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教学设计 一粟人生之起伏教学目标:1. 准确流畅地通读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小说,梳理关键字词,读准生僻字词。2. 知人论世,了解小说作者,梳理基本人物关系和主要情节。教学重点:了解与小说作者相关的基本常识,读准生僻字词的字音。教学难点:梳理与概括两篇小说的小说情节。教学流程:01(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即将学习第六单元的内容,这单元一共包含了五篇小说,他们分别是: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本单元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以“变化”和“异化”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小说人物的精神变化层面和形
2、体变化层面去剖析小说背后扭曲的社会以及在这种社会中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理解人性在时代的重压下极度的扭曲和变异,寻求小人物在复杂的社会和时代重压下如何实现突围的方法。02(二)知人论世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南腔北调集、而已集等。施耐庵(1296年1370年),祖籍苏州,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元至顺年,石耐庵中了秀才,曾在浙江杭州任职两年,因
3、看不惯官场上的阴暗,不肯奉承权贵,所以辞官归乡,潜心写书。03(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读准课文中生僻字和重点字词的读音。04(四)学习活动一初读小说,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现在请学生快速阅读小说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精练的语言概括小说情节发展,每个情节不超过10个字。小说题目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叙述方式明确:小说题目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序幕祝福的景象与鲁四姥爷林教头沧州遇故知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陆虞侯密谋害林冲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林教头复仇山神庙结尾祥林嫂凄然死去林教头被逼上梁山叙述方式倒叙顺序思考:本文为什么要用倒叙的叙述方式,这有什么作用?明
4、确:1、从小说的情节角度来看,以悲剧结尾作为故事的开端,通过巧妙的悬疑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2、人物上,祥林嫂在万家灯火的祝福下,悄无声息地逝去,营造了浓重的悲壮氛围,凸显了人物的悲惨命运。3、从主题上看,小说的开头是祥林嫂在众人的祝福下悄无声息地去世,惹得鲁四老爷大发雷霆,被称为“谬种”,由此可以看出祥林嫂和鲁四老爷鲜明的矛盾冲突,凸显了小说中的反封建的主题思想。05(五)学习活动二再次梳理小说情节,了解小说人物的人生经历。任务一:了解祥林嫂的一生。(现在请学生以祥林嫂到鲁镇的时间为起点,理清叙述的顺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序号时间节点祥林嫂的遭遇祥林嫂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她的?1到鲁镇以前2冬
5、初到鲁镇3到鲁镇后的来年春天4来年底5又过了两年6有一年的秋天重到鲁镇7重到鲁镇第一年8重到鲁镇第二年9重到鲁镇第三年后10初到鲁镇后约十三年明确:序号时间节点祥林嫂的遭遇祥林嫂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她的?1到鲁镇以前她在卫家山嫁给了一个比她年轻十岁的丈夫,然后在一个春天失去了她的丈夫。婆婆严厉。2冬初到鲁镇冬初逃往鲁镇做女工,老实勤劳。四叔嫌弃她是一个寡妇,四婶却因为她勤快能干留下了她。3到鲁镇后的来年春天春天被逼着改嫁,哭得再厉害也没用。婆婆绑了她,逼着她和山里的人结婚,作为她小叔子的彩礼。四叔,四婶,卫老夫人,都是一脸的惋惜,却也默认了。4来年底改嫁后又有了个一个儿子,上面没有婆婆,男人力气
6、很大,会做活。四婶和卫老婆子都以为她运气好,也就没再多说什么。5又过了约两年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去世,阿毛被野狼吞了,不得不返回鲁镇干活。大伯抢走了他们屋子。四婶虽然踌躇,但是因为同情收留了她。6有一年秋天重到鲁镇回到鲁镇做女工。四叔和四婶不让她参与祭祀,祥林嫂也就闲了下来。7重到鲁镇第一年开始一遍遍重复自己的悲剧经历。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会来听她的悲惨故事,但很快,他们就觉得无聊了。他们还在跟她说话,但是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冷冷的微笑。8重到鲁镇第二年整日工作存钱,想捐门槛。柳妈跟她说,改嫁的身份会让她在死后受到责罚,劝她去捐门槛。镇上的人们都在嘲笑她改嫁。9重到鲁镇第三年后冬天祭祀,她仍不被
7、主人允许拿酒杯和筷子。后被她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四叔、四婶仍然不让她碰祭祀的东西,并且嫌弃她越来越痴傻。10初到鲁镇后约十三年问“我”三个问题。祥林嫂最后死了。就算是死了,也会被人鄙视。任务二:了解林冲怒杀陆虞候的前因后果。(现在请学生回忆水浒传的情节,说一说林冲与陆虞候的恩怨。)东岳庙里辱娇妻:林冲的夫人张氏到东岳庙上香,却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给调戏了,幸好侍女锦儿向林冲禀报,才阻止了高衙内。但高衙内不肯罢休,高俅的左膀右臂虞候、林冲的朋友陆谦,诱骗林冲出去喝酒,高衙内想趁机对张氏不轨,幸亏林冲及时赶到。白虎堂上设奸计:高太尉设计让林冲进了太尉府,又趁林冲迷路的时候,将他带到了白虎堂。
