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5949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检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田律金布律等秦律文件,内容涉及经济、刑事、行政、民事等诸多方面。而墓主喜仅是一名县吏,在他任安陆令史、鄢令史等职期间收藏了这些秦律文件。由此可见()A.秦朝首创以法治国 B秦朝强调严刑峻法C秦律得到广泛实施 D秦律体系内容严密2据北魏律,对亲属相犯,拟罪之前,先查清相互间的亲疏尊卑长幼关系,再依据服制详定刑罚等差。凡是卑幼伤尊长,处分重于常人相杀;反之,尊长杀卑幼,刑事责任轻于杀常人。这表明()A律是中华法系最重要的部分 B

2、北魏律有利于维护三纲五常C皇帝有随意增减刑罚的权力 D政府利用家训强化基层教化3隋文帝下令制定的开皇律是隋代第一部成文法典,在篇章体例和基本内容诸方面总结和发展了以往各朝代的立法经验,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唐律提供了直接蓝本,成为后世立法的模板,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由此可以看出,开皇律的编纂()A使封建法典进一步系统规范化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充分落实民本思想 D削弱地方政府自主性4唐宋很多皇帝都提倡三教并重。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这说明唐宋时期()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 B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

3、用功能C理学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 D三教合一成为传统文化主流5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御史李定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在长达两个多月的审判过程中,范镇、张方平等朝中大臣以苏轼为人刚正、重仁义、富有才华、上尊皇帝、心怀天下等理由奋力上书,最终苏轼免于一死改贬谪黄州,史称“乌台诗案”。这体现了宋朝()A法律观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B北宋官员朋党观念浓厚C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6清代法律规定:“凡民间买卖田宅,皆凭书契。布政使司作契帖,钤以司印,颁之州县。民之买卖田宅者,领契帖于官,书其姓名,揭其物数,并原契予之,以防诈伪,以治诉讼。”这些规定()A适应了治国理政的需要 B加快

4、了土地流转速度C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规范了国家权力运行7.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教会在11世纪提出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谓“七圣事”,包括洗礼、忏悔、婚姻、圣餐、终傅、圣职和坚振,如图即中古时期一幅描绘婚礼场面的绘画作品。这反映了基督教会()A保存了古典文化 B主导了基层治理C强化了服务意识 D承担了教化功能8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复兴。欧洲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对法治提出了较高要求。这表明罗马法在当时复兴是因为()A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奠定近代欧洲法治基础C完善了城市法律体系 D适应了城市经济的繁荣9意大利法学家贝卡里亚在1764年提出,“在法

5、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一主张旨在()A凸显契约精神 B保障个人权利 C确保司法独立 D强调法官尊严10拿破仑法典第五条规定:“审判员对于其审理的案件,不得用确立一般规则的方法进行判决。”法官所应该做的,被认为仅是把有关的法律条文运用到具体案件中去的机械性工作,不能有任何创造。这说明大陆法系()A.重视司法程序 B强调以判例为基准 C具有人治色彩 D强调制定法的权威11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黑人运动员辛普森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辛普森在用刀杀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

6、郎高曼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这说明()A法官在其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B司法实践坚持无罪推定原则C法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D美国黑人的法律地位有提高12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并将之推向全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这表明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特征是()A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 B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C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13下表“

7、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相关妇女法规”,这些法规()时间法律规定内容1950年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凡男女职工有同等技术、做同等工作、效力相同者,应得同等之报酬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保护生育期女性的合法权利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工保护条例禁止使女性从事有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旨在废除传统婚姻习俗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践行了人民至上的理念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A B C D14中共中央在1980年8月底提交给全国人大的修宪建议中指出: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七八宪法”,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从那时以来情况的巨大变化,许多地方已经很不适应当前政治经济生活和人民对于建

8、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这表明()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助推政治改革C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中国开始进行政治路线拨乱反正15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这一调整的意义在于()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A确认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B体现国家机构是人民授权的结果C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社会主义民

9、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1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模的评选标准依次是:5060年代的“老黄牛”精神;6070年代的“铁人”精神;8090年代的“当代愚公”精神;进入21世纪评选的标准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人才。由此可见()A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B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断转变C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得到了彰显 D劳模评选标准体现创新导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家训诗中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载体,由长辈对晚辈进行的带有诗意的教诚即谓家训诗。家训诗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迎来了发展高峰。主题一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鹄,

10、遥心伴鹡鸰。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韦应物送端东行主题二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匮,房中莫蓄私。王梵志(僧人)兄弟须和顺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张籍哭胡十八遇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杨牢赠舍弟主题三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招明灯念五更。坎曼尔(回鹘诗人)教子诗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常怀稻粱惠,

11、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1)唐代家训诗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6分)(2)唐代家训诗反映出怎样的价值取向?对当代社会有何指导意义?(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12251274)认为,法律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人的理性要求“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因此,法律的特征就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护社会的道德生活。道德生活要求实行私有制,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上帝批准的。他把法律分为四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其中永恒法是最高的法,代表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人法即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它需要服从永恒法、自

