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新策略.ppt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597055 上传时间:2020-06-25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阅读新策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新策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新策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明 确 方 向 讲 究 策 略 (一)命题导向展望 (二)考试说明解读 (三)高考真题分析 准确把握新时代对高考改革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准确定位高考核心功能是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高考必须坚持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科学阐释高考核心功能是履行高考国家使命的理论基础。 立德树人是高考育人的重要使命。 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 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需求。 (姜钢论高考核心功能)(姜钢论高考核心功能) (一)高考命题导向分析之权威发布 近年来,高考语文一直按照“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

2、则进行改革,即试卷 结构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改革蹄疾步稳。局部改革几乎每年都有新探索与新进局部改革几乎每年都有新探索与新进 展,比如:展,比如: 在价值导向上在价值导向上:更加符合时代社会需要,突出立德树人、助推素质教育,发更加符合时代社会需要,突出立德树人、助推素质教育,发 挥高考的育人功能挥高考的育人功能; 在考查目标上在考查目标上:更加强调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创新能力更加强调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创新能力; 在考试内容上在考试内容上: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增加了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增加了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进文化; 在试卷结构上在试卷结构上:文学

3、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改为必考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改为必考; 在学科素养上在学科素养上:进一步强化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表达得体、逻辑进一步强化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表达得体、逻辑 推断等关键能力推断等关键能力。 (顾之川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顾之川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中国考试中国考试20182018年第年第1010期第期第48485252页页) 温儒敏温儒敏教授谈教授谈20192019年高考语文七大变化年高考语文七大变化 1.1.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 , 题量会题量会增大。增大。 2.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

4、围将大大拓展。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3.3.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4.4.有意识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位。有意识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位。 5.5.文言文考试变化大,应重视。文言文考试变化大,应重视。 6.6.题型和各类题搭配的改革,强调学以致用,更注重综合性、应用性、情题型和各类题搭配的改革,强调学以致用,更注重综合性、应用性、情 境性。境性。 7.7.作文可能议论文与记叙文齐飞,应二者兼顾备战。作文可能议论文与记叙文齐飞,应二者兼顾备战。 2019年高考语文考

5、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如下: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 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 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 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解读 考试说明中划定了论述类文本的范畴(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 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 考题侧重于思维能力的

6、考查,题型、分值不变。 (一)“(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透露信息: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 道德的考查;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 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二)题型示例具体内容的变化(二)题型示例具体内容的变化 增加2018年全国卷高考题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透露信息:论述类文本阅读将加强对论证思维的考查。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增 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不变

7、:不变: 变化:变化: (三)历年高考真题解读 2011年 梁思成 中国建筑的“文法” 2012年 冯友兰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的方式 2013年 费孝通 乡土本色 2014年 王晓旭 美的奥秘 2015年 王 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2016年 朱凤瀚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2017年 曹明德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与策略: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2018年 杨国荣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 选 文 类 型 与 考 向 分 析 】 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 年份卷别 选文 类型 理解 筛选 归纳 论证 观点 句子 整合 概括 分析 态度 2018 全国卷 诸子学 史学论文 2018 全国卷

8、被遗忘权 社科文 2018 全国卷 城市社会 社科文 2017 全国卷 气候正义 政论 2017 全国卷 青花瓷 史学论文 2017 全国卷 留住乡愁 时评 2016 全国卷 殷墟甲骨文 史学论文 2016 全国卷 塞壬的歌声 文艺论文 2016 全国卷 历史文学 文艺论文 1、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的应是900字左右的社会科学类文本社会科学类文本,选 材范围宽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气候、过去、现在、 未来、个人、国家、国际等。 2、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时,注重把文化理解与传承文化理解与传承和思维发展与思维发展与 提升提升结合起来,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

9、上,洞悉 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 3、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时,设题的信息区间覆盖全文覆盖全文,命题更加 强化“整体阅读整体阅读”意识;转述差异更大转述差异更大,不拘泥于文本,要求概括程概括程 度更高度更高。 结 论 论述类文本:以逻辑思维为本,特点是说理。 实用类文本:以信息思维为本,特点是求真。 文学类文本:以形象思维为本,特点是审美。 推断推断 转述转述 了解了解语句内涵语句内涵 总结中心,论证技巧总结中心,论证技巧 获取获取信息信息 快速快速 论点论据论证关系论点论据论证关系 理解语句表达内容理解语句表达内容 推断合乎逻辑的

