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的翻译事业,自古罗马的西赛罗(Cicero)、贺拉斯(Horatius)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国内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与评价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由于不同学者对西方翻译流派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一度出现了流派名称混乱的情况,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需要统一的参照标准,才能有益于学术对话与交流,学术研究中流派的形成是研究深化的一个表现,流派意识体现了清晰的理论意识,因此,某一学科的发展史往往体现为学科内不同学派或流派的此消彼长,相互继承,或互为补充,共同发展。语文学派,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目的论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哲学学派,女性主义学派,后殖民主义学派。十大学
2、派 语文学派语文学派(the Philological School)n翻译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原文(the source text),可以说,原文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译文的重要参照,因此,原文自然而然地成了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纵观中西译论史,原文在各个翻译理论家、各个学派的理论当中的地位并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别极大。大体上讲,传统译论当中,原文处于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心地位。n研究方法:语文学,主张翻译是艺术,把翻译视为原作者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译文注重神韵,要求译文和原文一样能够给译入语 读 者 带 来 美 的 感 受。n主要特点:以古典认识论为哲学基础,夸大对翻译主体作用,表现其经
3、验性和非系统系。语文学派1.古代翻译1.1 早期翻译(六个人物)1.2 早期圣经翻译(两个代表人物)2.中世纪翻译(三个时期)3.文艺复兴时期翻译(三个代表人物)4.近代翻译 1.古代翻译古代翻译n时间:自公元前3世纪共和国中期即罗马鼎盛时期起,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n背景:提起西方文化可以说是“言必称希腊”,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影响深远。与随后兴起的罗马文明相比,人们也常称“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文化的辉煌之处在于其和谐之美,希腊有美轮美奂的希腊神话传说、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和怜悯之情的希腊悲剧和无可超越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等。罗马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凝重之力和世俗英雄主
4、义,罗马在军事,法律和城市建设方面对后世影响极大。但外在力量盛极一时的罗马面对精神文化上发展超过自己的希腊往往也自惭形秽。n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早期对希腊神话传说、戏剧和后期宗教经典的翻译文化实践展开的。罗马对希腊文化的模仿、翻译和改编(这种模仿虽然显得粗鄙)使希腊文化的因子融入罗马文化的机体中,并在后来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保存和发扬。古罗马是西方翻译理论的源头。译者在译介希腊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早期西方翻译思想,也开启了西方翻译史的源头。1.1 早期翻译第一阶段早期翻译第一阶段n公元前6世纪,罗马从原始公社进入了奴隶社会,对外扩张,占领了希腊。当时罗马势力刚兴起,希腊文化高出一筹
5、,罗马文化开始进入模仿希腊文化的阶段,希腊作品被罗马译者奉为至宝,在翻译中亦步亦趋,紧随原文,唯一目的在于传递原文内容,照搬原文风格。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主要人物及其理论主要人物及其理论1.1.1 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鼻祖u罗马史诗和戏剧的创始人,最早的翻译家u用拉丁文所译的奥德赛成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一大高潮的先导 (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谭载喜 中国翻译1999年第5期)u 译者不采用音译,而是用类似罗马神的名字取代原名1.1.2 涅维乌斯(Gnaeus Naevius)古罗马历史剧作家 翻译了六部悲剧,三十部喜剧 使用了两出希腊剧合成一出罗马
