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2023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596034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主城2023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主城2023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机密】2023年 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5月13日前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

2、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 “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

3、补充与矫正。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

4、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的黄金法则。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

5、,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材料二: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

6、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

7、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x项是(

8、3分)A.科学技术因具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B.与科学技术相比,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义危机”提供更多帮助。C.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内容。D.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B.现代细

9、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D.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3.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证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B.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为了证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C.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沟通交融的观点。D.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为了证明数学与

10、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4.两则材料均阐述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侧重点却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为什么说“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这种态度是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文本一有一段时间彻底从他记忆中藏匿了,中断的切口是他在弄堂里奔跑,有千军万马在身后追随,所谓千军万马,不过是他的兄弟及邻家的男孩。他一直跑到后门口,祖母身前,祖母将手指探进他的后衣领,说了声:怎么没有汗?祖母检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就是探他们的后颈,倘是汗津津的发黏就没事,放他们再继续奔跑;相反,滑溜溜的干爽,一定出毛病无疑。这是从

11、她相继两代的育儿经验中得出的方法,百试不爽。祖母探过后颈之后,还有一段杂乱的印象,所以,记忆中那个切口并不是齐整的,而是很有些毛糙,如同藕断丝连的意思。那一段杂乱的印象是以昏睡为主,在昏睡中间杂着祖母向母亲的诉说,母亲对祖母的抱怨,以及对兄弟的呵斥;再有被母亲还是祖母挟持着起来,去医院挂号,在等候的长椅上继;续昏睡;有几次母亲试图让他睡在膝上,可他的身量和心理都已不适宜躺在母亲的怀里,于加是挣着出来。体温表冰凉地放进舌下,很快又滚烫地取出;脚踩到地上,没有站起来,而是蹲下去,最后是负在父亲的背上;药片送进嘴,再原样呛出,又碾成粉状,和了水灌下,在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喉咙口打着旋。酒精辛辣凛

12、冽的气味四处都是祖母探这小人儿的后颈时,其实已经在发热,小孩子通常都不怎么惧怕发热,任凭到三十八甚至三十九度,依然无知无觉。此时,正是从三十八往三十九度攀爬的过程,祖母自然不依,立马驱去床上躺着,这一躺下,原本被抑制着的热度便一径直升上来,等孩子的父母下班到家,七月天里裹在一床棉被里的小孩子已烧成一块火炭,再量体温,水银柱几乎升到顶头。母亲责怪祖母不该大热天里用棉被裹他,祖母申辩历来都是用捂发汗退热,到底辇不过强悍的媳妇,由她解开棉被,却见那小孩像剥了皮的老鼠,浑身赤红着打战,无奈再将棉被裹上。思忖一时,决定去医院。可怜那孩子烧成这样还能自己站住,由母亲和祖母套上毛衣,随着走出家门去医院挂急诊

13、。急诊间满是发热的大人小孩,差不多都是诊为热伤风,打一针退热针,再配些药片,便退出来。虽是昼长的季节.此时亦已暮色满天,街灯亮起,催促着夜晚来临。白日的暑气略退去,风吹来有些微凉意,方才的退烧针起了作用,那孩子振作了些。问他想吃什么,回答面条;又问面条里放些什么,回答什么都不放;祖母说,原来是要一碗阳春面,回答却很坚执:“阳春”也不要!显然食欲不振,想吃得清淡,只是不知道“阳春”仅为修饰,与任何实物无干。祖母与母亲相视一笑,婆媳俩在争吵之后和解了。医院去过了,针打过了,药也吃下了,再加上捂被子发汗的老法,余下的就是等待。寒热就像潮汐,自有运动的规律,一夜过去,早晨醒来又是新鲜活泼的一天。这一晚

