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总分: 150 分 第 I 卷(共 18 分)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大师,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学术精英,他们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思想也是该民族在该特定历史时代的精神之光,同时也“蕴藏着超越该特定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大师涌现的时代,往往也是一个民族鼎盛的时代,或者是鼎盛到来的前夜。 时下,国内各大媒体重量级人物频频亮相,动辄就是“大家”、“大师”。其实这是一种误导。说实话, 即便是出大家大师的时代,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大师做学问的目的仅
2、在学术本身,他们知道,学中之道贵在打通,道存则通,道无则隔。所以,真正的大师所为不是猎取功名利禄,做的是讲学又讲道的学问,他们断不愿频频公诸大众媒体。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媒体的良苦用心。称呼大师,不失为一种礼貌,然而,过度恭维且易误导大众,是害多而益少的。对于被称呼者来说,不失为一种“狂”气,有时候也是一种洒脱,一种超然。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是对“狂”的正面解释。古往今来,“狂”人也层出不穷,他们的成就 也往往不是那些“狷”者能望其项背的。春秋、两晋、汉唐等时期在这方面出现过许多典型代表。也正因为如此,春秋诸子、魏晋思想、汉唐文化,凌驾百代,皆后无
3、来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狂”所成就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则尤然。但如果狂妄过度则又是一种轻浮,一种浅俗,不利于学术,也不利于发展。 我们知道,“大家”和“大师”会影响时代甚至是影响人类的。他们的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或标志着人类精神的重大转变,不仅有艺术上和艺术史上的价值,而且还要有审美上和审美的时代性的贡献。这样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往往是跨越式的、划时代的,具有标 志性意义,如达芬奇、毕加索、顾恺之、王维、石涛等。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往往能从深度和广度上切入历史,甚至切入人性的深层状态中去。而我们目前的某些艺术家,充其量也只是影响了当下中国,更不要说影响人类发展的总体进程,怎么称得上“大师”?顶
4、多算是“名流”。作为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眼下不是标榜自己是什么,也不是别人称呼什么,而应该静下来思考自己究竟是什么,能干些什么,并找准自己的艺术和社会坐标,针对性地潜下心来,好好用心“干活”,并思量着能做到什么程度。那些虚泛的东西留待别人去评判,由后人来定位。 之所以出现“大家 ”、“大师”乱称的现象,源于国人缺乏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真正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西风东进的背景下。强势的西方国家加强文化的推销,让毫无准备的国人和缺乏远见的“专家”来不及思考,一时不知所措,找不到自我,也理不清是非。呼唤大师出于某种美好愿望。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过于局限在某个领域或学科,综合素质的不足是致命的。在这样的教育
5、背景下产生的“当代名家”,大多仅仅是某一方面的专门家而已,很少有学贯中西的通人之才。 2 当务之急,我们要多加考虑为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作何担当,担当多少的问题,而不是虚妄地自拜什么大师。如果没有这 个能力,即便自命不凡,千万不要去无谓添乱。 1下列各项中对 “ 大师 ” 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师对于一个民族,有着极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一个民族的学术精英,他们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思想也是该民族的精神之光。 B当下国内各大媒体动辄就是 “ 大家 ” 、 “ 大师 ” ,这其实是源于国人缺乏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真正了解和认识。 C一个民族如果涌现了大量的大师,这往往代表着这个民族处于鼎盛的时代,
6、或者是鼎盛时代即将到来。 D如果艺术家及其作品具有跨越式的、划时代的,具有标志性意义,能从深度和广度上切入历史,甚至切入 人性的深层状态中去,他们可以成为大师。 2下列关于 “ 狂 ”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称呼艺术家为 “ 大师 ” ,这对于被称呼者来说,不失为一种 “ 狂 ” 气,有时候也是一种洒脱,一种超然。 B我们对 “ 狂 ” 很早就有研究,孔子说的 “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是对 “ 狂 ” 最早的论述。 C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 “ 狂 ” 人都层出不穷,他们 大多 积极进取,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D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
7、作用, “ 狂 ” 也是这样,我们应对其辩证地认识,绝对不能狂妄过度。 3下列分析和概 括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大师做学问的目的仅在学术本身,真正的大师所为不是猎取功名利禄,做的是讲学又讲道的学问,他们是不愿频频公诸大众媒体的。 B当下,因西方国家加强文化的推销,这让我们一些缺乏远见的 “ 专家 ” 来不及思考,一时不知所措,找不到自我,也理不清是非了。 C作为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应当做的是要找准自己的艺术和社会坐标,针对性地潜下心来,好好用心 “ 干活 ” 。 D “ 大家 ” 和 “ 大师 ” 可以说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作品是影响人类的,也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或 促使 人类
8、精神 发生 重大转变。 二、古 代诗文阅读( 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 (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陈棱字长威。祖硕,以渔钓自给。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棱谓岘曰:“众乱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岘然之。时柱国李彻军至当涂,岘潜使棱至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3 封谯郡公,邑一千户,诏彻应接之。 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 上以其父之故,拜开府,寻领乡兵 。 炀帝即位,授骠骑将军。大业三年,拜
9、武贲郎将。后三岁,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棱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刺兜遣兵拒战,镇周频击破之。棱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率兵拒战,棱击败之,斩老模。 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 渴剌兜率众数千逆拒,棱遣镇周又先锋击走之。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刺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渴剌兜自以军疲,引入栅。棱遂填堑,攻破其栅,斩 渴刺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帝大悦,进棱位右光禄大夫,武贲如故,镇周金紫光禄大夫。 辽东之役,以宿卫迁左光禄大夫
10、。明年,帝复征辽东,棱为东莱留守。杨玄感之作乱也,棱率众万余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棱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之,寻而见害。 (节选自隋书,有删改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如伪从,别为后计 伪:假装 B往往诣军中贸易 诣:到?去 C据都梁宫,阻淮为固 固:固守 D棱潜于下流而济 济:渡河 5下列全都能表现陈棱东征流求国十分艰苦的一组是 ( ) 炀帝即位,授骠骑将军 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 其日雾雨
11、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 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 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棱父 亲陈岘年轻时骁勇善战,后庐江郡地方豪杰发动军队起事时,大家推举陈岘为主帅。 B隋炀帝时,陈棱与张镇周调动军队一万多人,去攻流求国,行军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 C隋炀帝时,陈棱率领化装成商船的战舰攻打流求国,他任命张镇周为先锋,自己则率兵击败了小王欢斯老模,并杀死了欢斯老模。 D陈棱斩杨玄感部将元务本,率兵大破孟让,因功劳大而被赐给爵位信安侯,后被杜伏威害死。 第 II 卷(共 132 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12、语。( 10 分) (1)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 (5 分 ) 4 _ (2) 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 (5分 )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0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 偶向凌歌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李之仪( 1038 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 。“却应”即“岂应”
13、,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 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E“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 10 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