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92195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满分:100分 限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武昌模拟)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荼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A.宗教性B.统一性C.多样性D.世界性2.(2023皖南模拟)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疆界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A.迎来著名的希腊化时代B.首次地跨亚欧非三大洲C.基督教兴起且影响力扩大D.形成辉煌的古巴比

2、伦文明3.13世纪逐渐形成的德意志北部城市间的商业、政治联盟汉萨同盟,在发展粮食、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交易时承担着其工作种类的多样性、迁徙权等理念的传播,同时也使得乡村贵族热衷于“唠叨小麦、奶酪、鸡蛋和小猪的价格”。这一现象()A.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B.推动了德意志城市国家的出现C.表明商业精神助推贸易范围拓展D.影响了社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加固训练】在中世纪的西欧,对许多农民来说,“政府”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领主”,因为他们的生命只有在庄园里才会受到保护和制约,这在一个充满暴力的时代很有吸引力。这可以用来说明()A.领主残酷剥削农民B.领主庄园具有割据性C.农民生活自给自足D.庄园成为封

3、君的封地4.(2024长沙模拟)646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649年,孝德天皇下诏令留唐归来的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由此可见,孝德天皇()A.铲除了国内割据的基础B.效法唐朝全面改革C.借助唐朝树立自身权威D.借鉴先进政治制度【加固训练】高丽学者把三纲五常视为天定的秩序、人的根本,尤倡孝道:高丽史成宗世家载:“九年秋九月丙子,教曰:凡理国家,必先务本,务本莫过于孝。”这可用来说明()A.中国儒学对朝鲜的影响B.朝鲜典章制度仿效中国C.朝鲜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中华文化圈已基本形成5.这一文明没有

4、统一的帝国,全盛期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他们所建造的宗教性建筑,最早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演化为金字塔。他们的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也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这一文明是()A.古希腊文明B.古埃及文明C.玛雅文明 D.印加文明【加固训练】考古学家为了探究某一古代文明,利用三年时间考察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位于安第斯山脉上的古城马丘比丘,观察了用于记事的结绳,收集了帝国如何管理四大政区的资料。该文明()A.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B.发明“浮动园地”C.法隆寺是其古建筑代表D.创造出20进制6.(2024郑州模拟)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的航海

5、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7.(2024长沙模拟)18世纪中期以后,德国思想文化界不仅秉持理性、天才、进步等启蒙理念,而且使启蒙运动进一步“德国化”,明确提出要创立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这反映德国启蒙运动()A.以摆脱专制王权为核心B.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C.理性与民族意识相交融D.直接推动了德国的统一8.1869年,明治政府批准各藩“奉还版籍”申请,同时任命274名藩主为藩知

6、事,继续主持藩政,但规定藩收入的十分之一为藩知事家禄,余者为藩财政收入,原家臣的俸禄改由藩财政担负,从而釜底抽薪,事实上割断了旧家主与家臣经济上的授受关系。这些举措()A.使“文明开化”得到了落实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以“全盘西化”为指导思想 D.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9.19世纪中叶,法国银行主要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以及对外贷款等信贷投机活动。1869年,巴黎的交易所拥有307种有价证券,总数达330亿法郎,几乎超过当时法国工业总产值的两倍。这一现象表明,当时法国()A.商品输出成为主要侵略手段B.工业化进程受到影响C.实现了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D.证券金融业领先欧洲10.当代乌拉

7、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中写道:“当年大西洋上开往欧洲大陆的船只装载的每一种货物,都为一个后来的拉美国家规定了命运。”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A.殖民掠夺导致拉美国家经济结构畸形 B.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损害拉美政治独立C.西方国家通过资本渗透控制拉美经济 D.殖民统治中断了美洲文明的发展进程【加固训练】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例如在新西班牙不准种植葡萄、大麻、亚麻、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上述规定()A.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B.利于各国经济分工日趋完善C.直接推动世界市场不断

8、扩大D.一定程度影响经济空间布局11.下面是关于古代玛雅文明的相关考古材料。据此可推知,古代玛雅()材料内容一在山坡地区,玛雅人利用土地的层次变化,建造了一系列梯田二在家庭农场里种植各种作物,如玉米、豆类、南瓜、辣椒和水果等,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三玛雅人精通水利工程,他们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灌溉系统,有效地利用了雨水和河流水资源A.面临水资源较缺乏的严峻挑战B.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十分明确C.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方法D.重视农业技术和生产的可持续性12.(2023广州模拟)以下为关于美国若干北方城市中黑人人口增长表。这一状况()-1910年1920年-北方城市人口占比人口占比增长百分比匹兹堡2

