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4题。梅花岭记(清)全祖望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
2、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
3、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选自广陵书社古代散文,有删改)【注】史忠烈公:即史可法,崇祯进士,时以大学士身份督师扬州,故称“督相”。“忠烈”是其谥号,英、霍山师:明末在英山、霍山一带起义抗清的义军。白下:南京的别称。洪承畴:本为明朝重臣.松山战败被俘,降清后被清朝重用为经略。兵解:学仙之人称死于兵刃为“兵解”,意思是借此脱离躯壳而成仙。10. 文中画波浪线
4、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予A登岭上B与客述忠烈C遗言D无不泪下E如雨F想见当日G围城光景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顺治二年乙西”使用了年号千支兼用纪年法,与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的用法相同。B.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文中活用作动词,记人家谱。C“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的“以”与“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中的“以”含义相同。D“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与岳阳楼记中“增其旧制”的“旧”的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3分)A.江都城沦陷后,副使马鸣禄、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在小东门。B.忠烈未死的传言遍布大江南北,英、霍义军假托忠烈的名号起义抗清,就好像陈涉起义时假托自己是项燕。C.作者引述世俗关于颜真卿、文天祥成仙的传说,是为了批评当时神仙鬼怪说法的荒诞可笑。D.作者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虽大,但条理清晰,均赞扬了史忠烈公的崇高节操像梅花一样芳香不染、冲风傲雪。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2)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14.史可法的哪些行为能够与“忠烈”这一谥号相称?请结合原文进行概括。(3分)(一)文言
6、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十日,子路为烹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褫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汝。曩与汝为苟生,今与汝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节选自墨子非儒)材料二: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
7、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节选自庄子让王)注糂:米粒 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孔子曾游于卫,卫人因憎恶他而铲除了他留下的形迹;孔子曾游于宋,在一棵大树下与门
8、人讲学,桓魋因憎恶孔子而砍掉了那棵大树。削然:安然的样子。扢然:兴奋、喜悦的样子。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丘抱仁义之道A以遭B乱世之患C其何穷D之为E故内省F而不穷于道G临难H而不失其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豚,指小猪。与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鸡豚狗彘之畜”的“豚”意义相同。B.逐,指被驱逐。阿房宫赋中“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占,两者用法相同。C.藉,欺凌。与谏逐客书一文中的“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意义相同。D.干,指盾牌,是一种护
9、身武器,与现在所说的“干戈相见”中的“干”意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与弟子面对陈蔡之困不讲礼仪是为了求义,而面对鲁哀公的召见,孔子遵循礼仪是为了求生。B.孔子辗转于多国,不被接受遭到冷遇,却弹琴吟唱,不曾中断,子路、子贡认为孔子不懂得羞耻。C.孔子否定了子路的观点,认为这说法很奇怪,君子通达于道叫做通达,不能通达于道叫做走投无路。D.孔子认为面对危难,自己并没有丧失德行,犹如严寒到来,霜雪降临之时,松柏仍然郁郁葱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4分)(2)所乐非穷通也,道德
10、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4分)14.材料二中,孔子用三段论的推理方式反驳了子路“如此者可谓穷矣!”的观点,请分别说出孔子推理过程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汉王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距楚。郦生曰:“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自夺其便,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海内摇荡,农夫释来,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
11、荥阳,据教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蜜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王从之,乃复谋取敖仓。食其又说王曰:“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诸田宗强,负海、岱,阻河、济,南近于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乃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天下何所归?”郦生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12、。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实;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事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破北魏;出井陉,诛成安君;此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可得而保也不然危亡可立而待也”先是,齐闻韩信且东兵,使华无伤、田解将重兵屯历下以距汉。及纳郦生之言,遣使与汉平,乃罢历下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为乐。(节选自资政通鉴汉纪二)【注】郦生,即郦食其,刘邦谋臣。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