8、高俅忽然现身,指责林冲持刀潜入白虎堂,企图暗杀他。林冲百口莫辩。高俅本来是要杀林冲的,但是在开封府尹的努力下,他被判持刀潜入白虎堂,并被贬配沧州。野猪林里谋性命:林冲在刺配沧州的路上,被董超和薛霸护送。这两人早就受了高俅的贿赂,想要在半路上杀了林冲。在经过一家旅馆的时候,两人特意用开水洗林冲的脚,在让他穿草鞋走路。在野猪林中,林冲被二人用绳索捆住,差点丧命,好在他的好兄弟花和尚鲁智深赶到,救了他的命。06(六)学习活动三精读小说情节,再现经典画面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说情节,分角色为小说人物配音。举例:卫老婆子和四婶谈论祥林嫂近况的相关对话07(七)作业本文小说中提到了几个人
9、物?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谁?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小说人物相关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形象特点鲁四老爷祥林嫂卫老婆子柳妈婆婆“我”第二课时小人物性格之突变壹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梳理了小说的大概情节,今天我们将主要从小说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入手,探究祥林嫂和林冲的灵魂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贰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前后变化。任务一:分析祥林嫂初到鲁镇和重回鲁镇的性格特点变化祝福初到鲁镇重回鲁镇(回鲁镇第一年和死亡前)眼睛神态工作状态衣着服饰形象特点明确:祝福初到鲁镇重回鲁镇(回鲁镇第一年和死亡前)眼睛神态顺着眼顺着眼,眼角带泪痕;失神、窈陷;眼珠间或一轮。工作状态她整天做工,似乎闲着就
10、无聊,力气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的女工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甚而至于常常忘了去淘米。衣着服饰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手提竹篮,空的破碗;拄着一根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形象特点憨厚踏实、勤劳能干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精神麻木,物质上一无所有,人生陷入绝境。任务二: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变化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描写方法性格特点林冲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看守草料场夜宿山神庙雪夜复仇明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描写方法性格特点林冲沧州遇故知语言描写正直善良、扶危济困、忍辱求安、委曲求全买刀寻仇语言描写、动
11、作描写激起怒火、急躁刚烈看守草料场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不思反抗、随遇而安夜宿山神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心谨慎、随遇而安雪夜复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英勇果敢、愤而抗争变化特点:从“忍”到“狠”学习活动五:寻找杀人凶手,明确小说主题任务一:请同学们思考是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待她的态度)时间变化有关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初到鲁镇鲁四老爷精神压迫卫老婆子剥削金钱被卖改嫁夫家堂伯掠夺财产婆婆剥夺人身自由再到鲁镇柳妈精神恐吓鲁镇的闲人嘲笑打击寂然死去“我”增加其痛苦鲁家的短工毫无同情心思考:如果一起凶杀案的嫌犯不止一人,从鲁四少爷、柳妈、鲁镇等下层民众,乃至“我”这个隶属于“新党”的人,都
12、没有逃过一劫,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猜测,这场惨剧并非偶然,而是在那个时代,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暗中操纵着。那么,这“无形之手”到底是怎么回事?明确:是封建社会的残酷和落后的道德观念,束缚着所有人,就像是傀儡一样,将自己的爪子伸到了祥林嫂的面前。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鲁四老爷和四婶压榨着、挑剔着祥林嫂;夫权和族权的思想让婆婆和大伯无情地欺负着这个孤苦的女人,他们拿走了工钱,占取了丈夫留下的房屋;推崇守节的观念让众人都去漠视、去嘲笑这个再嫁寡妇;最可怕的是,连祥林嫂自己从心底里也认同这种封建思想对自己的束缚。任务二:一场暴风雪过后,在山神庙之外,发生了一场凶杀案正在上演。凶手是前禁军教头林冲,现被刺配沧州
13、,死者是陆虞候,富安,以及本地掌管牢狱的“差拨”。下面,我们组织一个调查组,把案发现场的情况还原出来,请你对案情进行分析,并完成一份“调查表”。案件调查表嫌疑人身份:死者身份:嫌疑人与死者之间的关系:证人:证物:案发地点与环境:杀人动机调查:明确:案件调查表嫌疑人身份:林冲(原禁军教头)死者身份:陆虞候、富安(高衙内手下);差拨(当地负责看管牢狱囚犯的官员)嫌疑人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林冲与陆虞候曾是多年的好朋友;富安以前多次参与陷害林冲;林冲与差拨之间没有直接的矛盾冲突。证人:李小二夫妻、草料场老军、高衙内、沧州牢城营管营。证物:酒葫芦、大石头、花枪、解腕尖刀。案发地点与环境:风雪之下,山神庙外
