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练习题汇编(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组织部门应,一方面畅通渠道,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地人才,最大程度释放人才引擎强劲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对人才越重视、越追求,越能吸引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之势,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紧扣乡村振兴需求,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坚持缺什么就引什么,通过举办乡村发展论坛、乡土人才联谊等活动打好“乡情牌”,唤醒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新乡贤等人才的“乡愁”,引导和鼓励他们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思想束缚被破除,摒弃“大山意识”,再把地域和身
2、份界限打破,吸引专业人才,推动形成引才聚才的“裂变效应”。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的工程,切不可急功近利。人才只有不断强筋壮骨、蓄能充电,发展效能才能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才能走上平稳、有序的发展。构建分类施策、覆盖全面、资源共享、梯次推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的培养思路,先对人才技能水平进行调研,摸清各自特点,再制定个性化培养清单,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品销售”多元化培养模式,切实用人才振兴乡村。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 将文中划线部分改为结构相近句式整齐的句子,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
3、改变原意。(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间四月,芳菲争艳。星期天,我们也去看花。不错,一路同去看花的人可多着哩。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_,人就更多了。向高处看,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大家都一口气地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千朵万朵压枝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真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足以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你不要乱跑,你静下来,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如钱塘潮夜澎湃”,
4、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_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而且,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风声,天籁人籁,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声。大家都是来看花的,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_,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有人很大方,只是驻足观赏;有人贪心重,伸手牵过一枝花
5、来摇摇,或者干脆翘起鼻子一嗅,再嗅,甚至三嗅(本文作者李广田,发表于1962年,有删改)18. 请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除了引用之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 文中写“大家”到公园里看花,画横线的句子却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尴共2小题,7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经过近70年的治理。这个沙漠终于沉静,它已由昔日的 变成绿色的“金山银山”。由于利用每年的黄河凌汛向北部洼地分凌引水,库布基沙漠形成了近60km2平方千米的湿地。与
6、人们印象中的温地 的是,这个湿地不仅生长出着一丛丛蒲草和芦苇等,还快乐生活着从外地引进的螃蟹,它们耀武扬威地举着爪子庆祝这片沙漠的变化。近几年,沙漠湿地里已经建起多处螃蟹、鱼类养殖场。蟹鱼品种也正不断丰富。由于没有污染、水质纯净,湿地水产品品质优良,备受各地市场欢迎。现在,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已超过 6000 km2,沙漠里除了湿地外,还有连片成带的耕地、草木和牧场。远远望去,曾经的沙漠出现了大片绿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既发展渔业,又发展最传统的林副业和农牧业。近10年来,林场不仅种植了多达万亩的苜蓿、燕麦等饲草。还种植了多达万亩的沙棘、桑树、枣树等果林木,以及麻黄、艾草、苍术等药材。这些产
7、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库布其沙漠产业链式生态治理模式,对 治理下一沙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迎春花先花后叶,枝呈四棱状,对节生小枝,一枝吐三叶,椭圆形,在寒风中打开色彩的广阔宇宙。一个地方,有一盏迎春花,是踏实的,笃定的,会有人间烟火味徐徐弥散。它像一个清爽的邻家女孩,以其素雅唤醒人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对卓尔不群的生命姿态的尊崇和效仿;它又像一个人的成长, 这个人如果拥有单纯快乐的童年,他的人生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新鲜的绿叶,成就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我喜爱迎春的这份寂静安
