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4 4课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材料四: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材料四: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三: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只须在材料三: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只须在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范围内
2、命题,考生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文。”材料二:明朝后期,江南一带的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市民工商业材料二:明朝后期,江南一带的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背景背景?材料一材料一: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十八岁登位,努力挽救濒: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十八岁登位,努力挽救濒临灭亡的明王
3、朝命运,但明末的吏治已至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不临灭亡的明王朝命运,但明末的吏治已至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不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重征重征”以代替以代替“崇祯崇祯”。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2 2.国内形势:国内形势:(1 1)政治:君主专制)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的强化,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制度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制度衰落;(2 2)经济:商品经济)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发展发展;(4 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宋明理学的束缚,八股束缚,八股取士,限
4、制思想自由取士,限制思想自由;(3 3)阶级:新兴)阶级:新兴市民阶层市民阶层日益强大日益强大;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带来了西方的器物和技术传教,同时带来了西方的器物和技术,如如自鸣钟、历法、测量等。自鸣钟、历法、测量等。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1.1.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开始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开始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 2.国内形势:国内形势:(1 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制度衰落)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制度衰落;(
5、2 2)经济:商品经济)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发展发展;(4 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宋明理学的束缚,八股束缚,八股取士,限制思想自由取士,限制思想自由;(3 3)阶级:新兴)阶级:新兴市民阶层市民阶层日益强大日益强大;(5 5)实践:明末清初)实践: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的社会大动荡,士大夫开始,士大夫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和的弊端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西学东渐的影响;西学东渐的影响;李贽李贽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明末明末(1527-1602)(1527-160
6、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0-1695)(1613-1682)(1613-1682)(1619-1692)(1619-1692)温陵居士温陵居士梨洲先生梨洲先生亭林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船山先生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一)离经叛道的李贽(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李贽李贽,明末思想家。别号温,明末思想家。别号温陵居陵居士士、百泉居士、百泉居士。少年求学穷困潦倒;。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害致死。主要著作有致死。主要著作有焚书焚书、藏藏书书等。等。材料一:夫材料一:夫
7、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故未尝未尝有是非耳。有是非耳。”(一)离经叛道的李贽(一)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挑战孔子的权威和儒家经典的正统地位孔子的权威和儒家经典的正统地位从从这二则材料反映了李贽什么样这二则材料反映了李贽什么样的的“异端异端”思想?思想?材料二: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
8、,和声而已。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一)离经叛道的李贽(一)离经叛道的李贽模拟小法庭模拟小法庭 有一位村妇,她的丈夫死了,于是她想要改嫁,但是她的族有一位村妇,她的丈夫死了,于是她想要改嫁,但是她的族人不允许,妇人一怒之下把她族人告上了官府。人不允许,妇人一怒之下把她族人告上了官府。此时宋明时期的理学家会怎么判?李贽又会怎么判?此时宋明时期的理学家会怎么判?李贽又会怎么判?批判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有正当的私欲。强调人有正当的私欲。材料三:材料三:各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强调人的个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性自由发展(
9、一)离经叛道的李贽(一)离经叛道的李贽从从这则材料反映了李贽什么样这则材料反映了李贽什么样的的“异端异端”思想?思想?应如何评价李贽的应如何评价李贽的“异端异端”思想?思想?评价: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具有 进步进步意义意义;是明清时期反封建的启蒙思想的先驱是明清时期反封建的启蒙思想的先驱,具有强烈,具有强烈 的斗争精神;的斗争精神;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2 2、末世遗臣、末世遗臣黄宗羲黄宗羲黄宗羲黄宗羲 黄宗羲当时人尊称为梨洲先生,黄宗羲当时人尊称为梨洲先生,是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
10、家史学家。年轻年轻时积极参加反明朝宦官权贵的时积极参加反明朝宦官权贵的斗争和反清斗争斗争和反清斗争,后长期隐居。,后长期隐居。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是他的代表作。是他的代表作。材料一: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古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者以天下为主,
11、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君也。明夷待访明夷待访录录材料一、二反映材料一、二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提出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的民主思想;思想;2 2、末世遗臣、末世遗臣黄宗羲黄宗羲 材料三:后材料三: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
12、也。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访录原君明夷待访录原君 主张以主张以“天下之法天下之法”取代取代皇帝的皇帝的“一家之法一家之法”;材料四: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来,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财计三财计三 材料三、四反映材料三、四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反对统治者提出的反对统治者提出的“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思想思想,提倡,提倡“农工商皆本农工商皆本”。2 2、末世遗臣、末世遗臣黄宗羲黄宗羲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黄宗羲政治主张的影响:
13、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黄宗羲政治主张的影响:梁启超曾说: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早而最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影响: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
14、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义,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动作用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动作用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2 2、末世遗臣、末世遗臣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1613-1682)顾炎武,号亭林,当时人尊称亭林先生顾炎武,号亭林,当时人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主要著作有武装斗争。主要著作有日知日知录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3 3、末世遗臣、末世遗臣顾炎武顾炎武 材料一:材料一:人君
