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化学 (广东专用) 专题十四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2020湖南长沙,13,3分)鉴别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区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 正确的是( ) A.用水鉴别NaCl、 NaOH、 NH4NO3三种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N2三种气体 C.用Ba(OH)2溶液鉴别KCl、K2SO4、KNO3三种溶液 D.用CO2鉴别NaOH、KOH、Ca(OH)2三种溶液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答案答案 A A项,分别取三种适量固体于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溶解,试管外壁发热的是氢氧化钠,试 管外壁变冷的是硝酸铵,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正确;B项,二
2、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 烧,它们都会使木条火焰熄灭,无法鉴别;C项,氢氧化钡与氯化钾、硝酸钾都不反应,无法鉴别;D项,二氧 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都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 2.(2018广东,10,2分)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羊绒与棉花(灼烧) 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答案答案 B 灼烧羊绒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灼烧棉花有烧纸的气味,可以区别,故A正确。醋酸与盐酸均 显酸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无法区别,故B错误。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浮渣,较少泡沫;向 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几乎无浮渣产生
3、,泡沫丰富,可以区别,故C正确。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气, 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不反应,可以区别,故D正确。 3.(2017广东深圳,8,1.5分)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答案答案 B 分离固体和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故A正确。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将 CO转化为CO2,不能除去CO2,故B错误。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 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
4、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故C正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 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D正确。 4.(2016广东梅州,10,3分)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Cl、NH4N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 加水溶解 B 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C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 滴加Ba(NO3)2溶液 答案答案 A A项,三种白色固体加
5、水溶解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NH4NO3,溶液呈蓝色的是CuSO4,无明显变 化的是NaCl,故正确;B项,加入少量MnO2会引入新杂质,故错误;C项,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着器壁 慢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错误;D项,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向反应后的 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因为无论二者是否完全反应,均会产生白色沉淀,故错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各物质性质,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或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要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采用不断测溶液pH的方法。 5.(2019云南昆明,20,3分)下列说法合理的
6、有( ) 通过实验测得某溶液pH=0 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 只用H2O就能将Ba(OH)2、CuCl2、NaOH、K2SO4、(NH4)2SO4、NH4Cl六种固体鉴别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M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液中加 入铜粉,滤液颜色无变化,则滤渣成分组成可能有4种情况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答案 C 溶液的pH范围为014,故正确。施用农药对保护农作物起到重要作用,故正确。75%是 乙醇占溶液的体积分数,故错误。CuCl2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NaOH溶于水
7、放热,其余四种物质溶于水 均为无色溶液;取蓝色的CuCl2溶液分别滴入未知的4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Ba(OH)2溶液;将Ba(OH)2 溶液分别滴入余下几种未知溶液中,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K2SO4溶液,只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 溶液,既产生白色沉淀,又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2SO4溶液,故正确。中涉及的几种金属的活动 性顺序为MgZnCuAg,向滤液中加入铜粉,滤液颜色无变化,则滤液中不存在AgNO3,即滤渣中一定存在 Ag;若滤渣中含有Mg,则Cu一定全部被置换出,滤渣为Mg、Zn、Cu、Ag;若滤渣中没有Mg,有Zn,则Cu一定 全部被置换出,滤渣为Zn、Cu、A
