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感受空气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空气总会充满各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能以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4.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难点: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活动学生
2、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聚焦1演示利用空气特性的有趣实验。让学生根据演示实验的现象说出这是利用了空气的什么特点,并说说自己的已有经验。2谈话:空气还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呢?3绘制气泡图。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二、探索活动一:传递游戏1明确活动要求。以班级的竖排为小组,用不同的容器盛装3种不同的物质,看看哪一组传递的速度最快。2小组讨论传递方法。3选择传递工具,学生比赛。4学生汇报。汇报时要求学生用“我用什么方法,知道空气什么特征。”这样的句式。5小结分析:在气泡图“特征”的部分做好标记,标出空气与石头或水的相同特征,如:较稳定的外形特征(无色、透明)、有质量、占据空间、能流动。活动二:感受空气1让
3、学生用很大的透明塑料袋装起空气,感受空气能占据空间,具有质量。2学生通过吹气球、颠球、吹哨子等游戏发现空气更多更有趣的特点。3. 学生修正和补充之前关于空气的认识。三、拓展出示一些图文资料,介绍物质的三态是如何科学划分的,利用有趣的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而且,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空气中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确定的空气特征,需寻找更多的证据验证,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慢慢学习。一方面,了解学生关于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另一方面,本单元后面的研究内容都需要在此基础上展开,从而完成对空气更全面的、更科学的认知建构。游戏开始前和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本环节既是对空气特征的总结,也是对观察方法的总结。通过游戏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更多特征,在游戏中了解验证空气的特征。再次引导学生回到气泡图的归纳整理,气泡图整理出关键词,是整节课乃至整个单元的探究线索。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课外科学阅读,激发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比如,三态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有时候,三态之间的界限似乎不那么明显,比如沥青、果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