9、5 6234.8%37 7256.4%47.2%芝加哥44 1032.0%109 4584.1%148.2%底特律5 7411.2%40 8384.1%611.3%纽约91 7091.9%152 4672.7%66.3%A.反映美国内战后南方经济的逐渐转型B.体现出美国种族矛盾的缓解C.主要受国际战争刺激美国经济的影响D.使美国黑人的法治意识增强13.(2023汕头模拟)苏(俄)联从建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济发展两次被战争打断,一次为三年国内战争,一次为世界大战。这两次战争期间苏(俄)联所采取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A.否定市场在经济中作用B.以重工业作为投资重点C.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D.

10、鼓励引进外资发展生产14.(2023株洲模拟)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命令成立了“和平队”,选拔大学毕业生向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及人力资源援助,致力于当地的经济增长,帮助实现社会的民主化、社会革命的和平化。这说明()A.冷战范围走向扩大B.国际局势有所缓和C.民族独立运动兴起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15.(2024邵阳模拟)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过限制对印度的粮食出口,迫使印度在越南战争中保持中立立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上述材料说明()A.亚非国家农业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完善B.资源对国际政治

11、格局具有重要影响C.欧美大国能源争夺决定国际秩序演变D.贸易在区域集团化中占据核心地位16.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联邦德国对通讯、邮政、铁路等大型国有企业实行改组上市,并在保留政府控股权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政府的持股比例以推进私有化。这体现了()A.福利国家制度出现了危机B.国际市场竞争激烈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被放弃D.国家持续干预经济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12分)文明的对望与交流材料一古代中西亚地区,关于中国,流传着桃花石(有人认为是拓跋的音译)的传说。桃花石是一座著名的城市,距被称为突厥人的地区约2400千米,桃花石的首领被称为“太上”,它在希腊文中的字面意思是

12、“天子”。他们在从事贸易方面具有极大的规模和便利,使他们掌握了大量的金银。桃花石以一条大江为界。从前,这条江将隔岸遥遥相望的两大政权分隔开了。其中一个政权尚黑衣,另一个尚红衣。到了相当于摩里士皇帝(拜占庭君主,582602年在位)的统治时期,那些穿黑衣者越过了大江,向那些穿红衣者发动了战争,他们成为胜利者并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在桃花石,随处可见产丝的蚕虫,色彩斑斓。桃花石人在驯养这类小动物上颇具技艺,并竞相为之。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等材料二(1)结合所学,推测材料一反映的古代中国的任意两则史实,你如何看待这则传说。(4分)(2)依据图文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提炼两个视角,简述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

13、化交流和发展的贡献。分析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8分)18.(13分)(2023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路开通后,西方人在丝绸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旧有的丝路外,更新了若干新卖区。在亚洲方向,葡萄牙自1557年占领澳门后,便操纵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蚕丝贸易将近一个世纪;在美洲方向,西班牙殖民者扮演了重要角色。1565年,“圣巴布洛号”从宿务驶往墨西哥,标志历时 250 年之久的“大帆船贸易”启航,此洲际贸易是以马尼拉为转运站,西连美洲、东接中国,并延伸及欧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国际商道。由于美洲和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丝品脱颖而出,与美洲白银一并成为转运货物

14、的最大宗,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演出了一幕丝绸流向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货物对流的大剧,被学者称为“丝银之路”。材料二纺织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除了中国棉业的兴起外,棉花的普及可谓世界性,既有南亚次大陆古老棉区的新发,又有加勒比海和北非棉区的崛起,再有美利坚“棉花王国”的诞生。18世纪初,英国的原棉进口量不足500吨,到1800年突破25 000吨,再到1860年,超过50万吨。这就造成了棉丝地位的互换,棉花的份额居重,丝绸的地位下降。在前工业革命时代,因为经济的不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低劣,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而那些主打产品总能因此对贸易国发生重大影响。如果说,主要供达官贵人享用的丝绸是古代国

15、际贸易的产品,而供普通大众消费的茶叶和棉花则是近代国际贸易的产品。棉花对丝绸的易代,也因此具有了历史转型的标志意义和符号象征。以上均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兼论丝绸之路衰落与变迁的内在原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国际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1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来的英美关系时间事件18071808年英国袭击美国的“切萨皮克”号军舰18371838年美国民众援助加拿大的反英起义18451846年英美争夺对俄勒冈的控制权18541856年英美争

