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松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乐曲,养成正确聆听音乐的习惯。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通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乐曲的五次变奏。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欣赏,感受乐曲带给孩子们的欢快活泼情绪,了解木琴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通 过模唱其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不同段落的不同特点。 2. 在聆听中准确感知并辨别五次变奏。 教材分析 小松树是一首创作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儿童歌曲。歌曲中将少年儿童比喻成小松树,在 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 表现了少年儿童蓬勃向上、 坚定勇敢的精神风貌。 歌曲旋律明快, 富于朝气,结构工整,句式整齐。是一首琅琅上口、具有行进节奏的歌曲,深受
2、广大少年儿 童的喜爱。尤为适合小学阶段演唱。后被改编为木琴独奏曲。 木琴独奏曲小松树由引子、主题和四次变奏组成。 引子部分是在自由的节奏中由木琴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小鸟的鸣叫和潺潺的流水, 描绘了一幅 美丽的清晨景象。之后,木琴运用独特的音色完整地演奏了主题。 主题之后,乐曲出现了四次变奏:长笛演奏、木琴加花变奏、弦乐演奏、木琴变速变奏和乐 队全奏。整首乐曲流畅活泼,木琴与乐队合奏相得益彰。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生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怀抱里, 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 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 如果将你们的成长做一个比喻,同学们,你们认为用怎样的比喻最形象
3、? 教师可启发: 比喻为幸福的小草。 比喻为美丽的花朵。 比喻为茁壮成长的小树。 比喻为茁壮成长的小松树。 在逐步深入地辨析中, 学生会认同小松树更符合少年儿童成长的时间与状态 (因为花朵虽然 鲜艳美丽,但是开放的时间会很短暂) 。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出用小松树更为确切生动的原因:小松树不怕严寒酷暑,它朝气蓬勃、浓 绿苍翠,显示出旺盛、坚定向上的生命力。 教师:有一首少年儿童歌曲小松树 ,正好回答了同学们刚才的看法,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二、新课学习 1. 教师播放木琴独奏曲小松树 ,学生聆听。 教师:这首歌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小组讨论: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情感? 2. 整体欣赏。 (1)介绍
4、作品。 教师:这样一首好歌,它有着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自上个世纪 60 年代创作以来,就久盛不衰。创作这首歌曲的作者是傅庚辰爷爷。他曾经为电影地道 战 闪闪的红星作曲。其中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红星照我去战斗深受孩子们的喜 爱。 (2)激发情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想唱一唱这首歌?但是我们今天不让同学们演唱,只是请同学 们当评委,欣赏、评价一位新“朋友”的演唱能力和水平,看看他唱得有多好,好在哪里? 你认识这位“朋友”吗? 再次欣赏木琴独奏曲小松树 。 教师:这位朋友叫什么?它的发声有什么特点?它是依靠什么“唱”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的? 教师木琴图片,介绍木琴的发音方式和声
5、音特点。 (在介绍声音特点之前,可让学生再认真 地听一遍乐曲。 ) 3. 分解欣赏。 (1)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段音乐,脑海里产生了怎样的情景和画面? 给学生时间展开想象和联想:鸟鸣、流水、山林日出、露珠迷雾、清新早晨的景象。 (2)分辨四次变奏。 聆听木琴演奏部分。 教师:木琴演奏先后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旋律与节奏有什么不同? 教师:请区分第二变奏的加花与第四变奏的变速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 (教师播放乐曲,在 出现木琴演奏部分并完成演奏时终止乐曲,进入辨析阶段。 ) 教师:它们和第一次出现的旋律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其旋律变化的形式和明显 加快的节奏以及这两种变化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聆听非木琴演奏部分。 教师: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和情绪?(了解演奏乐器的名称、音色、演奏特点等。 ) 4. 完整聆听木琴独奏曲小松树 ,整体把握。 5. 学唱歌曲,延伸感受。 (教师出示小松树谱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了解了木琴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 更多地了解关于木琴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