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主讲:徐思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2012年12月 绪 论 壹、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重要性 “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 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新文化也是从 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壹、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重要性 古代工艺美术也有很多品类和辉煌成就,是过程 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彩陶、 青铜、丝织、瓷器等工艺品种中,多有很多不朽 之作。对当代工艺美术之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 用。很多特种工艺的生产,在古代已有较高水平, 所取得的成就,对今天工艺美术的生产仍有启发 意义。 绪 论 贰、什么叫工艺美术
2、辞海工艺美术”条:“造型艺术之一”,并 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日用工艺, 二、陈设工艺。 工艺美术的属性 物质性 精神性 双重属性 绪 论 我们说: 所谓工艺美术,离不开美术设计和生产工艺,所 以说,美术设计与工艺生产的结合就是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的问题? 时代的制约,是基于生产的一体性; 时代的发展,设计与生产的明确分工。 绪 论 叁、工艺美术的分类问题 从功能上说,分为三类: 一、实用工艺美术 二、欣赏工艺美术 三、双重属性工艺美术 (现代艺术设计尤其强调此属性) 绪 论 按材料分 陶器 瓷器 青铜器 漆器 丝织刺绣 玉石 木器 牙骨器 编织 金银细工 按工艺分 抟埴 浇铸 锻打
3、剪刻 印刷 绪 论 肆 如何学习古代工艺美术 辉煌的古代工艺美术,即是物质生活的需要,又 是当时意识形态的产物。 “古为今用” “借古开今” 对古代优秀文化的“采取,并非片段的古董杂陈,恰如 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 体,决不会因此就类乎牛羊的”。 鲁迅拿来主义 绪 论 我们当然要提倡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人不提倡民 族音乐是不行的。但是,军乐队总不能用唢呐、 胡琴,这等于我们穿军装,还是穿现在这种样式 的,总不能把那种胸前胸后都写着勇字的褂 子穿起。” 毛泽东 绪 论 今天的工艺美术生产, 必须同古人创作优秀作品时那样 , 是结合了时代的产物 , 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型原
4、材料的诞生、 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的改变, 都是创新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徐思民 绪 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一、陶器的产生 二、陶器的制作 三、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起源 四、彩陶艺术 五、黑陶艺术 第三节 玉石、牙骨、编织、纺织工艺 一、玉石牙骨工艺 二、编织纺织工艺 小 结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一、陶器的产生 二、陶器的制作 三、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起源 四、彩陶艺术 五、黑陶艺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三节 玉石、牙骨、编织、纺织工艺 一、玉石牙骨工艺 二、编织纺织工艺 小 结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
5、术 第一节 概述 “人类是从猿演变而来的。” 达尔文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 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 中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他们讲上帝创造人,我们讲从猿到人。” 毛泽东 云南元谋发现距今200万年猿人化石; 陕西兰田发现5060万年猿人化石; 北京西南周口店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火的利用,促进 了人类的进化。 旧石器时代,石 制生产工具和编 织器物是重要的 生产、生活用具。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恩格
6、斯说过,人类野蛮 时期向文明过渡的阶段“是 从学会制陶术开始的”。 主要陶器种类:灰陶、 彩陶、白陶、黑陶。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一、陶器的产生 陶器的产生,“是由于在编织的容器上 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 做时,人们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 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陶器产生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 1962年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绳纹陶罐 考古学测定,距今8千多年。 其造型虽比较简单,颜色单纯,但已较 规整,并有一定变化。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二、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起源 造型起源: 最早的器物是模仿了其它
