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部分 补充拓展知识清单1.僭主政治:僭主,希腊人专指依恃武力和非法手段僭越夺权的专制头领。僭主不经过公民选举而握有终生独裁之权。僭主为了巩固统治,往往奉行打击贵族、争取平民的政策,对发展经济、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曾起过积极作用。2.“史学之父”:一般把希罗多德称为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创立的,实际是记录过去的学问,即在对过去理解、选择的基础上记录历史,是史学,因此教科书把希罗多德称为“史学之父”,而非“历史之父”。3.庄园:中古西欧庄园最初称“维拉”,来自罗马共和国后期奴隶制的农庄。但中古时期欧洲分裂为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对庄园的称呼各不相同,甚至不同时期所用名
2、称也不相同,后被用来泛指封建主拥有的地产。4.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实行的统治体制。地方政权是大名的藩国,藩主在藩国内享有行政、司法、税收和军事的全权,但必须接受幕府的监督。为了巩固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身份制度和兵农分离制度。5.玛雅历:是玛雅人创造的太阳历。玛雅历以365日为一年,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另加五个无名日。无名日是头一年的神已经退位,新年的神尚未来临的空当时期,因而被认为是不祥之日。玛雅历精确程度不超过一分钟的误差。6.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以圣经、教父著作和古代哲学为依据来论证神学,用形式逻辑和繁琐推理方法演绎出空洞的结论。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神学
3、之王”。经院哲学轻视经验,反对实践,但有利于思辨思维的发展。7.神人同形同性论:古希腊神话把人的形象和性格特征赋予神祗的观念,认为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只不过天神更能青春常驻、威力无边、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思想促使希腊文明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有助于哲学与科学的发展。8.雅典卫城:作为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雅典卫城,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9.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又称为圣
4、母百花大教堂,与圣彼得大教堂并列,如今是意大利著名的人文历史景观。10.西欧航海图鉴:1315世纪的西欧航海图鉴被视为“地图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这是因为,相较于古代,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资料多源于航海实践、一定的科学精神等特征,为即将到来的新航路开辟做好了知识积累与技术准备。11.马尼拉大帆船: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装载的主要货物为中国的丝货,也被称为“中国船”。新航路开辟后,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巨额白银通过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源源不断流入中国。12.教皇子午线:1493年,在罗马教皇仲裁下划定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
5、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该线以西、以东的一切土地分属西班牙、葡萄牙的势力范围。13.伏尔泰的进步史观:在理性主义启蒙的时代背景与进步观念的影响下,伏尔泰形成其进步史观。他深信社会是进步发展的,历史进步本身的动力来自理性与科学的指导,人类一定会在理性的指导下战胜愚昧,开创美好的未来。14.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国际因素:美国争取独立的斗争获得了欧洲一些大国的支持。1778年2月,法国与美国缔结同盟条约;1779年和1780年,西班牙与荷兰相继参战,支持美国;普鲁士、俄国等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抵制英国对中立国船只的侵犯。15.殖产兴业:殖产兴业是日本明
6、治维新期间提出的措施之一。其主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这一政策使日本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16.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出版于1856年,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全书共3编,分别讨论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其爆发的“长时段”原因和“短时段”原因,该书开辟了法国大革命研究的新思路,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17.德国“阅读革命”:德国“阅读革命”发生在18001870年。在1800年前后,德国不阅读者与阅读者的比例是3:1;到1870年,
7、比例则反过来。这场革命提高了德意志民族的集体文化素质,推动了现代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形成,也推动了19世纪德国社会的整体现代化。18.荷兰“黄金时代”:对于1718世纪荷兰的“黄金时代”,有历史学家认为,其兴盛主要表现为对全球商贸的垄断;而其衰落则以全球范围的霸权争夺失败为标志,尤其是促成荷兰繁荣的优势在17世纪后期式微,导致其在与英国对抗中处于下风。19.英国禁奢法令: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订了11部禁奢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14世纪30年代和14世纪60年代的三部禁奢法令,其详细规定了全国各阶层的饮食标准,尤其是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的服饰消费标准。它的实施促使英国社会初步形成了较为理性的消费习惯
8、。20.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5世纪末16世纪初,包括圈地运动在内的英国农村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开始;18世纪上半期,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大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农业产品和大量廉价劳动力,是工业革命得以出现的重要前提。21.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之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其中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2.英国宪章运动: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发布人民宪章,提出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定等要求,引起很大反响。宪章运动虽然没有获得完全成功,但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独立的全国性的政治
9、运动。23.国际歌:20世纪20年代,国际歌传到中国,在中文版歌词中,瞿秋白将法文“国际”一词改用音译“英特纳雄耐尔”,传达了全世界无产者童声合唱、情谊交融的信念。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信仰之歌,歌颂了巴黎公社战士的崇高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4.门罗主义: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宣称,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下,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19世纪后期,美国逐渐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方面控制了拉丁美洲国家。25.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原有的股份公司快速发展起来。大企业通过订立协议,规定价
