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信息类阅读 专项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妙夺天工而又不露人巧地反映生活,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罕见贡献。正是这个特色,使我们在红楼梦里几乎看不见虚构和夸张,好像一切都是“追踪蹑迹”地照实摹写下来的。实际上,艺术总是离不开虚构和夸张。饰穷其要的夸张,不仅不排斥作品的真实性,反而是更加有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由于红楼梦是以所谓“亲睹亲闻”的生活经验作为创作的基础,而又经过艺术上的反复 锤炼,所以它能把夸张、虚构这些为创作所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天衣无缝的境地,以至只见它的自然逼真,而不见人工斧凿之痕。像红楼梦这样自然逼真
2、到去尽夸饰的作品,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譬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成就,但它常常是采取特异的行动和令人惊奇的情节来加强故事性或传奇性。夸张,成为它的一个主要艺术手法,即使在许多细节描写上也莫不如此。如关羽使的那把重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不仅于史无据,事实上这样重的刀也不适于作战,违背了古代兵器锋利轻便的要求。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通过艺术上的夸张,生动地渲染出关羽的勇武绝伦的性格。然而,夸张的手法,如果运用不当或过度,又容易使读者感到那是“小说家言”了。而红楼梦却绝少令人产生“小说家言”的感觉。相反地,它却使一些“红学家”以为那是一部“实录自传”,甚至是一部真人真事、
3、按年按月的记录。还有人编成“年表”或“世系表”,把曹家和贾府逐一对照坐实,并以此显示考证之新。至于去猜迷详梦、此附史事的新索隐,更是不乏其例。这里,倒是提出一个引人思索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小说像红楼梦那样引起人们的“考据癖”呢?虽然,作者在书中一开始就声明那不过是“假语村言”;可是那些“假语村言”竟好像比生活本身还要真实,还要有迹可循。它不仅经得住细细咀嚼,反复推敲,而且当推敲得愈深愈细的时候,就愈是感到合乎事体情理;无论是人物的活动还是情节的发展,都有它可以经得起深究的生活根据,都是所谓不敢稍加穿凿地写下来的。仿佛一切都已经在生活中安排好了,作家只不过是随手拈来,照实地记录
4、下来。无怪,“红学家”们在这种极为严密的现实主义笔力底下感到眩惑了,以致煞费苦心地去寻访故址,调查事实,有意无意地尽力取消这部小说在文学创作上的伟大价值,而使之成为一部家谱式的私家故事,或是历史上某一真人真事的影射。其实,红楼梦虽然来自他所亲睹亲闻的现实生活,也完全有可能采取了某个生活原型;但从生活的素材到艺术的成品,这中间还有一段艰难的过程。这段过程不是速记员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艺术家的提炼、加工和创造。总之,表现的真实自然,像生活本身那样的真实自然,这是红楼梦艺术上的大特色、大成就。(摘编自蒋和森红楼梦论稿)材料二:怎样理解红楼梦中这个“真”“假”观念的内涵呢?在红学史上,历来是聚讼纷纭的
5、焦点。在“旧红学”盛行的一百多年间,居于主要地位的“索隐派”,无论是陈康祺的“纳兰成德家事说”,王梦阮的“清世祖(顺治)与董鄂妃说”,还是蔡元培的“康熙朝政治状态说”,虽都被胡适斥为“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但他们不也是着眼于真事隐去,而努力在索隐抉微,找出那隐去的“真事”吗?只不过他们眼中有各种各样的“阐证本事”的政治寓意,却独独没有红楼梦中那色彩缤纷的生活与艺术的真境界。而胡适以来的“新红学”,他们在旧红学之推倒,新红学之建立的“五四”以后的几十年间,本该可以更走近客观的真理,因为他们以确当无疑的考证,找到了红楼梦的真作者曹雪芹及其家世遭际,可惜的是,他们把作者据以创作小说的背景与模特儿,完
6、全看成真事的模写,贾政即是曹额”,“贾宝玉即是曹雪芹”,于是,红楼梦乃曹雪芹之“自叙传”也。因而红楼梦中反映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艺术境界,在他们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曹氏家族“树倒猢狲散”的“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的实录。而新时期的红学家则认为:曹雪芹“将真事隐去”,就是在作品中不按照现实生活的时间、地点、人物,作真人真事的实录,而是将生活大量的事实经过集中、概括、典型化的过程,重新创造出生活的图画。作为现实主义伟大杰作的红楼梦,不仅没有违背艺术规律,而且最完美地显示了艺术创造的真实。(摘编自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逼真自然是红楼梦的艺术特
7、色,作品“追踪蹑迹”地照实摹写“亲睹亲闻”的生活经验,不见人工斧凿之痕。B.红楼梦妙夺天工而又不露人巧,绝少令人产生“小说家言”的感觉,是因为小说真实到了“去尽夸饰”的地步。C.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小说像红楼梦那样引起人们的“考据癖”,这恰恰说明了红楼梦的“逼真”。D.红楼梦的内容像生活本身那样的真实自然,甚至被认为是一部真人真事的实录自传因为经过了曹雪芹的提炼、加工和创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真”,是指曹雪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却不拘泥于生活原型,创造出艺术的真实。B.红楼梦的假,是指艺术创作中的虚构和夸张。而饰穷其要的夸张,却有助于突出事物本质。C.