7、的物象,如植物形、 动物形,我们称作“模拟成型”。 之后是根据“生活需要成型”。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起源 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美学的观念逐 步萌芽,开始由无意中留在器物上的极简 单自然的纹缕上进行有意的加工,附加、 增减、夸张,使之成为有一定形式、内容、 意念、思维,最后发展为有一定思想情感、 生活面貌及社会现实的装饰纹样。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原始装饰内容可归纳为四类: 几何纹、 植物纹样、 动物纹样、 人物纹样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几何纹样是受一些自然物象和编织物的 影响而产生的,其余三
8、类是通过模拟而后 提炼概括,再加以重复或进行渐变处理所 逐渐形成的。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通过研究,在涉及野蛮人和为开化的人的艺术 活动和他们那种非美的关系时,许多著作家已从 进化论的美学方面成功的解答了艺术史的巨大难 题。舞蹈、诗歌、甚至低级部族的确具有的造型 艺术,正如许多人种学者所同意的那样,无疑具 有审美的价值。但这种艺术很少是自由的和无利 害关系的,它们一般是具有实用意义的真正 具有实用意义或被设想为具有实用意义并且 常常是一种生活的必须。 芬兰.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半坡鱼纹、鹿纹、人 面纹;庙地沟鸟纹、 蜥蜴纹;马家窑狗纹、 蛙纹、蛇形纹等,大 都表现
9、了当时人们的 某些生活资料,或具 有图腾标示意义。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凡是图腾都是那一部族的老祖宗,也是 他们的保护神和防御者,他给他们供给食 物,驱除灾祸,指导他们趋吉避凶,如果 他们是一种毒蛇或猛兽,那更好,因为那 更能为儿孙们尽防卫职责。 闻一多神话与诗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纹样由 单一到复杂、到 重复,有直接取 自生活的图形, 也有经过变化成 为面目全新的装 饰纹样。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四、彩陶艺术 彩陶,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用黑、白、 红等色绘有花纹的陶器。 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以河南、 陕西、湖北、甘肃、青海、山东、江苏等
10、省较为典型。 器物种类及装饰纹样已相当丰富。(p12)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主要彩陶文化: 黄河流域仰韶、马家窑、大汶口 长江流域大溪、屈家岭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一)仰韶文化彩陶 1、半坡类型 典型造型:直壁、折腹、圆底 细颈、直口、尖底 典型装饰:单独、二方连续 典型内容:鱼纹、人面鱼纹、三角纹、网 纹等。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2、庙地沟类型: 典型造型:曲腹小平底、卷沿曲腹、双 唇尖底、直口平底。 典型装饰:以点、线、面构成的连续带 状花纹
11、,即有鸟纹演变的连续纹样。 典型纹样:鸟纹、蛙纹、蜥蜴、花叶、 弦纹。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马家窑文化彩陶 1、石岭下型 底色砖红,黑色彩绘,与庙地沟有类似特 点。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2、马家窑型 造型特点:式样新颖,种类繁多,形态优 美。 装饰特点:黑色花纹为主,内彩比较发达, 装饰面积较大,纹样柔和流畅。 装饰内容:旋纹、旋涡纹、波浪纹最为典 型。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
12、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3、半山型 造型特点:形态饱满。 装饰特点:以锯齿纹镶边是其特点,纹 样构成较复杂。 装饰内容:螺旋文、同心圆纹、菱形纹、 折线三角纹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4、马厂型 造型特点:部分与半山型相类,也有新颖造型,如 单耳杯。 装饰特点:趋于简化,粗放型特点明显。 装饰内容:折线纹、人形纹(有说是蛙纹)、大三 角折线纹。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
13、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马家窑彩陶总体特点 造型:器物种类丰富、形式变 化多样 装饰:以变化万千的几何纹样 为主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三)大汶口文化彩陶 因1959年首次发现与 山东宁阳大汶口镇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山东大部和江 苏北部,江苏北部的青莲 岗文化应包括其中。 陶器以手制为主,晚期 在慢轮修正基础上采用轮 制。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造型特点:平底器、三足器、圈足器较典 型。嘴、耳、鼻、扳手、器盖应用较普遍。 背水壶是大汶口文化中有特色的造型。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特点:彩绘颜色较丰富,主要有红、 黑、白三种。装饰纹样
