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材料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
2、皆不及往。(节选自姚鼎登泰山记材料二:辽东朱孝纯子颍知泰安府之二年,墙内既治无事,作楼于居室之东,曰晴雪之楼。又一年,余自京师来游泰山,偕子颍登其上。思昔子颍西在巴蜀,以军兴使云南永昌,后又逾美诺之岩,入小金川之阻,冰雪所冱,师旅所屯,往来常数千里。今年贼起泰安邻郡子颍最先造大府幕为出方略亲战临清城下。巨炮越头上,手射毙贼首一人,率士入城,遂定余孽,余诚伟其气。然方其出入险难之地,履锋镝之所交,忠谋勇气,谊不顾己,固不知复有燕游之乐。及事定时夷,口不言功伐,萧条登眺,澹若无为。此所挟持,盖过人益远矣。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与子颍仰瞻巨岳,指古明堂之墟,秦汉以来登封之
3、故迹,东望汶源西流,放乎河济之间,苍莽之野,南对徂徕,新甫,思有隐君子处其中者之或来出。慨然者久之,又相视而笑。余之来也,大风雪数日,崖谷皆满。霁日照临,光晖腾映,是楼之名,若独为余今日道也。然则楼之记,非余而孰宜为?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作楼始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姚鼐记。(姚鼐晴雪楼记,有删改)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其远古刻尽漫失B.皆不及往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固不知复有燕游之乐固一世之雄也D.此所挟持挟飞仙以遨游1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4、)今年贼起泰安A邻郡B子颍C最先造D大府幕E为出方略F亲战G临清城下。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府朱孝纯子颖,子颖是朱孝纯的字,此处是“官职加姓名加字”的称谓方式。B.戊申晦,是采用天干地支纪日法;“是月丁未”“壬戌之秋”采用同样的纪日法。C.登封,即登山封禅,此处指泰、汉以来的帝王登上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D.乾隆,清高宗的年号,“元嘉草草”中“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篇文章都是姚鼐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到泰安游玩时,与友人朱孝纯同登泰山、晴雪楼后所记;两文所记风雪应为同一场风雪
5、。B.在姚鼐心中,朱孝纯远超常人,他在战时忠心多谋,勇武豪气,坚守道义不顾安危;在诸事安定之后,却不言自身功绩,安然自若。C.姚鼐自称“驽怯无状”,又因疾病辞官,心中深深忧虑。但与友人仰瞻大山,追寻旧迹、放眼远眺后,自己终于忧虑全无,豁达自适。D.姚鼐与友人游玩时经历数日风雪后恰逢雪霁初晴,他认为“晴雪楼”之名正巧诉说呈现了眼中之景,自己非常适合为晴雪楼写篇记。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手射毙贼首一人,率士入城,遂定余孽,余诚伟其气。(4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5分)(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6、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4分)15.两则材料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材料一: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 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 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
7、焉。(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年)材料二: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传而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鯀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
8、,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 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晋侯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注】:祁奚:晋大夫,中军尉,文中又被称为“祁大夫”。午:祁午,祁奚之子。赤,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之子。叔向:名羊舌肸,字叔向,羊舌虎的哥哥。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乐王鲋见叔向曰A吾为B子请C叔向D弗应E出不拜。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焉,兼词,相当于介词加
9、代词的“于之”,跟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焉”用法相同。B.于是,在这时候,跟现代汉语“于是”用法不同,跟赤壁赋中“于是饮酒乐甚”的“于是”用法也不同。C.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左传就是解释“六经”中的春秋的,又名左氏春秋等。D.从,是“顺从”的意思,跟师说中“犹且从师而问之”的“从”词义不同而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祁奚先举荐自己的仇人接替自己的职位,因为他可能知道此人快死了,接着就举荐自己的儿子,从而赢得了“能举善”的美名。B.文中引用商书诗经的句子都是为了说明祁奚胸怀坦荡,不偏不私,一心为公为善,故而才能举贤荐能,毫无私恩。C.叔向获
