌新:一方面,理学占据统治地位,钳制思想;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
3、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重点:1.康乾雍时期君主专制新发展的表现(奏折制度的形成、军机处)。2.清朝巩固疆域的举措。3.康乾盛世后期统治危机初显难点:1.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新发展的影响。2.清朝统治危机初显的原因。学习重难点时空观念清朝清朝清朝清朝1616-19111616-1911,共,共1212位帝王位帝王 16161616年年16261626年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 10 10年年 1626 1626年年16431643年年 清太宗(皇太极)清太宗(皇太极)天聪天聪 17 17年年 1626 1626年年16431643年年 清
4、世祖(福临)清世祖(福临)顺治顺治 18 18年年 1661 1661年年17221722年年 清圣祖(玄烨)清圣祖(玄烨)康熙康熙 61 61年年 1723 1723年年17351735年年 清世宗(胤禛)清世宗(胤禛)雍正雍正 13 13年年 1736 1736年年17951795年年 清高宗(弘历)清高宗(弘历)乾隆乾隆 60 60年年 1796 1796年年18201820年年 清仁宗(颙琰)清仁宗(颙琰)嘉庆嘉庆 25 25年年 1796 1796年年18201820年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清宣宗(旻宁)道光 30 30年年 1851 1851年年18611861年年 清文宗(奕詝)
5、咸丰清文宗(奕詝)咸丰 11 11年年 1862 1862年年18741874年年 清穆宗(载淳)清穆宗(载淳)同治同治 13 13年年 1875 1875年年19081908年年 清德宗(载湉)清德宗(载湉)光绪光绪 34 34年年 1908 1908年年19121912年年 末代皇帝(溥仪)末代皇帝(溥仪)宣统宣统 3 3年年1.1.康乾盛世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壅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2)原因: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独断朝廷大政方针。(3)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一、康雍乾时期
6、的君主专制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威服”;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2.2.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1)奏折制度(始于康熙后期,完备于雍正)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
7、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特点:迅速、机密。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独呈送密封报告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皇帝官员官员亲手批阅奏折返回亲手批阅奏折返回 所谓的密折所谓的密折为为保密保密起见,起见,在纸封外绑以木夹板,并贴以印花,后来甚至用带铜锁的特质皮匣包封密折在纸封外绑以木夹板,并贴以印花,后来甚至用带铜锁的特质皮匣包封密折,然后通过然后通过驿站驿站,或由,或由专差专差交兵部捷报,或遣交兵部捷报,或遣亲信亲信之人专程送至奏事处,由奏事官接受登记之后,交奏事太监之人专程送至奏事处,由奏事官接受登记之后,交奏事太监直直送皇帝送皇帝亲自拆阅。亲自
8、拆阅。中国历史新编中国历史新编2 2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2)中枢秘书机构的变化军机处a.设立:雍正时,为处理西北军务,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b.职责: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特点:简、速、密d.性质:中枢秘书机构,没有决策权e.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军机处职能的演变:由最初单纯协助由最初单纯协助处理西北军务处理西北军务逐步扩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评价军机处的评价:1.明
9、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2.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君主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3.3.决策具独断性、随意性,官吏唯上是从,决策具独断性、随意性,官吏唯上是从,易出现失误,易出现失误,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其决定,皇权受到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皇帝内阁六部军国大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皇权受限皇权加强达到顶峰清初康熙雍正(处理日常事务)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中
10、枢权力机构的变化秦西汉隋唐宋明清确立三公九卿制巩固中外朝制发展一省两院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二府三司制元明:废丞相设内阁 (空前强化)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历程:(2022江苏高考真题)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2022四川一模)下图为清代军机处设立后的清廷权力结构示意图。据此可知A军机处与内阁人员无重叠B权力制衡的体制已经出现C内阁具有重要的政治职能D各机构权力分配十分混乱
11、2 2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3)文字狱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朝代朝代事件事件秦朝秦朝汉朝汉朝明朝明朝清朝清朝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字狱世宗(雍正)微服游于市,就一书肆翻阅书籍,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一书生见状,即高吟曰:“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世宗以为讥讽也,旋下诏杀之。清朝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
12、?”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康熙(16611722年)时期,先后发生20多起文字狱。这其中震动比较大的是明史案和南山集案。(2022全国高考真题)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1 1治理边疆治理边疆(1)东南: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像二、疆域的奠定二、疆域的奠定
13、(2022河南信阳一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台湾派人议和,康熙帝颁旨坚称“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若其诚心削发归诚”方可招抚,并指示施琅:“进剿台湾事宜关系甚重,如有机会断不可失。”据此可知,当时A康熙力主和平招抚台湾B台湾正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C施琅建议武力统一台湾D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1 1治理边疆治理边疆(2)东北:反击沙(俄雅克萨之战)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意义: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
14、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岭北河西属俄国,岭南河东属中国。1 1治理边疆治理边疆(3)西北:平定叛乱,加强管理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遣使入贡。1757年,清朝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彻底击败。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被平定。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1 1治理边疆治理边疆(4)西南:管理西藏册封宗教领袖:清政府以“达赖喇嘛”尊号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将“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赐予
15、五世班禅。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按照格鲁派教规,达赖、班禅采用灵童转世的方法选择继承人。乾隆后期作出规定,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从唐朝到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1)唐时西藏称吐蕃,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成公)唐时西藏称吐蕃,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成公 主嫁给尺带珠丹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会盟,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同为一家