13、相应位置的答案写在答案栏中。(3分)王疾A先下B汉王C齐国可得D而保也E不然F危亡G可立H而待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B.复,意为再、又,与老子四章中“复众人之所过”的“复”意思不同。C.说,意为劝说、说服,与五石之瓠中“客得之,以说吴王”的“说”意思不同。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兼爱中“兄之不慈弟”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王本想放弃成皋以东地区,驻扎到巩县、洛阳,以抗拒楚军西进。经郦食其劝说,汉王决定复取敖
14、仓,可见汉王从善如流。B.郦食其认为天下之事归于汉王是可以预见的,一是因为天下百姓、豪英贤才都乐意为他效力,二是因为上天降下洪福。C.郦食其认为齐国各支田氏宗族势力强大,地势易守难攻,百姓多狡诈善变,自请前往,劝说齐国归顺,自认作汉东面的属国。D.齐王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之后,派使者与刘邦媾和,并解除了先前在历下城设置的战备防守,天天与郦食其纵情饮酒作乐。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足下虽遣数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4分)(2)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4分)14.在郦食其看来,豪英贤才都乐意为汉王驱使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
15、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士议之不可辱者,大之也。大之则尊于富贵也,利不足以虞其意矣。虽名为诸候,实有万乘,不足以挺其心矣。诚辱则无为乐生。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国有士若此,则可谓有人矣。若此人者固难得,其患虽得之有不智。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禄者,鹤也;所贵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弘演至,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裸。”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为无道也。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复立卫于楚丘。弘演可谓
16、忠矣,杀身出生以徇其君。非徒徇其君也,又令卫之宗庙复立,祭祀不绝,可谓有功矣。(节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有删改)材料二:乌震,冀州信都人也。少事赵王王镕为军卒,稍以功迁裨校,隶符习军。习从庄宗于河上,而镕为张文礼所弑,震从习讨文礼,而家在赵,文礼执震母妻及子十余人以招震,震不顾。身先士卒。晋军攻破镇州,震以功拜刺史。震为人纯质,少好学,通左氏春秋,喜作诗。及为刺史,以廉平为政有声。明宗闻其名,擢拜河北道副招讨使,领宁国军节度使,代房知温成于卢台军。呜呼!忠孝以义则两得吾既已言之矣若乌震者可谓忠乎?甚矣,震之不思也。夫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事有任,专其责,而其国之利害,由己之为不为,为之虽利于国,而
17、有害于其亲者,犹将辞其禄而去之。蚓其事众人所皆可为,而任不专己,又其为与不为,国之利害不系焉者,如是而不顾其亲,虽不以为利,犹曰不孝,况因而利之乎!夫能事其亲以孝,然后能事其君以忠,若乌震者,可谓大不孝矣,尚何有于忠哉!(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注】裸(b):表,外衣。翟人攻卫,杀懿公,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出使归来,剖腹,把懿公的肝置入自己的腹中,犹如给肝穿上外衣,故自称为“攥”。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3分)忠孝A以义B则两得C吾既已D言之矣E若F乌震者G可谓日忠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18、项是(3分)A.万乘,兵车万辆,与过秦论中“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词义相同。B.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也代称国家政权。本文指前者。C.迁,指晋升,与苏武传“稍迁至移中厩监”中的“迁”词义相同。D.从,指跟从,与鸿门宴“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人珍视名节,把它看得比富贵还尊贵,私利就不足以使士人的心情快乐了。B.翟人攻卫,卫国百姓认为国君把官位俸禄给予鹤、把富贵赐予宫人,拒绝迎战。C.乌震不为敌军所屈,身先士卒,率军队攻破镇州,因军功升为河北道副招讨使。D.乌震为人单纯质朴,少时好学,精通“春秋三传”之一
19、的左传,喜欢创作诗歌。13.上述材料对“忠臣”的看法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3分)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4分)(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
20、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不可行之物也,譬若挈”太山,越河济也。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
21、。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毕劲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况乎兼爱之道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何以知其然?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天屑临”文王慈,是以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间: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此文王之事,则吾今行兼矣。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患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有删改)【注】挈:提举。屑临:注意到。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22、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忠实A欲天下之回富而恶其贫口欲天下之国治而恶其乱回当兼相爱交相利。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爱,即爱自己,与四章“自伐者无功”中的“自伐”语法结构相同。B.盗贼,指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其中“盗”多指偷东西的人,“贼”多指抢东西的人。C.非,意为不是,与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是非之心”中的“非”意思不同。D.者,表停顿,与礼记大学之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中的“者”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开篇即提出中心观点:“圣人以治天下为事”就要
