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虚构与现实之间虚构与现实之间目录 现实01虚构02桃花源之美 现实与虚构第一部分0102现实-可靠的叙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时代、人物、地点可靠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历史人物可靠现实 桃花源记纪实之部分,乃是依据戴延之入关途中的见闻材料而写成;陶渊明的搜神后记卷一第五条即桃花源记(但与陶渊明文集中的版本有差异),第六条叙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事;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此二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所作成;真实之桃花源,虽本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但因牵连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事,故不得不移之于南方的武陵。-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现实 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
2、,这种传说在晋、宋之时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不止陶渊明一人。-唐长孺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现实 读虚构类的小说能改善你的心灵,能够追求一颗比自己的心灵更有原创性读虚构类的小说能改善你的心灵,能够追求一颗比自己的心灵更有原创性的心灵。的心灵。-布鲁姆布鲁姆 如何读,为什么读如何读,为什么读虚构-桃花源问题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 “落英缤纷”,和戴延之四月入山的时令契合;桃花源的入口婉转难寻,与坞堡的据险凭山贴合;“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和坞堡理想的选址相合。最主要者,这样一种“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生活经历颇与躲进坞堡自
3、卫的民众相似。虚构-语言问题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以金陵士族所操之语为最上,以洛阳士庶共同操用之语居其次虚构-衣着问题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上衣、领缘、袖缘和腰带;下裳则使用平纹绢作为绣地,施以锁绣针法进行复原。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著条纹间色裙。当时妇女的下裳,除穿间色裙外,还有其他裙饰。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
4、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桃花源之美第二部分0102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刘真长曰:吾请评之,弘治肤清,叔宝神清。(不注实际)-江左名士传“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
5、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门阀制度)-世说新语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清谈)-世说新语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乌托邦第三部分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反乌托邦出现在许多虚构作品的亚流派中,常用于提醒人们注意现实世界中的有关环境、政治、经济、宗教、心理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被人忽略,有可能导致出现反乌托邦的状况。如何看待乌托邦的出现?你认为乌托邦、反乌托邦哪个更有价值?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