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水结冰了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2.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4.在自然环境中,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难点: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1. 出示情景图片:冬天屋檐下的冰、水面的冰。提问一:这个场景我们在什么时
2、候能见到?提问二:到了冬天,水容易结冰,原因是什么?2.出示一支试管(内有清水)。 提问:如果让试管里水的温度一直不断下降,会怎样?3. 揭示课题:水结冰了。二、探索观察一:水结冰的过程1. 出示实验材料:一支试管(内有约四分之一的清水)、一个冰杯、食盐、温度计。提示: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提问:你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吗?2. 引导小组讨论:(1)水到了多少摄氏度的时候会变成冰?怎样才能知道?(2)预测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3.引导学生汇报发现。汇报句式:我们经过测量,发现水在_摄氏度时结冰了;经过观察,发现水结
3、冰后_发生了变化。观察二:水和冰的异同点1. 观察冰的特点。引导:观察试管中的冰,简单说说冰的特点。2. 引导学生归纳。提问: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 出示维恩图,指导记录方法。4.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5.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三、研讨全班进行交流研讨:1. 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2. 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3. 冰还是水吗?在冬天,因为温度低会结冰(1)浸入碎冰前,在试管的水面处做标记;(2)持续测量水温,直到结冰;(3)完全结冰后,标记冰柱的高度。温度下降,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体积变大。无色、无味、透明、固体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
4、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时。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是。运用冬季场景,唤起学生的前概念“冬天的环境温度低,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固态的冰”,并将水结冰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让学生先预测和交流水结冰的温度和水结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希望学生能注意到试管里水温变化的过程以及其他各种变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结冰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水如何结成冰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先开展观察冰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冰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颜色、透明度、温度、光滑度、硬度、易融化等,再通过归纳和梳理,进一步比较冰和水的异同点,在比较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冰是固态的,水结冰后,形态发生了变化。本环节希望通过充分的交流研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结冰只是状态的变化,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概念。板书设计: 3.水结冰了 温度下降(0)水 冰不会流动无色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无味 液体固体透明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