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与命题说课稿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 定义与命题,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谈谈我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规范的表达数学命题,是学生学习后面的各种几何证明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必备的基础命题判断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
2、逻辑思维。2.教学目标(1)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能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2)在实例中体会定义、命题的含义,通过举反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3)通过具体的例子提炼出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的抽象能力和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够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教学难点: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命题的真假。二、学情分析(1)知识层面:学生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数学上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证明,并且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命题。(2)能力层面: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已初步形成,能够进行一定的逻辑判
3、断。(3)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的容的学习有相当兴趣,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仍不均衡。三、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引导发现、小组合作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亲生经历概念的形成阶段,从而达到重点的突出。学法: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发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逐步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四、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
4、计了两个问题情境得出纸张数y与折叠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以及绳子长度y与截的次数x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设问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能否构成函数?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 设计意图:由两个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指数函数的一般模型,为导出指数函数概念作好铺垫。第二环节:启发诱导,发现新知1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很自然地给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即形如y=ax(a0且a1) 叫做指数函数,定义域为R.。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设计意图:对a的范围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指数
5、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同时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埋下了伏笔。在给出定义之后可能会有同学感觉定义的形式十分简单,此时教师给出问题,打破学生对定义的轻视,你能否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吗? 在学生判断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学生体会哪些是指数函数的过程也是学生头脑中不断完善对定义理解的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对定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时教师把问题引向深入,研究一个函数,就是要对一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部分探究指数函数的图形和性质。 2. 首先教师给出表格,让学生同桌合作用描点法画出函
6、数y=2x和y=5x的图象。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这两个图象给予展示,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占用过多时间,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画这两个图象让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图像有初步的感知。此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随机说一些指数函数,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展示这些图像,通过这些大量的例子,学生也能敏感的察觉到指数函数的图像是存在一些规律的,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图像的位置,图像过的定点,图像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去讨论,并用动态的图像一一去验证。分别得出a1和0a1这两种情况在图象上的特点。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学生对具体的函数进行观察归纳,通过合作交流,加之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将具体化为抽象,并感受了对
7、底数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了重点的突破。第三环节:深入探究,理解新知我将给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图象填写。让学生充分感受以图象为基础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表格的完成将会使学生体会到很大的成功感,也将学生思考的热情带入高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观察图像特点到函数性质的建构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化归转化的能力。第四环节:强化训练,巩固新知 练习一的设计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题目,从而求函数值,渗透方程的思想解决函数问题。练习二在练习一的基础上,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第五环节:小结归纳,拓展新知 在小结归纳中我从学生的知识,方法和体验入手,带领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1)通过本节课,你对指数函数有什么认识? (2)这节课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学习指数函数性质?(3)记住两个基本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内化新知 通过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以及接受的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及时从作业中回馈出问题,及时解决. 以上六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去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 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对知识的探究由 表及里,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