8、将现实生活集中、概括、典型化,重新创造出逼真的生活图画,红楼梦遵循了这一艺术创造规律。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论述了红楼梦的“真”与“假”,论述的角度是相同的,但论述的重心是不同的。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介绍红学流派旧红学与新红学。【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A项错在“作品追踪蹑迹地照实摹写亲睹亲闻的生活经验”,原文是“好像一切都是追踪蹑迹地照实摹写下来的”“红楼梦是以所谓亲睹亲闻的生活经验作为创作的基础。红楼梦的逼真自然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2.D解析:D项错在“论述的角度是相同的,但论述的重心是不同的”,应该是“论述的角度是不同的,但论述的重心是相
9、同的,材料一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论述的,材料二是从“红学史”的角度论述的。3.示例:开头直接点题,指出红楼梦艺术上的逼真自然,结尾再次点题,首尾呼应。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文中以三国演义的夸张与红楼梦的“去尽夸饰”形成对比,以一些“红学家”的考证、索隐,证明红楼梦逼真到了极致。(每点2分,共,能结合材料从论证方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旧红学,居于主要地位的是索隐派,猜迷详梦,比附史事,认为红楼梦中的人和事是历史上某一真人真事的影射。(2分,意思对即可)新红学,即考证派,把曹家和贾府逐一对照坐实,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是曹氏家族的家谱实录
10、。(2分,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我国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神话底蕴丰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神话故事数以万计,内容多姿多彩,其中有关汉字起源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结绳记事说。文字起源于结绳,这种说法早已有之。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通过结绳记事的。八卦说。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朱熹通鉴纲目)。史记中还说太昊(伏羲氏)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纹)章,地应以龙马负图。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河图洛书说。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
11、圣人则之。”黄河鱼龙献“图”,洛水灵龟献“书”,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说:“文字起源于绘画,到统一的国家出现后,和语言结合,就产生了可诵读的真正文字。同时他也指出:文字的产生,是自然的趋势,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创造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仓颉造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前言中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由于说文解字的权威性,这一传说在古代被广泛认可。当然,现代考古已经证明,中国的汉字至少有9000多年的历史,比黄帝时期还要早4000 多年。(摘编自易国杰汉字的起源传说)材料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12、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传说中把文字的创制归结为一时一人,显然是不恰当的。实际上,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无所依据地造出来,也绝非凭一人之工就能完成。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大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中国文字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中国的汉字形体演变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下图详细地展示了字形演变。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
13、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可见的四千多个甲骨文字,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但其字体形态变化极大,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全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刻在钟、鼎等器物上的铭文。西周时期的金文从文字结构到笔画都与殷商的甲骨文相近,只是由于金文铸造和甲骨文镌刻方法的差异,使金文显得更加圆润、肥厚。篆书,也叫篆体。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隶书起源于秦,兴盛于汉。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奏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14、隶书字较方正、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汉隶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字变成抽象的符号,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方正,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楷体有笔体平稳、结构匀称、章法整洁、便于阅读的特点,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草书产生于秦汉时期,有章草和今草两种,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章草是早期的一种草体,其精坚古朴如隶,字字独立,撤捺分明,不相连属,有些横笔的尾部写
15、成捺脚状,向右上方挑出,颇有“燕尾”笔意。今草为后汉时期张芝由章草演变而成,其书写较章草更快,且整篇连绵不断,字字顾盼呼应、贯穿一气。行书为东汉末年刘德升所创,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吸收了草书放纵的特点,突破了楷书用笔的严谨,形体灵活多变。(摘编自许小霞汉字形体的演变)材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汉字记录方式“纸笔”,逐渐被“主机十键盘”所取代,而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载体汉字,变成了26个英文字母的组合,人们只要不断敲击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就可以将汉字输入电脑,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在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