8、g;若滤渣中没有Mg和Zn,则Cu可能未被置换出,滤渣为Ag;若Cu恰好被 完全置换出,滤渣为Cu、Ag。故滤渣的可能组合为4种,正确。综上,合理说法有4种。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无需另外添加试剂,利用已知试剂的性质,采用互滴的方法,即可将未知试剂逐一鉴别。 难点突破难点突破 混合溶液中,最不活泼的Ag先被置换出,Cu后被置换出;Mg、Zn同时加入溶液中时,Mg先 反应,Zn后反应。 6.(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10,2分)某固体可能含有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 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
9、 在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 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Na2CO3和Na2SO4,可能有KNO3、CuSO4、CaCl2 B.一定有Na2CO3,Na2SO4和CuSO4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aCl2,可能有KNO3、CuSO4 D.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有KNO3 答案答案 D 根据实验,固体可完全溶于水得到透明溶液,证明一定没有CaCl2和CuSO4,但无法确定KNO3 是否存在;又根据实验
10、,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后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是 BaCO3和BaSO4,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和Na2SO4,故D正确。 7.(2018广东广州,23,5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 确定该混合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步骤: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 泡产生。 (1)步骤中产生的气泡是 (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混合物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 ;可
11、能含有的是 。 (3)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组成,依次用到的试剂是: 。 答案答案 (1)CO2 (2)碳酸钠 氢氧化钾 (3)过量氯化钡(或氯化钙或硝酸钡或硝酸钙)溶液,酚酞溶液 解析解析 步骤: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说明没有碳酸钙、硫酸 铜。步骤: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 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 二氧化碳;可能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钾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能反应生 成氯化镁而溶解。(1)步骤
12、中产生的气泡是CO2;(2)根据题述实验推断该固体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碳 酸钠,可能含有的是氢氧化钾;(3)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组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等的溶 液,除尽碳酸钠,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如果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钾,否则没有氢氧化钾。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根据题目中“无色溶液”,可先将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的CuSO4和难溶于水的CaCO3排除。 疑难突破疑难突破 因Na2CO3溶液呈碱性,故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OH-前必须先将C转化为BaCO3或CaCO3沉淀。 2- 3 O 8.(2016广东广州,23,6分)实验室有4种试剂,分别为HNO3溶液、CuSO4溶液
13、、MgCl2溶液和KOH溶液。 (1)有颜色的试剂是 。 (2)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 。 (3)书写化学方程式: Cu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 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 答案答案 (6分)(1)CuSO4溶液(1分) (2)KOH溶液(1分) (3)CuSO4+2KOH K2SO4+Cu(OH)2(2分) HNO3+NaHCO3 NaNO3+H2O+CO2(2分) 解析解析 (1)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所以题述4种试剂中有颜色的试剂为CuSO4溶液。(2)在这四种试剂中, HNO3只能与KOH发生反应;CuSO4只能和KOH发生反应;MgCl
14、2只能和KOH发生反应;只有KOH能与其 他三种试剂都发生反应。(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标出气体、沉淀符号。 9.(2016广东,21,9分)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 缸里。乙班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 (1)步骤的操作名称是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 。 (2)由步骤实验现象推知,甲班学生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反应物是 (写化学式)。 (3)步骤所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可得红棕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由步骤产生的气体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 (写名称);综合步骤现象推理,固体A中还可能含 有的物质是
15、 (写至少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5)根据上述实验和分析判断固体C是 (写化学式)。 答案答案 (9分) (1)(2分)过滤 烧杯 (2)(1分)KClO3 (3)(2分)Fe2(SO4)3+6NaOH 2Fe(OH)3+3Na2SO4 (4)(3分)碳(1分) Fe2O3+MnO2(或Fe+MnO2或Fe+Fe2O3+MnO2;2分) (5)(1分)MnO2 解析解析 (1)将液体与固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2)步骤可检验Cl-的存在,故甲班学生使用加热分解 KClO3的方法制取氧气。(3)步骤中,向固体B中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呈黄色,故该溶液中含有硫酸铁,硫 酸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16、沉淀。(4)步骤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该气 体为CO2,即固体A中含有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为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则固体A中还含有Fe、Fe2O3 中的一种或两种;用KClO3制取氧气时,使用MnO2作催化剂,则固体A中还含有MnO2。(5)Fe和Fe2O3能溶 解于稀硫酸中,故固体C是MnO2。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常见黑色固体:铁粉(Fe)、木炭(炭黑、活性炭)、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 四氧化三铁(Fe3O4)。 10.(2019湖南长沙,44,6分)垃圾回收,分类是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某校化学 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