10、罪于宣子的时候,一开始就认定乐王鲋不能救出自己,只有已经告老在家的祁奚才能救自己。结果证明了叔向的正确。D.宜子在祁奚阐明了杀叔向的利弊后,通过努力免除了叔向的罪责,最终,祁奚没见叔向就回家了,叔向也没有当面致谢就上朝去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2)宜子说,与之乘,以言诸晋侯而免之。14.文中塑造祁奚“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的形象时,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前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11、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1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
13、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材料二: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
14、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者薄A暮B举网C得D鱼E巨口F细鳞G状如松H江之鲈。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15、分)( )A“七月既望”与“是岁十月之望”中“望”的意思相同。B“顾而乐之”与“顾安所得酒乎”中“顾”的意思相同。C“西望夏口”与“掠予舟而西也”中“西”的用法不同。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与“适有孤鹤”中“适”的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面描绘真景抒写真情,通过无需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B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描写,真切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C最后写看见道士化鹤,空灵奇幻,迷离恍惚,表现了作者怅然若失的苦闷。D赤壁赋前后两篇,同地两游,都情景交融,可谓同工异曲,各有千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6、)(1)酗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14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被后人称为姊妹篇,而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却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材料一: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7、,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材料二: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 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 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
18、,而亦欲人之善己也。 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 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 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 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 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锚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僼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 故君子道其常,雨小人道其怪。(节选自荀子荣辱)【注】注错:措置,安排处置。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19、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好荣 A 恶辱 B好C 利恶害D是君子小人之所E同也 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H异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文中指前者。B.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与成语“何足挂齿”中的“挂齿”的意思不同。C.疾,极力、尽力,与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的意思相同。D.弥,更加、越发的意思,与成语“欲盖弥彰”“欲盖弥著”中的“弥”的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针对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
20、行的现状,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B.韩愈认为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并不是传道解惑的老师;只请教断句这些小问题,而忽视大问题的人是不明智的。C.荀子认为小人的智慧用在说荒诞的话、欺诈或做出禽兽的行为上,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其结果也一定会遇到他所厌恶的。D.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资质、智慧差不多,但他们的做法并不相同,采取正常途径的君子比采取怪僻途径的小人更容易出现危险。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译文: (2)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