16、夺中美洲地峡的控制权1861年美军检查英国邮船“特伦特”号,捕获两名南方邦联的外交人员1862年英国干涉美国内战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05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给英国首相的一封信中写到:你不必为两个伟大的英语国家民族间的竞争梦魇所困扰,我从未考虑将英国作为战争对象,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后美国协调与英国的关系,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采取共同立场,而英国也逐渐承认了美国的新兴大国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两个主要的英语国家彼此相互迁就融合,几乎达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据约翰邓布利尔特殊关系:冷战及其后的英美关系指出19世纪以来英美关系的不同走向并作出合理的解释。20.(12分)阅读材

17、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传统全球化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都是由西方大国主持制定、颁布和实施的,人类文明是由西方主导建构的但正如全球经验事实所呈现出来的,“西方文明的福祉刚好包藏了它的祸根”。摘编自陈曙光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围绕材料中传统全球化时代的“福祉”和“祸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备选题】1.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A.文字的出现和国家机器的产生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18、C.国家机器的产生和法律的制定D.阶级的出现和文明的多元2.(2024漳州模拟)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根石柱上,放置在神殿中央的高地,供人们阅读和学习,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知道违反法律的后果。这()A.确保公民权利B.传播楔形文字C.彰显国王权威D.体现政教合一3.学者汤因比曾提道:“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由此可知()A.西方人赞成希腊政治制度B.西方社会实行民主政治C.希腊社会与西方社会一脉相承D.希腊社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影响4.公元前578年,罗马国王塞维图里乌斯推行改革

19、。他设置了监察官,通过监察官对全体罗马公民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然后按照公民财产的多少将公民划分等级。这一做法()A.旨在明确分享权利的依据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扩张C.意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D.便利罗马成文法的传播5.(2023天津模拟)贵霜钱币是古代中亚地区贵霜王朝统治时期所铸造发行使用的一种钱币。普遍采用希腊打压法制造,钱币图像正面为王、背面为神,这类神像大部分是希腊、波斯、印度等宗教神话中的众神。这段材料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交流和影响B.走向整体的世界市场C.东西文化的同源性D.王权强化和殖民侵略6.(2024鞍山模拟)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国王为代表

20、的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逐渐打破封建割据局面,并且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加强对司法和军事等权力的掌控。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王权加强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展C.国王统而不治建立宪制D.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市民阶层壮大7.(2024贵阳模拟)在13世纪巴黎行业手册列举的100个行会中,有86个行会均有妇女在工作,妇女工作具有重要性。但同时法国的法律条文又规定:“在很多情况下,若男子伤害妻子,可以免受惩罚。”据此可知()A.技术进步打破性别歧视B.经济地位影响了家庭地位C.思想观念变革的艰难性D.经济发展未推动思想变迁8.罗马军队由执政官统帅,法律规定执政官一年一任,

21、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反映出,罗马()A.政治制度制约对外扩张B.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演变C.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演变D.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9.早在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王朝时期,一些学者就注重保存和发扬爱琴海地区以及印度的文化,在首都巴格达不仅有专门翻译希腊文、叙利亚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和其他科学著作,而且学者们还对这些著作进行了译注。据此可知()A.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B.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作出卓越贡献C.阿拉伯文化对西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阿拉伯帝国创造出

22、了领先世界的文化10.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11.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12.(2023汕头模拟)16世纪早

23、期,意大利的热那亚人开始从葡萄牙人那儿购买胡椒,甚至威尼斯人在1515年为了完成老客户的订单也被迫在葡萄牙的里斯本购买胡椒。这一事实表明,当时()A.葡萄牙已垄断了东西方贸易B.欧洲贸易格局发生变化C.地中海沿岸对香料需求增长D.成功开辟跨大西洋航路13.新航路开辟后,蔗糖作为奢侈品传入欧洲;18世纪,蔗糖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带来蛀牙、肥胖等健康问题;19世纪80年代后,甜菜糖的产量超过了蔗糖并迅速成为糖类产品的主角。(甜菜糖是由化学方法制成的热量很低的甜味剂)这反映了()A.人们对糖类多样化需求的增长B.拉美殖民地的蔗糖产量供不应求C.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D.垄断组织的形成控

