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教学重难点重点: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难点: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课前准备1、 指导学
2、生完成预习2、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写作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台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子也针对社会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便是其中的一篇。三、 作者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
3、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4、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题目解读 “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第二部分:“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第三部分:“四端”:仁、义、礼、智六、全文分析1、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明确: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
5、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然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仍存在私欲膨胀的问题,这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四端”。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是如何进行说理的?明确:本文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用大家熟悉的事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进行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将“四端”比作人的四肢,生动形象地说明人拥有“四端”如同人生来就有四肢
6、一样,是天生的。排偶句式,气势磅礴。孟子善于运用排偶句式充分透彻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在阐明“四心”“四端”时,运用两组排偶句,使文章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富雄辩色彩。4、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明确:观点一:认可。孟子首先强调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从“四心”推导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观点二:不认可。孟子虽然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自己的论证,但是在本文最后还是强调“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苟不充之”的正反对比,更是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善的本性,离开后天的
7、努力也不行。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七、中心思想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写起,由“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出仁政。文章在强调后天教养的重要性时,也阐释了“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八、写作特点1、文章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了“不忍人之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外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全篇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推进。2、文章善于运用论证手法。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等论证方
8、法,强调了人性本善及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论证灵活。如文章列举的“孺子将入于并”的例子,以及文中由“犹”“若”引出的比喻论证,成功有力,使整篇文章逻辑严谨,一气呵成。九、补充资料孟子轶事啮指痛心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十、 总结全文本文从天赋性善论(“四心
9、”)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布置作业孟子认为仁政就是“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300字左右。课后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
10、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贤人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
11、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注】镃基:农具,相当于今天的锄头之类。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B.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
12、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C.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D.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子:先,已故的。指已逝世的长辈。文中指曾西的父亲曾参。B.周公:名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辅助成王平定叛乱,被封于鲁国。C.四境:指四方国境。苏洵的六国论中有“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D.邮:指古代传递文书、供应食宿及车马的驿站。文中“置邮”即设置驿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
13、子没有正面回答自己是否能在齐国重建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因为孟子认为管、晏二人不值得自己学习。B.孟子说,曾西不敢和子路相比,不屑于与管仲、晏子相比,说明在孟子心目中,子路较之管、晏治国能力更强,水平更高。C.孟子认为,周文王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方圆百里的基业兴起,是非常不易的。D.孟子认为现在齐国拥有统一天下的优越条件:很久没出现周文王那样的贤君,百姓饱受暴政压榨,而齐国疆土广大,人口众多,推行起仁政必定事半功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2)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
14、也。答案及解析:答案:1.A;2.D;3.B;4.(1)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行使国家政权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是那样卑微,你怎么竟拿他来和我相比呢?(2)当时没有一尺土地不属于纣王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是纣王的臣民。解析:1.解答断句题,应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子的含意。“万乘之国行仁政”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B项。结合“事半功倍”的成语意义,可知“功”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选A。2.置、邮均为驿站。3.曾西对管仲、晏子的微词,其实是批评他们没有施行仁政,而子路为孔子弟子,当然是主张施行仁政的,文中并未将子路与管仲、晏子的治国能力进行直接比较,没有证据说明谁治国能力更强。4.
15、(1)关键词:“得”“专”“行”“烈”。(2)关键词:“尺地”“莫非”“臣”。【参考译文】公孙丑问道:“如果先生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次实现吗?”孟子说:“你可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曾经有人间曾西: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贤能些?”曾西不安地说:子路可是先父所敬畏的人啊。那人又问:那么您和管仲相比,哪个更贤能呢?曾西变了脸色,很不高兴,说:你怎么能拿管仲来和我相比呢?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行使国家政权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是那样卑微,你怎么竟拿他来和我相比呢?”孟子接着说:“管仲是曾西所不屑的,你以为我愿意学他吗?”公孙丑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晏子辅佐景公名扬
16、诸侯。难道管仲、晏子还不值得学吗?”孟子说:“以齐国(的实力)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公孙丑说:“您这样一说,我就更加疑惑不解了。以周文王那样的仁德,活了将近一百岁才死,还没有能够统一天下。直到周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然后大大地推行王道。现在您把统一天下说得这么容易,那么,连周文王都不值得效法了吗?”孟子说:“我们怎么能比得上周文王呢?由商汤到武丁,贤明的君主有六七个,天下人归服殷朝已经很久了,久就难以变动。武丁使诸侯们来朝贡,统治天下就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纣王离武丁并不久远,武丁的勋臣世家、美好习俗、醇厚民风、仁惠政教都还有遗存。又有贤臣共同辅佐,所以能统治很久以后才失去政权。当
17、时没有一尺土地不属于纣王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是纣王的臣民,在那种情况下,文王仅以方圆百里的小地方兴起,所以是非常困难的。齐国人有句话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的时势就很利于用王道统一天下。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疆土不必再扩张,老百姓不必再增加,如果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何况,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从来没有隔过这么久的;老百姓受暴政的压榨,从来没有这么厉害过的。饥饿的人,可以很容易让他吃饱,口渴的人,可以很容易让他喝足。孔子说:道德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老百姓必然爱戴它,就像被吊着的人得到解救一样。所以,做古人一半的事,就可以成就古人双倍的功绩。只有这个时候才做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