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标古诗词曲40首鉴赏汇总第一类忠君爱国(13年3考)第1首雁门太守行(2011备用题)唐李贺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城欲摧城墙仿佛将要坍塌。甲光向日金鳞开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炼字: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衬托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借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角声满天秋
2、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军中号角。塞上燕(yn)脂凝夜紫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燕脂,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修辞: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做铺垫。表现手法:“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从侧面来表现战争的惨烈,将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进行点染,衬托出战地的悲壮之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内容理解:“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之状,“临易水”暗示将士们悲壮的豪情,“霜重”“鼓寒”渲染出天气的寒冷,并且使悲壮的气氛更加浓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
3、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用典: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忘身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主旨】诗人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斗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表现出全体官军的忘身报国之情。第2首过零丁洋(2012真题,2008备用题)南宋文天祥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干戈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干戈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寥落稀少
4、。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四周星四周年。内容理解:首联写了两件事: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修辞:用双关、对偶的修辞方法,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
5、的双关,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遇的危苦。情感: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情感:直抒胸臆,体现了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的斗志以及伟大的民族气节。【主旨】诗歌表现了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第3首春望(2013真题,2007备用题)唐杜甫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炼字:“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情状,令人满目凄然,为全诗
6、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情感:“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感:移情于物,“花”落泪,“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感时”“恨别”都凝聚着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愁思。修辞:“溅泪”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情感: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浑简直。不胜簪(zn)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炼字:“搔”字是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
7、描写,既展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又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主旨】这首诗围绕“望”字展开,融情于景,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第4首己亥杂诗(其五)(2016真题)清龚自珍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内容理解:这两句诗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落花。写作手法:这两句展开联想,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情感
8、: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主旨】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借“落花”自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第5首木兰诗 北朝民歌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唧唧叹息声。当户织对着门织布。机杼(zh)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军帖(ti)军中的文告。可汗(khn)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
9、高统治者的称呼。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愿为市鞍(n)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内容理解:运用起兴手法,以“唧唧复唧唧”声开篇,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设置悬念。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鞯(jin)马鞍下的垫子。辔(pi)头驾驭牲
10、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旦早晨。溅(jin)溅水流声。黑山和下文的“燕(yn)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胡骑(j)胡人的战马。啾(ji)啾马叫的声音。内容理解:“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朔(shu)气传金柝(tu)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铁衣铠(ki)甲,
11、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内容理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天子指上文的“可汗。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勋十二转(zhun)记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尚书郎尚书省的官。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驰,赶马快跑。内容
12、理解:写木兰还朝辞官。“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明就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郭外城。扶将扶持。红妆(zhu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霍(hu)霍:磨刀的声音。著(zhu)穿。云鬓(b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火伴同伍的士兵。内容理解: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通过“开”“坐”
13、“脱”“著”“理”“帖”等动作,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内容理解: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主旨】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隐含
14、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第二类雄心壮志(13年4考)第6首观沧海(2012备用题)东汉末曹操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临到达,登上。碣(ji)石山名,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内容理解:“临”字传达出诗人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观”字统领全篇,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澹(d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sngzh)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炼字:“涌”字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写作手法:
15、采用写实手法(实景),描写海水和山岛,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回到动态,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银河。写作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个“若”字可以看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主旨】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苍凉中尽显慷慨。第7首望岳(2017备用题)唐杜甫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
16、神秀,岱宗指泰山。齐鲁青未了(lio)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青,指山色。未了,不尽。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内容理解:以问答的形式,从远望角度写出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这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炼字:“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人格化,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泰山神奇秀美阴阳割昏晓。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的特点;“割”字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山南、山北的阳光被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
17、象,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层”。决眦(z)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眦,眼眶。内容理解:写仰望泰山所见,为动景。以“曾云”衬托山高,“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终当,终要。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内容理解:“会当”和“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情感: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哲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俯视群雄。【主旨】全篇围绕“望”字展开,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气
18、势渲染得纤毫毕现,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第8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修辞:“千寻塔”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塔的高峻。表现手法:“鸡鸣”就能“见日升”,侧面烘托峰和塔之高,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缘因为。内容理解:“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以理入诗,表达了诗人变法
19、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第9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09备用题)南宋辛弃疾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梦回梦中回到。连营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内容理解:此两句写词人夜里醉酒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把镜头定在军营之中,这正是词人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分麾(hu)下炙(zh)意思是,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炙,烤熟的肉食。五十弦翻塞外声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沙场战场。
20、内容理解: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酒食;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都是极雄豪、壮美的事,都是词人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情感: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词人仍十分羡慕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马作的(d)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了却了结,完成。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写作手法:前两句运用典故、比喻的手法,战马像三国时期的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将激烈的战斗场面惊心动魄地描绘了出来。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
21、志。可怜白发生!内容理解: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充满了词人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主旨】这首词追忆了梦境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第10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炼字:“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
22、界。而“转”“舞”二字化静为动,既生动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词人魂魄的昂扬飞动,又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殷勤情意恳切。内容理解:词人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用一个“归”字,好像她本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回到“帝所”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多少心愿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报回答。嗟叹息,慨叹。谩(mn)同“漫”,空、徒然。内容理解:“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学诗谩有惊人句”:一是慨叹自己空有才华,但