14、杀人动机调查:官逼民反叁作业布置有人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决定命运”。对此,你怎么看?请从观察与批判的角度,结合本课所学,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阐明你的观点。要求:1.能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2.能对观点作充分的阐释、论证。3.不少于150字第三课时风雪山神上梁山,突围人生至新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水浒传背景知识,梳理与本章节相关的前因后果,理清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变化。2.通过分析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理解主要人物林冲的形象特征和形象变化。3.结合单元主题“变化到异化,小人物之困境与突围”,思考本文主题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
15、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祝福,造成祥林嫂这般命运的是万恶的旧社会封建思想,祥林嫂的结局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在水浒传中林冲是一个主要人物,他前后性格发生了很的变化,从逆来顺受变得英勇果敢、敢于反抗,风雪山神庙就是他的转折点,今天我们主要探究是什么使得林冲前后发生了变化?二、探究学习开端(1)林教头沧州遇故知发展(2-5)林教头买刀寻仇敌再发展(6-9)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高潮、结局(10-12)林教头杀敌奔梁山学习活动一:探究林冲人物性格变化请同学们课下查找水浒传中对林冲的形象描写:智深正使得活泛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水浒传这
16、本小说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共一百零八个,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林冲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百多个字将林冲的外貌描写得十分清楚,请同学们齐读这段对林冲的描写,结合自己认知,谈一谈你对林冲的初印象。学习活动二:结合本文情节,概括林冲的性格特点(1)请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找出与林冲相关的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并尝试分析这些描写所体现的人物性格。 以小组为单位,从课文中找出原句子,小组讨论总结林冲的人物性格及描写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补充,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学生更能体会林冲性格转变的一个过程,理解林冲的前后性
17、格转变。学习活动三:林冲前后性格的转变(1)林冲的性格在山神庙发生了根本转变,总结来说,之前是“忍”,之后是“狠”。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现及形成原因。(2)你觉得林冲初期的忍耐是否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明确:自古以来我们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生来就善忍,还有不少劝人忍耐的话,例如: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这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张良为老人拾履、勾践卧薪尝胆、韩信的胯下受辱等等都是讲求“忍”的必要性,所以林冲的“忍”并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3)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使他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明确:一个“逼”字可以概括。高俅 抢妻 远刺配 谋性命 逼林
18、冲 忍 再忍 忍无可忍 反 林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一个教头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受人尊敬,他原是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相信统治者,并无心造反。但是在遭受一次次压迫后,他也在黑暗力量的压迫下无法生存,更别说当时其他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这就更加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走向反抗的必然性。三、【总结全文】课文主要通过描写林冲前后性格的转变来体现当时黑暗统治,林冲的性格变化是一条明线,陆虞侯等的阴谋则是一条暗线,表现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以林冲为代表的普通人在社会的影响下逐渐被逼上
19、反抗的道路。四、【布置作业】学生就两篇文章的人物命运和文章主旨,讨论:人在现实环境中能否依靠自身摆脱命运悲剧?提示: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环境对人的命运有重要影响,认识到人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强烈束缚,也可能受到环境的浸染,总之,人与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五、【板书设计】高俅 抢妻 远刺配 谋性命 逼林冲 忍 再忍 忍无可忍 反第四课时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 从”套中人”看社会中异类。根据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探究社会中的异类“套中人”,分析小人物的变化与异化,困境与突围。先来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1.依据