8、然,哪怕寒风凛冽,哪怕四野荒凉,它也把小小的花苞,开成太阳的形状。 迎春花开了,不几日就是立春。生活在农耕时代的人懂得迎春的千般好,把立春的习俗命名为迎春,效仿古人云台诸将、瀛州学士之类,一路鼓乐喧天,迎句芒于东郊。句芒为春神,待抬运回城,远近之人肩摩踵曳,鳞集毛萃,群聚而观,争掷五谷。 杂沓的脚步,滚烫的呼吸,热情的喊叫,暖烘烘地炙烤着植物的枝条,空气的温度陡然升高,迎春花开得格外娇艳,梅花纷纷吐蕾舒瓣。 迎春是春天的草木神、生命神。迎春是大地之上生命盛开的仪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多用短句且句式整齐,
9、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长乐河悄然发端于江西省德兴市的大茅山麓, 地绕经山川,输注滔滔乐安河,直至汇入浩渺鄱阳湖,途中经过界田村,赐予我的故乡与生俱来的水韵与灵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寿元桥像一枚精巧的发簪,除了赋予长乐河点睛般的修饰之美,更延伸了村民向外眺望的眼光和向远追逐的脚步。历经重修的寿元桥苍苔披覆、旧痕隐现,被流水反复打磨的桥身涂满了时间的釉色,却不改拙劲硬朗的质地和本色,依旧跨立滔滔长乐河。桥下4个高大的石质分水尖彼此支撑,在潮涨潮落中共同抵抗洪水的反复冲袭。桥下系着倒扣的木舟,当年顺流而下追寻远方的
10、人,望着寿元桥和桥边的界田村,便涌漾起了 的乡愁。而今,更多从寿元桥上驱车离去的人,和我一样,会经常回到故乡看看。河对岸,更多的田野被拢围,凭借一河长乐水的滋润,稻粱簇拥门庭,成片的火龙果、葡萄、草莓等水果和有机蔬莱让这个果蔬之乡引得远近游人_,在欣赏乡野美景的同时,饱啖一餐自然的美食。我知道,白云下是葳蕤的长势,是乡亲们拔节的生活,更是长乐河与寿元桥和谐之美的呈现。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围炉煮茶,乍看十分新颖,其实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记录煮茶过程。炎炎
11、夏日采撷的露珠,凛凛冬天刚落下的新雪,都是煮茶的佳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等,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红搂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取雪烹茶,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只是“可怜金玉质,落陷污泥中”。天上太虚幻境,喝的是仙花灵叶“千红一窟”茶,用宿露烹制;人间富贵贾府,喝的是枫露茶、老君眉等。因人而异,因时不同。以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个角色的人生情境,也是曹雪芹 的笔法。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人更多追求“围炉煮茶”带来的独特体验;古色古香的院子,营造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氛围;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
12、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如今,围炉煮茶 ,相关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或许,感受如何,关键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而在于体验者的心境。与好友一起,煮茶也好,闲坐也罢,都自有一番趣味。18. 请在上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下列选项中词语“瑟瑟”与文章“看煎瑟瑟尘”中“瑟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B.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C.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D. 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飀飀。20. 围炉品茶,尝出人生百味。“以茶为祭”,也是我国一种民俗文化。红楼梦中宝玉以“枫露之茗”祭奠丫鬟晴雯。请简要分析宝玉此举的意味。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3、:语言文字运用 练习题汇编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组织部门应,一方面畅通渠道,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地人才,最大程度释放人才引擎强劲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对人才越重视、越追求,越能吸引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之势,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紧扣乡村振兴需求,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坚持缺什么就引什么,通过举办乡村发展论坛、乡土人才联谊等活动打好“乡情牌”,唤醒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新乡贤等人才的“乡愁”,引导和鼓励他们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思想束缚被破除,摒弃“大山意识”,再把地域和身份界限打破,吸引专业
14、人才,推动形成引才聚才的“裂变效应”。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的工程,切不可急功近利。人才只有不断强筋壮骨、蓄能充电,发展效能才能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才能走上平稳、有序的发展。构建分类施策、覆盖全面、资源共享、梯次推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的培养思路,先对人才技能水平进行调研,摸清各自特点,再制定个性化培养清单,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品销售”多元化培养模式,切实用人才振兴乡村。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 将文中划线部分改为结构相近句式整齐的句子,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
