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考冲刺押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 文档编号:8009153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考冲刺押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考冲刺押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考冲刺押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考冲刺押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考冲刺押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鸟类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鸟类资源可以造福生活在其活动范围内的人类和生态系统。迁徙鸟类是地球上最具流动性的生物类群之一

2、,借助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鸟类极大地影响了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基于一年当中利用不同区域栖息地的需求,鸟类在距离遥远的不同生态系统间进行迁徙,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鸟类拥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可以快速、主动选择高质量且低风险的生活环境,因此鸟类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依据湿地公约当湿地承载的水鸟数量高于某一阈值时,就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一规定将水鸟和湿地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倡导了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的思想。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全球迁徙鸟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水鸟数量下降尤为严重。湿地是世界

3、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虽然淡水湿地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的1.2%,但是储存了几乎所有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冰川和地下水除外),同时还支持了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和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也是受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全球已经丧失了50%以上的湿地。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了水鸟数量锐减,开展水鸟和湿地的监测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笔者团队绘制了水鸟全年利用湿地的热点图,从中可以看出,迁徙水鸟在年周期中长时间利用的湿地高度集中,并且大都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洪泛平原。迁徙水鸟集中越冬和停歇的湿地面积之和不到我国国

4、土总面积的1.5%,却在非繁殖季节承载着亚洲20多个国家的水鸟。其中,长江中下游湿地已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区域,鄱阳湖承载了长江湿地约30%50%的鸟类,因此被列为亚洲最重要的湿地。湿地围垦和水坝建设等大型工程,会改变湿地的面积、地形地貌和涨落区面积等,对湿地功能和迁徙水鸟生存威胁很大。19782008年,中国湿地总面积下降了33%。围垦和修建大坝等人类活动是过去60年长江流域迁徙水鸟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195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1000多个湖泊消失。(摘编自曹垒、孟凡娟、赵青山保护湿地,让水鸟不再“无家可归”)材料二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消失具有强烈影响,

5、负“直接责任”,比如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等,其中过度开垦湿地是中国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自然演变对湿地的影响相对于人类活动来说是缓慢持久的,负“间接责任”。但是自然过程很难逆转,造成的后果更是难以弥补。以沿海湿地为例,有专业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范围内,1999年至2019年期间沿海湿地(潮汐沼泽,红树林和潮滩)损失达13700平方公里,新增加的沿海湿地面积为9700平方公里,最终20年间沿海湿地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这些变化中27%与转为农业用地等人类的直接活动有关,还有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等,其他变化则主要归因于自然驱动因素,如自然海岸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等。

6、气候变化对湿地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全球变暖主要通过水源补给方式和水文过程影响湿地的分布和生态功能。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大气降水和陆面蒸散等环节的影响,间接影响湿地水位、面积等水文特征;区域性降雨和径流的变化会影响湿地蓄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滨海湿地带来极大冲击和变化,许多滩地、红树林和沼泽在海浪的不断水淹和冲蚀中逐渐消失。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是抵御台风的天然屏障,可以有效吸收海浪的冲击力,降低海浪、风暴潮和海啸的强度,减轻极端天气对海岸带的破坏。但根据预测,到21世纪80年代,仅海平面上升就将使全球22%的盐沼和红树林丧失。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是水鸟和湿地野

7、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这些生物的生存也将同样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湿地退化将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因围垦、泥沙淤积和开垦,湿地、沼泽的草根层和泥炭层蓄水、防洪能力下降,水资源紧缺和洪涝等问题加剧。湿地水质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河段和湖泊丧失使用功能,影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湿地植被的破坏还将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生产力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据计算,

8、泥炭地占地球表面积的3%,却储存着地球30%的碳,是全球森林总碳储量的两倍。当泥炭地沼泽森林和土壤被抽干、焚烧、开采和过度放牧,贮藏的碳就会被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进程。(摘编自中国气象数据进退之间,湿地退化会带来什么?)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鸟类不仅能够影响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也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B. 鸟类选择生活环境的能力出色,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事实上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C. 沿海湿地曾在20年间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是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与

9、湿地转为农业用地的结果。D. 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消失导致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这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有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湿地退化的现实及其严重危害,都提出了如何应对此现象的具体措施。B.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论据,如例证、统计数据、权威观点、比喻、引用等,使观点更有说服力。C. 占地球表面仅1.2%的淡水湿地,能够支持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表明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D. 材料二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湿地的重要作用及湿地退化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

10、来支撑材料一“保护湿地,拯救濒危水鸟,已迫在眉睫”观点的一项是( )A. 每年春秋,多达246种、数百万只迁徙水鸟,途经我国滨海湿地。其中生存依赖我国滨海湿地的迁徙水鸟,有24种处于濒危状态,几乎是全球其他迁飞区上濒危水鸟种类的总和。B. 农作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鸟类吃了带有毒性的化学物品,鸟蛋含钙量减少,繁殖后代的数量和质量下降。C. 从2005年起,观鸟者发起了每月一次的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活动,该活动目前已涵盖25个地点,有500多名志愿者参与。D. 据监测,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共有鸟类313种,常年在此停歇的水鸟超5万只,湿地现有的8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80%为鸟类。4. 根据材料

11、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2000年,图示四个省区除辽宁省的湿地面积相较1995年有所增加之外,其余三个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 19902000年,我国东北地区的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湿地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也在减少,且减少面积最多。C. 湿地面积下降,与人类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活动有关,湿地退化将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D. 黑龙江湿地面积减少迅速,使湿地植被遭到破坏,影响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了湿地提供可再生资源的能力。5. 湿地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概括。【答案】1. C 2. C 3. A 4. D 5