23、毕竟是个弱女子,难有作为;二是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情感:表达了词人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之情。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风鹏正举(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举,高飞。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情感: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以喻腾飞之志。词人以记梦的特殊方式,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气,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主旨】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现出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和向往。第11首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24、。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秋容如拭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拭,擦。炼字:“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拭”字写出了秋色的澄明,十分传神。然而,美好的节日,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四面歌残终破楚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gi)下,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思浙思念浙江故乡。写作手法:用典。前句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侬我。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
25、子。殊很,甚。未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内容理解:既道出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列属类,范围。内容理解: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并通过“列”与“烈”两句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莽红尘莽莽人世。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内容理解:“肝胆”指关注世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牺牲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主要指
26、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情感:“青衫湿”表达了词人因知音难觅的无限悲情与惆怅。【主旨】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第12首行路难(其一)(2018、2011真题)唐李白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金樽(zn)清酒斗十千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金樽,对酒杯的美称。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玉盘珍羞直万钱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写作手法:“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诗人
27、感情的激荡变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乐景写哀情,用盛宴衬托诗人内心的矛盾痛苦,强化了哀的程度。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现手法: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传达出无限的惆怅之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用典:借历史人物姜尚、伊尹受到重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
28、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内容理解:理想与现实的痛苦促使诗人发出感叹,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终将。云帆高高的帆。济渡。情感:抒发了诗人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
29、满乐观的豪迈气概。第13首江城子密州出猎(2019、2009真题)宋苏轼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老夫作者自称。聊姑且,暂且。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黄,指黄犬。擎,举着。苍,指苍鹰。千骑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骑,一人一马的合称。炼字:“狂”字,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卷”平冈,既写出了狩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30、这里是作者自喻。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用“锦帽”“貂裘”的实写与“千骑”的虚写,突出狩猎大军席卷山冈的盛大声势。用典:运用孙权“亲乘马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胸胆尚开张胸襟开阔,胆气豪壮。尚,还。开张,开阔雄伟。鬓微霜鬓角稍白。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写作手法:以“鬓微霜”“何妨”衬托“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用典:后两句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许,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立功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终将。雕弓饰以彩绘的弓。
31、天狼星名。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修辞、情感: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拉开的弓”比作“满月”,“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主旨】这首词通过密州出猎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第三类边塞征战(2017)第14首渔家傲秋思(2017真题)北宋范仲淹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内容理解:“塞
32、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用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用典:化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写出塞外天气极寒冷。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千嶂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内容理解:“四面边声连角起”写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的景象,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内容理解:词人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思
33、念家乡,但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们对成就功业的向往。用典: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明词人的爱国、卫国精神。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征夫出征的士兵。修辞:“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情感:这里的悲怆情调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于朝廷腐败、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主旨】这首词上片写塞外秋景,景中有情,下片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第15首使至塞上唐王维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关守军。属国
34、典属国的简称。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份。居延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内容理解: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单车”表现出诗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了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情感: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长河指黄河。炼字:“大”表现出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表现
35、出四周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烽烟高高直立的特点;“长”表现黄河渺无尽头;“圆”表现出日落之低之大,孤悬于地平线上。萧关逢候骑,都护B10在燕然。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用典:运用典故“燕然勒功”,暗示前方战事取得了胜利。情感: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扬,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诗人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表现出诗人的达观。【主旨】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
36、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第16首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冢(zhng)坟墓。累(li)累众多的样子。修辞:对偶、夸张,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十五”与“八十”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炼字:“始”字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写作手法:运用语言描写,写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恰切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人的关切。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雉(zh)野鸡。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
37、物未经播种而生。井这里指井台。旅葵野生的葵菜。写作手法: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近景描写,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家中已物是人非,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舂(chng)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持拿着。羹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一时一会儿。饴同“贻”,送给。内容理解:煮好饭做完羹,却不知与谁共享。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写作手法: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内心对家人团聚的期盼。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写作手法:运用动作描写,从出门泪湿衣衫,形象地刻画了举目无亲、孤身一
38、人的老兵形象,表现了其最终失望哀伤的心情。【主旨】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第四类思乡怀人(2015、2007)第17首次北固山下(2015、2007真题)唐王湾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旅人前行的路。修辞、情感:以对偶点题。“客路”在“青山”之外,诗人是看不到的,可见是诗人在船上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表达漂泊羁旅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炼字:“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
39、行船的平稳;“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修辞、情感:运用对偶,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炼字、修辞:“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残夜将尽未尽的样子,“入”字写出了春天来得悄无声息。“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日”“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感。哲理:通过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乡
40、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写作手法: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主旨】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表达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第18首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内容理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秋郊夕照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写作手法:直抒胸臆,“夕阳西下”点明了时间
41、,照应上文的“昏”字,“断肠”一词是全曲之“眼”,直抒胸臆,可见乡愁何等浓重。情感: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主旨】全曲勾勒出一幅清冷、苍凉的深秋晚景图,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第19首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炼字:“涨”字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既写出巴山之水注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乡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浓重的愁思。修辞:设问点题。在两个“期”的一问一答中,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思归的急切与愁苦之情尽显。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42、雨时。何当何时将要。却话回头说,追述。写作手法、情感:“何当”表示愿望,是由当前的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虚实相生,设想未来团聚的场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孤寂以及急切想和妻子(友人)团聚的思想感情。【主旨】描写身处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想象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寂寥和渴望与亲人、好友团聚的思归之情。第20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3备用题)宋苏轼原文统编课下注释赏析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主要内容:点明作词时间及缘由。丙辰年,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宫阙宫殿。情感:开篇设问,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现出来,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归去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官。起舞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何似哪里比得上。炼字、情感:“恐”字刻画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弄”字表明舞姿不断变化,词人想象到舞姿的曼妙,但未免太过清冷。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转朱阁,低绮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