16、化,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如果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甚至被看作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就像电子读物永远无法替代纸质书一样,手书写是不能被替代的,手写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还可张扬书写者的个性。与此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仅仅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更取决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摘编自王志顺键盘时代,该给汉字书写留个啥位
17、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古代典籍记载,传说中上古以结绳记事,后来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而渐成文字。B.河图洛书说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有学者认为,文字起源于绘画,后来与语言结合形成真正的文字。C.汉字形体依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每种形体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D.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汉字的记录方式,从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看,如今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多认可仓颉造字的说法,但据现代考古,汉字出现的历史远早于传说中的仓颉时代。B.甲骨文虽已形
18、成体系,但其一字多体等现象,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还没有统一。C.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为汉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D.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具有极大魅力,连毕加索都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3.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汉字的起源创制问题,二者的论述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4.在当今计算机时代,手书汉字真的不重要了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解析】1. C(“依次经历了“错,材料二中是说“汉字形体演变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阶段”,“主要包含了”并不意味着“依次经历了”,且并非先有楷书再有草书,楷书和草书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2.D(“
19、连毕加索都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错,曲解文意,材料三引用的毕加索的话是“如果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毕加索只是作了一种假设,肯定了汉字的魅力,并不是说真的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 3同: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同文字的产生有个过程,非一时一人之工所能完成。异:材料一论述了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神话传说,材料二论述了汉字创制的意义和考古发现的汉字萌芽。(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依然很重要。(1分)因为: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手书汉字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汉字各种形体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汉字书法具有
20、独特美感,手书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汉字被看作人格的标记,手书汉字可以张扬书写者的个性,有助于人格的培养。(每点1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先进文化。通过媒体融合,红色文化的传播拓展了时空维度。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使红色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范围更广。通过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极大提升了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力。例如,光明日报客户端曾联
21、合光明网推出H5融媒产品我的红色气质,该款融媒产品结合党史上重要的红色精神地标嘉兴红船、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山东沂蒙山、河北西柏坡等,网友通过上传自己的头像照,可以在不同场景中生成不同的人物形象,每个场景配合轻松的文字表述,最终以报纸版面的形式呈现,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参与者的红色气质。产品一经推出,深受广大网友追捧。这样新奇的形式不仅能够向广大群众传递信息,传播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还可以吸引极少关注报纸新闻的青年一代,这进一步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受众群体,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广泛和有效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路径,融媒体通过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融合互补、实现了内容兼容、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
22、,更加体现多维性和立体性。运用视频、动画、VR(虚拟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等多样化的方式,提供生动化、形象化与“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帮助广大群众以更方便的方式了解红色文化。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委宣传部曾主导开展的“佛山红色地标”融媒宣传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专家学者和记者对佛山市的代表性革命遗址进行实地走访,每一个地标有一篇专属的集合图文视频的微信推文及录音广播,通过佛山市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以此方式来带领四面八方的广大群众快速便捷地在线上打卡佛山市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地标。融媒体的优势有很多,除了信息传播快捷、广泛之外,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互动性。融媒体时代在信息传播阶段基于受众