10、结论推断合乎逻辑的结论 学生问题: 1.逐字阅读减慢速度,把完整的句子割裂成 字、词,妨碍整体理解,容易出现“咬文嚼字”问题。 2.默念思考阅读远快于说话,默念每分钟150 字,一般阅读300800字,快速阅读是普通阅读10倍。 3.走回头路一边阅读一边返回检查阅读过的 部分,检查对某个字词的理解。这是无意识行为,主 要是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自信,会影响对阅读材料的整 体理解;返回重读会造成信息的混乱、流逝,形成恶 性循环。 训练两种读文意识 突破三大热点题型 掌握四大提分攻略 最新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最新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增加了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分析论点

11、、论据和证论方法分析论点、论据和证论方法”的要的要 求,更加强调文本的求,更加强调文本的“论述论述”性质。性质。2017 年、年、2018 年全年全 国卷三套试题的第国卷三套试题的第 2 题都是要求考生选出题都是要求考生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对原文论证的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因此,考生复习中应当强化对论述文基本特征和议因此,考生复习中应当强化对论述文基本特征和议 论三要素的把握,善于分析论证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论三要素的把握,善于分析论证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善于抓住全文论点和分论点,也要注意从不同的论述层善于抓住全文论点和分论点,也要注意从不同的论述层 次上

12、分析次上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文章所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具有具有“勾画筛选意识勾画筛选意识”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根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根 据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边阅读边勾画关键词句,进而据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边阅读边勾画关键词句,进而 筛选文本信息。筛选文本信息。 1关键词关键词 (1)年代时间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数据(多个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及其概 语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 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

13、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基本、根本、重要、最、十 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词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 等表时间的词语等表时间的词语), 或然必然词, 或然必然词(如果、 可能、 也许、 一定、如果、 可能、 也许、 一定、 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 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 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为、 因此、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 其实、 实际上、 也、 又、 不再是其实、 实际上

14、、 也、 又、 不再是而是、 不仅而是、 不仅还等还等) (5)表示举例子的词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如例如、如) (6)解说性的词语,解说性的词语, “换句话说换句话说” “”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 “” “所谓所谓” “即即”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及指代词等。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及指代词等。 2关键句关键句 (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 句子。句子。 (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 “可见可见” “” “因因 此此” “” “

15、所以所以” “”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 过渡句、收束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句、指代句等。 根据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 加以连缀整合, 能够帮根据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 加以连缀整合, 能够帮 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 理清文章思路, 为阅读各题的四个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 理清文章思路, 为阅读各题的四个 选项时迅速找到该内容在文中的大体位置做准备。 有时甚选项时迅速找到该内容在文中的大体位置做准备。 有时甚 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

16、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 的情况,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的情况,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不断强化以上两种意识,以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不断强化以上两种意识,以 便在解题时能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依据。便在解题时能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依据。 2018 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道小题各自的考查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道小题各自的考查 方向非常明确: 第方向非常明确: 第 1 小题考查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第小题考查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第 2 小题考查分析论证,第小题考查分析论证,第 3 小题侧重考查推断能力。小题侧重考查推断能力

17、。 第第 1 题题干要求通常是关于题题干要求通常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析析” ,这类题目的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这类题目的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 动动(或删或添或调或漏或拼或删或添或调或漏或拼), 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域也, 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域也 往往是涉及局部,题目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比对,基本往往是涉及局部,题目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比对,基本 上能准确判定。上能准确判定。 精准筛选整合,细心比对分析 第第 2 题题干要求通常为题题干要求通常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实质上是全面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的实

18、质上是全面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的 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以下有关论述类文本的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以下有关论述类文本的 理论知识。理论知识。 三要素三要素 概念概念 说明说明 论点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论点是作者对 所议论的问题所议论的问题 所持的见解或所持的见解或 主张主张。 第一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 鲜明鲜明。 第二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 有的在结尾有的在结尾;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

