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70张.ppt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669600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9.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70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70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70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70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70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表形态的塑造20242024年年高高考考地理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一、知识点知识点1 内力作用知识点2 外力作用知识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知识点知识点:褶皱知识点:断层知识点:板块运动知识点:自然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知识点:河流侵蚀和河流堆积地貌二、知识梳理地质作用分类地质作用分类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对地表进行破坏,把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使地表起

2、伏趋于平缓相互关系二者同时存在,共同作用于地表形态;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进行“雕刻”知识点知识点1 内力作用内力作用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 地壳的内部动力作用引起的各种地壳变化和活动,它使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并引起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主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2)岩浆运动地球内部的熔岩及其气体喷出地表或侵入岩石圈上部的活动,包括喷出活动(即火山喷发)和侵入活动。(3)变质作用地下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形成其他岩石的过程。习

3、题习题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砾石(一般认为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形成)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在长期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砾石(一般认为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形成)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柱状、峰林状地貌。福建省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柱状、峰林状地貌。福建省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顶平、身陡、麓缓”,而甘肃省则表现为,而甘肃省则表现为“顶圆、檐突、顶圆、檐突、身陡、麓缓身陡、麓缓”(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C.地壳下沉流

4、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2.福建省和甘肃省丹霞地貌特征有所差异,主要是因为()A.气候条件不同B.地质构造不同C.沉积环境不同D.岩石类型不同沉积岩受力弯曲变形,形成各具特色的褶皱地貌。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地层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A.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力B.地层张裂产生的剪切力C.地壳运动产生的拉张力D.地壳下沉产生的重压力4.图中()A.甲地岩层坚硬,乙岩层松软B.甲地岩层先形成,乙地岩层后形成C.甲地岩层凹陷,乙岩层拱起D.甲、乙两地岩层都有断层现象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丹霞地貌是沉积岩

5、经过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推断其形成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壳下沉,水体中的泥沙沉积并固结成岩,形成红色砂岩、砾岩等沉积岩,再经地壳抬升,最后经外力侵蚀,形成丹霞地貌。故选C项。2.答案:A解析: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十分丰富,流水作用强烈;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风力作用显著,A项正确。根据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判断,福建省和甘肃省两地丹霞地貌的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相似,B、C、D项错误。3.答案:A解析:结合图片可以看出,该地质构造为褶皱;结合所学可知,褶皱应是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造成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4.答案:B解析:结合图片中的形态可以看出,甲处应为背斜,乙处应为向斜;背斜顶部岩层受到张力,因此岩性松软,故A选项错误。结合图片可知,甲地的岩层位置靠下,因此形成时间较早,故B选项正确。甲处是背斜,岩层拱起,乙处是向斜,岩层凹陷,故C选项错误。甲乙两处岩层连续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都没有断层现象,故D选项错误。故选:B。知识点知识点2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1.侵蚀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

7、湿润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洲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2.沉积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8、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3.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形成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形成冰斗、“U”形谷、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湖、冰碛垄等。冰碛湖(为角峰,冰斗)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或风力较大的地方)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

9、风力搬运途中,随着风力减弱,形成流动或固定沙丘和黄土堆积地貌。雅丹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A.风化示意图a.机械风化: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岩石中水的冻融和植物根系的生长,也都会对岩石起风化破坏作用。b.球状风化:岩块表层受风化剥落,棱角最先消失,随后层层风化剥离,而岩块内部尚未风化的部分便呈球形残留在地表。球状风化以柱状节理发育的花岗岩地区最为典型。海浪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B侵蚀地貌示意图流水沉积流水沉积海浪堆积风力沉积C沉积地貌示意图2.地貌以及景观特点(1)流水地貌地貌类型景观特点流水地貌河谷发

10、育初期:“V”形峡谷,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发育中期:河谷展宽,出现河湾;发育成熟期:槽型河谷,宽而浅瀑布陡崖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地面:地表常见峰林、孤峰、溶蚀洼地等多种形态;地下: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中有石笋、石柱、石钟乳等;特点:地表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形态各异的奇特景观河流阶地河流阶地越向高处,年代越老;阶地上的沉积物与河流的流速、径流量密切相关,分选性好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平面上呈扇形;从扇顶到扇缘,地势由高变低,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平