24、制了蔗糖销售14.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发表君主论一书,提出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该书广泛传播后,很多野心勃勃的统治者都依照这一原则行事。这一现象的出现()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B.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C.加速了新教思想的传播D.导致了议会政治的消亡15.马丁路德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的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这表明马丁路德意在()A.否定基督教的权威B.建立德意志民族教会C.摆脱教皇经济掠夺D.强调宗教信仰的自主权16.1617世纪,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产

25、生了变化,他们将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卓著的战功视作他们身份的标志,十分注重竞技体育运动,这种风气也逐渐影响了广大平民。较多的法国人已经意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带给他们愉悦,而且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材料说明,此时的法国()A.社会风气逐步摆脱宗教影响B.社会等级界限正在日益消除C.启蒙思想推动了体育的发展D.新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观17.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是法国著名画家。他的画作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以下是他的名作苏格拉底之死。画作的创作主旨在于()作品创作于1787年。画中描绘了苏格拉底服毒自杀的场景,一束阳光照射在苏格拉底身上,与

26、黑暗下的牢狱形成鲜明的对比,裸露瘦弱的身躯下是坚强的意志力,面临死亡仍毫不畏惧地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A.艺术性地再现真实历史场景 B.弘扬人文和理性主义精神C.表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不满 D.号召为真理和自由而献身18.(2023天津模拟)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导致“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近代科学革命D.欧洲启蒙运动19.(2023永州模拟)据统计,印度在1860年只贡献了英国原棉进口量的16%,贡献了1857年法国原棉进口量

27、的1.1%,而到1862年,印度贡献了英国原棉进口量的75%,法国的70%。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全球性经济危机突然爆发 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C.美国内战涉及原料供应链 D.欧洲国家丧失国际贸易主导权20.(2023淮南模拟)城市绿地发展主要事件巴黎1855年,文塞纳林苑森林公园建成,与布洛尼林苑呼应,形成“巴黎绿肺”斯德哥尔摩1866年,斯德哥尔摩市议会改革,林德哈根新的城市规划,提出连续的公园系统圣彼得堡1880年,市政当局筹集资金建设公共花园伦敦1898年,霍华德田园城市基本构想提出伦敦大都会绿化带上表中所记载的现象反映了()A.工业化期间公众健康需求凸显B.近代城市发展呈现

28、自治性趋向C.工业革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D.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法制化进程21.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 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22.(2024重庆模拟)根据下表内容分析,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相比,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马克思()但丁神曲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卢梭社会契约论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体现人民意志康德

29、实践理性批判“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等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A.更为注重人在精神世界的价值B.主张人的价值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C.强调以自我的意识为核心标准D.指出政治权利是人类价值的主要载体23.有学者就一战期间各国媒体的宣传指出:整个战争中一个最惊人的事情就是一个政府很容易用近代技术使人民相信谎话,尽管这个民族是有理智的,是有自由主义和民主化背景的。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战争

30、摧毁了民主和自由主义B.近代技术助推了歪曲的宣传C.群众意志决定了战争的进程D.媒体宣传促进民族主义兴起24.(2024蚌埠模拟)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中的大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面临着一个困境:既不像法国人希望的那样严厉得足以把德国人永远踩在脚下,也不是宽大得足以使被征服的人安于自己新的处境。该“困境”()A.导致德国民族主义的产生B.缘于大国霸权战略的不同C.体现凡尔赛体系的虚伪性D.引发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25.资产阶级宣称: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体现,立宪制度、法治原则是人民权利的保证。对此,列宁提出:“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如果没有政权,无论什么法律,无论什么选

31、出的代表都等于零”。列宁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A.代议制下公民无法参与政治B.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C.宪法的制定服务于阶级统治D.帝国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已经腐朽26.一战伊始,泰戈尔写道:“我此刻站在您的面前请帮我穿上铠甲!让艰难险阻成为烈火来锤炼我的生命。尽管我的心在痛苦中跳动但它却在敲响胜利之鼓。”这一想法几乎是所有印度精英们的共识。他们渴望通过一战()A.构建国际新秩序B.转移国内矛盾C.参与瓜分殖民地D.唤醒民族意识27.(2023烟台模拟)墨西哥1938年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府没收本国和外国人拥有的大地产,分配给农民,同时设立国家农贷银行帮助农民,并鼓励和扶持农民组织

