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 苏州园林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 2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重点 ) 3掌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 (重难点 ) 4品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 母语的感情。 第 1 课时 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重点 ) 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
2、重难点 ) 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 我国桥梁事业 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 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提问 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 明确:标本。 “ 标本 ” 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 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 苏州
3、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 “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提问 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 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 4: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 四、五、六自 然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 “ 讲究 ” 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
4、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提问 5: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提问 6: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 分。文章先 总 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提问 7: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明确: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的。 目标导学三: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
5、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 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 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 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教师小结: 句
6、以绘画原理 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 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 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 “ 以大观小 ” 的画法、 “ 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 ” 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大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细处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标本 完美的图画 逻辑顺序 第 2 课时 1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 (重点 ) 2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 (难点 )
7、 一、复习回顾,引入 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法巩固上节课对本文内容的感知,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 提问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举例子: “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 ; “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作比较: “ 我国的建筑,从 古代的宫殿到 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打比方: “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 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
8、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引资料: “ 游览者看 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 摹状貌: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 提问 2: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以第五自然段为例简要说明。 明确:第 1 句是说明,说 明花草树木映 衬方面的图画美。第 2 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相映成趣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 4 句 “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提问 3:
9、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明确:如第七自然段中的描写,第一自然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做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提问 4:朗读下面的句子,小组讨论括号内的问题。 (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 “ 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 ? ) 不能,原句突出了 “ 苏州园林 ” 。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 “ 一切 ”“ 决不 ” ,可以吗? ) 不可以, “ 一切 ”“ 决不 ” 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
10、 艺术 ” 与 “ 技术 ” 有什么区别? ) “ 艺术 ” 是强调个人独创 性的活动,其 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 “ 技术 ” 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 “ 往往 ” 好不好? ) 不好,去掉 “ 往往 ” ,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 “ 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 这一层意思。 (5)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 蔓延着爬山虎 或者蔷薇 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 栽、蔓延、补 ” 这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 这几个动词恰当形象
11、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三、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摹状貌 表达方式 描写、说明、议论 语言运用 准确、精练、生动、优美、表现力强 可取之处 1.通过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语言美。 2学生基本能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提高了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能初 步写说明文。 不足之处 对说明文的教学,不能仅停留于课本中,还应该拓展课外资源,“ 授之以渔 ” ,让学生通过训练有效地掌握方法。这一方面以后还得加强。 -温馨提示: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课件、素材、试题、教学计划 等欢迎到 163文库下载 全套 资料!】 相关 课文朗读 mp3,课文视频 等,请到对应栏目中的“素材”中下载。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