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 (j12x1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94899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 (j12x1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 (j12x1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 (j12x1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 (j12x1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 (j12x1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 cultur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指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马克思选必2意识形态+政治制度选必3选必1有哪些文化?文化之间如何交流?如何传承与保护?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多样性交互性传承性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

2、的中华文化 第 1 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程标准:(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1.原始社会(1)多元起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2)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春秋战国时期:奠基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称为“夷”。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

3、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阶段时期概 况奠基先秦儒家文化核心形成。百家争呜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发展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法家学说治国。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文化主流魏晋-唐儒、佛、道教交汇融通,文化灿烂宋元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科技文化繁荣传承与转折明中后期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明清之际抨击专制,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清康雍乾君主专制、

4、文字狱,禁锢文化冲击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潮流1915-1917年新文化运动前期,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走向复兴十月革命后追求马克思主义渐成主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经济:井田制瓦解政治:分封宗法制破坏阶级:士的活跃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礼崩乐坏,私学兴起(1)背景: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春秋战国时期:奠基(2)表现:春秋:面对礼崩乐坏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春秋战国时期:奠基思想:核心:“仁”关爱他人。“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

5、森严的礼乐制度“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推动私学发展战国: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重民)、人性本善、“养浩然之气”荀子人性本恶、隆重礼法、“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道家庄子逍遥自由、“齐物”、“无所恃”、“不相胜”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法家韩非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阴阳家邹衍五行说,“相生相胜”兵家孙膑孙膑兵法、知自知彼,百战不殆(2)表现: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春秋战国时期:奠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中的中的变革精神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

6、家、政治家,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仁、礼);(仁、礼);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构成了构成了20002000年传统思想的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3)意义: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春秋战国时期:奠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3.秦汉时期材料材料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坑杀儒士。西汉刘

7、向西汉刘向战国策战国策序序(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崇法家学说。云梦睡虎地秦简(2)汉朝:“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的需要“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文化格局形成,儒家思想从此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1)背景: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材料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儒学

8、发展史上比较艰难的一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比较艰难的一个时期。洛阳伽蓝洛阳伽蓝记记记载,洛阳处处有寺,江南佛寺之盛,也有记载,洛阳处处有寺,江南佛寺之盛,也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诗句为证;道的诗句为证;道教的行为规范,承袭儒家伦理道德,显示了本土宗教的色彩,借用了佛教的制度仪式,教的行为规范,承袭儒家伦理道德,显示了本土宗教的色彩,借用了佛教的制度仪式,超越了民间信仰的有限格局。东晋时,道教的一支超越了民间信仰的有限格局。东晋时,道教的一支天师道盛行于滨海地区,高门天师道盛行于滨海地区,高门如王羲之的家族,都世奉天师道。如王羲之的家族,都世奉天师道。摘编自许倬

9、云摘编自许倬云万古长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万古长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魏晋玄学盛行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特点:儒、道结合(2)表现: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表现:材料材料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10、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念,巩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念,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摘编自摘编自中国历史纲要中国历史纲要.上册上册 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集大成者:朱熹背景: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5.宋元:繁荣材料材料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儒家的形上学,的形上学,他

11、们一方面借鉴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传统儒学寻找能够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就此而言,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慧。赵志霞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展中的地位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理是外在的)(理是内在的)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理“是世界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

12、义思想理学特点:吸收佛道思想;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1)理学形成材料一材料一 理学家将理学家将“天理天理”和和“人欲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的重义轻利观念。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理学的认识。材料二材料二 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

13、易代之际发出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慨呼的感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号;文天祥、东林党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不浸润了“理学理学”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社会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南宋后程朱理学收到官方尊崇,产生深远影响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

14、神世界。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5.宋元:繁荣(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6.明清时期(1)明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作品主张共同影响批判明夷待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抨击君主专制“天下为主 君为客”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批判地继承儒学,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君为臣纲空谈唯心主义 日知录李贽:藏书焚书,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发

15、展不充分(3)文化专制: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6.明清时期 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清明史 (明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清四库全书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7.近代中国(1)冲击:1840年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孙中山康有为 林则徐 李鸿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立宪法,