20、“套子”这一线索,分析情节结构,理清文章脉络。2.赏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感受他作为“套中人”的特点,分析其背后的形成原因。3.围绕“从变化到异化,小人物之困境与突围”这一大单元任务,深入分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变化的典型意义。 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步伐,一起来找一找我们身边都存在着什么样的“套子”,书包是一个套子,装着我们的书;雨伞也是一个套子,保护我们不受日晒雨淋;房子更是一个套子,是我们的舒适圈和庇护所。我们用套子安放物品、保护自己,就好比是一个舒适圈。而有一个叫做别里科夫的人,现实世界总是让他感到惶惑不安,为了彻底与外界隔绝开来,不仅将他的所有物品都装在套子,更是将自己的
21、内心锁在无形但又无处不在的套子里。他的生活仿佛一直埋在一个巨大无比的套子里,对外界充满了不信任,将自己紧紧包裹住,也包括了本该自由的思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认识这样一个“套中人”别里科夫。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速读:把握情节】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概括文章情节结构,理清文章脉络。通过同学们的反馈,我们一起将围绕别里科夫展开的故事情节可分为以下五个事件: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恋爱事件、与华连卡的斗争事件、别里科夫的死。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我们进入到第二个环节【细读:提取线索】接下来,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完成学习活动一。1.学习活
22、动一:找出别里科夫生活中的“套子”(1)细读课文,在这篇文章中,“套子”无处不在,既有可见的、有形的套子,也有无形的但又更加令人窒息的套子。请同学们找找“套中人”别里科夫的生活中究竟有哪些“套子”,完成下表。(2)学生围绕要求发散性回答为主,教师适时引导,师生共同总结并完成表格。找到了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套子之后,我们接着要完成学习活动二:以“套子”为线索,分析别理科夫的性格特点及表现手法。先来看有形的套子: 我们从晴天穿雨鞋、用大衣包裹自己、给自己所有的用具上都装上了套子,并且在出行和睡觉时仍旧坚持把自己包裹起来,藏匿在套子一般的马车和卧室中;其中有运用到外貌描写,通过对别里科夫穿着用具等方面的
23、描写,突出他胆小封闭、孤僻保守、狭隘惶恐、不安脆弱的性格特点。 好,为了让大家更加准确地感知到别里科夫的孤僻与保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字传递出的人物性格。接着,我们来看无形的套子: 从别里科夫的身份及日常行为,以及更深层次的思想和语言,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守旧、胆小,其中单是九次出现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就运用到语言描写,让读者充分看到别里科夫是一个顽固保守、害怕新事物、维护旧制度的、沙皇卫道士、彻彻底底的现实逃避者。 下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自由阅读,找到的文章中对无形的“套子”的描写,感受别里科夫心灵上的套子。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深读:溯源根因】 完成学习活动三:
24、完成别里科夫死亡调查报告,探究文章主旨。 我们按照语文课堂的分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围绕别里科夫之死一案,成立专案小组,展开调查,最终要求生成一份调查报告,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好的,看完大家的分享之后,老师为大家缜密的逻辑以及细腻的文笔所折服,每个同学都很认真地在分析。其中,第三学习小组的报告写的最为典型,我们一起来看看!明确: 完成以上学习任务之后,相信大家都对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异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从小人物的异变中我们更加应该探究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分析小人物在大环境中被裹挟的无奈命运,思想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从别里科夫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小人物的困境,从他的死亡中,我们
25、得到了警示,突围势在必行。【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概括了课文的故事情节,循着别里科夫的套子这一线索,探究了人物形象特点及表现手法,更通过死亡调查这一活动深入19世纪末的俄国,从别里科夫这一小人物的异化,以点带面,挖掘出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与恐怖。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基本的“套子”,但却不要太过保守,解放天性,追求自由更是生活中的必备要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新旧事物的更迭,勇敢地直面黑暗,坚守自己的思想阵地,不断更新自身理念,正确看待命运中的困境,寻求思想上的突围。最后的学习活动四:寄往天堂的书信,总结对“套中人”别里科夫人物意义的感受。 也是我们今天的作业:请大家围绕“从变化到异化,小人物之困境与
