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考点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75771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考点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考点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考点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考点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考点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考点 35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变迁和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选择题 1在 1904 年印行的上海工部局治安章程中已有马路章程17 条,其中规定:行车 一律靠左边道路;超车必须从右边向前;车辆转弯须慢行,驾驶员必须伸手示意;车辆不得 疾驶等。这主要说明( ) A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B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 C近代中国的交通业滞后于西方 D临时政府注重交通文明培养 21878 年, 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 “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 律风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 ” 由此可知,这

2、一新鲜事物是( ) A电报 B电话 C电灯 D电影 31873 年 8 月 18 日, 申报报道上海洋泾浜一带已有人力车往来,乘坐者喜其便捷。这 种人力车,双轮上装座厢,以一人拉行,一般一人乘坐,轻巧便捷。由于人力车轻便价低, 经济适用,大受人们的欢迎,上海输入后迅即得到推广,不久就有人依式仿造,不再依赖进 口,数量也大增,在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成 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人力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人力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4下表选项中,材

3、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 日夜商贩而南, 蛮海闽 广 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空 前繁荣 B 15501800 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 洲 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中国,中国成了全 球白银 的“吸泵” 。 以中国为中心的纳贡体 系形成 C 拿破仑在 1808 年创立帝国贵族制度, 其中旧贵 族 出身的占 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 58%。 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集团 的支柱 D 1882 年,顺天乡试一发榜, 申报的记者以快 马 将两江地区中试名单送到天津,用电报传到 上海, 次日见报,江南士子时隔 24 小时

4、就获 知考试结果。 通讯革新提高了政府工 作效率 51879 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 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 。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 意。这一过程体现了( ) A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 B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C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 6下面是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止 1898 年 11 月)统计表。它反映出( ) 国名 在中国投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800 英里 6420 英里 俄国 1530 英里 德国 720 英里 比利时 650 英里 法国 420 英里 美国 300 英

5、里 A列强侵华实力不平衡 B列强侵华方式多样性 C侵华列强矛盾尖锐化 D列强侵华后果的危害性 7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 ,据该表可知( ) 借款次数 总额 经建借款额及占 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 建借款额百分比 晚淸政府 208 13.1 亿两(白银) 3.7 亿两;282% 2.8 亿两;76% 北京政府 646 15.7 亿元(银元) 4.5 亿元;286% 3.2 亿元;71% 南京政府 108 45.0 亿元(银元) 6.0 亿元;133% 2.2 亿元;37% A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C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D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

6、独立发展 8 “吾国向来闭关自守,深绝因拒。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及后知 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资,争路权之事,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则 路机与主权并落于列强之手。 ”造成近代中国此种状况的原因有( ) 传统观念的束缚 列强对路权的激烈争夺 国家资金的匮乏 政府对铁路的一贯轻视 A B C D 9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 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 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 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 ) A注重维护国家主权 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仍缺乏

7、近代化意识 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101870 年,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 “洋人设电报之意甚坚 ,如能禁使弗为,则多 一事不如省一事。倘其势难中止,不如我自为之,予以辛工,责以教造。彼分其利,而我握 其权,庶于海疆公事无所窒碍。 ”这说明沈葆桢主张( ) A引进西方技术挽回利权 B改革传统教育引入新学 C发展新式海军抵制侵略 D开展洋务抑制西方侵略 111884 年中法战争爆发, 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 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 A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 C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D时政成为媒

8、介宣传的主流 121908 年 5 月 26 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 、 “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 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13 大公报自 1902 年创刊以来,记录了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 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 大公报报道的新闻可能有( ) 社会各界强烈反对“二十一条”的签订 自行车开始传入中国 改良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占南京 A B C

9、D 14至 1894 年甲午战争前,国人白办的近代报刊累计有 20 种左右。这些报刊“一切均仿泰 西报馆章程办理” 所以它一开始就能以比较完备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说明( ) A外报为民族报业提供了近代模式 B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日益成熟 C近代中国报业的殖民化色彩浓厚 D中外文化互相刺激和互为示范 15近代中国,随着外国电影的传入,专门影院出现,其不再像戏院那样供应茶水、食品和 手巾,并要求观影者不乱拍掌、入座脱帽、宁静少谈,不碍他人等事项。这说明电影有利于 ( ) A摒弃落后观念 B规范公共秩序 C改变消费观念 D主导移风易俗 16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以来,中国报刊逐歩进入国民的

