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精选练习题汇编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过百年风雨,因初心不改而朝气蓬勃;迈向伟大复兴,因矢志不渝而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谈谈如何确保此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进一步做
2、好脱贫人口增收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各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8年时间,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人脱贫。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抓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受到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依旧面临不少挑战。抓实抓细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要多管齐下,切实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着眼于从多个维度为脱贫群众
3、深化帮扶,及时、准确监测可能的返贫致贫情况发生,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进一步做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区、半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近年来,该县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围绕“尧乡优鲜”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扎实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抓好物流建设,培养电商人才,壮大农村电商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了从产地批发向直销、专卖、“互联网+农特产品”等现代化销售方式的转变。目前该县电商从业人员300余人,网上活跃店铺600余个;2022年网络零售额达2.8亿元,1万名老区群
4、众从电商中受益。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该县是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形成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协同机制,它是适应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符合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创造性成果。新型举国体制对于风险的承受、应对、化解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如在疫情防控中,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并精准施策
5、,高度组织起全国范围内各级党组织、社区基层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形成有力的社会动员网络,凝聚社会最大共识,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能够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论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正确性。5、2023年1月7日至8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
6、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全力履行职责使命,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据此,有人认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这都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的目标。”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析。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保留古典诗词,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
7、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内容和形式。书法、京剧、诵读经典等进课堂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工作。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说明开展“书法、京剧、诵读经典等进课堂”试点工作依据。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开创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材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就是始终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首先,只有不断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为现代化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其次,稳定是前提和保证。中国社会治乱更替的历史表明,稳定的
8、环境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改革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新旧体制、新旧利益格局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甚至冲突。没有稳定的政治权威和法律秩序,这些摩擦与冲突就可能导致社会分裂,甚至社会崩溃。最后,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心一意谋发展。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分析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
9、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0月28日,由普洱市人民政府、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景迈之约庆祝景迈山申遗成功文化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景迈
10、山古茶林申遗成功,将带来旅游观光人数的大幅增加。若无科学评估旅游承载量和合理限制参观人数,将可能对古茶林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对景迈山基础设施承载带来极大压力,遗产地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程度将会加深。外来人口的增加、外来文化的传入将引起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的改变,使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的内在动力效力减弱。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景迈山古茶林文化遗产应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南昌主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长江的保护和发展做出重要讲话。“从长远来看,
11、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不搞大开发是不要乱开发、低水平开发、粗放开发、破坏性开发,而是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现在路子是对的,要继续走下去。”“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要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
12、色低碳产业。”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做法。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
13、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l)阅读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合理性。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
14、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三峡大坝如今,这些都已成为现实,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蓝图已绘就,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在“新长征”中大胆探索。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状态的相关知识,阐
15、述你对“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的认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材料一: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资源开发轻科学统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强调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
16、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材料二: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2022年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
17、和文化等需求。(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及时代价值。(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国湿地保护方案蕴含的哲学智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目标和发展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提出了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初期,党认识到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18、时代,党深刻认识到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现代化模式,各国历史不同、国情不同,现代化道路选择也各不相同。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结合材料,分析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15、阅读材料
19、,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改写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理论,也让他意识到存在野生的雄性不育株。随后,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田间实际探索,袁隆平设想采取“三系法”技术路线,培育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而找到不育株是实现“三系法”技术路线的第一步。当时,袁隆平的学生在观察野生稻时发现三株雄花颜色异于正常稻花的稻穗。他意识到,这三株稻穗很可能是雄性不育野生稻。这三株稻穗的镜检结果完全不育,袁隆平当即命名这株神奇的野生稻为“野败”。“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由此打开了突破口,中国杂交水稻事业也由此开启新篇
20、章。历时两年,在检查了十几万株稻穗后,终于发现了6株雄性不育株,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次回交转育。1973年10月,袁隆平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年会上宣告,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目前杂交水稻累计推广应用70多个国家近100亿余亩,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结合材料,说明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并于2023年7月1日正式施行。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新主体新行为新危害日益多元,反间谍斗争面临诸多新挑战,如来自境外的情报战威胁
21、和网络攻击风险等。2014年版反间谍法存在的间谍行为界定较窄、安全防范制度不够健全、行政执法赋权不足、法律责任相对单一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等新部署新要求及时写入法律,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充分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依据。17、材料一: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国家发改委与有关部门推动一揽子宏观政策出台落地,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就业民生方面,促进新业态
22、发展和灵活就业,拓宽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在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将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按规定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和就业援助范围。材料二: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可以说,中医药功不可没。今天,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许多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中药超剂量使用造成的中毒事件将中医药“妖魔化”。殊不知,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理念,传统中医药学认为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毒性反应。(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
23、说明国家在就业民生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批驳将中医药“妖魔化”的观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针对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薄弱环节作出重点部署。规划指出,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深入研究长江文化的起源特质和发展脉络,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彰显长江文化时代价值。全面推进长江文物
24、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加强长江文物保护管理,推动长江文物活化利用,提高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历史文脉。规划的印发出台,将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指引和保障,更好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印发规划的正确性。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但近年来,在青年中也有一个违和的跳音:“躺平”。躺平并非今天社会的主流
25、,但也传递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社会物质丰裕下的安于现状、时代开阔变迁中的犹疑观望、再攀高峰时的畏难情绪回望民族复兴的征途,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的成立,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哪一个又是躺着“赢”来的?没有一项崇高的事业不经艰难,蓝图宏伟,任务必然艰巨。理想远大的个人、成熟理性的社会、目标笃定的民族,不会相信捷径!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今天,我国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建功新时代,奋斗正当时!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谈谈你对“躺平不可取”“
26、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的理解。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1928年3月出生,1945年8月参加工作,同年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6月离休。周永开同志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川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无论是在岗,还是离休以后,几十年如一日苦干实干,为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默默奉献,是百姓心中的“周老革命”。他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推动当地林业工作成为全国先进;勇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顶着压力查办案件。他坚守“人可