21、之所为也。译文: 14.两则材料都说到了“君子”,韩愈和荀子对“君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3分)答: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选,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
22、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园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荀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
23、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 (节选自申鉴中论治学,有删节)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3处不给分。(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声非加疾也”与成语“疾风扫秋叶”中的“疾”字含义相同。 B“六艺”指六种技能、才能,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含义相同。 C.“然后知不学之困”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两句中“困”字含义不同。 D.“好学之谓也”与“蚓无爪牙之利,筋
24、骨之强”(劝学)的句式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都点出了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和品行 的原因是善于借助后天的学习。 B材料二阐述了从前帝王重视对公卿大夫子弟进行“三教”教育,并指出“三教”对 人类社会形成完善的道德规范很重要。 C材料二以器物不加修饰就不可能美观好看来比喻学习,进而论证只要经过学习,就 一定能够具备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D.材料二引用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使论据确凿充分,阐明了 学习要好学不倦这一观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教材中所学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学也者,所以
25、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4分)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4分)14.材料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应有的态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何承矩,字征则。开宝二年,从父继筠讨刘崇,生擒其伪将胡澄。四年,特除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中,兵泉州,以平草寇功,迁闲厩使,更擢权知河阳,六年徙潭州。端拱初,除淄州刺史,签书沧州事。时契丹数寇边,承矩请屯兵于顺安寨西关易河沟口引水,东西三百馀里,南北五十七里,筑堤潴水,以助要害,太宗用其策,会霖潦为患,议者多攻其失,承矩援汉魏至唐故事以折之。诏以承矩为河北
26、制置屯田使,民遂获莞蒲鱼蛤之利,而稻田岁入亦助边饷,自是高阳、并海以抵顺安,绝胡寇奔冲之虞。又言顺安至西山,不远百里,亦多川源,愿因而广之,用息外患,朝廷虽嘉之,未及行也。太宗即位,尝手疏和戎为息民之利。景德初,契丹修好,上益善其有谋,又命知雄州,进本州团练使兼安抚使。时虏使初至,承矩以为待遇之礼,宜得折中,庶可久也,上嘉纳。卒,年六十六,赠相州观察使。缘边及涿、易州军民,闻承矩卒,无不流涕,相与至雄州发哀供佛。何氏世为名将,而承矩好学有文,所与游者必贤士大夫有文集藏于家平时章疏论事多适用。既卒,上遣内侍就其家,取存日奏疏进内。太宗知其好学,喜吟咏,前后命中贵人赐以御制并书,积五十馀轴,又面付
27、手札以褒之。初除团练使,真宗谓宰臣曰:“承矩将家子,知书好名,以才能自任,宜授以美名。”遂除英州,及丐罢瓦桥,诏自择代,遂荐李允则,亦良将也。承矩御下以诚,同其甘苦,边民有告机事者,必与款语,无所猜忌,故虏中动息无不逆知。至道初,虏骑万馀,夜逼城蝶,迟明承矩出战,斩获甚众,得其酋长,虏始引去,议者犹以开关不俟命为罪,故徙沧州。魏廷式采访河北,得其功状,朝廷遣使实覆,将士始获推赏。承矩治沧、雄州三任,绩效甚著。(节选自曾巩隆平集,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所与A游者B必贤C士大夫D有文集
28、E藏于家F平时章疏G论事多H适用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诚,用介词“以”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并后置,与“鞣以为轮”(劝学)的句式不同。B.夜,指在晚上,名词作状语,与“吾从而师之”(师说)中“师”的用法相同。C.故事,指旧事、先例。今义指的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D.利,指利益、好处,与“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利”的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承矩深得民心。沿边及涿州、易州的军民听说何承矩去世没有不流泪痛哭的,一起到雄州举行哀悼仪式。B.太宗知道何承矩好学
29、喜吟咏,便派中贵人将御制并书送给他,还当面交付手札以示褒奖。C.太平兴国年间,何承矩出兵泉州并平定草寇有功,于是迁任闲厩使,又提升为暂代河阳知府。D.何承矩担任河北制置屯田使时,提出的以稻田收入资助边饷、扩大江河源头等主张,都得以实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宗用其策,会霖潦为患,议者多攻其失。(4分)(2)边民有告机事者,必与款语,无所猜忌,故虏中动息无不逆知。(4分)14.真宗为什么要给何承矩“授以美名”?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分)202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教师版(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30、015题。材料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节选自姚鼎登泰山记材料二:辽东朱孝纯子颍知泰安府之二年,墙内既治无事,作楼于居室之东,曰晴雪之楼。又一年,余