14、格外平静地过去。那孩子的兄弟比平日乖许多,早早也上了床。大人呢,急躁过去之后安详下来,将病了的那个披紧被子,没病的也搭上一角毛巾毯在肚子,然后燃起一盘蚊香,苦涩的烟在木地板上弥散,雄着桌脚与床脚盘旋缭绕。这平静里藏着些指望,因此指望又生出欣悦。这也是平常的居家日子里的波澜,微小的危境与解脱,凝结的亲情,将一家人团得更紧。由于早睡,那夜是要比以往漫长。小兄弟有一两次醒来,朦胧中,房间里有黄黄的电灯和轻轻的呢喃,是祖母服侍哥哥喝水,吃药。那小的是有纠缠的习惯,可这一夜却不,翻个身兀自睡熟。小孩子都是有感应的动物,感觉到不寻常,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事端。所以,潜意识里就有回避,存了侥幸,也许,一觉醒来,

15、一切回到原状。灯光在眼睑里恍惚一下,又被睡眠盖住,将发热的同胞手足留在了灯下,连同墙上摇曳的影。七月的夜晚,其实是爽利的热,身下竹席滑滑的,风习习拂过身上。热杀去了黏滞的物质,空气变得轻盈,很远的地方的声音和气味传过来,又扩散开去,这静谧里有了一股跃动,飙然的。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骤然在黑暗中匿去。睡眠席卷了夜晚。(节选自王安忆救命车)文本二文本二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创作风格最嬗变的作家之一,王安忆从创作伊始就对现实主义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沿袭着按照生活本来面貌反映生活的原则,她努力探寻着现实的自然原貌。在回望自己独特人生经历,书写个体生命特有体悟的过程中,她始终将“真实性”作为其小说创作的

16、主要原则。(节选自皮进王安忆小说创作观念中的“真实性”阐释)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昏睡中杂乱的印象的描写,渲染了朦胧隐约的氛围,表现出生病中的孩子虚弱无力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的心理感觉。B.祖母用捂被子发汗退热的老办法,使孩子的体温不降反升,写出了祖母思想观念的迷信与落后。C.母亲和祖母二人因孩子生病争吵不断,在生活的细节中展现了婆媳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与矛盾。D.小兄弟在哥哥生病时像有了感应,并不纠缠,“兀自睡熟”,充分表现出小兄弟畏惧不安的心理。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人物没有有个性的姓名,只有“他”“这小人儿”等

17、代称,使其生命体验具有了概括意义。B.小说景物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如“风习习拂过身上”,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孩子的病情好转。C.小说里影像化的描写,对光线格外偏爱,如“灯光里的几只背虫瞎撞着飞行”,让小说有画面感。D.小说从寻常百姓家的小危机写起,语气平和温厚,主要以白描手法,凸显平常人家的生活气息。8.文本一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9.文本二指出,王安忆的小说始终将“真实性”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则。若要以“王安忆小说的真实性”为题,写一篇关于文本-的文学短评,请列出你的评论要点,并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2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为礼部右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士奇入谢新命毕,闻惜薪司奏准岁例,赋北京、山东枣八十万斤,为宫禁香炭之用,将复入奏。时蹇义、夏原吉奏事未退,上见士奇,颜义等曰:“新华盖学士来奏事,必有理,试共听之。”士奇因言:“今闻惜薪司传旨,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虽系岁例,然诏书所减除者,皆岁例也。”上喜,即命减其半。复语义等曰:“卿三人朕所倚,宜尽言,匡朕不逮。”以灵壁县丞田诚为州判官,仍佐灵壁县事。诚居官廉能,抚字九年,考满,父老诣阙留之,遂有是命。以太常寺卿讷为交趾任华府知府。周讷永乐中为祠祭司郎中,

19、请封禅,太宗不听。后以方宾荐入太常。上曰:“谀佞之人,宜置远微,不可以玷朝行。”遂有是命。翰林院严考岁贡生。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或人材难得,即数百人中得一人亦可。盖取之严,则不学者不敢萌侥幸之望。”罢海子、西湖巡视官。上谓蹇义曰:“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齐况山泽之利哉!”命户部,被灾田土,分遣人驰谕各郡县,停(免催征粮税。仁宗洪熙元(年二月,舞阳、清河、睢宁民饥,命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发本县仓粟贩之。五月,谕史部慎选御史,以清风纪,咨访可任都御史以闻。上曰:“都御史,十三道注之表。都