23、的心理需要,尊重并赋予了群众话语权,使群众从单一的接收信息模式转变成接收并参与其中。一些传统课件在微博、微信以及最近火爆的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上开设了官方账号,这些官方账号在短时间内集结了庞大的粉丝群体,通过点赞、关注、分享朋友圈等新形式传递文化、传播信息。这种群体传播的形式,可以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社会成员进行分享和畅通交流。例如,由华龙网大型主题策划的“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其内容设计上包括“抗战游戏”“穿越直播”“放飞和平鸽”等篇章,通过“穿越”的方法,将人们拉回到抗战时期,群众参与其中,从而感知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骁勇精神,激发其珍爱和平之情。整个作品通过内容和技术
24、的融合,将文字和图像视频融合,以互动的方式促使群众感受红色文化。这种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增强了传播者和群众间的互动,促进了文化的讨论和分享,有效地提升了红色文化的感召力。(摘编自常锐、刘琳融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及其路径建构)材料二:在传播媒介多元化发展的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媒介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使红色文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在传统传媒时代,由于传统主流媒体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领导,因此,这就为传统主流媒体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使其话语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然而,随着触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源头多渠道、传播去中心化、意见表达多样性等新特征,这严重挤压了传统主流媒
25、体的传播空间,使传统主流媒体话语主导权遭到削弱,受众面和影响范围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不佳。隐匿性、随意性、快捷性和不可预见性是融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主要特点。当前,新媒体传播平台所呈现的主流舆情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虚假信息乱象、网络侵权乱象、跟帖评论乱象、负面信息扎堆乱象等等。这些网络乱象的存在,不仅使社交媒体网站、专业性网站等平台受到冲击,也对政府门户网站产生了挤压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红色文化等主旋律文化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新媒体的便捷性、互动性等优势容易吸引广大受众,一些由新媒体承载的正面信息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传播,而消极甚至反动的信息则会混淆视听,降低
26、红色文化的权威性。面对网络媒体所承载的海量化信息,人们往往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做出判断和选择,极容易被表象误导并影响行为;尤其是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低俗、虚假、腐朽的信息会极大地削弱红色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成为诱发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随着触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官方传播主体已经开始注意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但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也没有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去创新性地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仍然无法改变官方传播主体传播红色文化“曲高和寡”的现状。(摘编自张丽、陈俊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7、的一项是( )A. 我的红色气质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网友追捧,这表明不同媒体融合能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拓展时空维度。B. 越来越少的青年一代去关注报纸新闻,这不仅不利于增加红色文化受众,而且不利于广泛传播红色文化。C. 把不同媒介进行融合实现利益共融的融媒体,不仅体现多维性和立体性的特征,而且具有互动性的优势。D. 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多元发展,较大地改变了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与媒介,红色文化传播也面临不少问题。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运用视频、动画、VR、AI等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给受众提供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体验,就能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B. 在融媒体时代,大
28、众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个性化的信息,会缩小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范围,挑战其话语权。C. 网络媒体信息量大,往往会让人失去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机会,使人在网络上做出不道德的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D. 官方传播主体传播红色文化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因为其传播方式革新较慢,另一方面是因为负面信息削弱了红色文化的价值。3.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参考答案解析】1. B 2. B 3. 材料一侧重论述融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的特点,即传播影响力极大提升、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互动性增强;材料二侧重论述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受到冲击、红色文化的权威性遭到削弱、对
29、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越来越少的青年一代去关注报纸新闻”说法错误,原文为“极少关注报纸新闻的青年一代”。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只要,就能”说法绝对,原文为“运用视频、动画、VR(虚拟现实技术)、AI (人工智能)等多样化的方式,提供生动化、形象化与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帮助广大群众以更方便的方式了解红色文化”。C.“往往会让人失去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机会”说法有误,原文为“人们往往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做出判断和选择”,曲解文意;另,“不道德的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逻辑关