6、剧的手 法创作出新型的“混合喜剧”1.1.3 恩尼乌斯(Quintus Ennius)l 古代最有影响的拉丁诗人,被誉为罗马文学之父l 主要著作编年史l 通过翻译把希腊的 六步韵律法移植到罗马,改革了拉丁语诗的创作法,为罗马的诗作开辟了前景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谭载喜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谭载喜 中国翻译中国翻译1999年第年第5期期n自安德罗尼柯开创西方文学翻译的先河之后,一大批与安德罗尼柯同时代或随后的罗马诗人、戏剧家、哲学家、修辞学家都投身到了翻译,如饥似渴地把大量希腊史诗、戏剧等文学典籍翻译介绍给罗马读者,从而在罗马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希腊文化、文学热。这些早期翻译家中包括与安德罗尼柯齐名而被共同
7、誉为“开创罗马文学三巨头”的涅维乌斯与恩尼乌斯。1.1 早期翻译第二阶段早期翻译第二阶段n背景:当罗马人意识到自己是胜利者,一反常态,把希腊作品当做一种可以由他们任意宰割的文学战利品。翻译主要目的不是译释interpretatio或模仿imitatio,而是与原文竞争aemulatio。即翻译不应以原文为中心,为原文说话。不应依样画葫芦,逐字照搬,而是一种创作,不仅要与原文相媲美,而且如有可能,还要在表达的艺术性方面超过原作。1.1.4 马尔库斯马尔库斯.图留斯图留斯.西塞罗(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n最早的翻译理论家,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n论最优秀的演说家(D
8、e optimo genere oratorum)和论善与恶之定义De finibus bonorum et malorumn提出关于“解释员”式翻译与“演说家”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两种基本译法,确定了后世探讨翻译的方向,成为西翻史理论起源的标志性语言。西塞罗关于翻译的经典句子西塞罗关于翻译的经典句子 论最优秀的演说家论最优秀的演说家n(In translation),I don not think i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
9、e.For I did not believe it was my duty to count out words to the reader like coins,but rather to pay them out by weight as it were.n译者不必逐字直译,应保持原作总体的风格和语势。译者的职责不是像数硬币那样一个词一个词地给读者译出,而是按原数量以斤两支付给他们。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西塞罗主张活译,反对直译,其翻译理论要点大致如下:(一)译者在翻译中应象演说家那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 的语言来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以吸引和打动读者、听众的感情。n(
10、二)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应当避免逐字死译,翻译应保留的是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译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原词的数量。n(三)翻译也是文学创作,任何翻译狄摩西尼(古希腊演说家)的人都必须自己也是狄摩西尼式的人物。n(四)声音与意思自然相连,或者说词与词义在功能上不可分割,这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而由于修辞手段以这种词语词义的自然联系为基础,因此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这就说明,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1.1.5 贺拉斯贺拉斯(Horatius)n古罗马诗人,批评家n其美学思想见于写给皮索父子的诗体长信诗艺n主张翻译必须坚持活译,摒弃直译。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
11、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即本族语可通过译借外来语加以丰富。贺拉斯关于翻译的经典论述贺拉斯关于翻译的经典论述 诗艺诗艺nDo not worry about rendering word for word,faithful translator,but render sense for sense.n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张万防、黄宇洁翻译理论与实践简明教程张万防、黄宇洁翻译理论与实践简明教程n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原文文本是神圣不可改变的东西,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翻译,主要能满足信息的沟通就行。这是一种一交际目的和翻译功能为终极目的
12、翻译官。1.1.6 昆体良(昆体良(Marcus Fabius Auintilianus)n罗马演说家、修辞家,出生于罗马统治下的西班牙,其父是罗马有名的修辞学家n演说术原理De institutione oratoria对翻译重要见解。n 其中心思想是罗马人在一切翻译,写作中都必须与希腊人比高低:“我所说的翻译,并不仅仅指意译,而且还指在表达同一意思上与原作搏斗,竞争”,即翻译也是创作,这种创作必须与原作媲美,译作应力争超过原作。n注:翻译同时创作最早由西塞罗提出,但具体提出与原作竞争的是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昆体良的翻译观点昆体良的翻译观点 演说术原理?演说术原理?nNay,we may a