23、知道天下动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B.墨子从父与子、兄与弟、君与臣关系入手,并进一步扩大关系范围,从而归纳出天下纷乱的原因。C.墨子能够在文中引入“天下之士君子”对自己“兼爱”主张的质疑,可见墨子具有自我批判精神。D.在墨子看来,受文王慈善之心的影响,没有儿子的老人能得以善终,失去父母的孩子能够长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3分)(2)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稿人黍稷狗彘。(3分)14.“天下之士君子”认为兼爱思想不能实现,墨子是如何驳斥这一观点的?(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
24、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 (节选白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
25、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匐匐救之,无服之丧也。”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节选自礼
26、记孔子闲居)【注】凯弟:和乐貌。宥:宽和;密:宁静。逮逮:文雅安闲的样子。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七十子A之徒B散游C诸侯D大者E为师傅卿相F小者G友教H士大夫I或隐而不见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之属,这一类人,与前后文“之徒”“之伦”的意思和用法相同。B.横,遍布,与苏轼赤壁赋“横槊赋诗”中的“横”意义不同。C.匍匐,尽力、竭力,与词语“匍匐前进”中的“匍匐”意思相同。D.覆,覆盖,与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的“覆”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
27、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A.孔子去世后,子夏等众弟子在各地讲学授徒,培养的众多学生中田子方、段干木等才学卓越,成为王侯的老师。B.孔子从致五至“行三无”等方面回答了如何做好民之父母这一问题,并且认为为政者要知道战争失败原因。C.“五至在于惠及老百姓,它没有可闻可见的声音形色,但却无处不在,充盈于天地之间,“志至”是其基础。D.“三无”思想可以用诗来阐释,为政者要具有礼乐哀悲的观念,并应在与民交往中通过具体行动加以践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4分)(2)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4分)14.孔子
28、是如何解答学生疑惑的?请举例说明。(3分)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教师版(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4题。梅花岭记(清)全祖望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29、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
30、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选自广陵书社古代散文,有删改)【注】史忠烈公:即史可法,崇祯进士,时以大学士身份督师扬州,故称“督相”。“忠烈”是其谥号,英、霍山师:明末在英山、霍山一带起义抗清的义军。白下:南京的别称。洪承畴:本为明朝重臣.松山战败被俘,降清后被清朝重用为经略。兵解:学仙之人称死于兵刃为“兵解”
31、,意思是借此脱离躯壳而成仙。1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予A登岭上B与客述忠烈C遗言D无不泪下E如雨F想见当日G围城光景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顺治二年乙西”使用了年号千支兼用纪年法,与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的用法相同。B.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文中活用作动词,记人家谱。C“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的“以”与“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中的“以”含义相同。D“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与岳阳楼记中“增其旧制”的“旧”的含义
32、不同。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都城沦陷后,副使马鸣禄、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在小东门。B.忠烈未死的传言遍布大江南北,英、霍义军假托忠烈的名号起义抗清,就好像陈涉起义时假托自己是项燕。C.作者引述世俗关于颜真卿、文天祥成仙的传说,是为了批评当时神仙鬼怪说法的荒诞可笑。D.作者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虽大,但条理清晰,均赞扬了史忠烈公的崇高节操像梅花一样芳香不染、冲风傲雪。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2)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14.史可法的哪些行为能够与“忠烈”这一
33、谥号相称?请结合原文进行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 BDF11. C(第一个“以”译为“用”,第二个“以”译为“因为”)12. C(“是为了批评当时神仙鬼怪说法的荒诞可笑”错误)13.(1)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史可法)被众将领簇拥着走。(落实“涕”“执”“为所”的翻译,保持语意通畅,共4分)(2)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落实“审”“果”“抑”的翻译,保持句意通畅,共4分)14.(1)发誓与江都城共存亡(宁死不落入敌人之手);(2)城陷的时候,拔刀自裁;(3)大骂贼人,拒不投降,不畏生死。(每点1分,共3
34、分)【参考译文】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临近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
35、(史可法)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禄、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有人说:“扬州城被攻破时,有人亲眼看见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骑着白马,跑出天宁门跳入长江而死,不曾死在城内。”自从有了这种话,长江南北就传说忠烈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抗清)义军大规模起义,都假托忠烈的名义(来号召群众)(, 就)好
36、像陈涉(起义时)假托项燕(的名义)一样。吴中的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俘押到南京。经略洪承畴同他有老交情,问(他)说:“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孙公回答说:“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确凿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洪承畴(听后)非常恼怒,急忙叫部下(把他)推出去杀了。唉!(那些)成神成仙的荒唐无稽的说法,说颜太师因被杀而成仙,文少保也因彻悟“大光明”佛法像蝉脱壳一样遗下了躯壳而成佛,实际上(他们都)不曾死去。殊不知忠义是圣贤人传统的道德准则,那种凛然正气浩大磅礴,永远存留(在)天地之间,为什么一定要(问他的)面目形象是出世成仙成