19、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有的标题就有的标题就 是论点是论点。 第三,一篇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三,一篇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论据论据 论据是用来论论据是用来论 证论点的材证论点的材 料料,它包括事它包括事 实论据和理论实论据和理论 论据论据。 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可靠的史 实等实等。 理论论据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原理、定律及人们定律及人们 公认的道理等公认的道理等。 论证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论证是用论据 来证明论点的来证明论点的 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论点是解决“证

20、明什么证明什么”的问题的问题,论据是解决论据是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的问题,而论证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 法法)是解决是解决“怎样证明怎样证明”的问题。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的问题。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 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 一 ) 论 述 类 文 本 的 三 要 素 ( 一 ) 论 述 类 文 本 的 三 要 素 类别类别 释义释义 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具体结构 总分结构 先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再分说(列出几个论点,或从几 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说

21、(总结) 层进结构 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并列结构 几个分论点并列,或几个方面的论证并列 对照结构 一正一反,正反对比;驳立结构,先驳论(列出错误论点 并否定),后立论 ( 二 ) 论 述 类 文 本 的 四 种 具 体 结 构 ( 二 ) 论 述 类 文 本 的 四 种 具 体 结 构 1 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的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2 2理论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 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及被人们

22、公认的科学原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 理、 定理、 公式等来证明观点, 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理、 定理、 公式等来证明观点, 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 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3对比论证:在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对比论证:在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 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 确,令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确,令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 三 ) 论 证 常 用 的 七 种 方 法 ( 三 ) 论 证 常 用 的 七

23、 种 方 法 4比喻论证:使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比喻论证:使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 容易被人接受。容易被人接受。 5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 6引用论证: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引用论证: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 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作用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作用 是具有权威性、 科学性、 文学性, 使论证有力, 具有说服力。是具有权威性、 科学性、 文学性, 使论证有力, 具有说服力。 7类比论证:通过将已知事物类比论证:通过

24、将已知事物(或事例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与跟它有某 些相同特点的事物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 点。其作用是能够形象生动地证明某一论点。点。其作用是能够形象生动地证明某一论点。 分析论证结构,把握论证方法分析论证结构,把握论证方法 最新考试大纲表述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最新考试大纲表述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 “阅阅 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 ”在考查在考查 的方式方面要求考生依据文本内容对第的方式方面要求考生依据文本内容对第 3 题当中四个选题当中四个选 项表述的正误作出判断。这四个选

25、项所涉及的内容或观项表述的正误作出判断。这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或观 点, 并非直接出自文本, 而是命题人依据文本所做的点, 并非直接出自文本, 而是命题人依据文本所做的“推推 断断” 性表述, 大多以前提与结论的方式组合, 构成一个简性表述, 大多以前提与结论的方式组合, 构成一个简 单复句, 形成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因果关系、 顺承关系。单复句, 形成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因果关系、 顺承关系。 考生只有透彻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观考生只有透彻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观 点态度,才能正确地作出正误判断。点态度,才能正确地作出正误判断。 把握作者观点,正确推

26、理判断 洞悉命题九陷阱洞悉命题九陷阱, ,攻克筛选信息题攻克筛选信息题 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 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做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 的答案。 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九种类型: 设错方式 命题人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意思或某些说法故意加以曲 解,从而导致错误分析和概括。 识别方法 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 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 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 “曲解立意”是指选项中的观点与原谅不

27、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 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 者观点。 所谓“张冠李戴”就是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者将甲的属 性说成乙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设错方式 将甲事物表述成乙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事迹、观 点、成绩说成乙的;或者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分析,而选项却从“ 彼”对象入手分析。 识别方法 读文时,将对象标注出来;答题时,对选项中的主语、宾语要特别注意。 “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随意加以扩大或缩小。 设错方式 扩大范围和缩小范围。如:以部分代替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替一般(或 相反),以特殊

28、代替普遍(或相反)。 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程度、频率等的修饰与限制成分。 识别方法 关注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常见的有表数量多少的词(少数、部分 、几个、大多数等)、表范围大小的词(凡、全部、所有等)、表程度轻重 的词(特别、尤其、十分、稍微等)、表频率高低的词(通常、总是、有时 、偶尔等)、表多项并举的词(和、同、以及、另外、还有等)。 “偷换概念”是指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造成选项中表述 的概念的本质特征、具体作用或发展趋势等与原文中的概念不一致。 设错方式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者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如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属 性、作用或者发展趋势进行调换、改变。在貌似