10、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形成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发展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26.考迪罗:考迪罗意指“领袖”,后特指拉丁美洲依靠武力夺取政权的军事独裁者。该制度以军事寡头为代表,联合大地主、大种植园主、天主教高级僧侣以及大商人,形成国家统治集团,共同掠夺并占有社会财富,对下层民众共同实施政政治奴役与经济剥削,直接导致拉丁美洲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长期处于滞后状态。26.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的股份制公司,有好望角以东地区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逐步扩大势力,到19世纪中期占领了整个印度。随着英国国内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取消贸易垄断权的呼声愈发高涨。1858年
11、,公司被撤销。27.种植园经济:种植园主为了保障土地上的劳动力,借用了古代奴隶制手段。奴隶不能“自由”支配其劳动力。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看,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性质,隐含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28.移民殖民主义:移民殖民主义作为殖民主义的一种类型,伴随着殖民帝国的扩张而生却没有随着帝国瓦解而终结,造成了英语非洲农业部门分裂为大规模商品农业和小规模维生农业。由于其独特的生产模式,移民殖民主义成为非殖民化最顽固的抵抗者,至今影响着英语非洲的发展。29.福熙车厢:1918年11月11日,法国元帅福熙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一节车厢里签订了象征一战结束的停战协定
12、,这节车厢后来被称作“福熙车厢”。二战期间,德军攻陷巴黎,希德勒指定法国在福熙车厢签署投降书。30.施里芬计划:一战前,德国元帅施里芬提出的一套作战方法,其主要目标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应付来自德国东西两面的两个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该计划可以看成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也可以说,施里芬元帅就是闪电战计划的初步提出者。3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胜利的新结论,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32.艰难的谈判:华盛顿会议上,经过艰难谈判,中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
13、势及列强间的矛盾,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属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主要内容有: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等。33.“阿姆利则惨案”:1919年3月,英印当局实行罗拉特法,规定“对煽动叛乱嫌疑犯可以不加审判即予监禁”。国大党根据甘地的建议,发动了“总罢业”的非暴力抵抗运动。英军向在阿姆利则集会示威的群众开枪,制造了该惨案。34.二战全面爆发的原因: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在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一书中认为,德国的征服政策、英国的绥靖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为
14、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重要因素。35.一战中的华工:一战期间,14万华工成为中国派出的“使者”,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为中国参战和加入巴黎和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6.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二战前,该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等国。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37.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规定:双方保证不对彼此进行武力行动,也不支持敌对另一方的第三国或者集团;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些
15、争端;等。该条约排除了德国两线作战之忧,尽管为苏联赢得了战备时间,但加快了战争的到来。38.凯南的8000字“长电报”:1946年,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内发回了8000字长电报,全面论述了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与行为方式,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对策。这份长电报在华盛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标志着美国冷战思想的基本形成。39.“和平演变”战略:和平演变是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他们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该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40.波兹南事件:1956年6月,波兹南的工人游行示威,与
16、警察发生冲突,政府出动保安部队和坦克平息了骚乱。波兹南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波兰人民对苏波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以及对国内体制的强烈不满。41.卡斯特罗:卡斯特罗,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领导古巴革命,将古巴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他执政期间,对内实行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没收外国资本与大企业等重大措施,对外高举反对外国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旗帜,坚定维护古巴的民族利益。42.不结盟运动:冷战发生后,一些国家希望保持中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倡导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次会议提出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是不结盟运动兴起
17、的标志。43.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44.“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美国客机被恐怖主义分子劫持,其中两架先后撞击纽约的世贸中心双塔大楼,造成大楼爆炸起火并最终坍塌,“911”事件是美国在和平时期遭受的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近3000人在这次事件中罹难。45.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三世界”泛指不属于美苏两大集团的经济不发达的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崛起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以不结盟运动兴起为里程碑,第三世界国家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46.“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说,“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并号召英美结成同盟,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对抗苏联。47.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因创始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而得名。其主张是国家干预经济,提出由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使社会有效需求增加,提高充分就业水平,并特别强调强调扩大公共投资的必要性。凯恩斯主义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