20、御史廉,御史虽不才,亦知畏惮。今不才者无复畏惮矣。”每边将陛辞辄戒曰:“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寒下,驱之而已。”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有删改)注十三道:按照明朝制度,十三道监察御史是在都察院中具体进行审计监督的官员。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选出正确的地方(填写字母)。(3分)朕A之B心茍可E推F以G利H民I虽J府K库L之M储N不0各P况Q山R泽S之T利U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顾义等曰”与“二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B.“诚居官廉能”与“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两

21、句中的“居”字含义相同。C.翰林院,唐代初置,各朝职能略有不同,明朝有协助户部考核贡生的职能。D.陛辞,既指官员面见皇帝辞官,也指官员离开朝廷辞别皇帝,文中指后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士奇听闻惜薪司传旨向地方征收八十万斤枣树,认为征收数量过多,立即请求依岁例减除,仁宗欣然纳谏,下令减收一半。B.仁宗注重官员的品行。田诚清廉能干,尽心安抚体恤百姓,因而获得提拔重用;奉承献媚的周讷则被贬到偏远地方任职。C.仁宗仁爱恤民,推行-系列利民措施:罢免海子、西湖的巡视官,中止征收受灾地方的各种赋税,开放本地官仓赈济灾民。D.仁宗重视官吏风纪,在他看来,都御史的人选至

22、关重要,因为作为御史的表率,都御史廉洁,御史即使无才也会畏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卿三人朕所倚,宜尽言,匡朕不逮。(4分)(2)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塞下,驱之而已。(4分)14.明仁宗告诫杨士奇要严格加强对“岁贡生”考核选拔的原因和目的各是什么?他认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夜宿浙江孙逖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注。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注越人吟:战国时越人庄舄仕楚,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情。语文试

23、卷第6页(共8页)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季节,既照应题目“夜宿”,也渲染出清幽的氛围。B.颔联“潮未还”与“月初落”,对仗工整,暗示了光阴易逝人生苦短。C.颈联写诗人听闻“江上越人吟”,顿时生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D.尾联以“何时”发问,诗人虽感遥遥无期,但仍对回到朝廷充满信心。16.礼记乐记有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请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归家后农人告诉他春日已到,应当躬耕西部田园的两句是“,。”(2)子路、曾哲

24、、冉有、公西华侍坐三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一幅在大自然中临风酣歌而归的美好景象的句子是“,”。(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 ,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如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

25、实,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的人民也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 的葫芦种植历史。历史文献表明,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可谓 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翻译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证实。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由此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6、的文化纽带之一。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根据文中“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这一上联,在横线上对出下联。(3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然而,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一些人以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他产品,.。其实,

27、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声名狼藉。今天,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可谓五花八门,而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不到十分之一。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些是为保障食品安全,不用反而不行。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肉毒杆菌可以产生肉毒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肉类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理的,否则,会产生肉毒素,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故弄玄虚,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

28、“零添加”,如腌渍食品(高盐)等。因此,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21.请任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运用数据,有何用意?(4分)23.简述上文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3分)四、写作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钟扬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钟扬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他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在追寻人

29、生理想的路上,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能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跨界”拓展了更宽阔的驰骋空间,成就了钟扬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李峰,从岁一进厂就被分配为铣工,近年的时光里只干过这一个工种。他以不移的决心,求不变的目标。凭借“稳、准、细、精、巧”的精湛技艺,李峰先后突破了异形、薄壁、特种材料零件超精密加工等150余项生产加工技术难题,有力保障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等重大工程研制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在我们身边不乏突破区域界限、耕耘交叉地带的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重庆主城2023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