15、8. 双管齐下;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循序渐进 19. 只有人才不断强筋壮骨、蓄能充电,发展效能才能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才能走上平稳、有序发展道路。 20. 破除思想束缚,摒弃“大山意识”,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吸引专业人才。【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语境有“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见是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可用“双管齐下”。双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语境形容人才培养不是马上就能见效的事情,此处用于否定句,可用“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
16、而易举,很容易成功。语境有“先”“再”等强调程序步骤性的词语,可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常用于学习、工作中以及处理事情时。【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句子主语不同,关联词“只有”放在主语“人才”前面;成分残缺,缺少“走上”的宾语中心语,在“发展”后加上“道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把散句改为整句,首先确定一个标准句,如以“吸引专业人才”作为标准句,把其它分句也改为动宾结构,“摒弃大山意识”保持不变,把“思想束缚被破除”改为“破除思想束缚”,把“再把地域和身份界限打破”改为“打破地域
17、和身份界限”。(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间四月,芳菲争艳。星期天,我们也去看花。不错,一路同去看花的人可多着哩。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_,人就更多了。向高处看,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大家都一口气地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千朵万朵压枝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真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足以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你不要乱跑,你静下来,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如钱塘潮夜澎湃
18、”,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_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而且,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风声,天籁人籁,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声。大家都是来看花的,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_,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有人很大方,只是驻足观赏;有人贪心重,伸手牵过一
19、枝花来摇摇,或者干脆翘起鼻子一嗅,再嗅,甚至三嗅(本文作者李广田,发表于1962年,有删改)18. 请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除了引用之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 文中写“大家”到公园里看花,画横线的句子却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18. 摩肩接踵 四面八方 依依不舍 19. 拟人,描写海棠树的“炫耀”与海棠花的述说“喜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对时代的礼赞。 20. “大家”指所有看花的人,“你”是第二人称,这里指赏花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指“读者”。用“你”将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20、觉,更有感染力。同时,转换人称也便于抒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结合语境“一路同去看花的人可多着哩”“人就更多了”,此处是说看花的人很多,可以用“摩肩接踵”。“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第二处,结合语境“伸张”“不断扩展”,此处是说向周围扩展,可以用“四面八方”。“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第三处,结合语境“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慢步移向别处去”,此处是说对此处的留恋,可以用“依依不舍”。“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
21、能力。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可知,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海棠树的“炫耀”与海棠花的“说出自己的喜悦”,让海棠树和海棠花拥有了人的情感行为特征,增强语言的亲切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代的礼赞。【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大家都一口气地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可知,文中写“大家”到公园里看花,“大家”指所有看花的人;从“你不要乱跑,你静下来,你看那”“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可知,“你”是第二人称,这里指赏花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指“读者”。此处用第二人称“你”,仿佛与读者面对面交谈,可以将读
22、者带入现场,让读者有身临共境的真实感觉;同时,转换为第二人称以后,作者好像在和读者面对面交流,也便于抒情;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使表达更有感染力。(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尴共2小题,7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经过近70年的治理。这个沙漠终于沉静,它已由昔日的 变成绿色的“金山银山”。由于利用每年的黄河凌汛向北部洼地分凌引水,库布基沙漠形成了近60km2平方千米的湿地。与人们印象中的温地 的是,这个湿地不仅生长出着一丛丛蒲草和芦苇等,还快乐生活着从外地引进的螃蟹,它们耀武扬威地举着爪子庆祝这片沙漠的变化。近