26、突围”,总结别里科夫作为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被命运裹挟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变,并思考如果你是别里科夫,面对生活中的如同“套子”一般的困境,你会如何处理,又会如何突围? 下课,同学们再见!第五课时促织与甲虫环境造成的极端异化一、 教学目标1.掌握促织与变形记的故事情节发展。2.分别总结两个主要人物异化前后的形象差异,并制成表格。3.分析主观层面上两个主要人物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异化。一、 教学重难点总结两个主要人物异化前后的形象差异并制成表格。二、 教学过程1.导入与基本知识学习(1)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套中人这一经典篇章,认识了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别里科夫让人感到可悲又可叹,既是沙皇统治下
27、的受害者,也是帮凶。在这样黑暗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他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或可说是异化自愿且甘心地成为了被钳制的奴隶,蜷缩在自己所编制好的“茧房”当中,沦落为了“套中人”。这节课,让我们进入促织和变形记的学习,一起来看,当社会对人的压迫到了极致之后人所出现的更为极端的异化在促织和变形记两篇文章中,主人公甚至都不再以人的形象出现,而是变成了“虫”。(2)基本知识学习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在聊斋志异中的称呼,和司马迁在史记中自称的“太史公曰一样”)。山东淄川(现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蒲
28、松龄天资聪明,学问深厚,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71岁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饱尝世情,对清初政治黑暗有所认识,思想比较复杂、矛盾。蒲松龄的身世地位决定了他一生的文学生涯,摇摆于文士的雅文学和民众的俗文学之间。“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聊斋志异自序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
29、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2.学习活动一:(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五分钟,并在讨论结束之后以“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形式梳理出促织的大致脉络。预设一:起因(朝廷征虫,百姓破产)开端(成名寻虫,山穷水尽)发展(成妻卜虫,暗合心事;成名得虫,柳暗花明)高潮(成子失虫,波澜又起;成子化虫,大起大落;成名斗虫,惊心动魄)结局(成名献虫,因祸得福)尾声(作者评虫,揭露腐败)(2)请同学们再次讨论五分钟,并分析变形记以格里高尔的变形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预设二:变形记以格里高尔的“变形”为线索大致写了以下四部分内容:格里高尔起床之后发现自己变身为虫之后的心
30、理活动;格里高尔起床的过程;人物间的各种对话;格里高尔走出房间之后发生的故事。3.学习活动二:通过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我们发现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分别是两篇文章的核心人物,那么,请同学们进行五分钟的讨论,完成以下对于成名之子以及格里高尔变形前后的特点总结。异化前:预设三:异化后:预设四:4.学习活动三请同学们展开联想,进行思考:如果异化是和他们自身的心理状态相关的话,为什么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分别异化成为了促织、甲虫?这样的形态反映了他们两人怎样的心理状态?预设五:成名之子:他的家中被狡诈的官吏摊派了任务,只有拥有一只行为敏捷、智勇双全,可以在与别的促织的争斗中称为常胜将军的促织,才能摆脱家破人亡的
31、境地,成子虽小,却也能够从父亲与母亲的日常对话中得知他们家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出于拯救家庭的心理,他化为了这样的甲虫。应节而舞既是成名之子人性最后的残留,也是他极力想要使自己家庭变好的体现因为他所化身的甲虫有这一神奇的特点,他的家庭得到了皇帝赏识,成功有了美好的生活。格里高尔:化身甲虫似乎是非主观的,但是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遵循潜意识即本我和自我的欲望”。以此来思考,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甲虫似乎也就有了原因。因为他感到不堪生活的重负,于是异化为了有着大身体、小足的无法支撑自己的甲虫;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无法适应过快的生活节奏,所以他所变成的甲虫行动缓慢,几乎无法指挥腿脚;
32、因为他处于一个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所以他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树立起了厚厚的心理壁垒,所以他所化身的甲虫也有着坚硬的甲壳;同时由于格里高尔身处社会底层,没有话语权,在社会上保守挫折,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他所化身的甲虫无法正常说话,并且十分的脆弱、容易受伤。格里高尔异化为甲虫,也是他自身潜意识里自我放逐,不愿面对现实的体现。5.作业思考:除了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的心理因素之外,什么样的外部因素使得他们由人变为虫,进行了如此彻底的异化?第六课时“异化中的突围消极的反抗”教学目标1.总结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由人异化为虫的原因。2.分析总结在两人异化之后周围人对其的态度变化。3.分析成名之
