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单元提示单元提示(教材(教材P31P31)n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史上的一段辉煌。选文缘由选文缘由思想流派思想流派选文选文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礼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庄子兼爱/墨子儒家道家墨家阅读方法阅读方法n1.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n2.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n3.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今天我们怎么读中国传统经典今天我们怎么读中国传统经典 去政治化,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去政治化
2、,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动用我们的同理心,想象进动用我们的同理心,想象进入他们生活的世界中入他们生活的世界中,去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以此观照自我,完去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以此观照自我,完成自我的圆融,领略人生行走的智慧。成自我的圆融,领略人生行走的智慧。“读者阅读经典不是单纯的读者阅读经典不是单纯的将个人无条件的交出去来服从经典,而是应当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个人无条件的交出去来服从经典,而是应当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吸收,反思反思乃至乃至批判批判一个强大的具有反思能力的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一个强大的具有反思能力的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中能够不断的丰富自我丰富自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
3、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山李山课堂活动课堂活动n1.知人论世:了解孔子的一生及论语的相关常识;n2.熟读成诵:大声朗读文本,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n3.字词落实: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n4.精读研讨: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思辨看待文中观点;n5.语言特色:赏析文本的语言特点,精妙的论说艺术。作 者 简 介作 者 简 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
4、编年体史书。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宋儒把宋儒把 论语大学中庸和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孟子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的一生出生青少年适齐返鲁周游列国晚年鲁国自宣公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三桓”手中(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昭公失败后,时年35岁的孔子对季孙氏的越礼行为很不满,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他看到鲁国如此混乱,根本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为了维护礼的尊严而离鲁适齐。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便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
5、臣、父父、子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但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而作罢。孔子不久便返回鲁国。适齐 孔子返鲁后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他的学说也更加完善。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52岁时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后来,又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在大会之上,孔子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数办事,使齐景公深感惭愧,归还了鲁国的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孔子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大
6、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返鲁周游列国从地图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从地图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大致是从鲁国出发,走了卫国、宋国、大致是从鲁国出发,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今大致路线曲阜国、等地。(现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濮阳长垣长垣商丘商丘夏邑夏邑淮阳淮阳周口周口上蔡上蔡罗山)然罗山)然后原路返回后原路返回 。晚年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整理出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终。六艺:六艺:礼礼、
7、乐、射、御、书、乐、射、御、书、数数身份证孔子生平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68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二、了解论语二、了解论语论语写作背景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
8、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了解论语了解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492章,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论语体式:(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3)叙事体:其中多
9、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三、落实字词三、落实字词深入研读深入研读食:动词,吃饭 安:安逸 敏:勤勉而1:表并列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1慎于言,就有道而2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就:接近、靠近。有道:指有道德的人。而2:表顺承 正:匡正,端正 已:通“矣”,相当于“了”。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要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好好学学君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而正焉第一条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
10、逸和享受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重在排除干重在排除干扰扰重在实践锻炼重在实践锻炼重在虚心请教重在虚心请教1.阅读学而思考:什么样的人是好学的?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对怎么办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仁”与“礼、乐”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性的东西。礼、乐都是在仁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礼乐是仁的表现礼乐是仁的表现译文: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会怎样对待礼制呢?一