23、几年,沙漠湿地里已经建起多处螃蟹、鱼类养殖场。蟹鱼品种也正不断丰富。由于没有污染、水质纯净,湿地水产品品质优良,备受各地市场欢迎。现在,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已超过 6000 km2,沙漠里除了湿地外,还有连片成带的耕地、草木和牧场。远远望去,曾经的沙漠出现了大片绿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既发展渔业,又发展最传统的林副业和农牧业。近10年来,林场不仅种植了多达万亩的苜蓿、燕麦等饲草。还种植了多达万亩的沙棘、桑树、枣树等果林木,以及麻黄、艾草、苍术等药材。这些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库布其沙漠产业链式生态治理模式,对 治理下一沙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24、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答案】18. 不毛之地 大相径庭 因地制宜 19.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快乐生活”“耀武扬威”“庆视”等词形容螃蟹在这片沙漠湿地中的生活情态,突出了人工改良后沙漠环境的优良。贬词褒用,“耀武扬威”表现螃蟹对环境的喜爱,侧面烘托环境优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第一处,根据语境说的“经过近70年的治理。这个沙漠终于沉静”“变成绿色的金山银山”可知,昔日的库布其沙漠风沙肆虐,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故选用“不毛之地”。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第二处,根据语境说的“这个
25、深地不仅生长出着一丛丛蒲草和芦苇等,还快乐生活着从外地引进的绫聚,它们雄武扬威地举着爪子庆祝这片沙漠的变化。近几年,沙漠湿地里已经建起多处螃蟹、鱼类养殖场。蟹鱼品种也正不断丰富”分析,此处是说库布基沙漠形成的近60km的湿地,与人们印象中的温地完全不同,故选用“大相径庭”。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第三处,语境说的是根据库布其沙漠治沙成功的经验,治理沙漠要根据各个沙漠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区治沙,故选用“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快乐生活着”“耀武扬威”“庆祝”赋予螃蟹以人的动作神
26、态,故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这个湿地不仅生长出着一丛丛蒲草和芦苇等”“每年的黄河凌汛向北部洼地分凌引水,库布基沙漠形成了近60km2平方千米的湿地”分析,该句通过螃蟹人格化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螃蟹在这片沙漠湿地中的生活情态,突出了人工改良后沙漠环境的优良。“耀武扬威”,意为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形容人得意张扬的样子。原是贬义词,此处贬词褒用,表现了螃蟹对环境的喜爱,侧面烘托环境优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迎春花先花后叶,枝呈四棱状,对节生小枝,一枝吐三叶,椭圆形,在寒风中打开色彩的广阔宇宙。一个地方,有一盏迎春花,是踏实的,笃定的,会有人间烟火味徐徐弥散。它像一个清爽的邻家女孩,
27、以其素雅唤醒人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对卓尔不群的生命姿态的尊崇和效仿;它又像一个人的成长, 这个人如果拥有单纯快乐的童年,他的人生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新鲜的绿叶,成就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我喜爱迎春的这份寂静安然,哪怕寒风凛冽,哪怕四野荒凉,它也把小小的花苞,开成太阳的形状。 迎春花开了,不几日就是立春。生活在农耕时代的人懂得迎春的千般好,把立春的习俗命名为迎春,效仿古人云台诸将、瀛州学士之类,一路鼓乐喧天,迎句芒于东郊。句芒为春神,待抬运回城,远近之人肩摩踵曳,鳞集毛萃,群聚而观,争掷五谷。 杂沓的脚步,滚烫的呼吸,热情的喊叫,暖烘烘地炙烤着植物的枝条,空气的温度陡然升高,迎春花开得格外娇艳,梅花
28、纷纷吐蕾舒瓣。 迎春是春天的草木神、生命神。迎春是大地之上生命盛开的仪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多用短句且句式整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1920.【答案】(1)原句语病有: 语序不当,前后句子主语不一致,“如果”应放到“这个人”前面; 搭配不当,“成就”与“常青树”不能搭配,可将“成就”改成“成为”。 (2)划线句“杂沓的脚步,滚汤的呼吸,热情的喊叫”写出人们迎春神时的情态,既写出人之多,更写出人们情绪的高涨,凸显了人们迎接春神时的热闹和人们对春神的虔诚; “迎春花开得格外娇艳,梅花纷纷吐蕾舒瓣”
29、,特写迎春花和梅花的绽放,“娇艳”一词写出其盛放的美好“吐蕾舒瓣”写梅花绽放的过程,给人喜悦之感。这两个句子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划线句多用短句,短句特点是节奏明快,便于表达愉悦的情绪,这样写使句子节奏明快和谐,富有韵律美。 答案: (1)如果这个人拥有单纯快乐的童年,他的人生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新鲜的绿叶,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2)凸显了人们迎接春神时的热闹和人们对春神的虔诚;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使句子节奏明快和谐,富有韵律美。、【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答题时要熟知常见的病句类型,认真阅读题干中的语段,找出病因,作出正确的修改。 (2)
30、本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句式特征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长乐河悄然发端于江西省德兴市的大茅山麓, 地绕经山川,输注滔滔乐安河,直至汇入浩渺鄱阳湖,途中经过界田村,赐予我的故乡与生俱来的水韵与灵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寿元桥像一枚精巧的发簪,除了赋予长乐河点睛般的修饰之美,更延伸了村民向外眺望的眼光和向远追逐的脚步。历经重修的寿元桥苍苔披覆、旧痕隐现,被流水反复打磨的桥身涂满了时间的釉色,却