29、而质不同中迷惑考生。 识别方法 阅读原文时,对概念、对象要特别关注,用圈点勾画和批注标注的方法做好 标记。做题时,分辨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特别注意选项的 主语、宾语是否与原文一致。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 息,也就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设错方式 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原文并无此意,凭空捏造。 识别方法 在做题时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 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推断出来。 “因果混乱”就是故意弄错因果关系,以此迷惑考生。 设错方式 强加因果:把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

30、关系。 识别方法 在阅读文章时,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 语;仔细分析选项中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混淆时态”就是命题者在事物、现象出现的时间和结果上设置干 扰,通常表现为故意把先期说成后期,把已然说成未然,把或然说成必然。 设错方式 “已然”是已经发生的情况,“或然”是可能发生的情况,“未然”是 还未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把尚未确定或还 未实现的设想、推论说成既成事实。 识别方法 关注关键词。如:已经、预计、尚未、之前、必将、一定、估计等。 “说法绝对”是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 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31、 设错方式 选项把原文中的说法绝对化。 识别方法 选项中表示全部范围的词语有“全”“都”“所有”“共”“一概 ”等,表示限定范围的词语有“只”“仅仅”“光”等,表示肯定的 词语有“必定”“必须”“一定”等。选项中出现这些词语时要注 意对应好原文,如果原文中没有这些词语,一般就是说法绝对。 “答非所问”是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却是另 一个问题。 设错方式 常见的题干问法有“下列不属于的原因的一项是”“下列 不能说明(没有体现)的一项是”等。 识别方法 要注意审明题干要求,看清题干问的是什么问题,选项回答的是 什么问题。 三比对三比对, ,准确解答内容理解题准确解答内容理解题 步骤 解

32、说 第一比 将题干与选项进行比较。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考查的是不是答非 所问的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文字,考查的就是答非所问题, 如果题干中仅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用考虑此步骤。 第二比 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之间有差异的表述进行对照, 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第三比 将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最错误或者最正确的一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18全国卷第1题)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33、。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第一比:将题干与选项进行比较。题干中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不 属于答非所问的题型。 第二比: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如下: 选项 对应句 判定正误 A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 至今仍没有终结。 正确。 B “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

34、、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 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 正确。 C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 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 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 正确。 D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 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根据对应句可知“新

35、子学” 没有脱离既有思想演进的过 程。 第三比:将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D。 两步骤两步骤, ,答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题答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题 步骤 解 说 第一步:据文 据文,就是读文本。读文本是解题的第一环节。在读文本时要有勾画意识,就是在第一遍阅 读时能勾画出表示文本脉络或段落内部层次的关键性词语,如首先、其次等词,进而把握文 本的结构思路,把握论述类文本由“此”及“彼”的论证过程。 第二步:依题, 概括对应。 含有三个要点:读选项,抓选项中的关键词句。 对应文本相关区域,再抓住相关区域的关键词句,准确概括、分析相关区域的论证要点。 把概括或分析的论证要点与选

36、项的论证分析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特别提示 这类题有的要比对全文的论证内容、论证思路或论证方法,有的要比对部分段落的论证 内容、论证思路或论证方法,需要根据选项定具体的比对区域,多侧重比对关系,有句与句之 间的关系,有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18全国卷第2题) 选项 对应句 判定正误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 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 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可判断选 项正误。 正确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

37、私、记忆及主体身 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结合后三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三段的“记忆”,第 四段的“主体身份”可判断选项正误。 正确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 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 第四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 ”可判断“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的正误。 正确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 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 问题”,但并未“作出”

38、“全新论证”。 错误 三环节三环节, ,选定观点推断题选定观点推断题 环节 解说 环节一 把握选项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 注意:因为并非所有选项都能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文字(只能找到个别相关 词句),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句,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 环节二 吃透文本观点,同时,注意分辨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 加以辨析,或赞同,或否定。我们要注意分辨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 环节三 将原文的观点与选项的观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匹配。注意 在本环节中,应综合分析,结合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做出准确判断。 根据原文内容

3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018全国卷第3题) 选项 分析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 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 ”指“接着讲”。原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 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 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进行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 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 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 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 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从现实的 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 的统一”。 综上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新策略.ppt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