32、合作农场。这反映了墨西哥()A.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影响B.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C.摆脱了欧美资本的控制D.实现了土地的国有化28.在1981年波兰实行军管后,美国政府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严格控制对波兰的贷款,阻挠波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迫使苏联为稳定波兰局势买单。同时,美国政府还利用苏东阵营内部的问题,推动“自由化”。美国这些做法()A.削弱了东欧国家的发展潜力B.造成苏联失去了对东欧国家的管控C.说明美苏转变冷战斗争策略D.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29.有学者认为,二战后,人类发展前进特别注重两个“车轮子”:经济和安全。在战争结束之前,原则问题都解决了,加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机制的保障,所

33、以安全战略的“轮子”可以比较顺利地转动。但冷战还是爆发了,这是因为经济这个“轮子”没有转动起来,经济上美苏“切割”了。该学者意在论述()A.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单方面挑起冷战B.联合国在维持战后和平方面至关重要C.经济因素是美苏发生冷战的根本原因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冷战必然出现30.(2024合肥模拟)有西方学者认为,苏联前期建立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基本上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但是在实现现代化时,不仅没有推动国家快速转型和发展,反而成为一种桎梏,到后期愈来愈僵化和保守,从而导致它的崩溃。这种观点()A.全面肯定了苏联模式B.片面分析了苏联解体C.整体建构了苏联历史D.全盘否定了苏联改

34、革31.二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另起炉灶,成立“经互会”。苏联解体后,“经互会”随之解散,当年西方专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搞禁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也宣告寿终正寝。1991年以来,俄罗斯、其他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东欧各国都先后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由此可推知,冷战的结束()A.形成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强化了经济全球化趋势C.促成了世界多极化格局D.宣告了领权主义的终结【拓展延伸】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实质(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2)实质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的全球扩张,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资源的全球化配置。32.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

35、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B.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D.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诗经中的战争诗数量较多,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其风格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雄壮激昂的英雄战歌,二是悲慨苍凉的征夫心曲。从诗经所反映的情形看,耕地的破坏或被侵占是导致战争的根源,除了偶尔为之的武力扩张外,多数战争都因侵犯土地、保护土地而起。人们内心厌恶战争而又不得不战,这种战争多是被动的。因而诗经中

36、的战争诗无不充斥着“征夫怨”“思妇恨”的反战情绪。诗经中对尚武好战的描写显得婉转温和。例如诗经中的战争诗从来不直接描写战斗场面,从来没有厮杀格斗、流血和死亡,诗中只见旌旗干戈,战马腾骧和凯旋欢庆,充分表现出王者之师不靠暴力杀伐,而是以德服人,不战而胜的特点。诗经除了描写战争英雄,还把笔触伸向与战争有关的社会群体或者个体,表现出厌战痛战、热爱和平的思想。材料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只有伊利亚特,伊利亚特主要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最后阶段的殊死战斗,侧重对唯勇至上的阳刚美的渲染。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刻画强烈而鲜明,是一种直接、动态的描绘。动作的勾画,声音的非理性的、毫无节制的、极端的审美观照。这是一种崇“力”

37、的尚武精神,战争的悲壮及美感在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方式中得以渲染,使得原本的喋血暴力充满着诗画意境,如描写两军格斗场宣泄使得战斗英雄鲜血淋漓地闯入读者眼帘。和生活在广袤富饶区域的汉民族不同的是,生活在岛国的古希腊人崇尚战争。伊利亚特所触及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的有限和在有限的人生中人对生命和存在价值的索取。赵景梅、胡健尚武与嗜血和中的东西古代战争文化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体现的中西古代战争文化差异。(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古代战争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当代中西战争态度中的映射。(8分)34.(14分)(2023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

38、列要求。材料一大秦国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正面呈现始于两汉,魏晋之际达于极致。后汉书等记载,大秦国一名棃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为西域诸国之一,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周圜百余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榖食常贱,国用富饶。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其人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我们不难发现,与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稍加比对,汉晋中国依据间接获得的罗马信息而建构的大秦形象存在明显异化和严重变形。摘编自庞乃明亦真亦幻大秦国:古代中国的罗马帝国形象材料二在古代西方人憧憬的超远国土中,“丝绸之国”似乎是他们尤为钟情的对象。古罗马地理学家梅