14、有圆点、三角文、 花瓣纹、八角形纹、水波、垂帐纹等。装 饰性强,善于用白色镶边。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四)1、大溪文化彩陶 1958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大溪镇,主 要分布于三峡
15、地区及鄂西长江沿岸。 彩陶多细腻红陶,彩绘以黑色为主,有 的加以红彩,装饰较简单。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2、屈家岭文化彩陶 因1954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得名。 主要分布于江汉地区。公元前2250-2195年。 彩陶数量较少,但水平较高,有黑陶出 现。最有代表性的种类是彩陶纺轮。(p27)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五、黑陶艺术 器型秀丽、质地细腻、造型规整 器壁极薄、漆黑光亮、少施纹缕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一)龙山文化黑陶 因1928年发现于山东济南章丘龙山镇得 名。 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的章丘龙山、
16、日 照两城镇、胶县三里河及河南部分地区。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主要特点是手制为主,已采用轮制,部分器物使 用模制。 造型特点:器型规整高雅,工艺精巧。 装饰特点:漆黑光亮,少施纹缕。 也有人总结为:光、亮、黑、纽。 还有人总结为: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龙山文化 的白陶器 成就也相 当高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二)良渚文化黑陶 因1964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镇而 得名。分布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 特点:器胎较厚,器型敦厚
17、朴实,胎黑而 不够纯净。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三节 玉石 牙骨 编制工艺 一、玉石牙骨工艺 石材的应用远早于陶器,是早期人类生 产活动的必需,由石到玉石,说明了人们 对材料认识水平的提高;由生产工具到玉 饰物的发展,是人们由物质到意识活动的 揭示。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主要玉石种类:铲、锛、斧、镰、 比、环、镯、璜、 坠、管、珠、琮、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牙骨工艺 兽牙
18、,原始人多作为勇敢的象征,兽骨, 可以磨制骨针、骨簪,后均成为佩饰。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二、编制、纺织工艺 出现时间比彩陶早,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有骨针, 浙江吴兴前山漾遗址出土有苎麻搓成的绳索、江苏吴县草 鞋山出土有葛布残片、半坡遗址出土的器物底部有席纹、 麻布纹印痕,屈家岭的彩陶纺轮已相当实用。 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还出土有良渚文化时期的丝织 残片和丝线。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小 结 原始工艺美术总体特征: 一是就地取材的充分利用和工艺生产技术的紧密结合; 二是生活资料的相对丰富、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和原 始人活动范围的
19、相对扩大,器物造型越来越实用、美观并 富有一定变化; 三是原始装饰中几何纹样占主流,如马家窑彩陶,具 象纹样多为概念化的原生态形象,其使用与生活资料有关, 也与精神活动有一定联系。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 述 “氏族制是注定要灭亡的,因为氏族的基础是极端狭 小的生产和低下的生产力。一切生产的规模有所扩大,生 产力有所提高,到一定的界限,氏族制就无法容忍了。氏 族的最高界限是部落,当部落结为联盟,逐渐成为凌驾于 社会的权力时,国家就从原始社会脱胎而出了。” 郭沫若中国史稿 约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就逐步形成统治和 被统治两大对立的阶级。 一个是拥有一
20、切,一个是一无所有 建立有分管畜牧、车旅、膳食等国家机构。 制定有刑法,修建有监狱。 周朝时期已制定有成套典章制度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甲骨文出现 铭文的应用 商人好酒、大量青铜酒器出现 残酷的陪葬,成套礼器的出土 制陶工艺也取得很大成就 印纹陶、白陶、原始青瓷 制漆、丝织、玉石、牙骨等工艺也取得新的成果。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节 青铜工艺 “首山之采,肇自轩辕,源流远矣 哉。” (明)宋应 星天工开物 夏禹时期,九州进贡金属,铸成大鼎,“图鼎像物”, 铸九鼎象征拥有天下。 甘肃黄娘娘台、临潼姜寨,都曾出土铜制品。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一、青铜工艺的产生及铸造 所谓青铜器