30、系有误,原文为“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为并列关系。D.“负面信息削弱了红色文化的价值”说法有误,原文为“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也没有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去创新性地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通过媒体融合,红色文化的传播拓展了时空维度。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使红色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范围更广。通过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极大提升了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力”以及标题“融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及其路径建构”分析可知,材料一侧重论述融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的特点,即传播影
31、响力极大提升、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互动性增强;结合“在传播媒介多元化发展的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媒介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使红色文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使传统主流媒体话语主导权遭到削弱,受众面和影响范围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不佳”“新媒体的便捷性、互动性等优势容易吸引广大受众,一些由新媒体承载的正面信息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传播,而消极甚至反动的信息则会混淆视听,降低红色文化的权威性”“但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以及标题“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可知,材料二侧重论述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受到冲击、红色文化的权威性遭到削弱、
32、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棚相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
33、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当然,我们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
34、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采他山之石,琢本山之玉”,融会贯通、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当代文艺要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者,贯道之器也。”无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还是技艺合一的再度生成,都无法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文化和中国文艺的发展道路。当前,Z世代的崛起、新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智媒体对艺术生成的有效参与,使得对新媒介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引导的问题愈益凸显,以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引领艺术创新
35、是时代的必然。文艺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人民并非空洞而抽象的符号,也不单单是大写的集合性名词,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吏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文艺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悲着人民的忧悲、感知着人民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原本就生发于人民之中,有着技术基因、市场基因、产业基因和全球视野的新媒介艺术,更要体现文艺的人民性追求。究其根本,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
36、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摘编自范玉刚以文艺的人民性引导艺术创新)材料三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呈现,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启航的辉煌历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闭罩式,用“中国式浪漫”的演绎风格,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刷山海情,抑或讲述中国抗疫题材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都
37、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谈及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胡智锋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
38、”胡智锋说。(摘编自段丹洁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矛盾。B.当代文艺要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要是因为人民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C.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因而有着技术基因、市场基因和全球视野的新媒介艺术,更要体现文艺的人民性追求。D.山海情等作品多时空多维度展示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底色。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9、()A.不仅要扎根当代生活,更需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需要。B.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应秉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C.以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引领艺术创新是时代必然,源于智媒体对艺术生成的有效参与。D.扎根实际、源自人民、融入时代征程、映现时代底色的文艺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3.电影焦裕禄的上映,掀起了一股“焦裕禄热”:举国争说焦裕禄,盛况空前。请运用材料一的观点分析这部文艺作品获得成功的原因。【参考答案解析】1 B(B项错误,强加因果。)2 C(C项错误,曲解文意。)3 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递了真善美、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彰显了大公无私、