39、拉认为,“从东方出发,人们在亚洲遇到的第一批人就是印度民族、赛里斯人和斯基泰人。赛里斯人住在临近东海岸的中心”。思想家卢西安宣称,“赛里斯人甚至可达300岁的高龄,有人说整个赛里斯民族以喝水为生”。史学家马塞里努斯认为,“赛里斯人平和度日,不持兵器,永无战争。性情安静沉默,不扰邻国。气候温和,空气清洁,舒适卫生。赛里斯人习惯俭朴,喜安静读书以度日,不喜多与人交游,物产丰富,无求于他人。虽随时愿将货物售于他人,然绝不自他人有所购买也”。直到13世纪末,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问世,为西方人揭开中国的神秘面纱之前,中国形象始终停留在了那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阶段。摘编自邹雅艳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

40、1)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形象的共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中国”获取罗马帝国形象的渠道。(8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古代中国和罗马帝国形象生成的主要因素。(6分)3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在“封土建国”“主权分散”含义上,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土地、人民和权力被层层分封;有采邑(领地)的世袭贵族,对上面的王者,既承担军事及财赋义务,又具备政权独立性;对下面的采邑内的附庸,则是政治、经济上的主宰者。这些特征是东西方封建制度所共有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西欧的封建制度,含义包括强权

41、者对弱者的“保护”和弱者为强权者“服役”这两个侧面,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崩解后,战乱频仍、匪盗横行的背景下强权者通过提供保护以赢得对民众和土地的控制而建立的一种互惠性契约关系,可称之为“契约封建制”。与之相比,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是作为军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将土地与人民封赐给子弟及功臣,臣属继续往下作“次分封”,领主与附庸间没有契约可言,而是由宗法关系相维系,通过血缘纽带及血亲伦理实现领主对附庸控制的“宗法封建制”。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考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3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2、材料一英国文学作品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创作中,中国人物形象是正面的。1599年,理查德发表了航海全书,对中国的税收、政府机构、农业经济等进行了介绍,还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阐述研究。1657年,威廉坦普尔创作论英雄的美德,重点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将孔子的哲人形象在西方进行宣传,使孔子在西方成为大众人物。17世纪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瓷器等传入英国,英国兴起了中国风,英国的普通建筑也采用中国园林建筑的样式进行构建。到了18世纪,依然有哥尔斯密的世界公民表述了对中国文明的赞扬,称赞中国有非常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摘编自王爽近代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变迁材料二1795年,斯当东出版了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43、他以马戛尔尼使团在华经历为“根据”,向欧洲展示了一个“几百年或上千年都没有进步”的“泥足巨人”的形象。中国“商人欺骗,农民偷盗,官吏敲诈勒索他人钱财”,“他们禁闭妇女、残杀婴儿、残酷、胆怯、肮脏,对技术与科学一窍不通”。1873年,沙俄政客巴枯宁首次提到“黄祸论”,他相信反基督势力必将从亚洲出现,宣称中国是“来自东方的巨大危险”。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在公开场合提出“黄祸”说法,认为“一旦千百万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在“黄祸”声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排华浪潮。整理自马建标冷观近代西方“黄祸论”(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44、概括1618世纪欧洲“中国热”出现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在西方的形象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37.(12分)(2023衡水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以“20世纪的中国探索创新的时代”为题,研究中国百年的整体特征,试图从全局的视角理解社会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目录如下:20世纪的中国探索创新的时代一、道路的探索创新:尝试走西方的道路走俄国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二、理论的探索创新:学习西方政治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三、制度的探索创新:统一战线的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创新等四、文化的探索创新:科技教育的发展进步、文学艺

45、术的转型发展、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等请参照上述研究思路,任选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世纪,另拟标题,设计目录,并简要概述设计理由。(要求:标题明确,设计合理,阐释充分,逻辑严密)3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过程中,我们应看到军事冲突、外交斡旋、经济纠纷及爆炸性事件等因素是“历史大海表面的波峰浪谷”,而“工业革命及科技发明、近代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浪潮、国际关系中强权法则、追求强大的心理目标”则是“大海深处那巨大的暗流”。前者对历史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而后者则是“酝酿一切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成为改变历史航向的真正原因”。摘编自倪乐雄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再思考材料二一战时

46、期交战双方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力量对比(包括美国但不包括俄国)项目集团所占百分比(1913年)钢产量(1913年,单位为100万吨)总工业潜力指数(以1900年的英国为100)协约国51.744.1472.6同盟国19.220.2178.4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作者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中同盟国战败的原因。(4分)3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1年9月,苏联成立了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其管理的生产主体是原隶属于苏联中型机器制造人民委员部的企业,后来又陆续从其他人民委员部接收了一大批企业,从而使坦克及其他装甲武器生产的诸多必要生产环节都被统一于该部系统内。1942年,该部制定了一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