37、佛还是入世为人了呢?(那种关于他们成为)神仙的说法,正是(人们)所说的“画蛇添足”。就像忠烈的遗骨,(现在)已不可能找到了,(但)百年之后,我登上(梅花)岭,同朋友们谈起忠烈的忠言,没有(一个人)不泪如雨下,想象当天扬州被围的情况,忠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人们眼前,(这也说明)不必去问他果真成仙成佛了没有,更何况假托他没有死而冒他的名义呢?梅花像雪,芬香而不染尘埃,将来如果有人修建忠烈祠,马鸣禄副使等想必要列入从祀的位置。(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十日,子路为烹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褫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
38、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汝。曩与汝为苟生,今与汝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节选自墨子非儒)材料二: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
39、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节选自庄子让王)注糂:米粒 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孔子曾游于卫,卫人因憎恶他而铲除了他留下的形迹;孔子曾游于宋,在一棵大树下与门人讲学,桓魋因憎恶孔子而砍掉了那棵大树。削然:安然的样子。扢然:兴奋、喜悦的样子。1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40、,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丘抱仁义之道A以遭B乱世之患C其何穷D之为E故内省F而不穷于道G临难H而不失其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豚,指小猪。与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鸡豚狗彘之畜”的“豚”意义相同。B.逐,指被驱逐。阿房宫赋中“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占,两者用法相同。C.藉,欺凌。与谏逐客书一文中的“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意义相同。D.干,指盾牌,是一种护身武器,与现在所说的“干戈相见”中的“干”意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与弟子面对陈蔡之困不讲礼仪是为了求义,而面对鲁哀公的
41、召见,孔子遵循礼仪是为了求生。B.孔子辗转于多国,不被接受遭到冷遇,却弹琴吟唱,不曾中断,子路、子贡认为孔子不懂得羞耻。C.孔子否定了子路的观点,认为这说法很奇怪,君子通达于道叫做通达,不能通达于道叫做走投无路。D.孔子认为面对危难,自己并没有丧失德行,犹如严寒到来,霜雪降临之时,松柏仍然郁郁葱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4分)(2)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4分)14.材料二中,孔子用三段论的推理方式反驳了子路“如此者可谓穷矣!”的观点,请分别说出孔子推理过程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3
42、分)10.CEG11.C(谏逐客书中的“藉”同“借”) 12.A(陈蔡之困,孔子不讲礼仪是为了求生;哀公召见,孔子遵循礼仪是为了求义)13.(1)在饥饿困窘时,不拒绝随意取得,使自己活下来;饱食有余,却用虚伪的行为来粉饰自己。(饥约:饥饿困窘;活身,使自己活下来;赢饱:满饱,饱食有余。前面三者各1分,句意1分)(2)(古时得道的人)快乐的原因不在于困厄与通达,道德存留于心中,那么困厄与通达就好像寒与暑、风与雨那样有次序。(所乐:快乐的原因;穷通:困厄通达;序:次序。前面三者各1分,句意1分)14.大前提:“通”与“穷”是由道决定的。小前提:我在遭遇乱世、面临危难时没有失去“道”和“德”。结论:
43、陈蔡之隘对我来说不是穷。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某被困在陈蔡之间,用藜叶做的羹中不见米粒。第十天,子路蒸了一只小猪,孔某不问肉的来源就吃了;又剥下别人的衣服去买酒,孔某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后来鲁哀公召见孔子,席摆得不正他不坐,肉割得不正他不吃。子路进来请教说:“(您)为何与陈蔡时的(表现)相反呢?”孔某说:“来!我告诉你。从前我和你是暂且求生,现在和你是暂且求义。”在饥饿困窘时,不拒绝随意取得,使自己活下来;饱食有余,却用虚伪的行为来粉饰自己。像这样奸诈虚伪的行为,还有比这大的吗?材料二: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七天不能生火做饭,野菜汤里没有一粒米,脸色疲惫,可是还在屋里不停地弹琴唱歌。颜
44、回在室外择菜,子路和子贡相互谈论:“先生两次被赶出鲁国,在卫国遭受铲削足迹的污辱,在宋国受到砍掉大树的羞辱,在商、周后裔居住的地方走投无路,如今又被困在陈、蔡,图谋杀害先生的没有治罪,欺凌先生的没有禁阻,可是先生还不停地弹琴吟唱,不曾中断过乐声,君子竟然像这样不懂得羞耻吗?” 颜回没有办法回答,进入内室告诉孔子。孔子停止弹琴长长地叹息说:“子路和子贡,真是见识浅薄的人。叫他们进来,我有话对他们说。”子路和子贡进到屋里。子路说:“像现在这样的处境真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君子通晓道,就叫做通达,不通晓道就叫做走投无路。如今我信守仁义之道而遭逢乱世带来的祸患,怎么能说是走投无路
45、!所以说,善于反省就不会不通晓道,面临危难而不能丧失德行,严寒已经到来,霜雪降临大地,正因此,我才真正看到了松柏的郁郁葱葱。陈、蔡之间的困厄,对于我来说恐怕还是一件幸事啊!”孔子说完后安然地回到琴旁,弹琴歌唱,子路兴奋地拿着盾牌跳起舞来。子贡说:“我真不知道先生是如此高洁,而我却是那么的浅薄啊!” 古时候得道的人,困厄的环境里也能快乐,通达的情况下也能快乐。(古时得道的人)快乐的原因不在于困厄与通达,道德存留于心中,那么困厄与通达就好像寒与暑、风与雨那样有次序。(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汉王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距楚。郦生曰:“臣闻知天之天者,
46、王事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自夺其便,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海内摇荡,农夫释来,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教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蜜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王从之,乃复谋取敖仓。食其又说王曰:“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诸田宗强,负海、岱,阻河、济,南近于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乃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天下何所归?”郦生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实;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