31、自京师来游泰山,偕子颍登其上。思昔子颍西在巴蜀,以军兴使云南永昌,后又逾美诺之岩,入小金川之阻,冰雪所冱,师旅所屯,往来常数千里。今年贼起泰安邻郡子颍最先造大府幕为出方略亲战临清城下。巨炮越头上,手射毙贼首一人,率士入城,遂定余孽,余诚伟其气。然方其出入险难之地,履锋镝之所交,忠谋勇气,谊不顾己,固不知复有燕游之乐。及事定时夷,口不言功伐,萧条登眺,澹若无为。此所挟持,盖过人益远矣。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与子颍仰瞻巨岳,指古明堂之墟,秦汉以来登封之故迹,东望汶源西流,放乎河济之间,苍莽之野,南对徂徕,新甫,思有隐君子处其中者之或来出。慨然者久之,又相视而笑。余之来也
32、,大风雪数日,崖谷皆满。霁日照临,光晖腾映,是楼之名,若独为余今日道也。然则楼之记,非余而孰宜为?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作楼始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姚鼐记。(姚鼐晴雪楼记,有删改)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其远古刻尽漫失B.皆不及往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固不知复有燕游之乐固一世之雄也D.此所挟持挟飞仙以遨游1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年贼起泰安A邻郡B子颍C最先造D大府幕E为出方略F亲战G临清城下。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33、的一项是(3分)A.知府朱孝纯子颖,子颖是朱孝纯的字,此处是“官职加姓名加字”的称谓方式。B.戊申晦,是采用天干地支纪日法;“是月丁未”“壬戌之秋”采用同样的纪日法。C.登封,即登山封禅,此处指泰、汉以来的帝王登上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D.乾隆,清高宗的年号,“元嘉草草”中“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篇文章都是姚鼐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到泰安游玩时,与友人朱孝纯同登泰山、晴雪楼后所记;两文所记风雪应为同一场风雪。B.在姚鼐心中,朱孝纯远超常人,他在战时忠心多谋,勇武豪气,坚守道义不顾安危;在诸事安定之后,却不言自身功绩,安然自若
34、。C.姚鼐自称“驽怯无状”,又因疾病辞官,心中深深忧虑。但与友人仰瞻大山,追寻旧迹、放眼远眺后,自己终于忧虑全无,豁达自适。D.姚鼐与友人游玩时经历数日风雪后恰逢雪霁初晴,他认为“晴雪楼”之名正巧诉说呈现了眼中之景,自己非常适合为晴雪楼写篇记。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手射毙贼首一人,率士入城,遂定余孽,余诚伟其气。(4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5分)(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4分)15.两则材料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35、(一)文言文阅读10.CA项,弥漫/模糊;B项,赶得上(指时间上来得及)/比得上;C项,都为本来、固然之意;D项,凭借(依赖)/偕同11.BEF(正确标点为:今年贼起泰安邻郡,子颍最先造大府幕,为出方略,亲战临清城下。)12.B(“壬戌之秋”是天干地支纪年,而非天干地支纪日。)13.C(“自己终于忧虑全无,豁达自适”表述不当,材料二第三段末尾说“慨然者久之”,能看出作者在与友人同游,追寻旧迹的过程中,还是生发出诸多人事际遇等感慨,所以并不能说是“忧虑全无”。)14.(1)(他)亲手射杀一位贼人首领,率领士兵进入城中,于是平定残余的寇贼,我实在是佩服他豪气冲天。(“定”翻译为“平定”1分;“诚”
36、翻译为“实在、确实、的确”1分;句意2分)(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为“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各1分;“用心专一”判断句,译为“是因为它用心专一”/“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得1分;句意2分)(3)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耻”译出“以为耻”等意动用法1分;“相师”译为“拜别人为师”1分;句意2分)注意: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15.材料一侧重写作者在日观亭观日
37、出时所见之景及泰山的名胜古迹。(1分;答出泰山日出之景,即可得1分)材料二侧重写朱孝纯其人其事及作者与他偕同游览的经历和感受。(2分;答出朱孝纯其人其事可得1分,答出作者与友人偕同游览的经历和感受可得1分)参考译文(材料二):辽东朱孝纯任泰安府知府的第二年,其境内已治理得井井有条,便在居室的东侧建造楼阁,命名为晴雪楼。又过了一年,我从京城来游历泰山,与子颍一起登泰山。回想从前子颍在巴蜀之时,因为征集财物以供军用去往云南永昌,后来又越过美诺(今指四川小金县)之山,进入小金川的险要地带,那里冰雪冻结,同时也是军队的驻扎之处,(从巴蜀到云南永昌)往来常常有几千里之远。今年贼寇在泰安的临近州郡兴起,子
38、颍最先建造大府幕,(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制定方法和谋略,亲自在临清城下作战。大炮从头顶掠过,他亲手射杀一位贼人首领,率领士兵进入城中,于是平定残余的寇贼,我实在是佩服他豪气冲天。然而当他出入于凶险艰难的地方,经历着战争的洗礼,忠心多谋勇武豪气,坚守道义不顾及自己,固然不知(世间)还有闲游的快乐。等到诸事安定时局平定,却不说自身功劳,萧然洒脱登高远眺,安然自若好像无所作为。凭借着这些,他大概超过常人很远了。我愚懦笨拙、行止无状,又刚刚因病辞官,游览山川景物,来消解内心深深的忧虑。与子颍仰望追慕大山,奔向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荒地,秦、汉以来帝王登泰山祭祀天地的旧迹。向东望汶水西流,放眼于黄