11、面上呈三角形,河网密布,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多沙洲和沙岛地貌类型景观特点(2)风沙地貌雅丹地貌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高起的垄脊呈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流动沙丘形状多呈新月形;移动方向与风向一致;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沙的颗粒小。(3)冰川地貌地貌类型景观特点冰川地貌峡湾峡湾两侧岸壁平直、陡峭、谷底宽、深度大“U”形谷(冰蚀谷)较平直而宽阔角峰有金字塔形尖峰,周围成凹形陡坡,峰顶突出如尖角冰碛丘陵低洼处沉积较厚,高地很薄,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度数十米到数百米,洼地往往积水成湖(4)黄土地貌黄土塬:顶部平坦,边缘坡度较陡,沟壑纵横,由深厚的黄土组成,土质疏

12、松,植被覆盖较少。黄土峁: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凸形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5)丹霞地貌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黄土塬黄土峁【判断方法】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方法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貌形态判断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指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指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指示流水的侵蚀作用,海边的嶙峋岩壁指示海浪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指示流水溶蚀作用,沙丘指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以及以

13、风力作用为主的地区,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和沉积地貌。习题习题在冰川学中有一种形态叫在冰川学中有一种形态叫“尖顶拱尖顶拱”,是指发育有独特的树木年轮般的暗色纹理,呈拱形且凸面朝向,是指发育有独特的树木年轮般的暗色纹理,呈拱形且凸面朝向冰川下游方向的冰川形态。研究发现冰川下游方向的冰川形态。研究发现“暗色纹理暗色纹理”形成与土壤、岩石混合物有密切关系。下图示意阿形成与土壤、岩石混合物有密切关系。下图示意阿拉斯加朱诺冰原附近冰川的拉斯加朱诺冰原附近冰川的“尖顶拱尖顶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据此完成

14、下面小题。5.推测“暗色纹理”形成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下列关于冰川的“尖拱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形成与冰川移动速度无关B.多发育于冰川前缘C.其物质有明显分选性D.两侧的摩擦力小,移动速度快7.相对于阿拉斯加地区,我国藏东南、横断山区未曾发现这样的“尖拱顶”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坡度大B.年降水量大C.冰川海拔低D.气温年较差小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溶蚀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

15、9.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是()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析5.答案:B解析:冰川在发生融化和再冻结过程中,深色的土壤和岩石混合物混杂其中,冰川呈现暗色,故“暗色纹理”形成于温度高的夏季。故选B。6.答案:B解析:拱形且凸面朝向冰川下游方向的冰川形态与冰川移动速度有关,A错误。“尖顶拱”发生于冰川融化、冻结区,位于冰川前缘,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易发生冻融,B正确。冰碛物分选性差,C错误。两侧阻力大,摩擦力高,移动速度慢,D错误。故选B。7.答案:D解析:藏东南、横

16、断山区地形坡度、降水量与“尖顶拱”关系不大,排除AB。藏东南、横断山区纬度低,冰川海拔较高,C错误。两者冰川前缘气温最高均为0左右,冬季藏东南、横断山区气温较高,故气温年较美小,融化和冻结季节性不明显,D正确。故选D。8.答案:D解析:该地貌位于新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图中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故D项正确。9.答案:C解析: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主要是因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故C项正确;该地区的年较差较大,故A项错误;该地区河流发育较差,故B项错误;气候为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故D项错误。知识点

17、知识点3 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分类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应用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分类形成特点常见岩石 应用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

18、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其原来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片理构造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变质岩铁矿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2.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其循环过程为(1)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下形成沉积岩。(3)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4)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

19、地球内部。(1)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下形成沉积岩。(3)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4)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判断方法】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沉积岩是自下而上逐层沉积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位置越靠下越古老。(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而含有低级简单的生物化石的岩层更古老。(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判断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周围岩石(围岩)。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切穿的岩层

20、,早于上覆岩层。变质岩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这往往与岩浆活动有关,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形成越晚(越年轻);离海沟越近,形成越早(越古老)。(5)根据褶皱构造判断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构造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习题习题黑曜石是火山喷发时岩浆突然冷却后形成的,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黑曜石是火山喷发时岩浆突然冷却后形成的,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图,回答下面小题。10.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A.aB.bC.cD.d11.图中b到d的

21、过程()A.均在地表进行 B.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C.为固结成岩D.岩石性质发生改变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2.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13.该类岩石最主要的特点是()A.不含有化石B.岩石中有许多气孔C.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岩浆冷凝而成 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析10.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黑曜石是火山喷发时岩浆突然冷却后形成的,读图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岩,为冷凝作用。b

22、为风化物,为熔融作用。c为沉积岩,为固结成岩作用。d为变质岩,为变质作用。故选A项。1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b到d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沉积岩再经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的过程,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C项错误。该过程发生在地表及地球内部,A项错误。该过程所需的能量是来自太阳能和地球内能,B项错误。12.答案:B解析: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因此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为砂砾岩,属于沉积岩,B项正确。13.答案:C解析:沉积岩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含有化石,A项错误、C项正确;岩浆顺着某些地壳软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有的岩浆喷出地表,岩浆冷凝速度快,形成喷出