13、dd the vigor of oratory to the thoughts expressed by the poet,make his good omissions,and prune his diffuseness,but I would not paraphrase restrict itself to the ba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its duty is rather to rival and view the original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houghts.n“不,我可以为诗人表达的
14、思想增加雄辩的理论,该简略的就简略,适当遏制她的热情。我不会让释义来限制自身,将原文只暴露在阐释之下。我的使命是用同样的思想和表达与原文竞争。”刘军平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西方翻译理论通史n对“对原文竞争”的看法n体现出译者沙文主义的观点,与提倡异化的观点争锋相对n一方面强调译者的母语及译者主体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不免陷入文化相对主义的藩篱。Summary: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n都不重视字字对等的翻译n对于修辞学来说,翻译只是一种训练修辞的工具。因而,释义、仿译、竞争可以提高修辞和写作能力。例如:翻译诗歌是注重诗歌的演说力量,而不是诗歌翻译本身。1.2 早期圣经翻译早
15、期圣经翻译n背景:圣经 翻译在西方翻译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从纪元初期直到今天,圣经的翻译从未停止过。它所涉及的语种范围、译本种数以及译本的使用频率等等,都是任何其他作品的翻译所不能比拟的。其中西方翻译圣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便是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1.2.1 哲罗姆(哲罗姆(Jerome)n罗马神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n第一个把旧约从希伯来原文翻译成拉丁文的译本。n主译的拉丁文圣经,称之为通俗拉丁文圣经,成为当时第一个“标准”的译本,天主教所承认的唯一译本n古代翻译家中,哲姆斯的翻译方法最系统、最严谨。哲罗姆的经典论述哲罗姆的经典论述n“Do they stick at the lite
16、ral words?Dont they rather try to preserve the beauty and styles of their originals?What men like you call accuracy in translation,learned men call pedantry.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not words.”n“他们是否死扣原文字面?不是更致力于保存原作的美感与风格吗?你们所谓的翻译之精确,哲人们则谓之为迂腐。因此,我一直着眼于这样的观点:翻译应意译,而不是孤立的词。”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1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n1.翻译不可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由于各种语言在用词风格、表达习惯、句法以及语义、内容等方面都互为区别,因此不能采用逐词翻译的方法。n2.应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意思,但在圣经翻译中,则不能一概采用意译而主要应当采用直译。并指出,在这种直译中,针对圣经原文的句法结构不得有半点改动,否则就会损害圣经的“深刻含义”,降低译文质量。n3.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句子要靠译者的博识与精通语言才能理解、翻译,而不是靠所谓“上帝的感召”。1.2.2 奥古斯丁奥古斯丁(Augustine)n罗马
18、帝国末期著名哲学家,神学家,西方翻译史上语言学派的鼻祖n传世著作:上帝之城忏悔录论基督教育n翻译观:译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通晓两种语言;熟悉并“同情”所译题材;具有一定的校勘能力n翻译必须注重三种风格:朴素、典雅、庄重n圣经翻译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2.中世纪翻译中世纪翻译n时间: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起至1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n翻译三大标记:初期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民族语翻译。2.1 初期翻译家波伊提乌初期翻译家波伊提乌n古罗马晚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初期翻译领域的中心人物n著有哲学的慰藉(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n翻译观:内容与风格互为