12、然法和教会颁布的神法,如果人法与它们相抵触,那么人法将不再是法。材料二朱熹从天理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本善习远”,提出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存天理、灭人欲”。对于放纵私欲而不服从教化的人,他主张运用刑罚手段进行制裁,法律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三纲五常”。朱熹认为,圣人的任务就是“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由此主张以德礼为治国的根本,反对单纯依赖刑罚治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奎那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和朱熹法律思想的异同。(5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

13、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建国初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材料二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启了崭新征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建国初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的“基本构架”有哪些?并概括其积极作用。(8分)(2)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新时期我国在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方面分别取得的成就。(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法律时间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第二条:中华民

14、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训政纲领1928年第4条:国民党将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第5条: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第6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15、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 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答案:C解析:据材料“出土的田律金布律等秦律”“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墓主喜仅是一名县吏”可知,墓主喜只是一名地位并不高的县吏,却能收藏如此之多的法律文件,从侧面反映出秦律在当时社会实施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故选C项;以法治国是管仲最早提出的

16、,排除A项;出土的秦律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刑事还包括经济、行政、民事等诸多方面,且材料并没有具体表述秦朝的刑罚,无法得出秦朝强调严刑峻法,排除B项;材料体现秦律涉及的领域广泛,实施带有广泛性,但并没有涉及秦律的具体内容和体系,无法得出秦律体系内容严密,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律在量刑时会受尊卑长幼关系影响,实际上体现了法律儒学化,有利于维护三纲五常,B项正确;据材料无法得出律是中华法系最重要的部分,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皇帝对法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家训信息,无法得出政府

17、利用家训强化基层教化,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根据材料“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唐律提供了直接蓝本,成为后世立法的模板,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可知,开皇律的制定为后世立法提供了模板,从而使封建法典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A项正确;汉代主张尊崇儒学实现了思想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对封建法典的系统规范化,不能体现落实民本思想和削弱地方政府自主性,排除C、D两项。故选A项。4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

18、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玄宗推进儒佛道经典的注释发行、宋孝宗撰文表述三教关系等可知,唐宋皇帝提倡三教并重的做法,说明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唐宋时期,儒学并未丧失其正统地位,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理学尚未形成,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唐宋时期一直占据传统文化主流的是儒家思想而非三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79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当苏轼被捕后,范镇、张方平等朝中大臣以苏轼为人刚正、重仁义、富有才华、上尊皇帝、心怀天下等理由奋力上书,最终

19、苏轼免于一死改贬谪黄州,据所学可知,“仁义”“心怀天下”等都是儒家所提倡的,苏轼改贬谪黄州一案充分说明宋朝在司法审判中非常重视儒家的观念,A项正确;材料中范镇、张方平等大臣上书为苏轼求情,不能说明这些官员是朋党关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法律儒学化,不是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审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凡民间买卖田宅,皆凭书契。布政使司作契帖,钤以司印,颁之州县。民之买卖田宅者,领契帖于官,书其姓名,揭其物数,并

20、原契予之,以防诈伪,以治诉讼”可知,清朝时期,法律对民间田宅的买卖流程和规范进行了规定,这些规定有利于促进土地的买卖和交易,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民间土地买卖的规定,没有体现治国理政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国家财政收入,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法律在土地买卖上的规定,没有体现国家权力运行,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洗礼、忏悔、婚姻、圣餐、终傅、圣职和坚振”可知,基督教影响了欧洲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各项行为,体现了基督教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教化

21、功能,D项正确;古典文化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西方基层管理并非由基督教主导,排除B项;材料反映基督教规范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并非为民众服务,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欧洲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对法治提出了较高要求”可知,12世纪,在欧洲城市中,经济有所发展,对于市民管理、税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就在这样背景下,罗马法在欧洲复兴,D项正确;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此时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排除A项;

22、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对近代欧洲法治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商业发展繁荣推动罗马法复兴,没有体现欧洲城市法律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64年意大利。依据材料“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可知,这是对无罪推定的描述;依据材料“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时期主张社会契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保障个人权利,不是为了凸显契约精神,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司法独立,

23、排除C项;材料中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个人权利,并非是强调法官尊严,排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法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以拿破仑法典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中,法官只能机械地套用法律条文,不能创新法律,说明在大陆法系中强调制定法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与司法程序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判例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法官要套用法律条文,不能创新法律,所以,不具有人治色彩,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

24、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4年美国。结合所学可知,无罪推定原则强调,如果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根据材料可知,辛普森杀妻一案中,由于警方掌握的证据失效,有重大嫌疑的黑人运动员辛普森无罪获释,体现了美国司法实践重视证据,坚持无罪推定原则,B项正确;美国属于英美法系范畴,相较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法官的作用较为突出,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国法律重视证据,没有强调其服务的对象,排除C项;黑人运动员辛普森之所以能够无罪获释,是因为证据不足,没有强调美国黑人的法律地位有所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12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25、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本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立法的形式整理、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成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项正确;1950年还没有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排除B项;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材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的总结,不是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且材料没有体现向苏联学习,排除D项。故选A项。13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

