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四川省成都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21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意象说”主张“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任何一件美的文艺作品,其本身或为声色,或为言词,都是有“象”的(“在场的东西”)。能体悟到“象外之意”“词外之情”,就是一种美感。此种美不是低层次的感性美 ,而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 “意象说”突破了美在声
2、色之类的局限性,深刻地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本质内涵,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也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但为什么要深入到象外,才能达到此种美的境界呢?“意象说”没有做论证。我根据“万有相通”的哲学本体论认为,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者凝聚了作品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的结晶。这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说得通俗具体一点,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 “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不过是回归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从母源中,我们对作品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
3、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的愉悦 ” “美的享受”。这种愉悦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娱乐或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 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一点在场的东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后的东西,则是什么都“不在”。正是这什么都“不在”构成这“在”的内涵(此即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我 们欣赏这诗句时,就回归到这“在”的母源 什么都“不在”,自然倍感凄凉。但这里的凄凉绝非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可以比拟,它是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它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凄凉的现实性,给欣赏者引发了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这种醒悟就是审美的愉悦感,给
4、人以“美的享受”。梵高的画农鞋,为什么能引起人的美感?海德格尔做了生动的说明:是农鞋这点“在场的东西”引发观赏者回归到了其背后一系列“不在场的东西 . _一农夫为了面包而日日夜夜地在崎岖的道路上奔波,一年四季风风雨雨对农夫的摧残,以至社会的贫穷、落后、不公,等等,这- 2 - 些都是 构成农鞋上几个破洞的母源。观赏者正是从这一回归中获得了某种醒悟,从而也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我们经常爱用“玩味无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对一件优秀作品的欣赏。“玩味”之所以能达到“无穷”的地步,其根源就在于隐藏在作品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 中国传统文化重含蓄之美,其实就是把作者的情或意隐藏在作
5、品的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让鉴赏者自己去领会、体悟,从而获得一种醒悟的满足感。 (摘编自张世英美是“玩味无穷”的精神愉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在今天仍然有价值,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B文艺作品的作者运用“万有相通”的理论,把形成作品本身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凝聚成结晶,创作出美的作品来。 C“在场的东西”就是美的作品中的“象”,“不在场的东西”就是美的作品中的“象”外之“意”,言外之情。 D如果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那么这个作品欣赏起来就可能给人一种“玩味无穷”的感觉。 2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欣赏一件美的作品,通常是展开想象,把凝聚在作品背后无尽的内涵,一点一滴地进行仔细体味。 B.欣赏作品时,能够获得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这“原来如此”就是指回归到形成这一件美的作品的母源。 C 杜甫诗句中的“山河在”是作品中的“象”,这“象”的内涵,就是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 D农鞋画里的农鞋上的几个破洞,之所以能使观赏者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是因为“象”外有“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所说的美的本质,不是指声色之美这类低层次的感 性美,而是指意境美、精神美这类深层次的美。
7、B深入到美的作品的“象”外之“意”中,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即感受到 “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 3 - C 有些美的作品中的凄凉与现实生活中的凄凉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前者具有审美意义,使欣赏者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D把“在场的东西”隐藏在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的作品具有含蓄之美,领会到作品中的情或意,是一种深层次的欣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李白凤 1914 年 3 月出生于成都。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 1925 年,李白凤进入天津扶轮中学读书。不久他又随长兄来到青岛,在铁路中学学习。 1931 年,“九一八”事
8、变后,李白凤因参加学潮运动,加上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非议时局,被勒令退学。当时青岛有个传播进步文化的“荒岛书店”,他成了那里的常客,阅读不少进步书籍,还认识了常来书店看书的臧克家、崔嵬、于黑丁等文化人士。 1934 年李白凤考入北平民国学院国文系学习,师从林庚。戴望舒 1936 年 10 月创办了新诗杂志,李白凤在上面发表不少作品引起诗坛注目,并与施蛰存、戴望舒、吴奔星等现代派诗人成为很好的朋友。 抗战爆发后 ,李白凤一度靠写诗文为生。李白凤的夫人后来在书中写道:“ 1941 年初秋,白凤离开南宁来到桂林这一大后方的文化名城?使他的文艺创作更贴近火热的抗日斗争。”在桂林,李白凤结交了端木蕻良、田
9、汉、安娥、尹瘦石、陈迩冬等文化界名流,又经端木蕻良的介绍认识了老前辈柳亚子先生和欧阳予倩先生。此时的李白凤满腔热情地搞起文艺创作,积极宣传抗日救国。 1946 年 6 月,李白凤来到上海暂居柳亚子家中,后在朋友介绍下到财政局工作并找到住处。当年他是中国诗歌协会理事,工作之余全力以赴搞文艺创作。这个时期所写的诗歌多发表在诗 创造新诗大公报等报刊杂志上。由于上海物价飞涨,李白凤曾在柳亚子的支持下,挂牌为人治印来补贴生活。 1949 年夏季,解放军的炮声逼近上海,李白凤拒绝了本家侄子送来的去台湾的船票。李蓉裳记得李白凤当时说:“好不容易盼到了这一天,怎能走啊!” 1950 年,李白凤响应党的号召,第
10、一批报名支援东北建设。 佟培基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1957 年春夏之交,在高校“大鸣大放”中,李白凤贴出长歌当哭一组 18 首七律,受到批判。佟培基教授从一个文件盒中拿出一份 1957 年 7 月人民文学刊发的一篇李白凤 的文章给诗人们的公开信说,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当年 8月李先生被错划为“极右派”,隔离审查后于 1958 年被送往西华县农场劳教。 1963 年 4 月李白凤劳改期满,失职居家,只靠夫人的工资维持生活。他白天接受劳动改造,晚上回家再开- 4 - 始读书、练书法。佟培基教授说,李白凤走遍开封的古旧书肆,寻搜南明野史笔记约 97 种,深夜挑灯相互校勘比对,渐渐草成小腆纪年校补明
11、史校补张苍水集笺注等。这个时候他和施蛰存又开始了通信,两人探讨学问,互通有无。 1966 年夏,“文革”冲击到了开封,“破四旧”的时候,李白凤苦心 收集的书籍、资料被红卫兵拉出 4 车全部焚毁。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李白凤仍然不坠青云之志,他刻制一方“十年不制衣”的石印用以自勉。 1969 年,青年佟培基在桑凡先生的介绍下认识了李白凤。佟培基教授说,李先生平易近人,那种高雅的气质和文人风骨让人心存敬意。孙作云先生曾说:“像白凤先生这样的人还如此醉心于学术事业,足使当今破坏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者耻。” 1978 年春天,李白凤被平反。正当他踌躇满志要大干一番的时候,却于当年 8 月 18 日病逝于开封。
12、 (摘编自刘海永诗剑平生 任我行,困顿流离栖汴京)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李白凤在“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学潮运动、非议时局,被勒令退学,此后,他到“荒岛书店”阅读进步书籍,结识了臧克家等文化人士,并与他们成为朋友。 B抗战爆发,这对李白凤却是好事。他结识了端木蕻良、田汉、安娥等文化名流,认识了老前辈柳亚子和欧阳予倩。 C 在高校“大鸣大放”中,李白凤因一组七律受到批判,他又在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给诗人们的公开信,他因此被划为“极右派”,被隔离审查。 D李白凤虽然 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历经坎坷,“文革”时遭受迫害,晚年平反,踌躇满志却溘然长逝。 5本
13、文在结构、行文上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分) 6李白凤的哪些品质最应该为后世所铭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51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 10 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 未冠 ,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 擢进士 ,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 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 5 - 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 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