21、,指铜锡合金铸成的器物,其颜色呈青灰 色,因此得名。 制造工艺科学复杂: 采矿、炼铜、制范、溶液、浇铸、修正。 一次性浇铸、插接浇铸、失蜡法铸造。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二、青铜工艺的分期及特点 (一)育成期(商早期以前至公元前十四世纪) “凡铸鼎,唐尧以前不可考,唯禹铸九鼎,则因九州 贡赋壤则已成,入贡方物,岁列已定。” 天工开物.冶铸篇 商代青铜器,已铸工熟练、种类丰富,造型、装饰自 成风格。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种类: 鼎、爵、斝、觚、盉、簋、鬲,武器中的戈、箭、 戟。常见器型为鼎、爵、斝、觚、盉。 造型: 器型完整、规整对称,直壁器、平底器、折腹器较 多。器壁厚、气体不甚庞大
22、,趋于实用。流、扳、柱、 足,实用美观。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纹饰较少。 主要内容:兽面纹、两侧呈三角形的目纹、不大完 整的动物身躯纹以及云纹、乳丁纹,纹样构成连续形式, 局部刻画,单层饰纹,或以兽面纹为主体,或以雷纹为 主体是其装饰特点。 商代早期的部分青铜器中,已出现造型较庞大、复 杂,装饰纹样面积增加的器物。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二)鼎盛期(商晚期西周早期 即公元前十四世纪 前十世纪) 明显特点:出现成套礼乐器,器型庞大浑厚,纹饰新奇 绚丽。 所谓礼器,是专用于祭祀、晏飨和其他主要的礼仪场合
23、。 商周统治者们奉鬼神、讲天命,以为统治力利是上天所 赐予。 青铜礼器的使用,具有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的作用。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天子用九鼎,大概是与“禹铸九鼎”,象征德盖 四方,享有天下有关,即“百物而为之备”。 周代便以用鼎多少区分名位等级,“名为不同、礼 亦异数”。 列鼎而食、鼎簋并用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鼎盛期青铜器的种类: 食器-鼎、簋、鬲、yan、簠、xu等; 酒器-爵、斝、觚、盉、尊、壶、卣、 觥、兕等; 水器-盘、匜、鉴等; 乐器-钟、钲、铙、镈、镛等; 武器-戈、矛、戟、钺等。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造型- 庞大、 浑厚、 规整、 威严。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
24、美术 装饰 纹样内容 饕餮、夔龙、云雷、鸟纹、象纹、 虎纹、蝉纹、蚕纹、 人面纹、 牛面纹、鹿纹等。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风格 复杂、细丽繁密、 采用凸起、浮雕、刻线加底纹的三层装饰,并通体饰纹。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很多器物的内壁都有铭文 大盂鼎 清道光年间 陕西郿县里村出土 内壁有铭文291字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
25、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三)转变期(西周中期春秋早期,公元前十世纪 六世纪) 种类: 饮食器为常见器物:鼎、鬲、yan、簋、豆 酒器大量减少:爵、斝、觚、觯、觥开始逐渐绝迹 流行器物为:盉、尊、lei、壶等 水器常见为:匜、盘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纹样: 夔龙纹逐渐绝迹,变形夔纹多见 多处理成粗枝大叶的几何形图案 饕餮纹已变小, 作为器足上端的装饰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特点: 一般不用云雷纹衬底,成为单层装饰 趋于简单,显得有点潦草 表现出青铜工艺中衰时期的某些特点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一些管理工奴的工官,偷工减料以
26、敷衍上方,把 工奴的剩余劳动榨取来做低级物品的生产,献给上 层的器皿,即是奉行故事,偷工减料的东西,故在这种 器皿上所表示着便是堕落的痕迹。” 郭末若青铜时代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四)更新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 精巧玲珑、标新立异、争新斗妍 镶银错金、
27、庄丽工细、雍容华贵 流行种类: 壶(方壶、扁壶)、 鉴、敦、缶、杯、卮 成套器物: 列鼎、列簋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造型: 鼎的变化较大,有盖、盖上有钮;足的处理十分多样, 有蹄形足; 壶形器变化较多,有圆形壶、方形壶,带盖壶、提梁壶。 器型实用、新颖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装饰内容: 蟠虺、蟠螭、翼龙、雷纹、三角云纹; 狩猎、晏飨、战斗、车马、舞蹈、采桑。 装饰风格: 现实性描写手法被提高; 有较复杂的生活场景; 细线精刻与镶嵌表现手法的应用。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花纹多全身施饰,主要为 精细之几何纹,每一现实 性的动物为附带物,一见 即觉其灵巧。” 郭沫若 第二章 奴隶社
28、会工艺美术 三、饕餮纹和夔龙纹 “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吕氏春秋先识览 神人“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赂,侵于崇侈,不可盈厌, 不知纪极,谓之饕餮。” 左撰文公十八年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三、饕餮纹和夔龙纹 “贪昧饕餮之人, 残贼天下, 万人搔动。” 淮南子兵略篇 贪食为饕,贪财为餮。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三、饕餮纹和夔龙纹 饕餮纹特征: 巨目,裂口,额鼻居中,垂直竖起,有双耳或双角, 两侧有利爪。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
