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月明教学设计西苑小学王万琼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9个生字,感受识字乐趣;会写生字“力、木、林”。教学重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识字能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直接揭题“日月明”,让学生谈谈发现。(“日”和“月”组成“明”)(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课件播放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2)在刚才的动画片里,你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3)你们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2.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
2、组合在一起造出“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板书课题:日月明)3.齐读课题。二、合作探究,趣味识字(一)“日月明,田力男”。1.课件出示“明”,拼读,组词,识记“明”的构字儿歌。2.课件出示“男”,学生回忆“男”的字音。设疑:男是什么意思呢?3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揭示字义:古代田间劳动者大多是男子,这样的劳动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古人便用“田”和“力”组成一个新字:男,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4.自编儿歌识记“男,田力男”。5.齐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6.课件出示“力”,拼读、组词。“力”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形近比较“刀”。
3、指导书写“力”。(二)“小大尖,小土尘”。1.课件出示“尖”,让学生说说“尖”是什么意思,揭示末端细小为“尖”。22.演示“尖”的构成,探究汉字笔画的变化。3.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识记“尖”的构字儿歌:尖,小大尖。4.动画演示“尘”的产生,相机出示“尘”,正音,探究汉字笔画的变化。揭示字义: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5.再识“尘”字,拼读、组词。6.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你在哪儿见到过“尘”呢?7.识记“尘”的构字儿歌:尘,小土尘。(三)“二人从,三人众”。1.课件演示“从”字的构成,探究汉字笔画的变化,揭示字义: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2.再识“从”字,拼读、组词,识
4、记构字儿歌:从,二人从。3.课件演示“众”字的构成,揭示字义:人多为“众”。4.再识“众”字,拼读、组词,识记构字儿歌:众,三人众。(四)“双木林,三木森”。1.课件演示“林”字的构成,探究汉字笔画的变化。揭示字义:成片的树木或者竹林为“林”。2.再识“林”字,拼读、组词。识记构字儿歌:林,双木林。3.出示“竹林、树林”图,感受“林”的特点。4.指导书写“木、林”(1)出示课件“木”,拼读、组词。“木”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形近比较“禾、本”。指导书写“力”。(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写端正,撇和捺要写舒展。)(2)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
5、写,一边说要领。(左窄右宽,左边的“木”做偏旁,略窄小,捺改点,右边的“木”略宽大,撇要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面。)5.课件演示“森”字的构成,揭示字义: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识记构字儿歌:森,三木森。6.出示“森林”图片,感受“森”的字义。三、游戏巩固,灵活认字1.出示“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指名识字。2.游戏:分苹果(1)课件出示苹果,在苹果中写上所学生字:明、尖、尘、从、众、双、林、森。(2)请学生来认读。3(3)指导学生给苹果分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哪些是3个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填空识字。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四、课堂小结汉字可真有意思。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而新字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