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年高考语文专家核心考点答题预测与考前 10 天压轴押题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阅读之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01 文言文阅读之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含文化常识)文言文阅读之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含文化常识)17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的分析与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概括32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文中句子48 诗歌鉴赏之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与语言赏析表达技巧与语言赏析64 诗歌鉴赏之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73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56 目 录 / contents 1 文言
2、文阅读之理解文言实词文言文阅读之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在句中的含义 题号 能力要求 2014 2015 2016 2017 分值 重点 题型 10 B 级(理解) 分析实词 断句 断句 断句 3 理解常见文言实 词在文中的含义 选择 “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只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 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0 年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方向年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方向 自 2010 年课标全国卷首次命题以来,文言文阅读材料全是人物传记。历年的高考
3、文言文选文都有一定 的规律,从课标卷以往的选文看,全是人物传记,主要是从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选文。从课标卷以往的选文看,全是人物传记,主要是从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选文。2020 年文言年文言 文阅读试题的选文方向可能还是人物传记,从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选文的可能性大。文阅读试题的选文方向可能还是人物传记,从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选文的可能性大。高考虽说回避 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 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的方向。 文言文言断句。断句。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
4、字 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言 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通篇领会文章的内容。所以,断句前首先要通读文章,揣摩一下要断的句子,本着 “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语境来断句。首先首先,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对要断的句子的语境能正确理 解,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句子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 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断,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此外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 风格等。 文言实词文言实词。考查形式有三种:1提供解释,辨别正误。提供解释,辨别正误。这是绝大部分高考试卷的题型。在
5、设题时,大 部分试卷只考单音词,少数试卷考两个单音词连用,也有的考双音词,还有的将单音词和双音词放在一起 考查。课标全国卷一直考单音节词。到目前为止,试题大都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也有选出 释义正确的一项,比如 2015 年北京卷。2直接对实词加以解释。直接对实词加以解释。上海市前几年也偶尔出现过此类考题, 这种题型比第种的难度大。 3 比较实词古今义的异同, 要求找出与现代汉语在意义上相同或不同的选项。比较实词古今义的异同, 要求找出与现代汉语在意义上相同或不同的选项。 上海卷曾经出现了这种试题。 2 (2019 年高考课标全国年高考课标全国 I 卷)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
6、题目。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 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 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 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 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 发之。于是
7、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 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 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 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 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 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
8、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
9、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 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 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 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 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 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 3 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 应与后面断开。排除 B 项
10、。分析可知,C 项断句正确。故选 C。 (2016 年高考课标全国年高考课标全国 I 卷)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 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 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 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 又数通盐
11、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 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 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 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 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 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
12、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 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C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D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
