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一轮复习:教材文言知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7763695 上传时间:2024-08-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一轮复习:教材文言知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一轮复习:教材文言知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一轮复习:教材文言知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一轮复习:教材文言知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一轮复习:教材文言知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教材文言知识选择性必修中册23屈原列传司马迁原文呈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

2、,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3、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

4、,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

5、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

6、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基础过关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犹离忧也离同罹,遭受(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意旨(3)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同涅,染黑(4)屈平既绌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5)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6)乃令张仪

7、详去秦详同佯,假装(7)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2)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假话。今义: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论;无理狡辩。(3)颜色憔悴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指面貌,容貌;指脸上的表情;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4)形容枯槁古义:外貌,模样。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委婉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3.解释下

8、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靡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无,没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倒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论积贮疏)浪费。(2)称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称述,称说,说。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称赞、赞扬。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声称。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称作,号称。(3)疾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劲疾。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兼爱)疾病。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齐桓晋文之事)憎恨。(4)属屈平属草稿未定撰写。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同“嘱”,嘱托。(5)举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举贤以自佐提拔,推举。举世混浊

9、而我独清全。(6)与上官大夫与之同列连词,和,同。屈平不与给予。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结交、同盟。(7)害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邪曲之害公也损害。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1)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作动词,阐明。(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作动词,诋毁。(3)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作名词,品行不正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形容词作名词,忠臣。(5)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作名词,污秽的境地。(6)秦,虎狼之国名词作状语,像虎狼一样。(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8)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动

10、词,拿着丰厚的礼物。5.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填写在括号内,并翻译句子。(1)秦,虎狼之国。(判断句)译文:秦国是像虎狼一样凶猛的国家。(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译文: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3)为天下笑。(被动句)译文:被天下人耻笑。(4)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译文: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昏君谗臣)所容。(5)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被动句)译文:聪明通达的人,不为外物所拘束,而能够随世道变化而变化。(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译文: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句)译文:

11、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8)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状语后置句)译文: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6.将下列有关本课文化常识的内容补充完整。(1)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宰相。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2)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3)齐桓:齐桓公,春秋前期齐国国君。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又在“尊王攘夷”的名

12、义下“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4)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一般用以记述帝王及诸侯以外的人物的事迹,也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的历史。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其文约,其辞微”。(2)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的文辞描述的是寻常事物,但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的句子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屈原列传中,作者高度评价屈原光辉人格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4苏武传班固原文呈现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13、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

14、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

15、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

16、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

17、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

18、,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基础过关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9、其意义。(1)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蹈同搯,叩击,拍打(一说当作“焰”,熏)(2)畔主背亲畔同叛,背叛(3)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毡,毛织的毡毯(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收藏(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同无,没有(6)信义安所见乎见同现,显示(7)与武决去决同诀,辞别、告别(8)前以降及物故以同已,已经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2)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3)以货物与常古义: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4)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

20、着。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5)虚心欲相待古义:一心向往。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6)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形容词,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名词,指灾祸。(7)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名词,事业上的成绩;动词,完成(多指事业)。(8)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在。今义:形容词,诚实,不虚假。副词,的确;其实。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会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适逢,恰巧。会论虞常会同。单于召会武官属会见。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聚集,会合。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终将。(2)引虞常果

21、引张胜牵扯。引佩刀自刺举,拿。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引来。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连接。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序。(3)数数通使相窥观屡次。陵与武饮数日几。则胜负之数(六国论)天数、命运。(4)发方欲发使送武等派遣。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动手。恐前语发暴露、泄露。须发尽白头发。(5)坐副有罪,当相坐连坐治罪。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因为。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1)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2)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执、拄。(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4)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里。(5)剑斩虞常已名词作状语,用剑。(6)尽归汉

22、使路充国等使动用法,使回去。(7)空以身膏草野名词作动词,滋润。(8)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相斗。(9)宜皆降之使动用法,使投降。(10)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认为豪壮。5.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填写在括号内,并翻译句子。(1)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译文:等到被 (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2)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译文: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陛下栽培提拔起来的。(3)何以复加?(宾语前置句)译文: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4)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译文:要见你干什么?(5)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译文:子卿你还为谁(守节)呢?(6)乃遣武以中郎

23、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译文:(武帝)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6.将下列有关本课文化常识的内容补充完整。(1)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2)通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3)中郎将:汉朝通常将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不常设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到三国时期,军阀纷争,有战功者

24、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便成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单元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A.陵见其至诚后汉使复至匈奴B.及还,须发尽白及见贾生吊之C.方欲发使送武等方正之不容也D.厚币委质事楚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解析B项,“及”均为“等到”的意思。A项,至:极,最/到,到来。C项,方:正要/端方的人。D项,厚:丰厚/关系深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A.奈何绝秦欢武气绝,半日复息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时汉连伐胡C.信而见疑且单于信汝D.靡不毕见请毕今日之欢解析A项,“绝”均为“断绝”的意思。B项,伐:自夸,炫耀/攻打,讨伐。C项,信:诚实不欺/

