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强化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黑林 吴兆骞黑林天险削难平,唐将曾传此驻兵。形胜万年雄北极,勋名异代想东征。废营秋郁风云气,大碛霄闻剑戟声。历历山川攻战地,只今旌甲偃边城。【注】黑林,黑松林,在长白山一带。吴兆骞,清初诗人,自请遣戍黑龙江宁古塔二十三年。(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看似实兀,实则气势雄浑。“削难平”三字以夸张手法写出此处地势险要,堪称天险,也为下句蓄势铺垫。B.颔联紧承首联,角度不同,“形胜”言其地理形势优越,“万年”言其历史之久,“雄北极”言其雄峙于北方边境。C.“勋名”一句写前代将领东征高丽之事。诗人借历史讽刺前人意
2、图建勋留名、功业传世的想法,心中包含了无穷的感喟。D.尾联写当年于此山川松林处攻战厮杀历历在目,而如今这却只剩偃旗息鼓的寂寂边城,此联以景语收束,含蓄深沉。(2)颈联被誉为“笔致深折,曲有其妙”(艺术神巧、意蕴精妙),简要赏析神巧精炒之处。2.经行岚州 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C.“新旧雪仍残”中
3、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D.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2)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3.谒金门 李好义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楼歌舞?谁在玉关辛苦?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注释】李好义,华州下邽(今陕西蒲城)人。南宋将领,忠义传家。玉关:即玉门关,此泛指边塞。(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对景抒怀,前两句虽是在描写春雨过后百花鲜艳之景,然则一个“又”字却隐含了时光流逝
4、之意。B.词的上阕后两句托物言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燕子因难觅旧家而愁苦,实则表达河山半壁、故园难归的愤恨。C.词的下半阕以“玉关”“玉楼”对比表达情感,与唐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D.“玉楼歌舞”两句语意不平,连用两个问句,作者不做答而读者自知,构思巧妙,加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后人评价“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寓庄于谐,别开生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4.春夕旅怀 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
5、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B.颔联第二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伤怀。C.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D.尾联运用反问手法,言外之意是: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何还留滞他乡呢?(2)颔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
6、句简要分析。(6分)(3)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5.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武将军为唐禁军将领名。诗题点明造访李将军的时间、地点。B.首联以“蝉声”衬托“冷静”,运用了以闹写静的艺术手法。C.颔联为步入李将军书斋所见,写出了李将军书斋的素净雅致。D.颈联中“野客”指李将军。“知礼数”与“任狂疏”对比鲜明。(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6分)高考语文文言文重
7、点知识强化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B.“徙”“除”“起”“领”“权”,分别表示官职调动、罢免官职、重新起用、兼任官职和变更官职之意。C.椁是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棺是在小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往往用来放置随葬品。D.中国,即中原地区。古代称长江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国,以别于四方蛮夷地区。2.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徒流”是古代刑法,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并强制其服劳役进行惩罚。B.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头作揖以示问候,
8、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的敬礼。C.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有别,天子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妻,庶人曰妇人。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前后两句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
9、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B.夫晋,何厌之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6.下列各选项中对“爱”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吝惜)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喜好)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爱慕、欣赏)D.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 (爱护)7.下列各选项中对“安”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
10、宴)(哪里)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安定)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安身、养生、享受)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安适、安逸)8.下列各选项中对“本”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根本、基础)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原来)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本来)D.此之谓失其本心。孔雀东南飞(原来的)9.文言文断句练习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今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缙代京兆一岁赋则
11、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適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B.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C.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D.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10.文言文断句练
12、习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日:“天也。”熹问日:“天之上何物?”父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日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B.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C.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D.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
13、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古诗鉴赏1.(1)C“诗人借历史讽刺前人意图建勋留名、功业传世的想法”错,并无讽刺,而是一种赞美仰慕及对历史变迁的喟叹。(2)视听结合。视觉上“秋日风云”之色,听觉上“剑戟交接”之声,写出塞外边关的雄壮苍凉。虚实结合。实写如今废弃军营、旧垒残存,虚写沙场当年之鏖战至今似可听闻。寓情于景。作者融内心的悲愁与感慨于眼前的最物之中,“废营”可见其痛心,“秋郁”足显其郁结,“大碛”“剑戟”可表其钦慕。对比反衬。以“废营秋郁”与颔联“形胜万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衬出如今的萧瑟凄凉。2.(1)A(2)用琴声比喻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
14、美景,生动贴切。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3.(1)B(B.“托物言志”错,“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两句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拟人)。(2)同意。末句意思是如果东风能把敌人吹走,那就把东风封为万户侯。(1分)作者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风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2分)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表达了作者
15、渴望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敌的愤慨之情。(2分)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真可谓“寓庄于谐,别开生面”。(1分)4.(1)C(2)虚实结合:上句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是虚写;下句写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是实写。虚实相生,更加触动思乡之情。对比:梦中回乡的片刻欢娱与醒来子规啼唤的悲凉构成对比,一乐一悲,突出表现诗人愁苦的思乡之情。用典: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写出了由思乡入梦境,梦醒还思乡,子规啼唤更让人愁上加愁,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视听结合、烘托映衬: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烘托映衬,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
16、伤怀,以景传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3)春光易逝、伤春之情。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诗人送春归,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表达作者的伤春情怀,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羁旅思乡之情。借“蝴蝶梦”“子规”“月三更”等意象及梦中之景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年华老去之悲。自己“华发”“满镜”写出伤老之情。命途坎坷、孤独飘零之苦。“故园书动经年绝”传达出诗人悲愁痛苦之情。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归的矛盾:尾联两句是倒装,暗用范蠡典故以写归隐之意,可诗人却“不归”,反映其处于彷徨矛盾之中:欲为不能,欲隐不甘。5.(1)D(2)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墨画数茎竹”“香薰一架书”,分
17、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雅趣。运用衬托手法,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用“野客任狂疏” 衬托将军的包容大度。通过“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等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高远志趣和谦逊性格。文言文重点知识1.A2.D3. A.(主谓倒装。)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厌之有”宾语前置,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石”句,定语后置。)6. B(A.爱护、C.爱惜,吝惜、D.仁爱)7. C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
18、的生活环境。)8. B.(动词,考察、推究。)9.A译文:贞元十九年夏,大旱,孟容呈上奏折说:“陛下斋戒吃素减少膳食,准备祭祀的牲畜费用,但是天意还不答应。我私下想在天人交互感应之际,关系到教令顺应民意与否。现在户部银两不是根据支出和每年的费用来使用的,本来就是防备紧急情况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替代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可以做赈灾造福的事。另外应该省察流放、迁徙、征调、防护应当回来还没有回来(的情况),服徭役、勒令不准做官,应当释放还没有释放(的人):负债、拖欠、赠送,应当免除的免除;有怨气抑郁难平的,应当替他们伸张;来顺应民意敬奉上天。”10.C译文: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朱熹从小聪颖理解力强,刚能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感到惊异。从师受学时,教他读孝经,读过一遍,朱熹在书上题写道:“不能这样做,不是人。”朱熹曾经和一群儿童在沙子上玩耍,他独自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土上画,看他画的图形,是一幅八卦图。十八岁时参加乡贡考试合格,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