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上传人(卖家):mrliu 文档编号:7854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 豫南九校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联考高二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灯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 GDP 总量已位居世界

2、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

3、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

4、,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 2 - 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最要依据。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5、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C.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D. 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 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B. 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D. 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等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3. 根

6、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 求品质。 B. 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C.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D. 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答案】 1. A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 项,强加因果,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且据常识可知,即使是也绝

7、非唯一的依据。 C 项 ,张冠李戴,应是应对 “ 需求侧 ” 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D 项,以偏概全,选项中 “ 这 ” 指 “ 既要 ? 也要 ?” 两个方面,由原文第五段可知,分好经济蛋糕, “ 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 ” 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点睛 : 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以偏概全 、 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 项,原文第五段确实例举- 3 - 了

8、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但效果只是 “ 一定程度上 ” 的,尚不能达到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因此不能将其成就归于 “ 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 ,即 “ 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 ” 意义重大。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 项, “ 如果 ? 就 ?”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 “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9、面小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 1)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 2)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 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

10、的。 ( 3)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 4)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 5)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 ,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 6)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

11、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 7)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 4 - 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 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 8)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 ?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

12、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 9)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 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 ?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 ( 10)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13、。 ( 11)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 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项是 A. 在伟岸的大树面前,小草是柔弱的,但它却能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人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自尊自信地生活。 B. 本文用 “ 漂浮 ” 的 “ 绿纱 ” 喻从树叶缝隙透过草叶脉络落到地上的阳光,写出了小草叶片的单薄、透明。 C. “ 我 ” 是文本的线索,通过 “ 我 ” 的观察与感受,将 “ 树 ” 与 “ 小草 ” 有机联系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D. 和人类相比,树具有伟岸、坚忍、活得长久、绝对不伤人的特点,人类作为万物灵长, 应当自惭形秽。 5. 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这样写有什么 用意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 作者说 “ 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 ” ,又说 “ 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 ,为什么作者会感到 “ 失望 ”“ 悲哀 ”?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 5 - 【答案】 4. D 5. 以大树衬托(或对比)小草。用大树的生命悠久衬托(或对比)小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为本站会员(mrli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