39、河、济水之间以及无边无际的原野,向南面对着徂徕、新甫,想象着有隐士在其中或者从那里来。感慨良久,又相视而笑。我来的时候,有大风雪多日,山崖山谷都积雪满满,晴日照耀,光芒四下跳跃辉映,这晴雪楼的名字,好像只是为我今日的到来诉说,既然这样,那么关于晴雪楼这篇文章,除了我还有谁适合写呢?乾隆三十八年十月,晴雪楼刚刚建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人姚鼐记述。(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材料一: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40、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 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 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年)材料二: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41、”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传而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鯀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 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晋侯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注】:祁奚:晋大夫,中军尉,文中又被称为“祁大夫”。午:祁午,祁奚之子。赤,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之子。叔向:名羊舌肸,字叔向,羊舌虎的哥哥。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
42、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乐王鲋见叔向曰A吾为B子请C叔向D弗应E出不拜。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焉,兼词,相当于介词加代词的“于之”,跟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焉”用法相同。B.于是,在这时候,跟现代汉语“于是”用法不同,跟赤壁赋中“于是饮酒乐甚”的“于是”用法也不同。C.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左传就是解释“六经”中的春秋的,又名左氏春秋等。D.从,是“顺从”的意思,跟师说中“犹且从师而问之”的“从”词义不同而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43、.祁奚先举荐自己的仇人接替自己的职位,因为他可能知道此人快死了,接着就举荐自己的儿子,从而赢得了“能举善”的美名。B.文中引用商书诗经的句子都是为了说明祁奚胸怀坦荡,不偏不私,一心为公为善,故而才能举贤荐能,毫无私恩。C.叔向获罪于宣子的时候,一开始就认定乐王鲋不能救出自己,只有已经告老在家的祁奚才能救自己。结果证明了叔向的正确。D.宜子在祁奚阐明了杀叔向的利弊后,通过努力免除了叔向的罪责,最终,祁奚没见叔向就回家了,叔向也没有当面致谢就上朝去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2)宜子说,与之乘,以言诸晋侯而免之。14.文中
44、塑造祁奚“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的形象时,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3分)10. ACE(原句:“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11. B(跟“于是饮酒乐甚”的“于是”用法相同,都是“在这时候”的意思)12. A(“他可能知道此人快死了”无中生有)13.(1)祁大夫举荐宗族外的人不回避仇人,举荐族内的不回避亲人,难道偏偏会遗弃我吗?(“举”,举荐;“其”表反问语气,“难道”,每词1分,句意通顺2 分)(2)范宣子(听了这话)高兴了,和祁奚共乘一辆车,用好言劝说晋侯而赦免了叔向。(“说”通“悦”,喜欢、高兴;“乘”,乘坐,每词1分,句意通顺2分)14
45、.正面描写:向晋侯举荐仇人解狐,又举荐自己的儿子,不问亲疏,只以才德为准;侧面描写:叔向坚持认为只有祁奚才能救自己,结果正如此,且祁奚救人而不居功,侧面表现其“无偏无党”。(答对1 点2分,答对2 点3 分)【参考译文】材料一:祁奚请求退休。晋悼公问祁奚谁可接任,说解狐,解狐是他的仇人。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说我儿子祁午适合。正当此时,羊舌职(祁奚的副手)也死了,晋悼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适合。”晋悼公便任命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君子说在这件事上,足可说明奚齐能推荐贤人。推举自己的仇人,不是为了谄媚(君主);拥立自己的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自己的下属,不是为了结党营私。 商书说:“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坦坦荡荡,公正无私。”大概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得官,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真是能举荐贤人啊! 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只有像这样有才德又心胸宽广之人,才能推举出和他一样有品性的人。”祁奚真是贤德的人。材料二:栾盈出逃到楚国。范宣子杀了羊舌虎,囚禁叔向。有人对叔向说:“您遭这样的罪,恐怕不明智吧?”叔向说:“比起死的和逃亡的又怎样?”乐王鲋去拜见叔向说:“我为您去求情。”叔向没有回答。乐王鲋走时,叔向也不拜谢。叔向的手下人都责备他,叔向说:“一定要祁大夫出面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