29、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夔龙纹特征: 夔龙纹,也叫夔纹、夔凤纹,在古代神怪传说中, 称“木石之怪”,青铜器上的形象犹如许慎说文解字 所说,“如龙一足”。 庄子秋水篇载:“夔为(虫玄,读咸音)曰, 吾以一组(足今 足卓,读沉浊 )而行 ”。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三、饕餮纹和夔龙纹 “东海中有流坡山,其上有兽,状如牛,仓身而无 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 其名曰夔。皇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 闻五百里。” 山海经大荒东经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
30、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饕餮纹和夔龙纹,它们都不是直接源于生活的形象,但 与生活都有一定联系,可以说是间接源于生活。 饕餮也称兽面,像牛、羊、虎、鹿、熊的正面形象; 夔龙的躯体像爬虫类,是后来龙的形象发展过程中的一 个阶段,其母题是蛇类形象,到春秋时期已出现“龙”的雏 形。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四、灿烂的青铜文化 残酷与文明共存 先进的青铜生产工艺 讲究的器物造型和精美的装饰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三节 制陶工艺 一、灰陶器 二里头文化灰陶,承袭龙山陶器,造型变化较
31、多,装 饰花纹较简单朴素,是奴隶社会时期普遍的生活用器。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三节 制陶工艺 二、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是一种比一般陶器陶质细腻、坚硬、烧 成温度较高的陶器,因在器物表面都拍印有几何形图案 为主的纹样,由此得名。大量发现于江南地区的夏、商、 周遗址,黄河流域发现较少。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三节 制陶工艺 三、白陶 白陶,是一种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陶器,早在大 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研究结果表明,他的 化学成分非常接近一般瓷土及高岭土,因其含铁量只在 20
32、左右,高温烧成后呈白色。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三节 制陶工艺 四、原始青瓷 约商代中期出现,是瓷器的黎明。原始瓷的釉色, 经化学分析得知是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后,显 青色或青绿色,所以通常也将原始瓷器称为原始青瓷。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四节 玉石 牙骨工艺 一、玉石工艺 奴隶社会重玉,常作为信物,或祭天、祭地、祭 宗庙,或以像德、以除匿、以易行、以聘女。 喜佩玉、捧玉、握玉、含玉。 赋玉以德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
33、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四节 玉石 牙骨工艺 二、牙骨工艺 种类:杯形器、束发器、首饰、佩饰。 用器装饰基本同于青铜器。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五节 织绣印染工艺 商王武丁时期,有占卜求年与祭蚕神的活动; 有司蚕专职官女蚕 周礼记载,天官下设有“妇功、典丝、典(台木, 读席)、内司服、缝人、染人 ”六部门。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 尊彼微行, 爰求柔桑”。 诗经豳风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织物种类: 绢、素、缟、纨、绫、绮、锦 刺绣:当时称为“黹”(zhi), “黹
34、”衣就是刺绣的服装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葛麻织物广为庶民阶层使用,葛麻织物称为“布”, 所以庶民又称布衣。 “贵者垂衣裳,皇皇山龙,以治天下。贱者短褐(xi) 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区别于禽兽 。 ” 宋应星天工开物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六节 漆器工艺 “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而不材 之,削锯修之迹,流其墨其上,输之与宫,为食器。诸 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与禹, 虞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 韩非子十过篇 第二章
35、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距今7 千年左右的木胎漆碗和漆筒。 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属于商前期的房基遗址中,发现盘 盒之类漆器残片。 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雕花木器印痕。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周制与车修饰愈多焉。” (民国)郑师许漆器考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小结 产生了灿烂的文明: 冶铸工艺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就; 原始青瓷的出现; 漆器、丝织工艺的成就。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商爵、斝、角、觚、觯五爵 装饰细密复杂 周成套礼器 曲直相柔 第二章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一节