23、岩,喷出岩岩石中有许多气孔,B、D项错误。3.对地貌的影响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特征岩层形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4.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隧道的良好选址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判断方法】【判断方法】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背斜和向斜

24、的判断方法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如下图中A为背斜,图B为向斜)。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层和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习题习题14.甲处地质构造名称及形成年代分别是()A.向斜上寒武世之后、下志留世之前B.背斜中志留世之后、中泥盆世之前C.向斜下志留世之后、中泥盆世之前D.背

25、斜中寒武世之后、上寒武世之前15.中志留世到中泥盆世期间,该区域所处的古地理环境是()A.陆地,遭受剥蚀B.盆地,接受沉积C.海洋,地震活动D.洋盆,岩浆活动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图中()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的B.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C.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17.图示地区中()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区域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析14.答案:B解析:由图示信息,根据地层叠置顺序和构造样式可以判断出甲处是背斜构造,A、C错误。根据图示信

26、息,该背斜最新地层形成时代是上寒武世,故D错误;因为盖层是中泥盆世,由图看出不属于背斜的一部分,因此该背斜在形成后接受中泥盆世物质的堆积,B正确。本题选B。15.答案:A解析:图中上寒武世到下志留世两个时代的地层直接接触,中间缺失了奥陶纪的地层。说明奥陶纪时期,该地区处在陆相(山地或高原)环境,遭受风化和剥蚀,A正确;B、C、D错误。本题选A。16.答案:D解析:根据岩层特征,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早,其它岩层后形成的将先形成的切断。读图,图中断层切断了地层,形成时间晚于地层,A错误。根据图例,是变质岩,是岩浆岩,形成的内力作用不同,B错误。是岩浆喷出形成火山锥,C错误。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D正

27、确。17.答案:D解析:读图,图中区域a处地质构造是背斜,具有良好储油条件,A错误。b处岩石是玄武岩,不能用作石材,B错误。c处有河流流经,位于断层处,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误。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D正确。知识知识点点5 5 断层断层1.含义: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2.断层对地貌的影响(1)断层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2)断层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3)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

28、,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判断断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下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多万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习题习题18.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

29、一时期()A.岩体沉降差异B.流水侵蚀差异C.物质堆积差异D.火山活动差异19.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其消失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涸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盆地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示意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A.B.C.D.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层形成后地壳一直抬升B.形成前,该地遭受过侵蚀C.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D.处具有良好的储水构造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析18.答案:A解析: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因此

30、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应是同一时期岩体沉降差异造成的,A项正确;流水侵蚀是河谷地势低的原因,不是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的原因,B项错误;湖床区域有火山灰沉积和湖相沉积,物质堆积也较多,C项错误;火山活动发生在盆地内,对南北地势差异的影响不明显,D项错误。1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提示,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而古湖位于盆地内部,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其消失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地壳运动,断层处受河流侵蚀,湖水外泄,C项正确;全球变冷,水源冰冻,古湖消失的可能性小,A项错误;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多万年,期间由于气

31、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但并没有消失,因此古湖因蒸发而消失的可能性较小,B项错误;剖面图中古湖的湖床仍存在,被岩浆掩埋的可能性较小,D项错误。20.答案:C解析:形成晚的岩层会上覆、掩埋和破坏形成早的岩层,位于最下面,故形成最早;将岩层错断,故形成于之后;覆盖在断层之上,故形成于之后;将岩层破坏,故形成于之后。因此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答案:B解析:断层形成后最上层的岩层被侵蚀,侵蚀面之上又有岩层沉积形成,故地壳先抬升后下沉,A错误;读图可知岩层之下为侵蚀面,故形成前该地遭受过侵蚀,B正确;处物质为玄武岩,由岩浆喷出形成,主要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C错误;

32、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D错误。故选B。知识知识点点6 6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图示3.3.常考的板块边界常考的板块边界(1)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千岛群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

33、海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2)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脉。(3)非洲断裂带:非洲板块内部(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死海。(4)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库克海峡宽23144km,平均水深128m,由地壳运动断裂陷落而成,海峡两侧为山地,悬崖林立,至今没有建设跨海大桥。下图为新西兰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库克海

34、峡附近地壳运动活跃主要是因为位于()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处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处D.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生长边界处23.库克海峡至今未建设跨海大桥的主要原因是()A.海运优势显著B.海峡宽度太大C.南北两岛联系少D.建设难度大习题习题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4.下列地区中,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A.红海B.东非大裂谷C.大西洋D.地中海25.喜马拉雅山是由()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形成的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的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