11、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会如何对待乐制呢?质:质朴、朴实胜:超过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然后:这样以后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文质不可以相胜,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质”与“文”的平衡。译文: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才是君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这里说的孔子这里说的“文文”,指合乎礼的,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外在表现;“质质”,指,指内在的仁内在的仁德德。只有具备只有具备“仁仁”的内在品质,同时
12、又合乎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礼”并表现出来,方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能成为“君子君子”。“文文”与与“质质”的关系,亦即的关系,亦即“礼礼”与与“仁仁”的关系。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
13、合得当才是完美的。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文”则是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就是典型的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
14、,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朝、夕:名状,在早上、在晚上闻:知道、懂得道:道理、真理。【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成语“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凸显了作为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译文:早晨得知真理,让我当晚死去都可以。儒家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基因里喻:知晓,明白。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小人:品德低下的人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文: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4)孔子阐明了君子和小人怎样的义利观?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
15、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课外补充: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有人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例,说孔子“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结合下列孔子的言论,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6、(泰伯)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利”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斥。贤:形名,贤人,有贤德的人。齐:形动,看齐,与看齐 内:方名状,在心里。自省:宾语前置,“省自”,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省:检查、反省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孔子这里提供自我反省的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孔子这里提供自我反省的参照参照就是就是外界的外界的贤人与不贤人。以他人为参照,经常反省自己,贤人与
17、不贤人。以他人为参照,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理性地看待自己,看待自己,快速地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阅读里仁思考: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孔子给出了什么方法?士:具有某种品质或某种技能的人。弘:广、大,志向远大 毅:坚强,意志坚强以为:把作为已:停止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勇于担当译文: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
18、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任重,任重而而道远。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而后后已已,不亦远,不亦远乎?乎?”以诗解读以诗解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曹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杜甫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陆游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拼
19、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秋瑾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陆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曹操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文天祥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秋瑾譬如:比如、好比 为:堆积 篑:盛土的竹筐 平地:填平洼地。平:形动,填平。覆:倾倒。往:坚持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hn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
20、,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8.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知:通“智”,智慧。者:的人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礼记礼记中庸说:中庸说:“知、仁、
21、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真正有智慧真正有智慧是对于事物的内在根本或规律了然于心,所以什是对于事物的内在根本或规律了然于心,所以什么事情对于他当然没有了疑惑。么事情对于他当然没有了疑惑。仁者,仁者,是做到了仁,已经仁在心中的人,是做到了仁,已经仁在心中的人,当他心怀天下,当他心怀天下,爱人济众,他再也不会因他个人的境遇而忧愁,不会因受环境动摇。爱人济众,他再也不会因他个人的境遇而忧愁,不会因受环境动摇。有勇气的人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不畏惧困难,见义勇
22、为,所以不惧。9.“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也就是说也就是说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勇敢坚强的意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言:字 行:奉行,实践 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恕:宽恕,原谅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
23、“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礼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39 11.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怎样的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学会互相理解,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克:约束 复:归复一日:一旦 归:称赞,赞