17、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 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1)气体A是 。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答案答案 (1)氢气(或H2) (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均给2分) (3)碳、镁、氧化铜(或 C、Mg、CuO) 解析解析 (1)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时,只有镁与稀盐酸反应可产生氢气,故气体A是H2。(2)由气体C通入 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可知气体C为CO2,则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为C和O2生成 CO2的反应,由两 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18、(3)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有Mg+2HCl MgCl2+H2、CuO+2HCl CuCl2+H2O、Mg+CuCl2 MgCl2+Cu、MgO+2HCl MgCl2+H2O。 由于生成了气体A(H2),故原样品中一定含有Mg。固体A经过一系列变化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原样品中一定含C。残渣C的出现,说明固体A中不只有C,还应该有Cu,加入 过量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 2Ag+Cu(NO3)2,固体B中的Ag与氧气不反应,成 为残渣C,故原样品中一定含有CuO。氧化镁是否存在对整个流程图没有影响,故不属于原样品中一定
19、 含有的物质。 关键点拨关键点拨 做有流程图的题目,要想思路更清楚,可以写出思路分析图。分析过程中若发现某物质一定 存在,要做出标记。本题中氧化镁属于可能有的物质,可以标注“可能”,也可以去掉。 11.(2020广东,15,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考点二 物质的推断 答案答案 D A项,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是盐;B项,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是盐;C项,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是盐;D项,稀盐酸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无水生成,故选D。 12.(2020广东广州,22,4分)某固
20、体粉末可能含有KOH、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 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3)能区别K2CO3溶液和NaCl溶液的试剂是 (填标号)。 A.NaOH溶液 B.盐酸 C.酚酞溶液 D.NaNO3溶液 答案答案 (1)BaCO3+2HCl BaCl2+H2O+CO2 (2)K2CO3 (3)BC 解析解析 (1)往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后,产生的白色固体完全溶解于盐酸,说明白色固体为BaCO3。(2)因白 色固体仅含BaCO3,故原固体
21、粉末中含有K2CO3,不含K2SO4;K2CO3与过量BaCl2反应,生成BaCO3沉淀和 KCl。BaCl2和KCl溶液均呈中性。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不呈碱性,即原 固体粉末中不含KOH,故原固体粉末仅含K2CO3。(3)NaOH溶液与K2CO3溶液和NaCl溶液均不能反应;盐 酸能与K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与NaCl反应;K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aCl溶液呈中 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NaNO3溶液与K2CO3溶液和NaCl溶液均不能反应。故选BC。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KOH、K2CO3溶液均呈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3.
22、(2020天津,23,6分)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 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是 (填化学式)。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答案 (1)Mg(OH)2 (2)Na2SO4+BaCl2 BaSO4+2NaCl (3)CaCO3、Na2SO4、MgCl2 CuSO4 解析解析 加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则该固体粉末一定含碳酸钙,不含硫酸铜;无色溶液 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三种物质中
23、的一种或几种。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 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沉淀是硫酸钡,则该固体粉 末中一定含硫酸钠。向另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说明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所以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氯化镁。综上所述,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氯化 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钠。 14.(2020福建,15,10分)“铜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号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X、Y、Z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反应为3Cu+8HNO3(稀) 3Cu(NO3)2+4H2O+2NO,