13、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答案】【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断句,这 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 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 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4 (一(一) (2020 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四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范拱,字清叔,济南人。九岁能属文,深于易 学。宋末登
14、进士第,调广济军曹,权邦彦辟为书记, 摄学事。刘豫镇东平,拱撰谒庙 文,豫奇之,深加赏识。齐国建,累擢中书舍人。豫以什一税民,名为古 法,其实裒敛,而刑法严急,吏夤缘为暴。民久罹兵革,益穷困,陷罪者众,境内苦之。右丞相张孝纯及 拱兄侍郎巽,极言其弊,请仍因履亩之法,豫不从。巽坐贬官,自是无复敢言者。拱曰:吾言之则为党兄, 不言则百姓困弊。吾执政也,宁为百姓言之。乃上疏,其大略以为围家惩亡宋重敛弊什一税民本务优恤 吏奉行太急驱民犯禁非长久计也豫虽未即从而亦不加谴。拱令刑部条上诸路 以税抵罪者凡千余人,豫见其 多,乃更为五等税法,民犹以为重也。齐废,梁王宗弼领行台省事,拱为官属。宗弼访求百姓利病拱
15、以减 税为请,宗弻丛之,减旧三分之一,民始苏息。拱慎许可,而推穀士,李南、张辅、刘长言皆拱荐也。长 言自汝州郏城酒监擢省郎,人不知其所以进,拱亦不自言也。以久病乞近郡,除淄州刺史。皇统四年,以 疾求退,以通议大夫致仕,斋居读书。世宗在济南闻其名。大定初,拱上封事。七年,召赴阙,除太常卿。 议郊祀。或有言前代都长安及汴、洛,以太、华等山列为五岳 ,今既都燕,当别议五岳名。拱以为非是, 议略曰:轩辕居上谷,在恒山之西,舜居蒲坂,在华山之北。以此言之,未尝据所都而改岳祀也。后遂 不改。拱尝言:礼官当守礼,法官当守法,若汉张释之可谓能守法矣。九年,复致仕,卒于家,年七十 四。 (选自金史列传四十三,有
16、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大略以为/国家惩亡宋重敛弊/什一税民/本务优恤/官吏奉行太急/驱民犯禁/非长久计/也豫虽未即 /从而亦不加谴/ B 其大略以为/国家惩亡宋重敛弊/什一税民/本务优恤/官吏奉行太急/驱民犯禁/非长久计也/豫虽未即 从/而亦不加谴/ C 其大略以为/国家惩亡宋重敛弊/什一税民/本务优恤官吏/奉行太急/驱民犯禁/非长久计也/豫虽未即 从/而亦不加谴/ D 其大略以为/国家惩亡宋重敛弊/什一税民/本务优恤官吏/奉行太急/驱民犯禁/非长久计也/豫像虽未 即/从而亦不加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也
17、称易经,是一部辩证法哲学著作,为诸经之一,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5 B庙,指宗庙、祖庙。古代皇帝或皇后等遇有大事,按照惯例须祭告祖庙,称“谒庙”。 C路,非指道路,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金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北宋的体例。 D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帝王封禅祭祀之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拱富有才华。九岁时就能写文章,尤其精通易学;曾被权邦彦任用为书记,管理学校方面事 务,后凭借一篇谒庙的文章为刘豫所赏识。 B范拱心系百姓。为缓解繁重赋税给百姓带来的困扰,他上疏劝谏,刘豫才修改了税法;宗弼执政时 他又再次进言,最终
18、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C范拱推举贤才。他虽不随意称赞别人,但向朝廷举荐了多名贤士,又从不对外张扬,因此被提升为 行台省郎的刘长言对升迁内情一无所知。 D范拱直言不讳。在兄长范巽贬官、百官不敢为百姓发声时,他敢于劝谏刘豫:在其他人主张另行确定 五岳时,他据理力争,最终没有改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久罹兵革,益穷困,陷罪者众,境内苦之。 (2)宗弼访求百姓利病,拱以减税为请,宗弼从之。 (二(二) (2018 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公讳 步瀛,字麟洲,陈氏先世居歙,公曾祖
19、讳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祖讳应陛。考讳士鋐。家故 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赀,生四子,而公为季 。公长益贫,精厉为学,闳杰于文词,中乾 隆二十六年恩科 会试榜第一,选庶吉士。散馆,改兵部主事,再擢至武选司郎中。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 ,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南陈州府知府, 再擢至甘肃按察使,谳狱平。值平凉府盐茶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郡,人心皆耸。为逆者聚于通渭石峰堡, 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贼,西往靖远,独留公扼陇上为守御。公亦愤发,不避险难,尽拘为逆者之家, 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 弱
20、,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 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埒。上乃 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恩,督吏赈恤,防捕 盗贼,全护疲困,自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 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6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吏皆江宁人,公 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
21、家食稷。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 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 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 /皆给。 B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 皆给。 C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 /皆给。 D
22、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 皆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避讳名字,指对君主、尊长避开不直称。 文中是作者指称死后的尊长陈步瀛,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季,排行次序之一,表示排在最后的。伯、仲、叔、季,是先秦古人确立的兄弟长幼之序的说法, 论语仪礼均有记载。陈步瀛是家中的小儿子。 C恩科,始于宋代,明、清亦用此制。清代在于正常科举外,逢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特地开科考试, 也称“恩科”。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 D服阕,古
23、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古代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时间越长越表明守丧当事人对已故 人的崇敬,和不忍对方离去的心情,三年为最长服丧期。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步瀛不善经营。陈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这一辈,他考上了文学科,由于乐善好施,他家的财 物全都散尽了。 B陈步瀛行事果决。平凉府回民作乱的时,陈步瀛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抓住了分散居 住在其他县里的内应。 C陈步瀛善于用兵。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运筹帷幄,虽然没有亲自出阵杀敌,但建立的功劳却足 以和出阵杀敌相比,被皇上赐予花翎。 7 D陈步瀛生活节俭。他不但自身把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在陈州的时候