33、子与格里高尔的异化是如何体现小人物的突围与困境的。教学重难点分析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的异化是如何体现小人物的突围与困境的。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1)请同学们总结讨论两分钟,总结出促使成名之子异化为促织的外在因素是什么。预设一:宫中尚促织之戏乱自上作;华阴令欲媚上官封建官制腐朽;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吏治腐败(2)请同学们讨论两分钟,总结使格里高尔异化为甲虫的外在因素。预设二:一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生活痛苦。人们对资本主义失去信心,一方面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资本主义对人进行了极端的压迫,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保持本真的自我,很容易发生异化。正如格里高尔,他在
34、老板只是一架工作或者挣钱的机器,连最一般的人的权利,都被剥夺殆尽;在家人眼里更多的则是提供金钱支撑的顶梁柱。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使得格里高尔虽然有“人”的思想和意识,而却没有个体和自我,只有长期压抑和忧郁形成的缺乏生命力的顺从,最终发生异化。学习活动二(1)请同学们讨论并得出结论:两篇文章表面上只写出了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两人的异化,实际上异化的只有他们两个人吗?请大家从周围人的态度入手,对此进行思考。预设三:“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成名一夜未眠,愁的不是儿子的安危,而是上哪儿捉促织,如何交差。儿子的生命竟然不如一只
35、小小的促织,突出了成名夫妇的悲惨处境,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体现出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预设四:父亲:专横暴躁,害怕“家丑”外扬,要把他赶回房间关起来,甚至恫吓他、用苹果砸他,想致他于死命。慈父之爱在他身上已消失殆尽,暴露出来的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点,她同情儿子遭受的厄运,不能接受儿子变成甲虫的事实并为此悲痛欲绝,但她内心已把儿子当作一个沉重的累赘了。妹妹:在哥哥最初变形后尚能做一点照料工作,如打扫房间、送饭等。但时间一久,她就再也“受不了了”,甚至痛哭请求父亲:“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并狡猾地辩解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
36、,他就应该“自愿跑掉”,这实际是在暗示格里高尔。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诉,把她内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正如恩格斯所说: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格里高尔的父亲、母亲、妹妹在他异化前后急剧变化的态度正说明了这些家人表面上没有异化,实际上其心灵已经异化为了极为丑陋的模样。反观格里高尔,他虽然既是出于作者的安排、也是出于自身的潜意识身体异化为了甲虫,但其心中却一直存留着对家人的爱。两相比较究竟哪一类异化得更加厉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教师总结:促织是孤愤之作,曲笔抨击现实,批判皇帝荒淫,官贪吏虐的社会现实。变形记通过人变成甲虫这一荒诞的情节,隐喻着现
37、代社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酷而缺乏人情味的社会环境和机械繁重的劳动使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情感冷漠,成为工具,成为“非人”,揭示了人被残酷的社会所“异化”的深刻主题。从小促织到大甲虫,变化的是形体,不变的是荒诞与悲凉。从蒲松龄到卡夫卡,变化的是时代、国籍、流派,不变的是对人性的探寻。变形记以象征手法为主又暗含了真实细节,促织以写实主义为主又融合了传奇色彩,两篇小说同中有异,但都展现了人的异化变形,表现了荒诞与悲凉,表达了在时代困境中人性遭受摧残的控诉。学习活动三讨论思考: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的异化有没有体现出在冷漠的社会环境中小人物的突围?展示材料: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
38、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预设五:与此段材料相比,促织的结局是一个表面上的喜剧,我们可以说,这喜剧结局更突出了封建社会人不如促织的讽刺效果,但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的结局也是作者所设置的、小人物在绝境中想方设法地突围的一种体现。因为成名之子太想使自己和家人逃过凄惨的命运,于是他在不小心闯祸之后化身为了一只神异的甲虫,并凭借这一异化拯救了自己和家人。在我们看来,这固然十分讽刺,可若从成名之子的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突围?预设六:我们在分析格里高尔异化的主观因素时说
