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李行的“纠结”导写及范文2篇【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三学生李行每天把身患肌无力的好友背上教学楼。同学们认为大家可以轮流背,不能辛苦他一个人;父母劝他做好事应该有度,因为毕竟高三了。李行说:“我们是好朋友,只要背得动,就我来背吧。”后来,媒体来了,荣誉来了,赞美堆成了山,他不敢请假、不敢犯错、不再感到快乐,同学们也觉得他不再可亲。他陷入了纠结之中。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请以高三学生赵乐之的身份,给李行写一封信,帮助他走出困境。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看法?请写一篇评论。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2、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路分析】文题与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有关,旨在引导考生通过理性思考获得更深刻的认知,表达自己的个性见解。李行的“纠结”是材料的关键点。他开始是自然且坚定的助人为乐者,同学的建议和父母的劝说未能动摇其助人的决心。他变为“纠结者”的原因复杂:“媒体来了,荣誉来了,赞美堆成了山”,是外因;对同学、父母的建议缺乏全面思考和合理接受的意识,对助人为乐的行为缺乏更理性的认知,对来自外界的评价(道德绑架)缺乏自我解绑的意识和能力(囿于“聚光灯效应”,自我绑架)等,是内因。考生可以据此选择任务,确定写作的内容。参考立意:任务:认知与境界,如“永怀赤子之心,休虑纷扰之事”“心底无
3、私,天地自宽”等;自我与他人,如“坚持正确选择,不被他人左右”“坚持德行,终获认同”等;动机与行为,如“无功利心,坦荡助人”“本为自然人,不做囚笼奴”等;被缚与解脱,如“真诚助人,无可束缚”“与其自缚,不如松绑”等。任务:李行的角度,参考上面任务的立意;媒体的角度,如“营造健康舆论环境,让美德之树常青”“与其捧杀,不如静观”“与其助推私欲,不如成人之德”;同学、家长的角度,如“合理考虑他人建议,从情走向理”等;社会公众的角度,如“对行善之人有宽容之心”等。【佳作展示】让善良开花,莫囿于名利亲爱的李行同学:见信如晤。请允许我表达一下对你的钦佩之情。坚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你却能坚持这么久这是很多
4、人都做不到的,包括我。你的善良给你带来了困扰,我理解,一言一行都被束缚的日子不好过。我想说,你要让善良开出花来,让花香四溢,善满校园;同时,不要被名利困扰,做好你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手中握着一朵玫瑰,但是香气却不能“香远益清”,何也?因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你只有将花种满校园,才会收获满园芬芳。这就需要你将善良传播出去。你看环卫工人,收集被丢弃的雨伞,修好洗净后供路人雨天取用,将善良的种子播满花园。你也可以和同学一起将你的好友背上楼,这样不仅让更多人参与到善行中,而且也帮助你的好友扩大了朋友圈。如此,你的善良传播了出去,也帮助你的好友交到了更多的
5、朋友,同时拉近了你与同学们的距离,岂不更好?当你背着好友上楼的身影在每个清晨点亮校园的时候,你的善良已经播种;而当你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行善的时候,你的善良便开了花。你知道那部轰动全球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吧?当时导演卡梅隆一炮而红的时候,很多人都劝他趁当红拍几部商业片,但他没有。十几年过去后,他又让阿凡达横空出世。如果他听从了别人的建议,那么再大的声名都将被挥霍一空。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赞美和荣誉都让它们随风而去吧,它们可以变成你人生行囊中的一枚书签,但不可以变成一块压垮你的巨石。你可以将这枚书签插在日记本里,整装再出发。“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这是泰戈尔说的。而我要说,只有最自由的
6、灵魂,才能开出最美的花。丢开名誉,才能迎来更辉煌的日出!作为高三学生的我,还想对你说,在这个关键时刻,纠结只会害了你。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才重要!“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善行惊艳了你的青春,但别囿于名利,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吧!此致敬礼赵乐之年月日点评这封信的最大亮点是“循循善诱”。考生的立意点是“播种善良”,并就此展开了三个层面的劝导:其一,“种善”有什么好处?善满校园。其二,为什么要“种善”?利人、利友、利己。其三,怎样才能去“种善”?卸下名利。作文有独特的发现,也有个性化表达,耐人寻味。但行好事,无问西东 “高三了”“毕竟高三了”,近来成为很多高三学生的口头禅,也成为
7、他们不去做很多事的理由。李行的父母言之凿凿,仿佛这样的“好事”会让他万劫不复,那名为高考的彼岸似乎要求他放弃一切所谓的“杂念”。然而,这对吗?有人说:“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那条取经的路。”让一个人优秀的,也不是一纸录取通知书,而是十年寒窗苦读,是人格、品性的塑造,是知识、道德的内化。李行热情善良、重情重义、有责任感、有毅力,已经拥有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对此,我要说,但行好事,无问西东。为什么看似孤勇的“行好事”历来为人称道?从“做一颗螺丝钉”的雷锋,到“择一事,终一生”的“文物修复师”王津,到“不为浮名绊此生”的李泽厚,他们看似无用的、浪费的、“损己”的行为,都是善良的、正确的、令
8、人钦佩的。很庆幸李行能明辨是非轻重,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善意成为好友的后盾,这是他们一生中共同的珍贵回忆。好友不会忘记李行在忙碌的高三伸出的援手,李行也不会忘记做好事时内心的充盈与富足,这样的珍贵行为难道会逊色于那少做的几道题吗?然而,李行却不再感到快乐了。为什么?媒体的介入、荣誉的加身、泛滥的赞美,这些是认可,也是束缚。李行习以为常的行为被冠以“榜样”之名,各种赞美纷至沓来。可以想象,驻足观望的人盯着“名人”李行的一举一动,他所有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对“好人”评判的标准,凡此种种,必然让李行无所适从、畏手畏脚。即便如此,我依然想说,但行好事,无问西东。梁晓声在其“好人文化观”中提及“为他人着想的
9、善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这些在李行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他不必理会外界的高度关注,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不用担心犯错,不必在乎那条条框框的“你必须”,但行好事,无问西东。我们的生活也当如此。身處高三,不乏外界的关注、他人的期盼。这些或许让你束手束脚,担心让他人失望,但是不要因此改变自己的步伐。去行你该行之事,他日自有花开。外界纷纷扰扰,而我独行其道;外界褒贬不一,而我一苇以航。因为我知道我想做的、我该做的,所以那些声音,我不理会,也不必理会。但行好事,无问西东,彼岸荣光,虽远必达。点评作文条分缕析,从品性的塑造比成绩更重要、内心的充盈比做题更重要、自我的认知比外界的声音更重要这三个层面将李行“不必理会外界的高度关注,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的理由捋清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