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微循环的意义研究微循环的意义 1、临床循证医学的研究。2、老年慢性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依据。3、抗衰老医学的研究。4、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5、胶原性疾病的治疗参考。6、皮肤疾病的研究。7、血管疾病的临床指导。8、血液疾病的诊断参考。9、感染病性疾病的诊断参考。10、糖尿病的预后判断。甲襞微循环的组织学基础甲襞微循环的组织学基础 1 1、动脉、动脉 2 2、后微动脉(中间动脉)、后微动脉(中间动脉)3 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4 4、真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 5 5、微静脉、微静脉 6 6、通血毛细血管(白捷通路)、通血毛细血管(白捷通路)7 7、动静脉短路(动静脉吻合支)、
2、动静脉短路(动静脉吻合支)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分布和血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分布和血液循环通路液循环通路 甲襞微循环血液甲襞微循环血液循环:沿小动脉循环:沿小动脉细动脉细动脉毛细毛细血管输入枝血管输入枝毛毛细血管输出枝细血管输出枝细静脉细静脉小静脉小静脉方向流动。方向流动。甲襞微循环的观测甲襞微循环的观测 一形态一形态 二流态:血液流动状态二流态:血液流动状态 三袢周三袢周 :周围的状态进行观察周围的状态进行观察 性态性态;正常的微循环正常的微循环图形为发夹形,血管直,图形为发夹形,血管直,输入枝和输出枝平行且管输入枝和输出枝平行且管径比例为径比例为1 1:1.51.5,正常:监视器上可以看到810(7
3、9)根/视野(第一排)清晰度:清晰度是指能够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形状,但清晰度:清晰度是指能够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形状,但要考虑某些因素,如室温、皮肤角质化、皮肤粗糙及某要考虑某些因素,如室温、皮肤角质化、皮肤粗糙及某些职业的影响等。些职业的影响等。(清晰清晰)(不清)模糊)(模糊(模糊)异常:A、管袢细小而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管袢少:低血压、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2131-输入枝管径 2-输出枝管径 3-袢顶管径 4-管袢长度正常血管管径粗细均匀,输入值为9-13mm 输出值:11-17mm 管 径:是指血管中上部的直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是指血管中上部的直径,测量
4、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分为输入枝管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分为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袢顶直径、管长。径、输出枝管径、袢顶直径、管长。上图;血管粗细不均匀,表明血管调节不稳定,循环状态不良。上图;血管粗细不均匀,表明血管调节不稳定,循环状态不良。管袢形态:管袢形态:正常型为发夹形,正常型为发夹形,异常为交叉和畸异常为交叉和畸形,交叉的比例形,交叉的比例数应不超过数应不超过30%30%,畸形应不超过畸形应不超过10%10%正常型正常型 交叉形交叉形 发夹型发夹型 管袢短小:管袢短小说明末梢供血不良,外管袢短小说明末梢供血不良,外周循环不良,皮肤退行性病变,周循环
5、不良,皮肤退行性病变,萎缩,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冠萎缩,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疾病有关。心病、缺血性疾病有关。管袢纤细:管袢纤细:说明:管袢纤细与高血压、冠心病、末梢供血不足、说明:管袢纤细与高血压、冠心病、末梢供血不足、缺血性疾病、糖尿病后期、老年动脉硬化症有关。缺血性疾病、糖尿病后期、老年动脉硬化症有关。管袢纤细管袢纤细紧张型血管:紧张型血管:血管输入枝变细,输出枝变粗,比例变大,表明动脉处于血管输入枝变细,输出枝变粗,比例变大,表明动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血管痉挛,静脉血液回流不良,在高血压、高度紧张状态,血管痉挛,静脉血液回流不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头痛时常见动脉硬化、头痛
6、时常见。舒张型血管舒张型血管 血管输入、输出枝明显扩张,粗细不均,血流减慢,轻度血管输入、输出枝明显扩张,粗细不均,血流减慢,轻度红细胞聚集,表明血管紧张性降低,血液回流不良,在疲红细胞聚集,表明血管紧张性降低,血液回流不良,在疲劳、自主神经调节异常、血黏度变高、高脂血症常见。劳、自主神经调节异常、血黏度变高、高脂血症常见。淤血型血管淤血型血管 血管中有明显淤血现象,血流变慢,红细胞血管中有明显淤血现象,血流变慢,红细胞聚集严重,在红斑狼疮、雷诺病、系统性硬聚集严重,在红斑狼疮、雷诺病、系统性硬化病、肺心病常见。化病、肺心病常见。增生型血管增生型血管 增生型血管在慢性缺血性疾病及肿瘤中常见。增
7、生型血管在慢性缺血性疾病及肿瘤中常见。袢顶极度膨大型袢顶极度膨大型 常见系统性硬化疾病。常见系统性硬化疾病。流 速:采用半定量法 1 1、线流:血流快、无颗粒感,形如塑料带(正常)、线流:血流快、无颗粒感,形如塑料带(正常)2 2、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正常)、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正常)3 3、粒线流:血流较快,有明显颗粒感,形如布带(轻度异常)、粒线流:血流较快,有明显颗粒感,形如布带(轻度异常)4 4、粒流:血流较慢,泥沙流,形如麻布(中度异常)、粒流:血流较慢,泥沙流,形如麻布(中度异常)5 5、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缓慢流动。(中、重度异常
