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中考考前复习:说明文答题技巧一、说明文的分类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以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如中国石拱桥运用大量数据对说明对象作客观的说明。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修辞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如大雁归来中有不少记叙、描写、议论结合的语句
2、,使文章颇富感染力。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别判断标志作用(答题规范)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常含的词语有:比如、例如、譬如、据说通过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理)说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增强文章说服力。列数字必须要呈现具体的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等)用具体的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直观,更有说服力。注:有些数字,没有说明事物的作用就不是列数字,比如某些年代作比较将说明对象与另一个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句中常含有“比” “而”“相对于”“也”“较相比”把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
3、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形象说明,常含的词语有“像”“仿佛”“如”“犹如”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生动有趣。下定义表述上使用“是”“这就是”叫(作)”的判断句式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类别一种(方面、类)是另一种(方面、类)是”“(一)(二)(三)(四)”条理清晰(分门别类)地从方面加以说明的特征(道理),使不同事物之间特征明了,使事物之间关系清晰,使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突出。引资料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名人名言、诗句、新闻报道、轶闻趣事等各类资料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增强趣味性,激
4、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诠释对事物做大概的介绍,常含的词语有“因为” “由于”“这是由造成的”具体解释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通俗易懂。摹状貌对事物进行细致地描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画图表用表格、图片、照片等方式进行说明直观明了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温馨提示:(1)不要将相近的说明方法混淆。如下定义和作诠释。下定义和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它们形式相同,该如何
5、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内容如果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之后,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成“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是雪”说法不够严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不一定是“雪”。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下定义,后一句是作诠释。(2)注意一个句子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情况。三、说明文语言(1)准确严密性修饰限制性词语表程度主要、近、极、几乎、比较、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稍微、一定、任何“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
6、部,但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并不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表推测或估计大概、大约、约、左右、也许、可能、看上去“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只是估计,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表时间目前所知、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一直“在当时”限定了时间,说明了xx只在当时是xx,但现在不一定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频率往往、经常、常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表范围全、都、大部分、大多、大多数、大面积、少
7、数“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关键词语“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准确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生动形象性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举例如: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传语”“暗示”“唱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表达方式的使
8、用判断方法使用叙述、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举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用“苏醒”“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描写四季景色,生动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一般考题:文中“XX”词语能换成“XX”吗?或者能删除吗?答题模式:不能解释该词语意思。解释原句意思。解释删除后的句子的意思,替换(删除)后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替换(删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四、从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安排(好处)1.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多用于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
9、发展、文字演变、生物成长等。语言标志: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朝代、时代等。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等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等。语言标志:出现方位词,如前后、内外、上下、东、南、西、北等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语言标志:如首先其次再次;因为所以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由现象到本质。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思路是: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探究影响因素阐述研究意义。由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一文第-段紧扣第段的四个“讲究”,介绍了苏州园林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主要特
10、点,而第-段则说明苏州园林不大被人注意的角落及局部的细节特点。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文章脉络清断,重点突出。由概括到具体。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继而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征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最后综述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由浅入深。如梦回繁华中介绍清明上河图,作者先说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由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卢沟桥时,先介绍整体的长度、宽度及由石拱组成等特点,再分别介绍桥墩、桥面等。由原因到结果;由表及里;由此及彼;(9)由简单到复杂;(10)由特点到用途;
11、(11)由一般到特殊。注: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在第段具体介绍卢沟桥时,又采取了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具体见上面分析)2. 结构形式总分式(1)“总一分”式:如苏州园林中先概括了苏州国林的总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角度和三个次要角度逐一分析,有总有分,层次分明。(2)“总一分一总”式:如被压扁的沙子中第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第二十六段具体说明了关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理论,最后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3)“分一总”式:这种结构较少被采用,这
12、里不作解说。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一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安排。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逻辑顺序的事理说明文。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从物候现象到物候规律的认知过程就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如梦回繁华中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接照“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空间顺序来总体描运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承接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如中国石拱桥第段中,先介绍解放后建的石拱桥,再介绍钢筋混凝土拱桥,按照技术发展,前后相互承接。3. 图文结合(画图
13、表)(1)吸引读者兴趣:配有图片的文章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加页面的停留时间,降低跳出率。(2)视觉呈现:图片和文字排列的大小、颜色、对齐方式能引导不同的视觉效果。(3)增强理解:通过图片和注释,加强用户对内容的理解。(4)丰富表达:图文结合让表达更形象、更多彩,提高文章质量。4.表文结合(画图表):简洁明了,一目了然。5.小标题(1)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2)能吸引读者;(3)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4)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5)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