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第4课 土壤的成分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2验证土壤成分的实验:(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把土块放入水中,土块中冒出了气泡:(证明土壤中有空气)。(3)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的在下,细小颗粒的在上,水面漂浮一层黑色物质:(证明土壤中有沙粒、黏粒和腐殖质)。第5课 土壤的类型3土壤可分为三种类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沙质土粗糙,黏粒含
2、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黏质土细腻,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壤土粗糙程度适中。加水后,黏质土很容易握成团,搓成条,且不容易散,壤土也能握成团,搓成条,但容易散,沙质土不易成团或成条,松手即散。有的颗粒不能用手指碾碎,如沙粒,有的颗粒可以用手指碾碎成更细小的颗粒,这就是粉粒或黏粒。4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如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仙人掌、芝麻、花生、西瓜)等,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水稻、莲花)等。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月季)等
3、。第6课 肥沃的土壤5(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制作一个简易肥料袋,可以在袋中放:土、果皮、菜叶、蚯蚓等。6(土壤流失)是由于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雨水等冲刷土壤而发生的现象。(土壤沙化)是表示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的现象。引起土壤沙化的原因可能是(干旱)或(流沙入侵)等自然因素,也可能是(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开荒、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活动。第7课 保护土壤7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保护土壤的活动:(修筑梯田、轮作或休耕、植树造林)。破坏土壤的活动:(开窑烧砖、开山毁林、抛撒垃圾、过度开垦、过度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