16、(2)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3)清朝时,顺治赐达赖五世为)清朝时,顺治赐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号的封号;康熙赐康熙赐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设驻藏大臣年设驻藏大臣;1792年年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立金瓶掣签制度;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条1 1治理边疆治理边疆(5)清朝的民族管理制度基本 原则1.尊重少数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册封西藏宗教领袖),2.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蒙古归附)。3.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西南改土归流)(
17、1)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地位与六部相同(2)改土归流:西南地区措施:清朝经略边疆的主要方式:武力平叛、设置机构、笼络上层、捍卫主权(2022江西省南城一中模拟预测)与明朝专门归于礼部管理不同,清朝除沿袭明朝旧制以礼部主管封贡事务外,又设理藩院管理藩部及部分境外国家的朝贡事务。清初,理藩院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康熙年间扩及到厄鲁特蒙古和西藏地区并负责对俄邦交,乾隆朝中叶开始管理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兼涉廓尔喀尼泊尔封贡之事,材料表明清朝A处理华夷事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B对明朝行政制度的继承C延续了明朝限制中外来往的政策D孕育着外交近代化因素背景:中原王朝在
18、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承袭在形式上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割据性政策:改土归流内容: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意义: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22福建莆田二中模拟预测)清入关后,统治者将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发展成为“华夷一体”的新“大一统”政治思想,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破除土司割据局面,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这A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B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C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D实现了各民族的一律平等历史解释清朝民族
19、政策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部分自治相结合;尊重少数民族传统;借助宗教强化管理。(2)影响:密切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边防,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学科素养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 清朝统一台湾1684 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17世纪清朝抗击沙俄(2)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 楚条约,划定中俄东 段边界。(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是中国领土)(1)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2平定维吾尔族 大、小和卓叛乱 (3)在蒙古族设立盟旗制度 (4)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册封达赖、班禅(2)1727遣驻藏大臣与达赖
20、、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1793年,以法律形式明确对西藏的管理权。管理少数民族机构理藩院二二.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及意义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及意义2 2版图奠定版图奠定(1)疆域范围: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2)治理内地分立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清朝督抚制清朝沿袭明制,设总督、巡抚为省级最高长官,掌握各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省下设道、府、县。督抚即总督、巡抚。清朝督抚分为地方、专务两
21、种。总督,官名,清代的最高地方官员,别称制员、制台、制府,辖一省或两三省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如尚书衔者为一品。凡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都由其奏请升调免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定制八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巡抚职权与总督略同,惟地位低于总督。清制,除四川、直隶不设巡抚外,每省一员。巡抚是实际上的省级最高长官,无总督的身份,更是独当一面。(2022湖北模拟预测)据统计,有清一代,地方最高长官督抚共有465人。其中,督抚的甄选对象中兼具中央及地方官历者有282人,约占总数的60%,仅有地方官历者约占23%,仅有中央官历者约占14%,仅
22、有军职者约占3%。这表明清代A中央权力呈逐渐下移趋势B重视加强对地方的治理C沿袭了前代崇文抑武政策D统治的基础进一步扩大家国情怀清代中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1)粉碎割据叛乱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平定了南方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这些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通过在边疆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清朝加强了对各地区的统治。(3)加强民族友好,促进民族间的团结。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康熙帝接见五世班禅,乾隆帝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23、。学科素养家国情怀清代中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5)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朝完成统一,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6)抗击外国侵略势力。清朝对俄国进行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其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7)清代中叶,祖国辽阔的版图基本奠定。学科素养 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史的延续性。一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野看“中国”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意义: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意义:1 1.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2.2.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24、。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3.3.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4.4.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5.5.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西北达巴勒喀什池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页岛东东临临太太平平洋洋西跨葱岭西跨葱岭南到南海诸岛南到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及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岛、赤尾屿等清朝行政区划清朝行政区划:包括包括1818个省个省,5 5个将军辖区个将军
25、辖区,2 2个办事大臣辖区个办事大臣辖区现代中国的版图基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本奠定西南抵喜马拉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雅山脉(2022江西赣州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一朝代疆域简图,下列关于该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先后设置都护府以统辖天山南北B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C开创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D设立伊犁将军以总领新疆军政事务1.1.出现出现(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2)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2 2内部危机内部危机农民起义不断农民起义不断(1)背景资源危机:清朝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社会乱象萌生: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使
