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南省涟源市 2017届高三数学第十二次月考试题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 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 U=0, 1, 2,
2、3, 4, 5, A=1, 2, B=x Z|x2 5x+4 0, 则 ?U( A B) =( ) A 0, 1, 2, 3 B 5 C 1, 2, 4 D 0, 4, 5 2 在复平面内,复数 ( i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3等比数列 an的前 n 项和为 Sn,已知 a2a5=2a3,且 a4与 2a7的等差中项为 ,则 S5=( ) A 29 B 31 C 33 D 36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则 sin sin B命题: “ ? x 1, x2 1” 的否定是 “ ? x 1, x2 1” C直线 ax+y+2=0与
3、 ax y+4=0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a= 1 D “ 若 xy=0,则 x=0 或 y=0” 的逆否命题为 “ 若 x 0或 y 0,则 xy 0” 5已知 | |=1, | |= ,且 ( ),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为( ) A B C D 6如图 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俯视图中的曲线为四分之一圆,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2 7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则输出的结果是( ) A 1 B C D 2 8为得到函数 y= sin2x的图象,可将函数 y=sin( 2x )的图象( ) A向左平移 个单位 B向左平移 个单位 C向右平移 个单位 D向右平移 个单位 9. 已知在三棱锥 P ABC
4、 中, PA=PB=BC=1, AB= , AB BC,平面 PAB 平面 ABC,若三棱锥的 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 A B 3 C D 2 10.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 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 .” 其大意为:3 “ 有一个人走了 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因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 6天后到达目的地 .” 问此人第 4天和第 5天共走了( ) A 60里 B 48里 C. 24里 D 36 里 11已知椭圆 C: + =1( a b 0),点 M,
5、 N, F分别为椭圆 C的左顶点、上顶点、左焦点,若 MFN= NMF+90 ,则椭圆 C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12设 f( x)、 g( x)分别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 x 0 时, f ( x) g( x)+f( x) g ( x) 0且 g( 3) =0则不等式 f( x) g( x) 0的解集是( ) A( 3, 0) ( 3, + ) B( 3, 0) ( 0, 3) C( , 3) ( 3, + ) D( , 3) ( 0, 3) 第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 13已知等差数列 an的前 n
6、 项和为 Sn,且满足 ,则数列 an的公差是 14若 P 为圆( x 2) 2+y2=1 上的动点,则点 P 到直线 l: x y+2=0 的最短距离为 15已知不等式组 则 z= 的最大值为 16已知双曲线 =1( a 0,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点 P( 3, )为双曲 线上一点,若 PF1F2 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1,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满分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在 ABC中,角 A, B, C的对边分别是 a, b, c,已知 cos2A= , c= , sinA= sinC ( )求 a的值; 4 ( )
7、 若角 A为锐角,求 b的值及 ABC的面积 18已知矩形 ABCD中, AB=2, AD=5, E, F分别在 AD, BC上,且 AE=1, BF=3,沿 EF将四边形 AEFB折成四边形 AEF B ,使点 B 在平面 CDEF 上的射影 H在直线 DE上,且 EH=1 ( 1)求证: AD 平面 BFC ; ( 2)求 C到平面 BHF 的距离 19 2016年 5月 20日,针对部分 “ 二线城市 ” 房价上涨过快,媒体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可能再次确定五条措施(简称 “ 国五条 ” )为此,记者对某城市的工薪阶层关于 “ 国五条 ”态度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 60 人,作出了他们的月收