10、日常生活,促进了政治经济、 思想,社会生活等信息传播。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申报开创了近代中国人自己办报先例 B 时务报编译西方书报并推动洋务运动 C 民报宣传中国同盟会的民主共和思想 D 中央日报致力于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171931 年,上海市区仅有共用电话 6 处,在市公用局的推广下,到 1936 年,上海华侨界 地区公用电话有 124 部、租界 213 部。1933 年至 1936 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共接 到火警警报 3389 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 1962 次。这反映出( ) A电话通讯利于城市消防发展 B国民政府大力普及电话事业 C火警报警基本使用公

11、用电话 D电话通讯在近代中国发展迅速 18抗战期间,有电影人认为,中国影片自产生以来,其制作的对象,都是都会市民。而今 天抗战电影最大多数的观众, 是农村的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 我们必须制作以农村观众为 对象的“农村影片” 。这主张意在( ) A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 B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 19松花江上 是 1947 年发行的关于一位东北松花江畔的青年逃离东北, 最终参加义勇军, 并抗击日寇的电影。该电影一经放映就获得了社会的好评。这一现象说明( ) A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电影发展 B文化产业的资本投资于电影业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娱乐的方式 D电

12、影艺术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20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 60 年里创作了多种三毛形象,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 ) 1935 年 1946 年 1947 年 1958 年 1977 年 1978 年 1985 年 流浪儿三毛从三毛流三毛流三毛学 三 毛 爱 三 毛 学 童三毛 形象 军记系 列漫画 浪记漫 画 浪记电 影 雷锋系 列漫画 科学系列 漫画 法系列漫 画 A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新中国一直坚持“百花齐放” C国民党发动了全民族抗战 D漫画促进中国民主政治进步 二、非选择题 21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时间 状况 19

13、49 年 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 157 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 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 “克罗沙” “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 年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 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 ,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20 世纪 6070 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 BK651, 642 , 611 等 车型不断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 年代末, 北京拥有将近 3000 辆公交车。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进入 90 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 年研制成功了京华

14、巡洋舰,车身长 18 米,核定载客 200 人,尾气排 放能够达到欧 III 标准,是 300 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材料二 一些地区提供原料,而另外一些地区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 的总量,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 输的发展这一过程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二,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围绕交通的作用确定一个论点,结合古今中外的史实进行论证。(14 分)要 求:观点明确,史

15、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4 年 7 月卷 3 发表了朝鲜纪乱 ,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 态。其指出: “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 ,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 各国调停, “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 !与此相应, 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 1894 年 10 月, 万国公报卷 69 还发表了英将谭兵 ,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 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 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16、。 自 1894 年 11 月卷 70 起,林乐知写道: “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 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1895 年 1 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 说一文中说: “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 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 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 ”5 月万国公报刊载 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 ,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 9 件。林乐 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 “轻

17、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 据郑师渠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1868 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 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 ,共延续 33 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 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 光绪皇帝每期必读; 洋务派 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 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 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 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 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 。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 ,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 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

18、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 国近代社会的作用。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报刊的发展(部分) 古代 唐朝开始出现刊载皇帝诏书和王朝法令的中国最早报刊邸 报,只发行于封建统治机构内部。 1833 年 传教士在广州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中文报刊, 主要宣传基督教教义, 附带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等。近代报刊开始移植到中国。 19 世纪后半期 随着印刷机器技术的传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国人

19、自办报刊迅速 兴起。报纸开始进入普通民众生活,成为国人了解新闻时事、商 业行情、西方文化的工具。 20 世纪前半期 革命派创办百余种报刊,让资产阶级论说风靡于世。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创办 4500 余种报刊,为民主革命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20 世纪八九十 年代 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报刊日益丰富精美,发 行量大。报刊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丰富知识和生活的重要媒体。 21 世纪初 网络报纸、手机报纸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读者提供了海量的 多功能信息和便利的互动平台。 摘编自李焱胜中国报刊图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拟定一个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 求:明确