8、)、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缓慢流动。(中、重度异常)6 6、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摆动流动。(重度异常)、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摆动流动。(重度异常)7 7、停滞:血流停滞不前。、停滞:血流停滞不前。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聚集 红细胞聚集在血流中,数个或数十个红细胞集红细胞聚集在血流中,数个或数十个红细胞集合成团块的一种微循环改变,红细胞聚集是活合成团块的一种微循环改变,红细胞聚集是活体微循环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现红细胞聚体微循环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现红细胞聚集标志微循环有改变。集标志微循环有改变。白微栓白微栓白微栓主要由血小板及白细白微栓主要由血小板及白细胞等组成,基本形成机理就胞等组成,基本
9、形成机理就是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白是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白微栓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血小微栓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血小板的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板的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因此凡是能的粘附、聚集,因此凡是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都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都可促使白微栓的形成。促使白微栓的形成。袢袢 周周 渗出:是指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透血管渗出:是指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透血管壁并存积于微血管周围的一种现象,是常见壁并存积于微血管周围的一种现象,是常见的微循环的改变之一。的微循环的改变之一。出血出血:红细胞出至血管外的现象。应区别外红细胞出至血管外的现象。应区别外伤或其他非致病因素造成的出血,如果是
10、漏伤或其他非致病因素造成的出血,如果是漏血性出血,主要原因是微血管壁的损伤,导血性出血,主要原因是微血管壁的损伤,导致通透性亢进及血流变等的改变。致通透性亢进及血流变等的改变。是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细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是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细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 明显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在老年性肺心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萎缩、高血压、明显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在老年性肺心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萎缩、高血压、冠心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冠心病、结缔
11、组织疾病等。乳头乳头 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每个乳头下有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每个乳头下有1-21-2根管袢,根管袢,异常可见浅波纹和平坦。异常的乳头形状提示:血管动异常可见浅波纹和平坦。异常的乳头形状提示:血管动力及弹性差等。力及弹性差等。(浅波纹)(浅波纹)波浪形 波浪形 平坦 1、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1 1)具备以下具备以下1 1项变化者项变化者 管袢数减少至管袢数减少至3 3条条/mm/mm以下或减少以下或减少80%80%以上。以上。红细胞重度聚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且多数管袢红细胞重度聚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且多数管袢血流呈粒缓流甚至全停。血流呈粒缓流甚至全停
12、。血流中出现非局部因素引起的多数白微栓。血流中出现非局部因素引起的多数白微栓。管袢出血大于或等于管袢出血大于或等于7 7条条/1/1指甲襞。指甲襞。(2 2)综合积分值大于或等于综合积分值大于或等于8 82、甲襞微循环中度异常、甲襞微循环中度异常(1 1)具备以下具备以下2 2项变化者:项变化者:1 1、管袢数减少、管袢数减少40%40%60%60%。2 2、明显的渗出。、明显的渗出。3 3、红细胞聚集,多数管袢血流为粒流。、红细胞聚集,多数管袢血流为粒流。4 4、管袢出血达、管袢出血达3 36 6条条/1/1指甲襞。指甲襞。5 5、血色暗红。、血色暗红。(2 2)综合积分值大于或等于综合积分
13、值大于或等于4 4。3、甲襞微循环轻度异常(1 1)具备下列)具备下列2-32-3项变化:项变化:1 1、输入枝、输出枝或袢顶管径增宽或缩窄达、输入枝、输出枝或袢顶管径增宽或缩窄达20%20%,管袢增长,管袢增长25%25%50%50%或缩短或缩短20%20%,管袢畸形加,管袢畸形加交叉达交叉达40%40%。2 2、血流呈粒线流。、血流呈粒线流。3 3、有轻度渗出或出血、有轻度渗出或出血1 12 2条条/1/1指甲襞。指甲襞。4 4、乳头下静脉丛明显且扩张变粗。、乳头下静脉丛明显且扩张变粗。5 5、管袢模糊。、管袢模糊。6 6、汗腺导管、汗腺导管3 34 4个个/1/1指甲襞。指甲襞。(2 2)综合积分值大于)综合积分值大于2 2。甲襞微循环大致正常甲襞微循环大致正常综合积分值小于或等于 。甲襞微循环正常甲襞微循环正常综合积分值小于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原因现代医学与中医的认识是一致的,微循环障碍原因现代医学与中医的认识是一致的,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其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其“堵堵”的病理性基础与脂的病理性基础与脂肪颗粒,微白血栓,红细胞聚集等。中医认为实属肪颗粒,微白血栓,红细胞聚集等。中医认为实属血瘀证。血瘀证。谢谢谢谢 祝松山医院午间学术会越办越好祝松山医院午间学术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