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备课课题8.蜗牛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型新授课第 1 课时(共1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观察小动物单元的第二课,这节课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发散思维:想想大自然里有哪些小动物,然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接下来从户外最常见的小动物蜗牛入手,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和行为,思考蜗牛是如何感知环境的,为后面建构课标要求的“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这一概念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大多都很喜欢小动物,能够珍爱保护身边的小动物,他们认识蜗牛,对蜗牛比较感兴趣,但是说不清楚蜗牛的身体结构,不太了解蜗牛可以通过触角感知外部环境,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提醒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要爱护蜗牛,不喧哗,不打闹
2、,用心观察。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蜗牛的观察,能够简单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如身体柔软,体外有壳,头部有两对触角,说出蜗牛可以通过触角来感知外部环境。科学思维:学生基于观察活动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建构蜗牛的身体特征等知识。探究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画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用语言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态度责任:在活动中产生对蜗牛的研究兴趣,愿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教学重点学生能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仔细地观察蜗牛。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教学难点学生能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仔细地观察蜗
3、牛,并用语言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板书设计8.蜗牛 教学过程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3)1.出示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学生活动:学生读谜语、猜谜语。提问:你是怎样猜出谜底是蜗牛的?2.提问:你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学生活动: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在观察探究过程中对建构新知识进行同化或者顺应。)二、科学实践(32)(一)观察蜗牛的外部形态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蜗牛已经有很多的认识了,你们能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吗?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要求和自己的经验,在记录单上画出蜗牛的外形。2.提出
4、观察要求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倾听观察要求。(1)先从整体上观察蜗牛,再观察蜗牛的各个部分,边观察边画出蜗牛的样子。(2)仔细观察,看不清时可以借助放大镜。(3)画完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介绍一下你画的蜗牛。3.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画的蜗牛。4.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提问:几个同学所画的蜗牛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画蜗牛的外形。学生活动:观察同学们的的记录表,说一说记录中蜗牛的共同点。预设:都有壳,都有软软的身体,头上有两对触角,头上有嘴。5.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补充蜗牛的外形特征,教师板画补充的部分。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补充蜗牛的外形特征。6.引导学生完整描述蜗牛
5、的外形特征。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板书完整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二)观察蜗牛喜欢吃的食物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蜗牛的外形特征,蜗牛喜欢吃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菜、水果。2.引导学生并说说研究方法。学生活动:学生说说研究方法。预设:把蜗牛放在中间(或一边),把把食物放在周围(或另一边),看蜗牛往哪个食物上爬;一个食物一个食物的研究,看蜗牛吃哪个食物3.引导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小组研究。材料:糖果、白菜、苹果、肉。学生活动:学生研究并记录。4.引导学生汇报研究结果。(1)小结:蜗牛喜欢吃蔬菜和水果。(2)引导学生上台表演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学生活动:学生上前表演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6、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如:蜗牛一伸一缩地爬,在爬的地方会留下粘液;蜗牛会用触角来感知食物;蜗牛用嘴啃食物(3)提问:从刚才的表演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吗?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蜗牛感知环境的器官,教师可提问:你们发现蜗牛用什么器官来感知环境吗?5.观看蜗牛吃食物的视频,了解关于蜗牛的更多资料。资料内容:蜗牛吃食物的方法,蜗牛的齿舌,蜗牛的触角等方面。学生活动:学生看视频,说说自己的收获。三、拓展应用(5)1.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蜗牛的外形特征,蜗牛喜欢吃的食物,还知道了蜗牛主要靠触角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学生活动: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前面所学内容。2.提问: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蚂蚁,蜗牛和蚂蚁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7、?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说说蚂蚁和蜗牛的不同。预设:身体结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运动方式不同3.提问:除了这些,你还想研究蜗牛的哪些问题?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研究蜗牛。学生活动:学生针对蜗牛提出新的问题。预设:蜗牛是怎样运动的?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作业布置1.画一画,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课后继续探究有关蜗牛的科学秘密。教学反思蜗牛一课采用了观察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经历一次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活动。认真地去观察、探究、想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虽然听到下课的铃
8、声,同学们还是不愿意离开他们喜爱的小蜗牛。作为一名科学课老师要比其他教师多付出一些辛苦和精力,特别是低年级的课程,要想上好每一节课,都必须在前一天或者前一周的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好科学课。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观察蜗牛,在这节的前一周时间里就开始布置收集蜗牛,精心喂养这些小蜗牛,供上课时让每一组学生都观察到蜗牛的身体什么样,怎样运动等。所以,课前我就把小蜗牛一个一个地放出来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爬行,让学生们用足够地时间去观察它,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探究,讨论、交流,设计观察方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把观察到的现象一一描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学科的整合。真正培养了学生们学习科学的乐趣和探究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