20、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解析】并根据材料“西人名曰德律风” “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可以判断 是电话(telephone),电报不是传音机器,并不能以口相互传话,故 A 项错误;电话符合题 意,故 B 项正确;电灯同样不具备传音功能,故 C 项错误;电影也不具备以口互相传话的功 能,故 D 项错误。 【答案】B 3 【解析】材料中人力车在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 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反映了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 A 项正确;人力车 与内燃机为动力的近代交通工具汽车相比较不利于中国

21、交通的近代化, 故 B 项错误; 人力车 数量的增多并不是因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不能反映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故 C 项错误;人力车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故 D 项错误。 【答案】A 4 【解析】据材料“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 货,日夜商贩而北”可以得出这是中国国内南北贸易通畅,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是指 的对外贸易,故 A 项错误;15501800 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 界白银流入中国,中国成了全球白银的“吸泵”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是世界经济中心,说明 中国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产出来的丰富商品,

22、并不是说外国向中国进贡,故 B 项错误; 据材料“拿破仑在 1808 年创立帝国贵族制度,其中旧贵族出身的占 225%,资产阶级出 身的占 58%”可以得出统治集团以资产阶级为支柱,吸收了其他阶级的成员,故 C 项正确; 据材料“1882 年,顺天乡试一发榜, 申报的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中试名单送到天津, 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时隔 24 小时就获知考试结果”说的并不是政府的作 为,而媒体通过通讯革新提高了工作效率,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 【解析】 “1879 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的描述中,李也 是统治集团成员,故 A 项错误;李鸿章所提倡的

23、不是民族工业,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清 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 路 ”可见近代化思想与传统保守思想并存,故 C 项正确;因“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 意” ,故 D 项错误。 【答案】C 6 【解析】 “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中各列强所修铁路的长度各不相同,体现了各 国 实力本身的大小,故 A 项正确;材料表格只是叙述了列强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的情形,不能 体现多样性,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列强所修铁路的长短无法看出不同列强之间的矛盾,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表格的铁路长度数据不能体现其危害性,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 【解

24、析】根据表格,三个政府借款数目逐渐增加,经建比例没有同步增加,且占借款总额 比例不大,故 A 项错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 1901 年完全形成,故 B 项错误; 根据材料在经建款额中, 铁路的借款额占比较大, 故 C 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政治民主化运动, 故 D 项错误。 【答案】C 8 【解析】 “吾国向来闭关自守,深绝因拒。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 表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故正确; “及后知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资,争路权之 事”表明列强对路权的激烈争夺,故正确; “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表明 国家资本的匮乏,故正确,政府对铁路一贯轻视,材料没有

25、涉及到,故错误,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9 【解析】材料中“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不属 于侵略行为,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故 B 项错误; “修建了一条一 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 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 遭到拒绝” 可知清政府对近代事物的 重要性认识不足,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0 【解析】沈葆桢主张引进西方技术,但不涉及挽回利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事涉及 教育改革,故 B 项

26、错误;材料主要是针对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设电报,不涉及发展新式海军, 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倘其势难中止,不如我自为之,予以辛工,责以教造。彼分其利,而 我握其权,庶于海疆公事无所窒碍”得出沈葆桢主张开展洋务抑制西方侵略,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1 【解析】材料涉及报道中法战争的内容,没有体现中法战争的危害程度,故 A 项错误; 材料涉及人们通过申报了解中法战争的信息,没有涉及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申报及时报道了中法战争的相关内容,吸引了人们 的关注,反映了报纸作为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逐渐接受,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宣传中法 战争的内容,无法推

27、断出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2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报纸刊登广告,没有体现该报宣传新思想,故 A 项错误;材料仅 反映了报纸刊载广告,不能体现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广告内 容可知以报纸为媒介, 促进社会、 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故 C 项正确; 民族工业进入 “短 暂的春天”是在 1912 年后,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3 【解析】二十一条签订于 1915 年,故正确;自行车于同治七年(1868 年)传入中国, 故错误;辛亥革命以后社会生活习俗变迁,改良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故 正确;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占南京是

28、1927 年,故正确;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4 【解析】国人自办报刊“一开始就能以比较完备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因为“一切 均仿泰西报馆章程办理” ,这表明中国近代报业受西方报业模式影响大,但并不意味着殖民 化色彩浓厚,故 A 项正确,故 C 项错误;B 项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西 文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5B 16 【解析】 申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纸,故 A 项错误; 时务报是资产阶级维新 派在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报纸,不会推动洋务运动,故 B 项错误; 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主要宣传同盟会的民主共和思想,故 C 项正