31、不改拙劲硬朗的质地和本色,依旧跨立滔滔长乐河。桥下4个高大的石质分水尖彼此支撑,在潮涨潮落中共同抵抗洪水的反复冲袭。桥下系着倒扣的木舟,当年顺流而下追寻远方的人,望着寿元桥和桥边的界田村,便涌漾起了 的乡愁。而今,更多从寿元桥上驱车离去的人,和我一样,会经常回到故乡看看。河对岸,更多的田野被拢围,凭借一河长乐水的滋润,稻粱簇拥门庭,成片的火龙果、葡萄、草莓等水果和有机蔬莱让这个果蔬之乡引得远近游人_,在欣赏乡野美景的同时,饱啖一餐自然的美食。我知道,白云下是葳蕤的长势,是乡亲们拔节的生活,更是长乐河与寿元桥和谐之美的呈现。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运用
32、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18.(3分,每空1分,意思贴切即可)百折千回(斗折蛇行)挥之不去纷至沓来19.比喻和比拟。(1分)“发簪”比喻寿元桥形状,“点睛”比喻寿元桥点缀长乐河,(1分)“赋予”“延伸”是拟人,(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寿元桥的精巧美、修饰美,起到了开阔村民视野的作用。(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围炉煮茶,乍看十分新颖,其实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记录煮茶过程。炎炎夏日采撷的露珠,凛凛冬天刚落下的新雪,都是煮茶的佳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等,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
33、化。红搂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取雪烹茶,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只是“可怜金玉质,落陷污泥中”。天上太虚幻境,喝的是仙花灵叶“千红一窟”茶,用宿露烹制;人间富贵贾府,喝的是枫露茶、老君眉等。因人而异,因时不同。以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个角色的人生情境,也是曹雪芹 的笔法。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人更多追求“围炉煮茶”带来的独特体验;古色古香的院子,营造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氛围;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如今,围炉煮茶 ,相关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或许,感受如何,关键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而在于体验者的心境。与好友一起,煮茶也好,闲坐也罢,都自有一番
34、趣味。18. 请在上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下列选项中词语“瑟瑟”与文章“看煎瑟瑟尘”中“瑟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B.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C.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D. 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飀飀。20. 围炉品茶,尝出人生百味。“以茶为祭”,也是我国一种民俗文化。红楼梦中宝玉以“枫露之茗”祭奠丫鬟晴雯。请简要分析宝玉此举的意味。【答案】18. 源远流长 别具匠心 风靡一时 19. B 20. 茶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茶祭亡灵,表达宝玉的悲伤及怀念之情。“枫”是红色,点点滴滴枫叶上的露水皆成血泪。“露”是“朝露”。譬如朝露,形容
35、短暂。表达宝玉对晴雯短暂生命、悲惨命运的同情。宝玉是主,晴雯是仆,主祭仆,表达宝玉的平等意识。【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根据后文“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记录煮茶过程”,说明围炉煮茶的历史非常的久远,可填“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本处是说红楼梦中以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个角色的人生情境,是曹雪芹独创的一种构思,可填“别具匠心”。“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本处是说如今围炉煮茶非常地盛行,可填“风靡一时”。“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
36、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词语含义的能力。“看煎瑟瑟尘”意思是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瑟瑟”解释为“碧绿色”。A.“枫叶荻花秋瑟瑟”意思是秋天的冷风吹过枫叶底,荻花发出飒飒的声响,秋声瑟瑟,满目一片萧瑟的秋景。“瑟瑟”,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B.“半江瑟瑟半江红”意思是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瑟瑟”,碧绿色。C.“瑟瑟谷中风”意思是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为象声词。D.“气萧萧以瑟瑟”意思是空气中透着萧索而寒凉。“瑟瑟”,寒凉貌。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内容、主旨的把握能力。以茶为祭”,是我国一种民俗文化。茶祭是人们将茶视为圣洁之物,用以祭拜天地、鬼神,追思先人。所以贾宝玉以“枫露之茗”祭奠丫鬟晴雯,表达宝玉的悲伤及怀念之情。“枫露茶”中“枫”乃枫叶,而枫叶是红色的,是点点滴滴枫叶上的露水皆成血泪。“露”为朝露。譬如朝露,形容短暂。晴雯死时十六岁,古人才刚刚成年。以六十花甲而论,人生刚过四分之一,寓意“刹那芳华”的女儿悲情。所以贾宝玉以“枫露之茗”祭奠丫鬟晴雯,表达宝玉对晴雯短暂生命、悲惨命运的同情。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主子,而晴雯生前是侍候贾宝玉的侍女,而贾宝玉祭奠晴雯,体现了贾宝玉的平等意识。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