16、开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三民主义(2)奠基:新文化运动,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7.近代中国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白话文倡导者新文化运动发起者(3)发展: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毛泽东思想延安延安北北京京湖湖南南井井冈冈山山西柏坡西柏坡概括不同时期的主要理论和著作萌芽形成成熟发展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延安: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西柏坡:论人

17、民民主专政党的工作重心、工作中心的转移;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北京:论十大关系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8.走向复兴:现当代阶段理论形成邓小平理论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材料材料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位,造成了外来同级别文化的冲击较少,造成了外来同级别文化的冲击较少同时中国长期相对于西方具有明显同时中国长期相对于西方具有明显的的人口优

18、势人口优势,文化文化存在的群体较大,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存在的群体较大,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己所用分为己所用 余春华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和广阔的地理环境为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思想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重视教育;(3)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4)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

19、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到政治思想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惟王子子孙孙永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保民。尚书尚书.梓材梓材 政之所兴,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管子牧民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

20、以啖腹,腹饱饱而身而身毙。毙。吴兢贞观政要吴兢贞观政要表现影响伦理秩序(伦理观)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从人与社会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政治伦理(政治观)管子指明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材料材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

21、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选自选自道德经道德经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老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选自选自荀子荀子天论天论时期表现影响夏商时期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相信上天和鬼神。以朴素的唯物史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春秋时期老子: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哲学思想中追求天人合一。荀子:“天行有常,

22、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在家国同构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将家庭利益与国承担共同体的责任。在家国同构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将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旺则国兴,和衷共济。家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旺则国兴,和衷共济。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3、材料材料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孟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顾炎武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贡献力量。“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见贤思齐

24、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孔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墨子墨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孟子孟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记 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时期表现影响周朝时期周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春秋战国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使用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春秋战国孔子:“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要求“见贤思齐”墨子:“夫尚贤者,

25、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周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孟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屈原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范传正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中庸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

26、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韩愈进学解进学解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境界6、主张和而不同。时期表现影响西周时期太史伯提出不同事物之间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春秋战国孔子和孟子认为“和”是人性中应有的美德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太史伯太史伯“和为贵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孟子天行有常,

27、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 追求家国情怀坚持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自然观自然观家国观家国观价值观价值观人生观人生观处世观处世观伦理观伦理观请思考中国在此次抗疫伟大斗争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谈谈你的体会。材料一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与时间赛跑,同病毒竞速。材料二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材料三 新

28、冠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政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毫无保留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以民为本,生命至上 和谐大同,命运共同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

29、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材料二材料二 诸子百家部分代表:诸子百家部分代表:1 1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2 2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战国策)3 3杂家(吕不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吕氏春秋)4 4小说家(虞初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虞初周说)5 5兵家(孙膑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孙武孙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6 6医家(

30、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本土性: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材料四材料四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中

31、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材料三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特点。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32、,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材料一材料一 周易周易说: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物。”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材料二材料二 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

33、德性的形成和培养。论语开篇养。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其中,其中“学学”与与“习习”指的就是指的就是对于德性的修养和践行。对于德性的修养和践行。道家哲学中的辩证法和相对主义,使国人习惯用一分道家哲学中的辩证法和相对主义,使国人习惯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也正是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不狂妄、为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也正是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不狂妄、不偏激、注重中庸的民族性格。不偏激、注重中庸的民族性格。中华文化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材料三材料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

34、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文化维护国家团结统一,推动社会发展,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中华文明的肇兴与奠基(先秦)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盛(秦汉至宋元)中华文明的传承与转折(明清)中华文明的衰落与复兴(近代)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

35、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1、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这体现了周人()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2、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诸子学说提供了实践舞台,各家学派为中国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A否定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B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C推动了新型社会的理论构建

36、 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练习3、南朝时,梁武帝“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卷”;陶弘景一手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世界,却在晚年宣称,自己是胜力菩萨下凡。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信仰的多元化 B儒学受到严重冲击C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政府注重道德教化4.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作者意在说明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 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练习5.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

37、。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这体现了周人()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6.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该从恢复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 B和谐安定是重大社会关切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 D道家和儒家治国理念趋同练习7.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 (j12x1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