26、社会乱象逐渐萌生。(2)表现: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三、统治危机的初显三、统治危机的初显年份清实录人口数年份清实录人口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010万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3.5亿乾隆六年(1741年)1.4亿道光二十年(1840年)4.1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亿咸丰元年(1851年)4.3亿材料2: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种植之法既精,糠核亦所吝惜犹不足养,人事之权殚矣!(
27、清)汪士铎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显露。材料1:清朝人口数量统计表统治危机的初显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统计范围扩大。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统计范围扩大。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大量种植。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大量种植。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的变革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的变革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摊丁入亩清朝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清朝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1)(1)原因原因给清朝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资源危机,社会不给清朝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资源危机,社会不稳因素增多。稳因素增多。使得大量的人口为了生存而转向工商业领城,促进了清朝使得大量的人口为了生存而转向工商业领
28、城,促进了清朝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2 2)影响影响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打斗时留下的痕迹材料3:(和珅)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清稗类钞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材料4: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这场斗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和珅抄家清单:和珅抄家清单: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两一个的)100个、小银元宝56600个、洋钱15800元
29、所有物品总计约10亿两白银,真富可敌国。3 3外部危机外部危机闭关锁国闭关锁国(1)背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3)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天朝上国思想。(4)内容: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5)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够于世界潮流。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至尔国王
30、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买卖一节,此则与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断不可行。乾隆第一道敕谕乾隆第一道敕谕(1793.9.23)据尔使臣以尔国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例更张定例,不便准行。一尔国王或误听尔臣下之言,不便准行。一尔国王或误听尔臣下之言,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乾隆第二道敕谕乾隆第二道
31、敕谕(1793.10.3)马嘎尔尼访华(2022上海宝山二模)与乾隆诗句“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俱增哉”中表达的思想一致的政策措施是A废除朝贡贸易B大兴文字狱C广州一口通商D强化军机处(2022广东模拟预测)18世纪末,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英国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例。这表明当时A中英两国利益冲突加剧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中国D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外交 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32、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1)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延缓了西方列强侵占、瓜分中国的进程;(2)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3)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擅自下海“海禁”与“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 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不同点时间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目的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3、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相同点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下降。【图示总结】“海禁”“”“闭关锁国”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 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戴逸论乾隆清王朝欧美国家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达顶峰部分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
34、立资本主义政体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工业革命思想程朱理学,禁锢思想启蒙思想,自由、民主、平等、科学对外“海禁”,“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抢夺海外市场历史解释清朝前中期的统治危机学科素养内部 官场腐败原因: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员为求得升迁或自保;表现:各级官吏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军队颓废原因:官场腐败之风的蔓延;久无战事;表现:军纪败坏,军备废弛;将领贪污,将士颓废;财政危机原因: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耗严重;官吏截留税款;影响: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土地兼并原因:用地紧缺,土地兼并严重;影响: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农民起义原因:人地矛
35、盾、贫富差距、政治腐败;影响:起义不断;外部原因: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清政府闭关锁国;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落后于世界潮流。课 堂 总 结课 堂 总 结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清清朝朝前前中中期期的的鼎鼎盛盛与与危危机机疆域的奠定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统治危机的初显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发展的发展推行奏折制度推行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大兴文字狱经略经略边疆边疆疆域奠定疆域奠定治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治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反击沙俄:尼布楚条约等反击沙俄:尼布楚条约等管辖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管辖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共治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改土归流)等共治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改土归流)等内部危机内部危机外部危机外部危机人口急剧增长人口急剧增长吏治腐败严重吏治腐败严重农民起义频发农民起义频发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