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数列知识点清单.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675235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数列知识点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数列知识点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数列知识点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数列知识点清单目录第4章数列4. 1 数列4. 2 等差数列4. 3 等比数列4. 4 数学归纳法第 16 页 共 16 页第4章数列4. 1 数列一、数列的相关概念1. 数列的概念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2. 数列的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n,简记为an,其中a1称为数列an的第1项或首项,a2称为第2项an称为第n项. 3. 数列的分类(1)按项数可分为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2)按项的变化趋势可分为递增数列(an+1an)、递减数列(an+1an,有些项满足 an+1an(n

2、N*);数列an递减an+10时,数列an为递增数列;当d0,d0,则Sn存在最大值,即所有非负项之和;(2)若a10,则Sn存在最小值,即所有非正项之和. 2. 求等差数列(公差d0)的前n项和Sn的最大(小)值的常用方法(1)用配方法转化为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问题,解题时要注意nN*;(2)邻项异号法:可利用an0,an+10或an0,an+10来寻找正、负项的分界点. 3. 一般地,在等差数列an中,当a10,且Sp=Sq(pq)时,若p+q为偶数,则当n=p+q2时,Sn最大;若p+q为奇数,则当n=p+q12时,Sn最大. 七、与等差数列有关的数列求和1. 倒序相加法求和在数列

3、an中,如果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且此两项的和为同一个常数,那么可把正着写求和与倒着写求和的两个式子相加,通过求常数列的和的方法求数列an的前n项和,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2. 裂项相消法求和(1)根据数列通项公式的特点,将通项公式裂项写成两项差的形式,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达到求和的目的,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称为裂项相消法. 常见的裂项技巧:等差型:(i) 1n(n+k)=1k1n1n+k;(ii) 1(kn1)(kn+1)=121kn11kn+1. 无理型: 1n+k+n=1k (n+k-). 指数型: (a1)an(an+1+k)(an+

4、k)=1an+k-1an+1+k. 通项裂项为“+”型(通常在通项中含有(-1)n乘一个分式中应用):(i)(-1)n2n+1n(n+1)=(-1)n1n+1n+1;(ii)(-1)n(3n+1)2nn(n+1)=(-1)n2nn+2n+1n+1. 3. 1n2的常见放缩形式:(1) 1n21n(n+1)=1n-1n+1;(3) 1n2=44n20,且q1时,an=a1qn-1=a1qqn可以看成关于n的指数型函数. 三、等比中项若a,G,b成等比数列,则称G为a和b的等比中项,此时G2=ab. 四、等比数列的性质1. 单调性a10a100q1单调递增单调递减q0且a1)是公差为logaq的等

5、差数列. 五、等比数列的判定(证明)1. 判定一个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若数列an满足anan1=q(q是常数且不为0,n2,nN*)或an+1an=q(q是常数且不为0,nN*)an是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法: an+12=anan+2(an0,nN*)an是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形如an=kqn(k,q是不为0的常数),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其中,定义法和等比中项法可作为证明一个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的依据. 2. 用anan1=q(q是常数且不为0,n2)证明等比数列时,要保证a2a1=q,否则不满足等比数列的定义. 六、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及应

6、用1. 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a1qn-1中含有四个量:a1,q(q0),n,an,可知三求一. 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变形(1)an=amqn-m:表明已知等比数列an中的一项am及公比q,可以求出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an;(2)qn-m=anam (m,nN*):表明已知等比数列an中的任意两项an和am,可以求出公比q. 3. 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当数列an不是等比数列时,往往需要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与之相关的等比数列.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包含an的关系式,进而求出an. 常见类型有:(1)an+1=can+d(c1,cd0)可化归为an+1-d1c=cand1c,当a1