24、许 由:依靠。请:请允许我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目:条目,细则 礼:名动,合乎礼敏:聪敏 请:请允许我 事:实践,从事斯:这 10.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什么?“仁仁”就是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克己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一旦做到这一点,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一旦做到这一点,天下都称赞他具有仁的品格。拥有仁德,天下
25、都称赞他具有仁的品格。拥有仁德,关键在自己关键在自己,自己不去,自己不去追求,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运用追求,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运用排比排比,点明具体是,点明具体是要要“视听言视听言动动”都符合礼都符合礼。内心向仁,行动合礼内心向仁,行动合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仁仁”是是“礼礼”的内化和自觉。的内化和自觉。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类似同学们 夫:那 兴:激发人的感情【使人联想】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迩:近 事:侍奉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译文
26、: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12.孔子认为诗经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兴”,是说诗经能够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能影响人们的心灵,调动其内在情感,引起情感共鸣。“观”,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沟通交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怨”,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点出诗经的重
27、要价值。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点出诗经的重要价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运用运用反问和铺陈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孔子孔子认为诗经的作用是什么认为诗经的作用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你如何理解?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章节主要观点说理方法第一章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谨言慎行)道理论证第二章礼、乐以
28、仁为基础(重视仁德)道理论证第三章执着追求“道(真理)”(追求真理)道理论证第四章君子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对比论证第五章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对比论证第六章文质兼备,方为君子(表里如一)对比、道理第七章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勇于担当)道理论证第八章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比喻论证第九章智、仁、勇(完美人格)举例论证第十章克己复礼为仁(自我约束)道理论证第11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道理论证第12章诗的社会功用(养德增智)举例论证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三、归纳概括十二章内容讲述内容章节顺序君子与小人论“仁”论“道”的学习修己与待人学习诗礼的重要性第1、4、6章第2、7、
29、9、10章第3、8章第5、11章第12章总结全文讨论了君子人格和修身养性的问题君子之德|修身养性(外求)|修身养性(内求)安贫乐道谨言慎行重义轻利表里如一追求真理锲而不舍养德增智重视仁德自我反省勇于担当智仁勇自我约束仁爱之心品味说理艺术n1.巧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刻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等。n2.多用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差异。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n3.运用整句(对偶、排比),使语言整饬,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 君子,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君子,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据杨伯峻先生考证,据杨
30、伯峻先生考证,“君子君子”一词在论语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过中共出现过107107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关于部论语就是一部关于“君子君子”的学说。的学说。世有孔丘,世有孔丘,“君子君子”始立。可以说,是在孔始立。可以说,是在孔子的精心重塑和不遗余力的维护下,子的精心重塑和不遗余力的维护下,“君子君子”一词才散发出如此高贵的气质。而自从有了一词才散发出如此高贵的气质。而自从有了“君子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我们的文化便有脊这一理想人格,我们的文化便有脊梁,余秋雨先生说梁,余秋雨先生说:“:“对中国文化而言,有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了君子,什么都有了;
31、没有君子,什么都徒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劳。”此言得之。此言得之。拓 展 延 伸为什么现在的武侠小说都没有武侠味了?拓 展 延 伸岳不群道岳不群道:“:“子曰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较量武功高低,自较量武功高低,自古贤者所难免,在下久存向左师兄讨教之心。只是今日五岳派新建,古贤者所难免,在下久存向左师兄讨教之心。只是今日五岳派新建,掌门人尚未推出,在下倘若和左师兄比剑,倒似是来争做这五岳派掌掌门人尚未推出,在下倘若和左师兄比剑,倒似是来争做这五岳派掌门一般,那不免惹人闲话了。门一般,那不免惹人闲话了。”左冷禅道左冷禅道:“:“岳兄只消胜得在下手中长剑,五岳派掌门一席
32、,自当岳兄只消胜得在下手中长剑,五岳派掌门一席,自当由岳兄承当。由岳兄承当。”岳不群摇手道岳不群摇手道:“:“武功高的,未必人品也高。在下就算胜得了左兄,武功高的,未必人品也高。在下就算胜得了左兄,也不见得能胜过五岳派中其余高手。也不见得能胜过五岳派中其余高手。”他口中说得谦逊,但每一句话他口中说得谦逊,但每一句话扣得极紧,始终显得自己比左冷禅高上一筹。扣得极紧,始终显得自己比左冷禅高上一筹。左冷禅越听越怒,冷冷的道左冷禅越听越怒,冷冷的道:“岳兄岳兄君子剑君子剑三字,名震天下。三字,名震天下。“君子君子”二字,人所共知。这个二字,人所共知。这个剑剑字到底如何,却是耳闻者多,字到底如何,却是耳
33、闻者多,目睹者少。今日天下英雄毕集,便请岳兄露一手高明剑法,也好让大目睹者少。今日天下英雄毕集,便请岳兄露一手高明剑法,也好让大伙儿开开眼界伙儿开开眼界!”!”笑傲江湖笑傲江湖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一)自强不息(二)与时俱进(三)天人和谐(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
34、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
35、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
36、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作业:思辨看待文中观点n论语中的观点,可以穿越几千年的时空,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启发意义。当然,要更好地指导现实,则要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努力做到有所启发和感悟。n请从右边的几个选题中选择一个,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段话阐发自己的收获和评价。n也谈“义和利”n我看“仁与礼”n何为“君子”?n“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之我见n“好学”新说n“学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