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666932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年级下下册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竹里馆(王维)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 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 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

2、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主题】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 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逢入京使(岑参)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 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

3、型场面,抒 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写法】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 炙人口。 晚春(韩愈)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 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 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写法】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4、“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 ,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 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 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2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 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 【主题】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表达了在亘古 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写法】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

5、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 基调。 望岳(杜甫)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 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 望飞鸟归林。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主题】这首诗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峻雄奇,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 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进 取精神。 【写法】这首诗

6、写景很有特色。(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 雄伟, 神奇秀丽, 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虚实相生, “造化钟神秀” 是虚写, “阴阳割昏晓” 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 天耸立的形象。 登飞来峰(王安石)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视线, 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诗人不禁 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7、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诗歌借登峰所见景象之阔大,表现了诗人变法革 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写法】 “浮云”这一意象象征困难、挫折、障碍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句所蕴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游山西村(陆游)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山重峦叠嶂,水迂 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

8、,春社 3 日已临近了,村民们衣冠简朴,村子中古风尚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也可能随 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 【主题】这首七言律诗围绕一个“游”字铺开,层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的江南农村 风光图,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写法】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 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 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 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9、)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 落,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的新花。 【主题】这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 沦,始终都想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 【写法】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 诗人复杂的情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句展开联想,以新奇的比喻,移情于 物,借“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表明自己 虽然辞官,

10、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泊秦淮(杜牧)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卖 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 【主题】 这首诗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写法】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 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贾生(李商隐)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

11、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可惜汉文帝深夜 在虚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不是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主题】这是一首托古讽今诗,借贾谊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 却又不知贤的行为,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 怀才不遇的感慨。 【写法】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 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4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

12、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万重 山的围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主题】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我们不要为眼前的 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写法】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 的深刻道理。 约客(赵师秀)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江南的梅雨季节雨水非常多,长满了青草的池塘里,处处蛙声不断。已过了半夜, 约的客人还没有到,闲着无事,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主题】全诗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表现约客未至时孤寂、惆怅、无奈。 【写法】 (1)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细致入微地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2)对比手法的运用: 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 、 “处处蛙” ,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 坐敲棋, 寂静无聊, 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 通过这种对照, 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