39、过,格里高尔异化为甲虫,也是他自身潜意识里自我放逐,不愿面对现实的体现。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潜意识中不愿再寄居于这冷漠的社会中,于是格里高尔异化为了甲虫。再深入分析一下,这是否也是格里高尔对他所遭遇的这一切的消极的反抗?他的潜意识中深知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选择改变自己,借异化来试图逃离冷漠的人类社会,从而找回本真的自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突围?学习活动四以“小人物的困境与突围”为主题,以成名之子或格里高尔为核心人物,写一则文学短评。第七课时从变化到异化,小人物何以突围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本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和分析,比较其前后形象,了解环境对角色的影响。2.思考在特殊情境中,小人物所
40、面对的困境和突破的可能性3.掌握一定的人物叙述视角与手法教学重难点:环境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变形之困境与突围(一)导入本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祥林嫂和林冲身上感受到封建礼教和阶层分化对于人物命运的压迫;认识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了解了人无条件听从命运钳制的丑态和由此所导致的悲剧,我们能够非常明晰的看到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不同人物前后形象的巨大变化;而到了促织与变形记,作者对人物的塑造不满足于形象性格的变化,甚至夸张到了物种的异化,人无法为人,只能为虫。这种人的异化被推向了顶峰。那么这些鲜明的形象是如何通过作者的妙手塑造出来,并成为经典的文学形象的呢?这又对我
41、们写人叙事有什么启示呢?(二)速读回顾,概括人物形象学习活动1:再次深入文本,分成四组,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几位主人公形象特点,完成下面表格根据前六个课时的听课笔记,完成对主要人物形象的梳理,特别关注其前后形象的变化。人物人物形象的特点概述祥林嫂林冲别里科夫成名格里高尔示例:人物人物形象的特点概述祥林嫂她勤奋、仁慈、质朴、坚韧,是中国底层女性,面临着被人践踏、迫害、鄙视、被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所侵蚀的命运。林冲他善良、正直、武功高强、逆来顺受、谨慎、瞻前顾后。但在邪恶力量的摧残下,最终成为了一个充满了强烈反叛的悲壮英雄形象。别里科夫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胆小多疑、性情孤僻,在日常生活中竭力维持封建农奴
42、制度的秩序,甚至沦为“套中人”,对他人进行迫害。成名老实、胆小,不愿意把灾难转移到别人身上,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是低贱的、无能为力的人。成名的儿子变形成虫。格里高尔他努力挣钱养家,富有责任感,但是活得压抑、痛苦,渴望自由。长久以来的压力让格里高尔的精神开始崩溃,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他异化成了一只甲虫,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最后在极度的痛苦中死去。(三)深入探究,环境影响人物塑造五位主人公前后形象的“变化”和“异化”都十分地突出,思索其背后的促成因素,必然不容忽视的就是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述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时代背景、政治势力、社会民俗、人物活动等,而自然环境则主要表现在对景
43、物的描绘上。)学习活动2:基于文本,分析社会环境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五篇课文,尝试总结社会环境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并填写下表。人物小说时代背景小说中反映时代特征的语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哪些社会因素影响了他/她?请作简要分析。祥林嫂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辛亥革命之后,虽然推翻了君主制度,但封建制度并没有完全被破坏,中国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生活依旧饥寒交迫,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和灵魂的桎梏。“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分给他们。”“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封建礼
44、教的影响:祥林嫂的死和封建社会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大家都觉得祥林嫂倒霉,怕她躲着她,把“地狱”说得天花乱坠,就算是祥林嫂被怂恿“捐了门槛”,也改变不了别人对她的看法。祥林嫂就是在这样一种封建思想的压力下,走向了绝望,她觉得自己是有罪的,所以才会走上死亡的道路。社会舆论的影响:因为祥林嫂的前两个丈夫都去世了,所以很多人都对祥林嫂抱有成见,觉得她太过孤僻,祥林嫂的遭遇在她的讲述中变成了一个笑话,最终促成了祥林嫂的悲剧。林冲水浒传是北宋宣和时期的一部小说。那时候,皇室已经衰败,腐朽不堪。宋徽宗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又任命蔡京为宰相,大肆搜刮百姓,使百姓生活困苦,迫使百姓铤而走险,于是山匪四起。“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不想而今完备了!”腐败政治的影响:因为贪官污吏高俅的义子对林冲的妻子有好感,高俅对他百般刁难,让他受尽羞辱,被人诬陷,最后被贬配沧州。可是高俅还是不肯罢休,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