24、,他全家还曾以稷谷粗粮 为饭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 (2)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 (三(三) (2016 届贵州贵阳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届贵州贵阳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 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 李邵家居野王,近
25、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 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 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 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 德,遭阳九 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 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
26、以 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 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 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 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 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 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 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 不为衰世解业。建安二十二年,
27、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 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B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 8 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C 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 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D 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 若
28、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郎”是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如李贤对后汉书戚洪传加注说“汉法, 孝廉经试者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 B“刺史”一职开始设置于西晋时期。原为巡察官名,后来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C古代数学家认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灾岁九,称为“阳九”。故“阳 九”只会记载那些年或厄运。 D“州郡”是州和郡的统称,均为古代行政区。州基本沿袭九州之风,郡则始于战国,完善于秦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二岁时,司马朗通过通经考试成为童子郎,
29、后因身材高大健硕而被监考的人怀疑他隐瞒了年龄, 就询问他。 B司马朗担任御史期间,遭遇天下大乱,不能西行,司马朗主动请求带领家人返回本县避祸,被董卓 责问。 C司马朗回到故乡后,对乡亲阐述了董卓之乱的不利形势,希望他们举家前往黎阳,寻找投奔之所, 但除赵咨外,没有谁跟着他离开。 D司马朗对宗族子弟要求严格,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 (2)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
30、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 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 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 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 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 9 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 内出梨
31、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 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 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 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 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 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 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 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
32、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 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 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B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 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C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 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D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
33、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 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是由京城至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乐合称为“五经”。 D“再拜”是指拜了又拜,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百 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34、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 10 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 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 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名校名校预测预测 (一)(一) 1B(本题
35、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 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 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大意是说:国家 以宋朝因重敛而亡作为教训,采用什一税法,本意在于优待抚恤(百姓),而官吏们实行得过于严急, 使民众违犯禁令,这不是国家长久实行的良策。刘豫虽然没有立即听从,也并不处罚他。官吏奉行 太急,官吏是奉行太急的主语,所以排除 C、D 两项;从而亦不加谴,从而不能按 现代词语理解,从,听从之意,而表转折,之间断开,故排除 A、D 两项。故选
36、B。) 2D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 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 类记忆。D 项,南岳恒山、北岳衡山错误,南岳为衡山,北岳为恒山。故选 D。) 3B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 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 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B 项, 为缓解繁重赋税给百姓带来的困扰,他上