25、相信,信任。D项,毕:全部/结束。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A.颜色憔悴B.汉亦留之以相当C.本无谋,又非亲属D.形容枯槁解析C项,“亲属”的古今义均指跟自己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A项,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指面貌,容貌;指脸上的表情;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B项,古义:相抵。今义: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D项,古义:外貌,模样。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故劳

26、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B.皆为陛下所成就C.以货物与常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解析A项,“劳苦”的古今义均为“劳累辛苦”。B项,古义:栽培,提拔。今义:名词,事业上的成绩;动词,完成(多指事业)。C项,古义: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D项,古义:委婉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D)单于壮其节得夜见汉使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反欲斗两主剑斩虞常已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明道德之广崇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天雨雪武能网纺缴邪曲之害公也宜皆降之杖汉节牧羊A./B./C./D./解析为意动用法,为名词作

27、状语,为形容词作动词,为使动用法,为形容词作名词,为动词作名词,为名词作动词。6.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A.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B.举贤以自佐C.子卿尚复谁为乎D.何以复加解析A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B)A.被发行吟泽畔B.不凝滞于物C.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D.为降虏于蛮夷解析B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8.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1)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具有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解析“现实主义”应为“浪

28、漫主义”。(2)列传是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为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一般用以记述帝王及诸侯以外的人物的事迹。()(3)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解析“西汉”应为“东汉”。25过秦论贾谊原文呈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

29、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30、。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

31、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

32、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基础过关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2)锄櫌棘矜櫌同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3)非及乡时之士也乡同向,先前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1)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引。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2)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3)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它)设置为。今义:认为。(4)才能不及中人古义:平常的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

33、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制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利用并制服。赵奢之伦制其兵统领、统率。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形制,规制。(2)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失去。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没有。(3)策蒙故业,因遗策政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并序)拄着。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马鞭,这里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4)度内立法度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次,回。秋月春风等闲度(

34、琵琶行并序)度过。(5)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忠诚的、可靠的。自可断来信(孔雀东南飞并序)使者,这里指媒人。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实情。(6)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因遗策遗留的,前代的。路不拾遗丢失的东西。置币遗单于(苏武传)给予,馈赠。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1)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瓮做/用草绳系。(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35、6)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人/败逃的军队。(7)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重,意动用法,以为重。(8)因利乘便形容词作名词,“利”和“便”都指“便利的条件”。(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10)以愚黔首使动用法,使变愚蠢。(11)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12)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13)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作动词,安置使有序。朝,使动用法,使朝见。(14)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15)以弱天下之民使动用法,使削弱。5.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填写在括号内,并翻译句子。(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判断句

36、)译文: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智慧而忠诚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2)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译文:(冶炼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铜人。(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动句)译文: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4)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状语后置句)译文: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6.将下列有关本课文化常识的内容补充完整。(1)战国四公子:战国末期,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后人

37、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2)连衡、合从:连衡,也作“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合从,从,同“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3)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4)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5)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古代天子的宗庙。7.

3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情形,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两句与之表达的意思相同。(2)过秦论中,战国诸雄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采取了“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外交策略。(3)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4)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筑长城,北击匈奴,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写此事件收到的效果。(5)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最能体现秦始皇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的方式的一句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39、篱”。(6)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应和,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的句子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6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原文呈现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40、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基础过关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1)岂非人事哉古义:人的作为。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理人情;人力能做到的事;人的意识对象。(2)则遣从事以一少

41、牢告庙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上报,报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2)盛盛衰之理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故方其盛也强盛。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兰亭集序)盛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众,多。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1)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作名词,极小的事/聪明勇敢的人。(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名词作状语,在夜

42、里/在四方。4.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填写在括号内,并翻译句子。(1)梁,吾仇也。(判断句)译文: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2)燕王吾所立。(判断句)译文:燕王,是我拥立的。(3)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译文:这三件事,是我终身的遗恨。(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译文:而(导致)自己被杀,国家败亡,被天下人耻笑。(5)请其矢,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译文:恭敬地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盛着。5.将下列有关本课文化常识的内容补充完整。(1)五代:不是某一个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907960)。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或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

43、汉和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它们和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2)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3)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4)忽微:极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两句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借庄宗困于伶人而

44、亡国的史实,告诫后人要防微杜渐,不要玩物丧志的两句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单元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其根本)负而前驱(驱赶)务耕织(专力从事)B.修守战之具(器具)乱者四应(响应)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来)C.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承)西举巴、蜀(攻取)与尔三矢(给予)D.及凯旋而纳之(收藏)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解析A项,驱:奔驰。B项,本:考察,探究。D项,爱:吝惜。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B)A.及仇雠已灭(仇人)东割膏腴之地(土地肥沃)崤函之固,自若也(像是原来的样子)B.一夫夜呼(一个人)逸豫可以亡身(犹豫)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试着让)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极小的事)蹑足行伍之间(置身,参与)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一轮复习:教材文言知识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