24、预测该反应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写一个)。 (2)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写一个)。 (3)Y是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利用反应的转化原理,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需要的药品和分离方法分别是 、 。 (5)已知:同一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铜曝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 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的过程中,空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 。 答案答案 (1)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为蓝色”“铜片变小”“铜片溶解”等其他合理答案) (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 (3)CuO+H2SO4 CuSO4+H2O (4)铁粉 过滤 (5)O2、
25、H2O、CO2(或“氧气、水、二氧化碳”) 解析解析 (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有一氧化氮气体生成,故会有气泡产生;反应物中由于有铜的参 与,故铜片会逐渐溶解;反应物中稀硝酸是无色的,生成的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溶液会由无色变成蓝 色。(2)由题图“铜的循环”可知,反应是由Cu(NO3)2转化成Cu(OH)2,Cu(NO3)2要和可溶性的碱反应才 能生成Cu(OH)2,同时还会生成新硝酸盐,故X可以是NaOH、KOH等。(3)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 体氧化铜和水,故Y是氧化铜,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即CuO+H2SO4 CuSO4+H2O。 (4)反应是用活泼金
26、属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铜,同时生成新硫酸盐,故要除去硫酸亚 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可以加入铁粉,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然后再过滤除 去固体杂质即可。(5)铜曝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生成物中有铜、氢、氧、碳四种元素,且铜元素化合价 由0价升到+2价,故反应物中必有元素化合价的降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碳 元素)、水(含氢元素)参与了反应,但二氧化碳和水中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故判断出 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化学方程式为2Cu+H2O+O2+CO2 Cu2(OH)2CO3。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推断
27、题首先要会找题眼,题眼通常是指物质的特征性质、特殊颜色、状态、特殊反应、特 定条件(如高温等)、特殊用途等,有的题眼不在题干中,而是在题目的问题中,题眼一定要找全。其次通 过题眼找到突破口,再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及物质之间的反应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最后一定要把结 果放到图中全面检查。 15.(2019广东广州,23,5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 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取步骤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
28、产 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取步骤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答案 (1)NaOH+HCl NaCl+H2O (2)该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OH,至少含有Na2CO3和K2SO4其 中一种 (3)取少量步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 K2SO4;若固 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若固体部分
29、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和K2SO4 解析解析 (1)步骤将样品加水搅拌得到沉淀,则沉淀为BaCO3或BaSO4或两者都有,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 ; 步骤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 产生说明上层清液中不含有Na2CO3,含有NaOH;因稀盐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溶液红色褪去。 (2)从步骤和的现象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OH,步骤中产生的沉淀为BaCO3或Ba SO4或两者都有,故样品中至少含有Na2CO3和K2SO4中的一种。(3)BaSO4不溶于任何酸;BaCO3不溶于水 但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故取
30、少量步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酸后沉淀不溶解,无气泡产生,即固体全 部为 BaSO4,样品中除BaCl2和NaOH外,还含有K2SO4;加酸后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即固体全部为BaCO3, 样品中除BaCl2和NaOH外,还含有Na2CO3;加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即固体为BaCO3和BaSO4的 混合物,样品中四种物质均含有。 审题技巧审题技巧 溶液呈碱性,溶质不一定是碱,还可以是碳酸钠等盐。 16.(2018广东深圳,11,8分)下图为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化学式: ,其常见用途为 (任写一条)。
31、(2)反应的现象为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 (填标号)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 a.Mg b.N2 c.稀盐酸 d.NaCl固体 答案答案 (1)CH4 做燃料 (2)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Na2O+H2O2NaOH 化合 (4)CuSO4+2NaOHCu(OH)2+Na2SO4 (5)c 解析解析 (1)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A为甲烷,其化学式为CH4,其最常见的用途是做燃料;(2)反应为氧 化铜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现象