8、入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同时得到了他们的月收入情况与 “ 国五条 ” 赞成人数统计表(如表): 月收入(百元) 赞成人数 5 15, 25) 8 25, 35) 7 35, 45) 10 45, 55) 6 55, 65) 2 65, 75) 2 ( )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 60人的中位数和平均月收入; ( )若从月收入(单位:百元)在 65, 75)的被调查者中随机选取 2 人进行追踪调查,求被选取的 2人都不赞成的概率 20已知点 F是拋物线 C: y2=2px( p 0)的焦点,若点 M( x0, 1)在 C上,且 |MF|= ( 1)求 p的值; ( 2)若直线 l经过点 Q
9、( 3, 1)且与 C交于 A, B(异于 M)两点,证明:直线 AM与直线BM的斜率之积为常数 6 21已知函数 f( x) =ex mx2 2x ( 1)若 m=0,讨论 f( x)的单调性; ( 2)若 x 0, + )时, f( x) 1恒成立,求 m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第( 22)、( 23)题二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2、(本小题满分 10分)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是2 12 ()22xttyt? ? ?是 参 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
10、轴,且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圆 C的极坐标方程为 =2 2 cos( )4?。 ( 1)求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与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 2)设圆 C与直线 l 交于 A、 B 两点,若 P点的直角坐标为( 1, 0),求 |PA|+|PB|的值 7 23、 (本小题满分 10分)选修 4-5 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f( x) =|x 1|+|x a|( a R) ( 1)当 a=4时,求不等式 f( x) 5的解集; ( 2)若 f( x) 4对 x R恒成立,求 a的取值范围 8 第十二次高三月考(文)数学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11、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D 2 A 3 B 4 C 5 B 6 C 7 A 8 C 9. B 10. D 11 A 12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 小题 5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 13 2 14 2 1 15 3 16 =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满分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 )在 ABC中,因为 , 由正弦定理 , 得 ? ( ) 由 得, , 由 得, , 则 , 由余弦定理 a2=b2+c2 2bccosA, 化简得, b2 2b 15=0,解得 b=5或 b= 3(舍负) 所以 ? 18
12、( 1)证明: AE BF, AE BF ,又 AE ?平面 AED , BF ?平面 AED BF 平面 AED 同理又 CF ED, CF 平面 AED 且 BF CF=F, 平面 AED 平面 BFC 又 AD ?平面 AED , AD 平面 BFC ( 2) 解 : 由题可知 , , EH=1, BH 底面 EFCD, , 9 又 BF=3 , , FC=AD BF=2S HFC=FC?CD=2 , , , 19解:( )设中位数为 x,由直方图知: 10 0.015+10 0.015+( x 35) 0.025=0.5, 解得 x=43; 平均数为 =( 20 0.015+30 0.
13、015+40 0.025+50 0.02+60 0.015+70 0.01) 10=43.5; 这 60 人的平均月收入约为 43.5百元; ? ( )月收入为(单位:百元)在 65, 75)的人数为: 60 10 0.01=6人, ? 由表格赞成人数 2人,则不赞成的 4人为: 记不赞成的人为: a, b, c, d;赞成人数为: A, B 则从这 6人中随机地选取 2人一共有 15种结果如下: ab, ac, ad, aA, aB, bc, bd, bA, bB, cd, cA, cB, dA, dB, AB; ? 其中 被选取的 2人都不赞成的结果有 6种结果如下: ab, ac, ad
14、, bc, bd, cd; ? 记事件 A: “ 被选取的 2人都不赞成 ” , 则: P( A) = = = ; 故被选取的 2人都不赞成的概率为 ? 20解:( 1)由抛物线定义知 |MF|=x0+ ,则 x0+ = ,解得 x0=2p, 又点 M( x0, 1)在 C上,代入 y2=2px,整理得 2px0=1,解得 x0=1, p= , p的值 ; ( 2)证明:由( 1)得 M( 1, 1),拋物线 C: y2=x, 当直线 l经过点 Q( 3, 1)且垂直于 x轴时,此时 A( 3, ), B( 3, ), 10 则直线 AM的斜率 kAM= ,直线 BM的斜率 kBM= , kAM?kBM= = 当直线 l不垂直于 x轴时,设 A( x1, y1), B( x2, y2), 则直线 AM的斜率 kAM= = = ,同理直线 BM 的斜率 kBM= , kAM?kBM= ? = ,设直线 l的斜率为 k( k 0),且经过 Q( 3, 1),则直线 l的方程为 y+1=k( x 3), 联立方程 ,消 x得, ky2 y 3k 1=0, y1+y2= , y1?y2= = 3 , 故 kAM?kBM= = = , 综上,直线 AM与直线 BM的斜率之积为 21解:( 1)当 m=0时, f( x) =ex 2x f ( x) =ex 2,令 f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