26、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材料中妇女参加社会工作,以及“同等报酬”等信息可知,从事同等技术、工作的男女职工应享有同等的报酬,说明当时倡导自由平等的风尚;材料的法规保障了妇女的权利和地位,践行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材料所述法规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激发了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热情,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材料未涉及传统婚姻习俗的问题,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4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从那时以来情况的巨大变化,许

27、多地方已经很不适应当前政治经济生活和人民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宪法”是一部具有鲜明过渡性色彩的宪法,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上一部宪法的极左倾向,表明中国开始进行政治路线拨乱反正,D项正确;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非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28、是:1954年,198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体现了国家机构是人民授权的结果,表明了我国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视,B项正确;确认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属于法治建设,不属于民主政治,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16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表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劳模评选标准,而各个时代的劳模精神是各个时代的导向标,可知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现代中国

29、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没有发生转变,排除B项;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就已经当家作主了,但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不是创新的导向,排除D项。故选A项。17答案:(1)特点:劝学、齐家、建功,涉及内容丰富;官员、诗人、诗僧,反映创作群体多元;弟侄、儿子、外甥,体现教育对象广泛。(6分)(2)价值取向可从国家、家族、个人等角度作答。如国家层面:心系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族层面:齐心治家,强调家庭亲情的伦理道德观念;个人层面:追求理想,淡泊明志,修己养身的社会意识。(6分)指导意义:可从弘扬正确价值观、重视家风建设、强调生活教育、培

30、养家国情怀等角度作答。(4分)解析:(1)据材料“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兄弟须和顺”“哭胡十八遇”“赠舍弟”“教子诗”可得劝学、齐家、建功,涉及内容丰富;据材料“孟浩然、李白、韦应物、王梵志(僧人)、张籍、杨牢、坎曼尔(回鹘诗人)、白居易、张九龄”可得官员、诗人、诗僧,反映创作群体多元;据材料“送族弟绾从军安西”“教子诗”“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可得弟侄、儿子、外甥,体现教育对象广泛。(2)第一小问价值取向,可从国家、家族、个人等角度作答。据材料主题一“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可得心系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思想;据材料主题二“兄弟须和顺,叔

31、侄莫轻欺。财物同箱匮,房中莫蓄私”可得齐心治家,强调家庭亲情的伦理道德观念;据材料主题一“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可得追求理想,淡泊明志,修己养身的社会意识。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主题二“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匮,房中莫蓄私”可得重视家风建设;据材料主题三“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可得有利于增强生活教育;据材料主题一“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鹡鸰”可得有利于培养家国情怀;结合所学可得家训有利于弘扬正确的价值观。18答案:(1)背景:教会神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城市经济发展。(5分)(2)同:都是为了维

32、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都强调法律必须合乎道德。(任答1点即可,2分)异:朱熹要求君主治国符合儒家道德标准,受儒家“德主刑辅”观念的影响;阿奎那要求世俗法律服从教会法律,符合神学思想理论。朱熹反对私欲;阿奎那认为法律应当保护私有财产。(任答1点即可,3分)解析:(1)据材料一“其中永恒法是最高的法,代表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人法即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得出教会神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据材料一“道德生活要求实行私有制,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上帝批准的”并结合所学得出城市经济发展。(2)同的方面,据材料一“法律的特征就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护社会的道德生活”、材料二“由此主张以德礼为治

33、国的根本”得出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据材料一“人的理性要求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材料二“法律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三纲五常”得出都强调法律必须合乎道德。异的方面,据材料二“由此主张以德礼为治国的根本,反对单纯依赖刑罚治国”得出朱熹要求君主治国符合儒家道德标准,受儒家“德主刑辅”观念的影响;据材料一“永恒法是最高的法,代表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神法”得出阿奎那要求世俗法律服从教会法律,符合神学思想理论。据材料二“引导民众存天理、灭人欲”得出朱熹反对私欲;据材料一“道德生活要求实行私有制,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上帝批准的”得出阿奎那认为法律应当保护私有财产。19答案:(1)框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

34、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制度”也可得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或五四宪法也可得分)。(6分)作用: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2)成就:制定了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6分)解析:(1)框架:结合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及宪法的制定进行作答即可。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成就:结合改革开放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进行分析即可,如

35、制定了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答案:(示例)论题:中国近代以来宪法变迁。(2分)阐述: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树立了民主观念,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作用,具有近代共和宪法的特征;1928年颁布训政纲领,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党魁个人独裁的工具;1954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确立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8分)小结:宪法

36、的变迁,反映的是中国近代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曲折历程。(2分)解析:综合材料信息可知,三个不同时期的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很大差别,可以概括论题:中国近代以来宪法变迁。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及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树立了民主观念,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作用,具有近代共和宪法的特征;据材料“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之”可知1928年颁布训政纲领,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党魁个人独裁的工具;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确立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综合三个不同时期宪法的内容及特点可知近代以来宪法的变迁反映了中国近代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曲折历程。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