32、为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3)反应为氧 化钠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H2O2NaOH,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E为硫酸铜,故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5)Na2O与CaO均属于金属氧化物,均能与酸发 生化学反应,故选c。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A为CH4,其燃烧生成CO2和H2O,故C为CO2;D和CuO反应生成B和CO2,推知该反应为C单质或 CO还原CuO生成Cu和CO2,即B为Cu,D为C单质或CO;反应为CuO与稀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H2O,即 E为CuSO4;反应为CuSO4 与NaOH 反应生成Cu(
33、OH)2和 Na2SO4。 17.(2018广东,20,7分)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 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 (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处应补充的文字是 (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答案答案 (1)2KOH+H2SO4 K2SO4+2H2O (2) (3)2AgNO3+CuCl2 Cu(NO3)2+2AgCl或Ba(NO3)2+CuSO4
34、BaSO4+Cu(NO3)2等 (4)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或碱+非金属氧化物,或酸+金属氧化物 解析解析 (1)由反应类型是酸碱中和反应及生成物为硫酸钾和水,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硫酸和氢氧化钾,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2)若盐是氯化亚铁,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则可 能为铁与稀盐酸的反应,也可能为铁与盐溶液(如氯化铜溶液)的反应,故选。(3)反应是盐与盐之 间的反应,已知一种生成物是硝酸铜,则另一种生成物必须是沉淀(如硫酸钡或氯化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Ba(NO3)2+CuSO4Cu(NO3)2+BaSO4或2AgNO3+CuCl2 Cu(NO3
35、)2+2AgCl。(4)根据已学的 反应类型,图中处应补充的文字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非金属氧化物”或“酸+金属 氧化物”。 18.(2017广东,20,6分)AH分别是氢、氧、碳、氮、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 见物质(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实线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请回答: (1)若B常温下为固态,则B是 ,F的化学式为 。 (2)若B常温下为气态,则A是 。 (3)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反 应(填反应类型)。 答案答案 (6分)(1)碳(或C,1分) H2CO3(1分) (2)钠(或Na,1分) (3)Ca(NO3)2+Na2CO
36、3 CaCO3+2NaNO3(2分) 复分解(1分) 解析解析 (1)由题中六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中只有碳单质是固态非金属单质,故B是碳;由转化关系可知D是 二氧化碳,F是碳酸,H是碳酸盐。(2)若B常温下为气体,由BDFH的转化可知,B为N2,则H为NaNO3 或Ca(NO3)2。若A为Ca,则G为CaCO3或Ca(NO3)2,与H不反应,不符合题意。若A为Na,则G为Na2CO3或 NaNO3;若G为Na2CO3,H为Ca(NO3)2,则G与H反应,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为Na。(3)由ACEG的转 化可知G为钙盐或钠盐,若G为钙盐,则G只能为Ca(NO3)2,H为Na2CO3;若G为钠盐,且
37、能与H反应,则H应为 Ca(NO3)2,G为Na2CO3。 19.(2016广东,20,6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I分别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锌、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稀 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生石灰、石灰石和水。它们之间相互的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恰好 包含了化合反应(A+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E)、中和反应(F+G)、复分解反应(H+I)等反应类 型。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方程式是 。 (2)C的化学式为 ;硫酸铜溶液参加 反应(填反应类型)。 (3)H+I的反应方程式是 。 答案答案 (6分) (1)(2分)CaO+H2O Ca(OH)2 (2)(2分)C
38、aCO3 置换 (3)(2分)Ca(OH)2+Na2CO3 CaCO3+2NaOH 解析解析 题目给出的9种物质中,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只有生石灰和水,故A、B分别为CaO、H2O中的一种。 能发生分解反应的只有石灰石,故C为CaCO3。因只有一种单质,故置换反应一定有锌作反应物,另一种 反应物可以是硫酸铜溶液也可以是稀盐酸;因只有一种酸,故中和反应一定有稀盐酸作反应物,另一种反 应物可以是氢氧化钠也可以是石灰水;剩余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能与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为石灰水,所 以,置换反应(D+E)只能是Zn与CuSO4的反应,复分解反应(H+I)只能是Na2CO3与Ca(OH)2的反应,中和反应 (
39、F+G)为NaOH与HCl的反应。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置换反应一般是指碳或者氢气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金 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必须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是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或碱性氧化物和酸 反应。 20.(2019内蒙古包头,10,4分)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 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下图实验。 (1)取少量固体按图甲实验 根据步骤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
40、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操作步骤是 ,通过观察现象即可确定。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 所示。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 答案答案 (1)FeCl3(或氯化铁) (2)Na2SO4、Na2CO3(或硫酸钠、碳酸钠) (3)Na+、Ba2+、OH-、N (4)取少许无色溶液C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 3 O 解析解析 (1)将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无色,而氯化铁溶液呈黄色,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氯化铁。(2)在所 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