36、 概述 封建制的建立,使大批奴隶不再是 “会说话的工具”,有一定人身自由, 有少量土地和生产工具,生产力得到 相对解放,一些自由民还成了独立的 手工业者。 从以“礼”为重,转而成为讲求实际 生活享受。 造型曲柔相宜、装饰精工富丽。 秦代: 六个统一对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汉代: 接受秦王朝灭亡教训,采取“与民休养生 息”政策,渐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文 化发达。 汉武帝凭借雄厚经济基础,对外抗击侵略, 遣使西域、开发西南;对内兴修水利、收 盐铁铸钱为国有,达到西汉极盛。 第
37、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通西域,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成为后来进 行国际交流的重要通道。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二节:青铜工艺 郭末若在谈到这一时期青铜工艺 时,把它看做是尾声时期,礼器的 特性消失,转而以实用为追求目标, 崇尚清新中的华丽,有的还朴素光 洁无纹,“轻巧隽秀”。 生活用器越来越多,高级酒器基 本不见。其主要种类有:一般生活 用器、铜灯、铜镜、薰炉、带钩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一、一般生活用器 造型: 轻便、整洁,器壁较薄, 辅饰件较少。 方正雄壮的大型器物被大 量圆球形低矮器物所取代。 狰狞厚拙的兽状耳被方便 实用的各式套环、
38、提梁、提 链 所代替。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装饰: 活泼写实,自有舒畅。雕塑式、通体刻铸 阴阳文的装饰,被平面刻画而成的纹饰所 代替,更有通体鎏金,不饰刻画纹缕,以
39、 其金光灿烂的色泽和造型本身的变化相协 调取胜。 也有有的附加镶嵌,锦上添花,富丽堂皇, 充蕴着豪富气,但缺乏豪壮气派。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亦有光素无纹、崇尚 洁净。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纹样内容: 各式云纹、龙凤纹,亦有采用现实生活中 的各式人物、树鸟等纹
40、样。 还有以优美的“鸟虫书”进行装饰。 或单独、或连续,或适应在一定形式中, 变化多样,不拘一格。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鹰首壶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二、铜灯 战国秦汉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个铜器新品 种,形式种类有:高足灯、雁足灯、盒灯、 行灯、牛形灯、羊形灯、鹿形灯、人物形 灯等。 可分为三大类:1、人物 2、动物 3、其他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
41、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三、薰炉 也称香薰,战国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 种铜制实用器物,其形制一般为有一中空 炉体,供盛放薰燃用香料,上有炉盖,作 不同形态镂空处理,便于香烟冒出,缭绕 于室。下有盘形底座。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博山炉,其炉盖形似层峦叠嶂的山峰, 传取自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因有多种宝 物,名为博山,因此得名。 李白诗赞: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琢复为缕, 上刻秦女携手仙。”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42、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四、铜镜 继鉴之后出现的鉴照用具,一般为圆型, 片状,也有方形、瓜棱形、瓦形等。正面 磨光用以鉴人,背面有钮用于系挂,还有 各种装饰纹样。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铜镜原理: 据淮南子记载:镜正面是玄锡(水银) 做反光涂料,再用细毛呢摩擦而成。 “古人铸鉴(镜),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 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 人面,故令微凸,受人面凌霄,则鉴虽小而能全 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大小,增损高下,常令人面 与鉴大小相若。” 宋沈括梦溪笔谈 第三章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战国 秦 汉 铜镜艺术: 装饰内容:“山”字、夔纹、蟠螭纹、虎纹、 “四神”、规矩纹、水波纹、连续水藻纹等。 表现手法:刻铸、镶嵌、镂空透雕、涂彩朱绘 等。 装饰形式:四分式、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