27、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承诺,带领党员群众护林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把群众当亲人,十余年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帮助和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他淡泊名利,发扬优良家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康的政治本色。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分析周永开的事迹对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参考答案1、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脚踏实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认真学习主题教育的精神,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洗礼,勇于担
28、当,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谈谈如何确保此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需要调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可联系教材知识“物质决定意识”作答,说明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脚踏实地;关键词: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
29、具体目标,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可联系教材知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作答,说明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年时间,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l亿人脱贫。但受到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依旧面临不少挑战。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实践,可以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进一步做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要求
30、,切实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3、答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该县从本县地理环境、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克服不利的地理环境制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电子商务产业,促进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析:4、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人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构建新
31、型举国体制,有利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凝聚社会最大共识,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规律是客观的,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论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正确性。回答正确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按照世界观、方法论和材料分析的顺序组织答案。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形成新时
32、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协同机制,它是适应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符合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创造性成果可联系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对于风险的承受、应对、化解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凝聚社会最大共识,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可联系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及作用;关键词: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能够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可联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5、答案:(1)该观点是片面
33、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把握我国政法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因此,该观点具有合理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要求在遵循政法工作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的目标”的观点不合理。6、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另
34、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这就要求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试点工作可以总结经验,为各地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益指导,有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7、答案: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双方在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改革和稳定之间具有斗争性,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不可避免地出现摩擦,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二者之间又具有同一性,稳定是国家治理和改革的根本前提,
35、而改革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进一步稳定社会。改革和稳定统一于发展,在两者的对立统一中中国走出了一条现代化新道路。8、答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我们建设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建设农业强国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
36、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9、答案: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申遗成功后会带来旅游观光人数的急剧增加,如不加以合理限制,将对古茶林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申遗成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相关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为保护而开发,避免破坏性开发,从而实现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解析:本题属于小切口的主观题,解题时要指出矛盾基本属性的内涵,
37、然后指出保护与开发两者是对立和统一关系,指出两者具有斗争性、同一性,最后要指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10、答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正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国家直面长江经济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推动绿色发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长江经济带开发要发挥其独特优势,联通内外,助力构建新发展
38、格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长江经济带开发既要重视开发,又要重视保护,既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进行污染治理,又要突出重点。11、答案:(1)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人与自然既有对立属性,又有统一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当自觉树立群众观念和群
39、众路线。贯彻这一观点和路线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中国式现代化应当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12、答案: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把蓝图变成现实要重视量的积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砥砺前行的“长征”。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党在百年伟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伟业,强国复兴的蓝图在实践探索中一步步变为现实。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我们要抓住开局起步的关键期,促成质的飞跃。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
40、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认识类主观题,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阐述对“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的认识。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可联系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有效信息:民族复兴的蓝图已绘就,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可联系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
41、上开始新的量变。有效信息: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在“新长征”中大胆探索可联系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3、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适应了实践发展需要,是经受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42、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两山”理念,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我国遵守湿地公约,积极履行义务,适时出台湿地保护法,让湿地保护法治化,以法治推进湿地保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国在湿地保护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满足人们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需要调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
43、知识,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和时代价值,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资源开发轻科学统筹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决定认识;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联系教材知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需要调用寻觅社会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两山”理念,中国湿地保护
44、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联系教材知识社会意识反作用;关键词: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联系教材知识上层建筑的作用;关键词:满足人们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可联系教材知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4、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而生并不断深化发展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真理性认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将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党对中国式现
45、代化的认识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属于体现类试题。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提出了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初期,党认识到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深刻认识到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提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
46、性的唯一标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真理性认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将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5、答案:(1)袁隆平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田间实际探索提出了“三系法”技术路线,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袁隆平及其研究团队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最终获得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从提出“三系法”技术路线到进行反复的实践验证,最后袁隆平宣布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4)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了粮食增产,体现了实践是认
47、识的目的。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需要调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袁隆平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田间实际探索提出了“三系法”技术路线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关键词:袁隆平及其研究团队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最终获得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关键词:从提出“三系法”技术路线到进行反复的实践验证,最后袁隆平宣布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关键词: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了粮食增产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6、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014年反间谍法实施以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纵深推进,存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需要作出全面修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可以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