41、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 BaSO4,故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不含CaCl2。(3)向无色溶液C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白色沉淀,根据题意可知沉淀为BaCO3,该白色沉淀是由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硝酸 钡反应生成的,说明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Na+、Ba2+、 N、OH-。(4)根据以上解析可知,原固 体中一定含有NaOH、Na2CO3、Na2SO4,一定不含FeCl3、CaCl2,可能含有KCl。要验证KCl是否存在只需 检验Cl-即可,操作是取少许无色溶液C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 沉淀,证明原固体中含有KC
42、l;若没有白色沉淀,证明原固体中不含KCl。 - 3 O 21.(2019福建,15,8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 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 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 、 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 替换戊,它也
43、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 (写一种)。 答案答案 (8分)(1)HCl CuCl2(不分先后) (2)CaCO3+2HCl CaCl2+CO2+H2O (3)复分解反应 (4)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解析 甲是单质,所以甲是铁;丁与戊反应会产生能熄灭火炬的气体,即二氧化碳,所以丁与戊分别是HCl 和CaCO3中的一种;由题图可知甲会跟乙反应,所以乙是CuCl2,则丙是NaOH,丁是HCl,戊是CaCO3。(1)甲 能与HCl和CuCl2反应;(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3)丙与丁的 反应是NaOH
44、和HCl的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盐、 碱、酸、盐,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五种物质的类别,则X属于氧化物,会跟酸反应产生水的氧化物是金 属氧化物,所以X是Fe2O3或CuO等。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解答推断题时,首先要会找题眼,题眼通常是指物质的特征性质、特殊颜色、状态、特殊反 应、特定条件(如高温等)、特殊用途等,通过题眼找到突破口,再根据相邻物质之间的关系顺藤摸瓜,各 个击破,最后一定要全面检查。 22.(2020广东,9,3分)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考点三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K2CO3溶液(K2SO4)
45、 加BaCl2溶液,过滤 B N2(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溶液(Na2CO3) 加入稀硫酸 D Zn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答案答案 B A项,加入BaCl2溶液,能和硫酸钾反应,但会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钾,且BaCl2也能和碳酸钾反应, 错误;B项,氧气会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反应,正确;C项,稀硫酸不仅和杂质碳酸钠反应, 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同时引入新杂质Na2SO4,错误;D项,加入过量的铁粉后,铁与杂质硫酸铜反应,生成 新的杂质硫酸亚铁,错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原则
46、(加入的试 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3.(2020广东深圳,9,1.5分)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CH4(CO) 点燃混合气体 B 铜粉(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C O2(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 NaCl(CaCl2) 加水溶解、过滤 答案答案 C A项,CH4和CO均可被点燃,错误;B项,在空气中灼烧会使铜变成氧化铜,错误;C项,浓硫酸可以 吸收水分使氧气干燥,正确;D项,氯化钙和氯化钠均易溶于水,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 24.(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14,2分)除去下列
47、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 氯化钠(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碳酸钙(氯化钙) 加入足量稀盐酸 答案答案 B A项,因为气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错误;C项,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碳酸钠,若加入稀硫酸,除去碳酸钠的同时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钠,错误;D项,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钙,若 加入足量稀盐酸,不能除去氯化钙,反而除掉了需要保留的物质碳酸钙,错误。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除杂质的原则:不仅要除去杂质,还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更不能除掉需要保留的物质。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熟记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理清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25.(2019广东广州,19,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 B.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 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MgCl2溶液,过滤 D.CO2(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答案答案 D Fe的金属活动性弱于Zn,不能与ZnCl2溶液反应,故A错误;MnO2能促进H2O2分解,但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无法除去,故B错误;N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