7、-d1c0时,数列and1c为等比数列;也可消去常数项,由an+1=can+d,an=can-1+d(n2,nN*),两式相减,得an+1-an=c(an-an-1),当a2-a10时,数列an+1-an是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 (2)an+1=can+dn(cd0,cd)可化归为an+1-dn+1dc=candndc或将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dn+1化为(1)型或两边同除以cn+1,累加求通项. (3)an+1=can+dn+t(cdt0,c1)可化归为an+1-t1c=cant1c+dn,即(2)型. 七、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1. 与等比数列有关的问题中,常常涉及次数较高的指数运算,若按常规的解题

8、方法,则需建立关于a1,q的方程组求解,这种方法运算量比较大,如果结合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如若m+n=p+q(m,n,p,qN*),则aman=apaq)来求解,那么会简化运算过程. 2. 在应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时,需时刻注意等比数列性质成立的前提条件. 4. 3.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已知量首项、公比与项数首项、末项与公比求和公式Sn=a1(1qn)1q(q1),na1q=1 Sn=a1anq1q(q1),na1q=1 2.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1)当q=1时,Sn=na1,S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2)当公比q0且q1时,等

9、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a1(1qn)1q可以变形为Sn=-a11qqn+a11q,设A=a1q1,则Sn=A(qn-1),即Sn是关于n的指数型函数. 二、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则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可推得Sn有如下性质:(1)Sn+m=Sm+qmSn=Sn+qnSm,m,nN*. (2)当q-1或q=-1且k为奇数时,Sk,S2k-Sk,S3k-S2k,是等比数列. (3)设S偶与S奇分别是偶数项的和与奇数项的和. 若项数为2n,则S偶S奇=q;若项数为2n+1,则S奇a1S偶=q. (4)当q=1时, SnSm=nm;当q

10、1时, SnSm=1qn1qm. 三、等比数列前n项和基本量的求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n,q,Sn,这五个量可以“知三求二”,一般通过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列方程(组)求基本量,注意一些解题技巧,如用约分或两式相除的方法进行消元,整体代换的应用a11q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等. 四、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应用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有关问题中,把握好等比数列前n项和性质的使用条件,恰当运用性质能帮助我们简化运算,快速解题. 五、与等比数列有关的数列求和1. 分组求和法一般地,若an,bn中一个是等差数列,一个是等比数列,则常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anbn的前n

11、项和,即先分别求an,bn的前n项和,再将两个和式合在一起. 2. 错位相减法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数列bn为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由这两个数列组成的新数列为anbn,在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时,常常将anbn的各项乘bn的公比q,并向后错位一项,与anbn中q的同次项对应相减,即可转化为特殊数列的求和,这种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称为错位相减法. 若公比不确定,则需对其进行分类讨论. 求和过程如下:设数列anbn的前n项和是Sn,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等比数列bn的首项是b1,公比是q,则当q=1时,Sn=b1(a1+a2+an)=b1na1+n(n1)2d;当q1时,Sn=a1b1

12、+a2b2+a3b3+anbn=a1b1+a2b1q+a3b1q2+anb1qn-1,qSn=a1b1q+a2b1q2+a3b1q3+an-1b1qn-1+anb1qn,Sn-qSn=a1b1+(a2-a1)b1q+(a3-a2)b1q2+(an-an-1)b1qn-1-anb1qn,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a2-a1=a3-a2=an-an-1=d,(1-q)Sn=a1b1+db1q+db1q2+db1qn-1-anb1qn=a1b1+db1(q+q2+qn-1)-anb1qn,q1,Sn=a1b1anb1qn1q+db1q(1qn1)(1q)2. 4. 4 数学归纳法一、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

13、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可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1)证明当n=n0(n0N*)时命题成立;(2)假设当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1)(2)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上述证明方法叫作数学归纳法. 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由n=k时成立,得n=k+1时成立,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放缩法等.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n有关的不等式一般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直接给出不等式,按要求进行证明;二是给出两个式子,按要求比较它们的大小. 对第二类往往要先对n取前k个值的情况分别验证比较,以免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最后猜出从某个k值开始都成立的结论,常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三、用“归纳猜想证明”解决与递推公式有关的数列问题1. “归纳猜想证明”的解题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数学 > 苏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苏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数列知识点清单.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