19、敌对,要么讲究风格,要么保全内容,二者不可兼得n翻译史以主观事物为中心的,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n更注重翻译实践,主张翻译凭经验而不是理论。2.2 中期的托莱多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翻译院”p 背景:11世纪时,托莱多成为西欧宗教与文化的 中心,大批的阿拉伯作品涌向西班牙,西方各国的学者也纷纷来到这里,从事拉丁文的翻译,形成一次翻译高潮。因此,成为了“翻译院”。p 特点:1.国际性:主要体现在译者背景的广泛性 上 2.多途径:通过多种语言渠道将著作译介到西方 3.教会资助:得到了西班牙大主教的大理支持2.3 末期的民族语翻译末期的民族语翻译n代表人物:但丁n意大利诗人n在论俗中对俗语的优越性和
20、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等问题做了精辟阐述。在飨宴中盛赞了俗语的优点,还对翻译问题做了明确论述,得出了文学作品不可译论。这是最早关于文学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的讨论。但丁的经典论述但丁的经典论述n“要让大家都懂得,任何富于音乐、和谐感的作品都不可能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破坏其全部优美的和谐感。正因如此,荷马的史诗遂未译成拉丁语;同理,圣经诗篇的韵文之所以没有优美的音乐和谐感,就是因为这些韵文先从希伯来语译成希腊语,在从希腊语译成拉丁语,而在最初的翻译中其优美感便完全消失了。”n 3.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 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此期,人
21、文主义作家们,散文诗歌译之,文史百家译之,或传美品,或为资政;于是英国语言篷勃发展,英国文学如日方升,英人眼前一片开阔的知识新天地。这正是文艺复兴的心智气候。翻译家厥功甚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王住良3.1 马丁马丁路德(德国)路德(德国)n德国文学语言之父,宗教改革奠基人,翻译家n主要著作是圣经的德意本n本书中使用了大量当时被广泛使用的德德语地方方言,促成了现代德语的形成。他遵循的是哲姆斯的意译主张,也同时促进了其他民族语圣经的翻译3.2 雅克雅克阿米欧(法国)阿米欧(法国)n欧洲法国人文主义者n著作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这本著作不仅影响法国文学散文,而且,该书英文转译也为莎士比亚的
22、罗马历史提供了历史素材。n翻译观:译者必须吃透原文,在内容的转译上狠下功夫;译笔必须纯朴自然,不事藻饰。同时强调内容与形式、意译与直译的统一。3.3 托马斯托马斯诺斯(英国)诺斯(英国)n16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翻译家n他1579年翻译的普鲁塔克希腊罗马贵人传略即名人传n此著作流行很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划时代的译著,也是伊丽莎白时期最著名的译著。它是从阿米(Jacqucs Amyot)的法文译本转译的,但其结果是:它既不是普鲁塔克,也不是阿米欧,而是在普鲁塔克的题材上写成的一部新杰作。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 王佐良Summary安德罗尼柯译者不采用音译,而是用类似罗马神的名字取代原名 涅
23、维乌斯使用了两出希腊剧合成一出罗马剧的手法创作出新型的“混合喜剧”恩尼乌斯通过翻译把希腊的 六步韵律法移植到罗马,改革了拉丁语诗的创作法,为罗马的诗作开辟了前景 西塞罗提出要保持原文内容与形式;“直译”与“意译”两种基本译法,并主张活译,反对直译 贺拉斯主张翻译必须坚持活译,摒弃直译;创作和翻译中不能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作新词或引入外来词昆体良翻译也是创作,这种创作必须与原作媲美,译作应力争超过原作。哲罗姆翻译不可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应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前者意译,后者直译;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奥古斯丁翻译必须注重三种风格:朴素、典雅、庄重圣经翻译必须依靠
24、“上帝的感召”波伊提乌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要么讲究风格,要么保全内容,二者不可兼得 托莱多“翻译院”通过多种语言渠道将著作译介到西方但丁文学作品不可译论马丁路德他遵循的是哲姆斯的意译主张,也同时促进了其他民族语圣经的翻译 雅克阿米欧译者必须吃透原文,在内容的转译上狠下功夫;译笔必须纯朴自然,不事藻饰。同时强调内容与形式、意译与直译的统一。托马斯诺斯 西方早期翻译的特点西方早期翻译的特点n1.重对应,尤其是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对应。n2.重文体考量,这个传统始于哲罗姆和奥古斯丁。n3.重翻译的艺术性与创造性。西方早期翻译的局限性西方早期翻译的局限性n1.受历史的局限,不可能十分完整和系统,大多数译论只是只言片语,n2.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见解,但多局限直译、意译、忠实等之类的言论。n3.讨论主要集中在宗教、文学与哲学著作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