40、忘我奉献的传统美德。(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尚书详细记载了尧传舜、舜传禹之事。此后史记五帝本纪更为详尽地描写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至此,持有儒家思想的作品,谈及禅让都将贤能与禅让相联系。但想全面了解一段史实,就不能只听一家之言而杜百家之口。那么儒家之外的观点又是如何呢?道家对于尧舜的看法集中于庄子。庄子中有一句:“吾语女,大乱本之,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也有“尧不慈,舜不孝”。这两句话与我们接受的传统儒家对于尧舜的看法不符。还有一句:“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点出尧舜后人处境窘迫。至此禅让制的标准应该值得我们深思。韩非子说
41、疑中有言:“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这使尧舜禅让之事更为扑朔,甚至有弑君之说。法家的观点在暗示,禅让制究竟是自愿进行的,还是在武力逼迫下才有的?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禅让制的标准不是选贤任能,也非自愿进行,那么它进行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呢?应该参考先秦史书的记载,如竹书纪年,这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显然尧被舜囚,其子丹朱也被囚禁,这符合庄子所言:“子孙无立锥之地。”史记里也提到丹朱,却载其“顽凶,不用”
42、,说尧是为了“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所以没有传位于丹朱。舜在尧死后曾让位于丹朱,但“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所以舜在感慨一句“天也”之后就成为首领了。再说舜的后事,史记中说他南巡,死于苍梧,极有可能是被流放至此的。将以上的线索重新连接起来,大胆地假设:尧舜禹是三个不同部落的首领,几个部落又为一个联盟,而尧又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领袖。随着尧的部落衰落、舜的崛起,舜凭借强大的武力逼迫各部落同意他为联盟领袖,然后,禹的强大又使历史重演。当然,这些血腥的过程可能都披上了禅让这个合法的外衣。这个逻辑或许更为我们能接受,因为它更贴合中国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的规律。如此,先秦禅让之事就可能是一场政权角逐
43、,其中大有成王败寇之意。(摘编自周新楠禅让之下,是光明还是黑暗)材料二:五帝本纪的真实性长期遭到质疑。如欧阳修认为:司马迁所作本纪,尧、舜、夏、商、周,皆出于黄帝,“文王以十五世祖臣事十五世孙纣,何其缪哉”。梁玉绳指出,按五帝世系,鲧、禹历仕颛顼至舜四朝,实在过于长寿;“尧舜在位,几百五十年”,亦令人难以置信。以上不同的观点,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司马迁为何如此书写。由司马迁“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看,他搜集的关于五帝事迹的文献中,除有“不雅驯”的内容外,可能还有不一致乃至相矛盾的内容。比如五帝本纪所载尧舜禅让一事、竹书纪年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由此记载,可
44、知关于尧舜更替还另有说法:舜取代尧靠的不是和平禅让,而是血腥武力。但司马迁在写作中,选择了有助于表现美善政治的和平禅让,而对武力取代的说法予以忽视,体现了以雅求美的书写原则。如果从历史真实的角度去要求五帝本纪,是无法理解司马迁对竹书纪年这类材料的忽视的。但如果从文化记忆理论去考量,就能理解五帝本纪书写的合理性。事实上,五帝本纪承载的乃是自孔子以来人们对“尽善尽美”德政的美好记忆,是建立在关于五帝时代回忆的基础上的文化书写。正如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所说:“回忆文化则着重于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它的对象是群体,其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我们不可遗忘的?”在司马迁看来,不可遗忘的是五帝时代的君明臣贤、关注
45、民生、德政文化。因此,他选择了称颂五帝德政之美的文献。正如太史公自序中所云:“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他强调的不是五帝的风教业绩,也不是帝位更迭的细节,而是黄帝开创的法天则地的政治秩序,以及颛顼等四帝遵序形成的可以万世效法的法度规范。(摘编自龙文玲五帝本纪的书写与司马迁的古史观)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想全面了解禅让的史实真相,不能仅看儒家的一家之言,也应该注重儒家以外百家的观点,例如道家与法家。B. 庄子一书不仅指出尧舜时代滋生了祸乱,并言及了尧舜后人的处境,也对尧舜做了道德评价,有些观点和儒
46、家截然相反。C. 作者引用韩非子的目的是要证明禅让在真实的历史中可能不像儒家所说的那么美善,禅让一方可能并非出于主动。D. 竹书纪年有丹朱“顽凶”的记载,这是舜不准丹朱与其父见面的原因,相关的内容可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找到印证。2.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汉献帝无奈地禅位给魏文帝,文帝说:舜禹受禅,我今方知B.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C. 战国时期,燕王哙崇信儒家禅让学说,禅位于国相子之,自己北面称臣。D.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3. 材料一为得出结论,是如何质疑禅让制并加以求证的?请结合材料简要
47、梳理。4. 范仲淹死后,欧阳修在写神道碑铭文时写道:“于是两公(指范仲淹及其政敌吕夷简)欢然相约戮力平贼”。范纯仁(范仲淹之子)看后说“无是,吾翁未尝与吕公平(和好)也,请易之”。但欧阳修不顾范家人的反对,执意把此句话写了进去。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欧阳修此举的合理性。【参考答案解析】1. D 2. A 3. 质疑儒家有关禅让制观点和标准,并借助庄子韩非子等相关著作加以求证。质疑禅让制的过程,并借助竹书纪年史记等史书的相关记载加以求证。 4. 欧阳修舍敌对而求和解的做法,体现了以雅求美的书写原则,有助于表现美善政治。从文化记忆的角度说,欧阳修此举是建立在尽善尽美的德政基础上的文化书写。欧阳修想要后人记住当时的臣子们能够在国家大事上做到同心协力,而不是彼此间互有芥蒂且持续久远,此举是在用文字履行行社会责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神箭”长征二号F(以下简称“长二F”)运载火箭的每一次亮相,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都会再度提升。为满足空间站阶段新的任务需求,长二F运载火箭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设计改进,其可靠性指标已由原来的0.97提升至0.98,安全性指标提升至0.99996。在保障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