15、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之人。材料材料二:今之清谈孔孟二:今之清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末,以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爪牙亡而四国乱。材料三:材料三: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臣
16、,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谋之;保天下者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用用“众治众治”来取代来取代“独治独治”,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制度。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注重实学。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3 3、末世遗臣、末世遗臣顾炎武顾炎武(2)2)评价:评价: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朴实学风的先河。3 3、末世遗臣、末世遗臣顾炎武顾炎武(1)(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用用“众治众治”
17、来取代来取代“独治独治”,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注重实学;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1619-1692)顾炎武,世称顾炎武,世称“船山先生船山先生”,湖南,湖南衡阳人。衡阳人。16441644年,清兵入关,他在衡山年,清兵入关,他在衡山起兵抗清。主要著作有起兵抗清。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船山遗书书。4 4、末世遗臣、末世遗臣王夫之王夫之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材料三:材料三:“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动以入动,不
18、息不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于静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王夫之怎样了王夫之怎样的思想主张?的思想主张?材料二:材料二:“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知也,必矣!”!”一切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 ;世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是是物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可循;4 4、末世遗臣、末世遗臣王夫之王夫之材料一材料一“气者,理之依也气者,理之依也”。“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
19、。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之即古水水之即古水”(2)2)评价:评价: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 4、末世遗臣、末世遗臣王夫之王夫之(1)(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明末清初明末清初三
20、大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政治上:政治上:经济上:经济上:学术上:学术上:思想上:思想上: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都重视工商业都重视工商业 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回顾儒学创立及发展历程回顾儒学创立及发展历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仁”“”“礼礼”的学说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仁政”学说,提出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思想,思想,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礼规范人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礼规范人;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罢黜百
21、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道教的冲击;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想,形成了以“理理”和和“天理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体系。2.2.继承:继承:3.3.重创:重创:4.4.正统:正统:5.5.冲击:冲击:6.6.成熟:成熟:7.7.批判批判继承:继承:1.1
22、.创立:创立:1.1.明清明清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其根源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其根源在于(在于()A.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 B.B.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C.C.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 D.D.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C C3.3.明末明末李贽说: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其思想核心是(是()A.A.维护封建礼教维护封建礼教 B.B
23、.主张学以致用主张学以致用 C.C.反对权威崇拜反对权威崇拜 D.D.抨击腐朽统治抨击腐朽统治B B2.2.江苏江苏卫视卫视“一站到底一站到底”曾出过这样一道题:他,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曾出过这样一道题:他,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江苏昆山县亭林镇人,反对君主专制,学风朴实,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江苏昆山县亭林镇人,反对君主专制,学风朴实,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此人问题。此人是(是()A A李贽李贽 B B顾炎武顾炎武 C C黄宗羲黄宗羲 D D王夫之王夫之C C课堂巩固课堂巩固课堂巩固课堂巩固4.“4.“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
24、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夫之亦庸众人类也孔夫之亦庸众人类也”。以上言论最可能出自。以上言论最可能出自于(于()A A董仲舒董仲舒 B B朱熹朱熹 C C王阳明王阳明 D D李贽李贽D D5.“5.“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的这一李贽的这一思想(思想()A A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25、的时代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C C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D D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 B课堂巩固课堂巩固6.6.下下图是明末清初的三位反封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图是明末清初的三位反封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关系是(是()A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樊篱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樊篱C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黄宗羲黄宗羲 顾炎武顾炎武 王夫之王夫
26、之C C 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与西欧文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与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提示:可以从中国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国提示:可以从中国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国人的精神风貌等方面去考虑。人的精神风貌等方面去考虑。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1.经经 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7、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2.政政 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缺乏政治基础。3.3.思想文化:传统文化的束缚,缺乏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文化:传统文化的束缚,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础。不能发展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的原因不能发展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的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回顾儒学创立及发展历程回顾儒学创立及发展历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28、仁”“”“礼礼”的学说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仁政”学说,提出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思想,思想,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礼规范人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礼规范人;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想,形成了以“理理”和和“天理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体系。2.2.继承:继承:3.3.重创:重创:4.4.正统:正统:5.5.冲击:冲击:6.6.融合:融合:7.7.高潮:高潮:8.8.批判继承:批判继承:1.1.创立: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