37、疏劝谏,刘豫才修改了税法错误,范拱虽进言刘豫, 但是刘豫没有立即听从,而是在发现各路以税抵罪的总人数多达一千多人以后,才更改为五等税法。故 选 B。) 11 4(1)百姓长久遭受战争的灾祸,更加困苦,被判罪入狱的人很多,境内百姓以此为苦。 (2)宗弼访查寻求对民众有利和有害的事情,范拱请求减少百姓的赋税,宗弼听从了他的建议。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 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 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
38、词 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 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 中罹,遭受;兵革,战争的灾祸;苦,以此为苦;陷罪者,被判罪入狱的人。(2) 访求,访查寻求;利病,有利和有害;请,请求。】 【参考译文】 范拱,字清叔,济南人。九岁就能写文章,尤其精通易学。北宋末年考取进士,任广济军曹,权 邦彦征召他为书记,管理学校方面事务。刘豫镇守东平时,范拱撰写了一篇谒庙的文章,刘豫认为他有奇 才,十分赏识他。齐国建立后,范拱多次升迁担任了中书舍人。刘豫对百姓实行收取什一税的方法,名义 上为效
39、法古代,实际上是搜刮民众,加上刑法严厉峻急,官吏们循依而行暴虐之事。百姓长久遭受战争的 灾祸,更加困苦,被判罪入狱的人很多,境内百姓以此为苦。右丞相张孝纯和范拱的哥哥侍郎范巽,竭力 进言说明这些办法的弊端,请求仍实行履亩而税的方法,刘豫不肯听从。范巽还因此被贬官,从此以后没 有人敢进言。范拱说:我如果进言的话就会被认为和哥哥是同党,不进言百姓就会困苦不堪。我既然参 与朝政,就要为百姓而进谏。于是,他便上疏向刘豫进谏,大意是说:国家以宋朝因重敛而亡作为教 训,采用什一税法,本意在于优待抚恤(百姓),而官吏们实行得过于严急,使民众违犯禁令,这不是国 家长久实行的良策。刘豫虽然没有立即听从,也并不处
40、罚他。范拱便让刑部上奏各路以税抵罪的总人数, 居然多达一千多人。刘豫见人数太多,便更改为五等税法,但民众仍然认为赋税过重。齐国被废以后,梁 王宗弼主管行台省事,范拱是他的属官。宗弼访查寻求对民众有利和有害的事情,范拱请求减少百姓的赋 税,宗弼听从了他的建议,减去了原来赋税的三分之一,民众才得以休养生息。范拱不轻易赞誉别人,但 对有才干的人都加以举荐,李南、张辅、刘长言都是范拱举荐的。刘长言从汝州的郏城酒监被提升为行台 省郎,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提升的,范拱自己也绝口不谈。后来,他因久病而请求到近郡任职,被任命为 淄州刺史。皇统四年,范拱以疾病为由请求退职,于是以通议大夫名义退休,在家里安心读书。
41、金世宗在 济南时就听说了他的声名。大定初年,范拱上疏奏事。七年朝廷征召他入朝,任命为太常卿。朝堂讨论郊 祀的事务。有人进言说,过去历代建都于长安和汴京、洛阳,所以确定泰山、华山等为五岳,如今既然定 都燕京,应当另行确定五岳的山名。范拱认为不对,他在奏议中说:轩辕皇帝居于上谷,在恒山之西, 舜帝居于蒲坂,在华山之北。以此而论,并没有根据所定居的都城而改变五岳的祭祀山名。后来就没有 12 改变祭祀的山岳。范拱曾经说:礼官应当遵守礼法,法官应当遵守法,像汉代的张释之可以说是能够真 正守法的人了。大定九年,他又再次退休,死在家中,享年七十四岁。 (二(二) 1B(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
42、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 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上知兵是懂得用兵的意思,不 要断开;馈是给养的意思,名词,作筹的宾语,后面断开) 2C(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 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 境的含义作答。C 项,会试第一名称会元。鼎元是殿试第一,即状元的别称) 3A(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
43、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 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A 项,不善经营于文无据。其中至公考为文学 中的公考,意为陈公的父亲;考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为文学,是致力于 文学的意思) 4(1)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神色;但是能(仔 细)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采分点:坦白和易、虽、矜容厉气、 能否、进退) (2)(但他)对于家庭亲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间断,他所住的 官家宿舍,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采分点:故旧、助恤、馈问、无间、句意通顺) (这是一道考核理
44、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 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坦白和易:襟怀坦白,平易近人;虽:即使;矜容厉气: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 神色;然:但是;能否:是否有才能;进退:偏义复合词,提拔官职;当:符合;于:对于;岁时:一 年四季;所在:所住的) 【参考译文】 陈公,讳名步瀛。陈氏家族早年居住在歙县,陈步瀛的曾祖父陈时宾迁居江宁,于是就成了江宁人。 祖父陈应陛。父亲陈士鋐。家里先前经商,到了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 尽了,生了四个儿子,陈步瀛是老四。陈步瀛长大后,家里更加贫困,他精勤奋勉地做学问,在文章方面 很杰出,考中了乾隆二十六
45、年恩科会试的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他在庶常馆考试后)散馆(为官), 改任兵部主事,又提拔至(兵部)武选司(担任)郎中。 陈公(步瀛)在兵部任职的时候,操办的事情,(严谨清楚),(属下)官吏不能做违法的事情。守 13 丧期满除服,兵部尚书奏请(皇上)补授(兵部)车驾司郎中的官职。两年后,被授予河南陈州府知府, 再次提拔,为甘肃按察使,审问案情公平。正遇上平凉府盐茶厅回民叛乱,数个郡县的叛民结起伙来,人 心惊动不安。叛乱的人在通渭石峰堡聚集,总督李侍尧就假托追赶逃跑的贼寇,往西到靖远县躲避去了, 只留下了陈步瀛,扼守陇上作为防御。陈步瀛也发怒了,不避危险艰难,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拘押起来, 又抓
46、住了分别在其它县作为内应的人。第一次交战官军失利了,陈步瀛推测贼兵趁着胜利一定会向东进犯 陕西。因为隆德,平凉阻挡住了下陇的险要位置,可是防守保卫的力量单薄弱小,就调回了原先的军队分 兵把守,然后把消息上奏给朝廷。后来,贼兵果然向东进犯,(被阻挡住)不能通过。陈步瀛奏报皇上, 皇上认为他懂得用兵,命令大臣率领军队赶来(增援)。并且下诏让大臣凡事都跟陈步瀛商议。陈步瀛推 算叙说当前形势,事情道理没有不穷尽的。又筹措粮食给养,使军队进入险峻的山区都能及时补给。一个 多月过后,贼兵被平息,陈步瀛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功勋足以相比。皇上就提拔他做了布政使,不久又 (将他)调任到安徽,赐给他顶戴花翎来褒奖
47、他。 乾隆五十年,江淮发生大饥荒,米价每升达到了五六十钱,暴民聚众抢夺粮食。陈步瀛走遍了所管辖 的地方,颁布皇上的诏令,督促官吏赈济、抚恤灾民,防卫、抓捕盗贼,保全了疲惫贫困的百姓。从夏天 忙到秋末,安徽渐渐得以安定,但陈步瀛却因为过度劳累生了病。后来,又被皇上提拔为贵州巡抚,到达 驻地后,旧病发作去世,死时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享年六十岁。 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神色;但是能(仔细) 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安徽布政司的官署吏员都是江宁人,陈公对待 他们有恩德情谊,却从不因此扰乱公法。陈公自身把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
48、准则,他在陈州的时候,曾经全 家吃稷谷(粗粮)。但他对于家庭亲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间断, 他所住的官家宿舍,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年少时善于写文章,喜欢读书,到年老了还孜孜不倦。继承 他学业的弟子有很多成材的,秦中丞承恩与陈步瀛是同榜进士,又是同一年做的巡抚,人们把这件事当作 美谈。 (三(三) 1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正确断句为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 /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依据 上下文推断本句的意思: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 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 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