35、析22.答案:A解析:由新西兰所处的位置及新西兰南、北二岛上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判定,该地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因此地壳运动活跃,A正确,BCD错。故本题选A。23.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库克海峡是由于地壳运动断裂陷落而形成的,不仅海峡两侧悬崖林立,也使得海峡的水深较深,平均水深达到了128米,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库克海峡水流速度快,风浪大;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和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建设跨海桥梁的抗震要求也极高,由以上可知,库克海峡建设跨海大桥的难度较大,是至今未建主要原因,D正确;海运优势显著对建设跨海大桥的影响不大,A错;库克海峡最窄的地方约

36、为23千米,在人类目前建设跨海大桥的能力水平下,就宽度而言应该是可以建设的,B错;新西兰经济发达,南北二岛之间的联系并不少,C错。故本题选D。24.答案:D解析:地中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面积在不断缩小。25.答案:C解析:喜马拉雅山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是由这两个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知识知识点点7 7 自然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自然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聚落分布高原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带),呈带状。有利条件是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如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 山地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多呈带状平原最密集

37、,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重点提升】【重点提升】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方式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山地地区修建铁路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线路选址及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状或“8”字状(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选线一般应按地形来确定

38、路线的走向。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威宁地处贵州省西部高山岩溶峡谷区,地势高、地貌复杂,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下图示意威宁不同地貌区民族村寨分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6.与中中山河谷相比,高原面少数民族村寨数量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热量丰富B.地势平坦C.水源充足D.日照较多27.威宁少数民族村寨集中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内,主要原因有()用水较方便减少山洪威胁减少水污染保留更多耕地A.B.C.D.习题习题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萨)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拉林铁路全长433千米,共设置34个车站,是目

39、前全国车站单位密度最大的铁路。下图为拉萨至林芝的交通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拉林铁路没有沿拉林高等级公路修建,而是沿雅鲁藏布江修建,其主要考虑的是()A.沿途地形平坦B.沿途无冻土层C.平衡交通需求D.沿江电力充足29.目前拉林铁路沿线车站密度居全国之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良好B.人口分布密集C.建站平地多D.居民出行更方便 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析26.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高原面面积宽广,与狭长的中中山河谷相比,地势起伏小,地形平坦开阔,易于农耕和居住,B项正确;中中山河谷地区的海拔一般低于高原面,故河谷地区的热量应比高原面丰富,A项错误;河谷地区地势低,为地表水

40、汇聚地,水源丰富,而当地高原面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表水易下渗流失,C项错误;两地的日照主要受地形影响,故少数民族村寨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D项错误。27.答案:A解析:少数民族村寨集中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内,便于居民取水,正确;山洪暴发常常造成河水暴涨,会淹没河流两岸附近地区,村寨与河流保持200m以上的距离,可减少山洪的威胁,正确;少数民族村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少,对河水污染小,错误;少数民族村寨布局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也会占用耕地,错误。28.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人口较为分散,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聚落相对较多,人口较多,铁路沿雅鲁藏布江修建可以平衡交通需

41、求,满足河谷地区人们的出行需求,C正确。29.答案:D解析:西藏地区人口较为分散,沿途设置多个车站可方便居民出行,D正确,B错误。生态环境良好与沿线车站密度关系不大,A错误。车站的设置主要受人口分布影响,车站数量增多会增加建设成本,并不会因为建站平地多而增加车站数量,C错误。知识知识点点8 8 河流侵蚀和河流堆积地貌河流侵蚀和河流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特点发育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中期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

42、面呈宽而浅的槽形(2)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关键影响伸长加深展宽2.河流沉积地貌 冲积平原的类型类型位置形成山前冲积平原山前由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常沿河呈带状分布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处泥沙堆积而成,面积广大3.河流凹凸岸的判定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

43、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八卦洲是长江下游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长江在八卦洲处分为南汊和北汊。南汊为主流,且河水较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习题习题30.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作用B.地壳下陷作用C.长江的侵蚀作用D.长江挟带的泥沙沉积31.由于流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八卦洲与长江南岸相连B.八卦洲与长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受侵蚀,面积缩小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30.答案:D解析:八卦洲位于长江下游,是一个河心岛。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发生机械沉积作用,在河床上沉积下来,形成河心岛。31.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偏转,该段河流以南汊为主河道,北汊流速慢,流量小,北汊以沉积作用为主,因此八卦洲将与北岸相连。习题答案及解析习题答案及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70张.ppt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