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 1、古代科举也有 “ 特招 ” 廖保平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 ,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 ,要招多少 ,怎么招 ,考什么内容 ,怎么考等等 ,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 ,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 ,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 ,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不光现代教育如此 ,中
2、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隋唐时期 ,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 ,将此前的 “ 察举制 ” 改为 “ 科举制 ”, 分科考试 ,分科举人 ,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在唐代 ,常科考试之外设有 “ 制科考试 ” 。所谓 “ 制科 ”, 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 , 又叫特科、制举 ,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 ,选拔 “ 非长之才 ”, 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 憾。据云梦漫钞记载 ,高宗李治在位时唐朝始设制科 ,显庆三年 (658 年 )始有 “ 志烈秋霜科 ”,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之后 ,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 ,要求进行殿试 ,加试策文三篇。
3、当然也有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 “ 制科 ” 。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 ,就设 “ 足安边科 ”, 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 ;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 ,就设 “ 才膺管乐科 ”, 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在史籍中 ,可发现 “ 制科 ” 的名目极多 ,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由于这种考试是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 ,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 ,制科考什么 ,什么时候考 ,并不固定。 唐代士子们科举考试后 ,及第者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 ,而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 ,这说明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 ,不必再经
4、过吏部考试。据通典卷十五记载说 :“ 试之日 ,或在殿廷 ,天子亲临观之。试已 ,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 ,特授以美官 ,其次与出身。 ” 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代的 “ 特招 ”,或者说现在的 “ 体考 ” 、 “ 艺考 ” 等 ,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 ,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不过他们可能并不都是学生 、 “ 生徒 ”, 也可以是普通百姓 ,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中举者 ,也可以是在职官员 ,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就可以经推荐参加考试 ,颇具开放性 ,不拘一格录人才 ,这对于严重偏科、有特长的人来说是福音 ,也使得教育更加公平 ,国家能招录到各种有用之才。 (摘自长沙晚报
5、,有删改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在中国无论中考还是高考 ,每年都会 有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为了应对教育局或高校公- 2 - 布的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而忙碌。 B.“ 制科 ”, 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 ,有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的目的。 C.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 ,因为不仅现代教育如此 ,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D.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在的 “ 体考 ” 、 “ 艺考 ” 等 ,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 ,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
6、思的一项是 ( )(2) A.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 ,经 过学习 ,这些特长使他们有可能作为 “ 非长之才 ” 被选拔出来。 B.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 “ 制科 ” 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 ,名目极多 ,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 C.史料记载 ,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都设有制科考试 ,而且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一些调整 ,要求进行殿试 ,加试策文三篇。 D.隋唐时期 ,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 ,已经在常科考试之外设有 “ 制科考试 ”, 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唐代的科举考试
7、和由皇帝直接主持的制科考试 的及第者都可以直接被授予相应官职 ,原因是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 B.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足安边科、才膺管乐科等很多的 “ 制科 ” 考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廷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 C.经过推荐 ,普通百姓 ,已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及第的人 ,甚至在职官员 ,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都可以参加制科考试。 D.无论是古代科举中的 “ 特招 ”, 还是现代考试中招考特长生 ,都使得有特长的人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使得教育更加公平。 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北京东城道兹府丰盛胡 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 ,就觉得特别安
8、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 ,到处是花 ,院里、廊下、屋里 ,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 ,都长得很精神 ,很滋润 ,叶子很绿 ,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 ,四面都是花 ,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 ,微仰着头 ,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 ,意思恰好。 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 ,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 ,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 ,习惯睡硬 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 ,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 ,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
9、茶。据我的印象 ,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有时候 ,老舍先生正在工作 ,请客人稍候 ,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 ,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 ,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老舍先生藏画甚富 ,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 “ 绝品 ” 。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 ,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 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 “ 蛙声十里出山泉 ” 。 “ 蛙声 ” 如何画 ?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 ,两旁是- 3 - 乌黑的石崖 ,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
10、来时 ,我上老舍先生家去 ,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 ,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 ,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起过 ,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 ,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 ,老人说 :“ 没有 !” 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 ,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 ,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 ,每天 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 ,这么大岁数了 ,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 ,给拦了 ,说 :“ 别 !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 ,他就活不成了。 ” 每年 ,老舍先生要把
11、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 “ 敞开供应 ”, 汾酒、竹叶青、伏特卡 ,愿意喝什么喝什么 ,能喝多少喝多少。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 ,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 !有一年 ,他特意订了两大盒 “ 盒子菜 ” 。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 ,里面分开若干格 ,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 ,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 ,老舍先生举起筷子 :“ 来来来 !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 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 ,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12、。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 ,他们沿街卖艺 ,有时还兼带算命 ,生活很苦。他们的 “ 玩意儿 ” 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 ,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 ,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 ,别让他们的 “ 玩意儿 ” 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 先生亲自主持 ,作了介绍 ,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 ,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 ,说山西话 ;有一个牌子叫 “ 鹦哥调 ”, 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象母猪拱食的声音 ,很特别 ,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 ,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老舍先生
13、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 :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 :“ 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 !” 不久 ,北京 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 ,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 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 ,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本文有删改 )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 A.从老舍先生和夫人亲自莳弄花草以及叶浅予用白描手法为老舍先生画的像 ,可以看出老舍先生是爱花成性的。 B.“ 蛙声十里出山泉 ” 这幅屏画在老舍先生家里挂的时间较久 ,是
14、因为有很多人在文章中提到过它。 C.因拍电影需要齐白石老人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时 ,老人决绝地说 :“ 没有 !” 从中可以看出白石老人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D.作为市文 联的领导 ,老舍先生平易近人 ,热情好客 ,常把同人约到家中聚会 ,还有意让大家品尝地道的北京风味。 E.因为盲艺人表演的节目很逗 ,所以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他们演出 ,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有出路。 2.“ 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 ,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 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老舍先生 “ 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 (6) 3.文章题为 “ 老舍先生 ”, 但作者却用了不少笔墨写齐白石老人。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6) - 4 -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题。 刘颂 ,字子雅 ,广陵人 ,世为名族。颂少能辨物理 ,为时人所称。察孝廉 ,举秀才 ,皆不就。文帝辟为相府掾 ,奉使于蜀。时蜀新平 ,人饥土荒 ,颂表求振贷 ,不待报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