29、确; 中央日报是国 民党的报纸,不能致力于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7 【解析】火警警报在时间,电话效率高,材料中“共接到火警警报 3389 次,其中由电话 接到警报 1962 次”表明电话接警比重大,故 A 项正确;大力普及与材料中“华侨界地区公 用电话有 124 部、租界 213 部”不符,故 B 项错误;基本使用公用电话与材料中“火警警报 3389 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 1962 次”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上海华侨界地区公用 电话有 124 部、租界 213 部”表明上海也很少,更不是在近代中国发展迅速,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8B 19 【解

30、析】1947 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 当时政局动荡, 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 松 花江上电影的放映,获得了社会的好评,没有涉及文化产业的资本投资,故 B 项错误;材 料主要强调的是松花江上电影的放映,获得了社会的好评,没有涉及市民娱乐的方式, 故 C 项错误; 松花江上电影的放映,获得了社会的好评,说明电影艺术与社会现实相结 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0 【解析】根据材料“1935 年流浪儿童” 、 “1946 年从军” 、 “1947 年流浪” 、 “1977 年学雷锋” 、 “1978 年爱科学” 、 “1985 年学法” ,都鲜明地打上了不同 时期的时代

31、烙印,故 A 项正确; “文革”期间,双百方针没能继续坚持,故 B 项错误;国民 党发动了全民族抗战,与表格无直接的关联,且与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漫画是特定历史 时期的反映,与民主政治无直接关联,故 D 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 1949 年“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 157 辆” “70 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 3000 辆公交车”到可得:公交车辆不断增加;据材料二“包括 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 克罗沙 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 “纯中国血统” “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 为主

32、的时代”可得:由使用外国车到使用国产车:据材料二“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 的” “2001 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 18 米,核定载客 200 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 欧 III 标准,是 300 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可得:公交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载客 量增大。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得: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客流量不断增大; 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 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据材料三“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过程把世界 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可得论点:交通发展促进世界的联系(或者交通运输业的

33、发 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或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等)。 抓住 “古 今中外”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古代(丝绸之路)、近代(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 革命)、现代(经济全球化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等)等。总述:围绕交通发展与世界联系的 关系形成启示性的认识。 【答案】(1)特点:公交车辆不断增加;由使用外国车到使用国产车:公交车技术水平不断 提高:载客量增大。 原因: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客流量不断增大: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与国际接 轨: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视野开阔,可选择古代(丝绸之路)、近代(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34、、第二次工业 革命)、现代(经济全球化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等) 论述合理:能够结合论点准确阐述论据的价值 总结提升:能够结论论述,形成启示性的认识。 示例: 论点:交通发展促进世界的联系 论据与论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 一个整体;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使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 总述:古今中外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员、货物的往来和政治、文化的交流,加 强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 22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不但相信中国必胜实已一败涂地”得出由中国 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材料一“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 “

35、轻蔑日本之 意,实于言外见得”得出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 日本侵略者张目。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史实可得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 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 益出发。 (2)第一小问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即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 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淆是非, 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 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益。第二小问作用,从材料中可得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 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答案】

36、(1)变化: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 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 原因: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 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 (2)简评: 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 淆是非,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 益。 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 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3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如社会发展、文明交

37、流、思想解放等, 并根据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如科技发展与报刊发展、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与报刊发展、报 刊发展与思想解放、报刊受众大众化普及化、报刊内容与时代变迁等;其次,根据论题从材 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两项史实,如“只发行于封建统治机构内部” 、 “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阐述报刊受众大众化普及化,从“革命派创办百余种报刊,让资产阶级论说风靡于世”结合 民报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 4500 余种报刊”结合劳动者 、 劳动音 、 新华日 报等阐述报刊发展与思想解放;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史实予以阐 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 评分说明:分项、分点与分层给分相结合。 论题:可以从科技发展与报刊发展(人们的生活)、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与报刊发展、报刊发展 与思想解放(近代化、社会发展等)、报刊受众大众化普及化、报刊内容与时代变迁等角度拟 定论题。论题明确且符合要求给 4 分。 史述:史实阐述要紧扣论题;至少运用两项史实;史实及史实分析准确;视所拟论题的具体 情况,可以采用材料以外的史实。 表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考点3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含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