12、. 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可称之为“地球之肾”。【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湿地和鸟类保护的重要性。材料一详细阐述了鸟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作为环境指示生物的作用,强调了湿地保护对鸟类生存的关键性。材料二则从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两方面分析了湿地退化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特别是全球变暖对湿地的影响。文章通过数据和实例增强了说服力,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呼吁人们重视湿地保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

13、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是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与湿地转为农业用地的结果”错误。由原文“这些变化中27%与转为农业用地等人类的直接活动有关,还有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等,其他变化则主要归因于自然驱动因素,如自然海岸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等”可知,还有自然驱动因素,选项以偏概全。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都提出了如何应对此现象的具体措施”错误。两则材料并没有提出具体措施。B.“比喻、引用”错误。材料一没有比喻,两则材料均没有引用。D.“首尾呼应”错误。材料二开篇说到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对湿地退化的影响,结尾

14、说到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没有首尾呼应。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有24种水鸟处于濒危状态,表明“保护湿地,拯救濒危水鸟,已迫在眉睫”。B.说的是人类农业活动对鸟类的影响。C.说的是水鸟保护行动中的调查活动。D.介绍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的鸟类。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分析图表的能力。D.“使湿地植被遭到破坏”错误。由原文“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消失具有强烈影响,负“直接责任”,比如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等”可知,湿地植被遭到破坏是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15、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知,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原文“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可知,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可称之为“地球之肾”。(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夜风流莫言1991年7月1l日晚7时,南京市六合

16、县新集乡孔湾滁河大堤决口,5米多高的洪峰,咆哮着扑出堤外。一个小时后,十几个村庄和数万亩良田,变成了一片汪洋。他听到人们哭着喊:解放军来了!救命恩人来了!他让舟往前靠,一丛茂密的树枝挡在面前。用手拨了一下树杈,成群的蚊蜢猛地扑到了他的脸上。他感到有无数只尖嘴扎进了自己的皮肤。他喊道:老乡们,不要着急!随即剧烈地咳嗽起来。他张嘴喊叫时几十只蚊蜢扑进了喉咙。他吐出毒虫,嘴里一股子异味。冲锋舟停在楼边。他和战士们跳下水,从楼顶上往下背人。舟桥连的战士、干部水性都好。舟满了。他命令一个战士留在房顶安定民心,便率舟返回。几个来回后,基本熟悉了村里的情形。舟上的战士换了几拨,他依然坐在他的位置上。冲锋舟上

17、增添了两根长竹竿,一可用来探水道,二可用来清障碍。救援工作越来越顺利。半夜时分,他已救出了满满七舟人。他的舟和代理副连长的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看到代理副连长率人从一家房顶上救了7人登舟后,那座房屋就坍塌了,残砖碎瓦激起了波浪,发出了沉闷的声响。他记住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情景。半夜时分,他的舟又在另一个村庄搜索。这时所有的手电都耗尽了电量,他们的眼睛逐渐适应了黑暗。天上有几点星光露出来,显得那么亲切那么神秘。他仰面望了一下珍贵的星斗,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几缕冰冷的风吹动着残存于水面的苇叶,发出沙啦沙啦的声响。水面呈现朦胧的灰白光泽,腥冷的气息澎湃上升。他们大声地喊道:有人没有我们是解放军救你们

18、来了每喊一遍,他的胸中就有一股灼热的感觉在膨胀。他知道使他胸中灼热的是自豪和荣誉。任何一个男子汉,都希望能成为一个拯救者,一天可以,一夜也可以。充当一天,一天英雄;充当一夜,一夜风流。现在我就是拯救者,他想,当然他知道自己只能是作为这个绿色群体中的一分子而被人记住。明天,即便那些由他亲手抱到冲锋舟的人也不会认识他,但这也足够了。乡亲们,我们是解放军,救你们来了。在呼喊的间隙里,他的耳边遥远地回响着老山前线的枪炮声。那时我的枪嗜血,今夜我却是救人者。这看起来对立的两个方面竟奇妙地被一身绿军服给统一起来了。这种比较很费脑筋,他挥手轰走叮在脸上的毒虫时也挥走了那些不合时宜的联想。今夜风流,多救一个灾

19、民就多一分风流。当然看到那些哭哭啼啼、赤身裸体的灾民时,他的心也很难过。但是没有恨,恨洪水是没有用的。随即发生的事情令他终生难忘。他的舟停在一栋二层小楼旁。他跃上楼顶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男人说自己是个养蜂专业户,希望解放军能在救他后把那两箱蜜蜂搬到舟上运走。中年男人坐在楼顶上,一手按着一箱蜂。他揿亮电筒,暗红的光芒照着养蜂人模模糊糊的脸。他答应了养蜂人的要求。战士们把蜂箱抬到舟上,把养蜂人扶到舟上。这时他听到被淹的二层楼里传出微弱的呻吟声。他厉声问养蜂人:楼里还有人吗?养蜂人支支吾吾地说:没有没有他率几个战士钻进楼,看到一张浸泡在水中的木床上,躺着一个瘫痪的中年女人。战士们把女人抬上冲锋舟。这

20、是谁?!他问。养蜂人说:我的老婆。他愤怒地骂了一句,然后在蜂箱上踢了一脚。战士们愤怒了,纷纷斥责那男人,有的提议把蜂箱扔到水里去。他制止了战士们。养蜂人和他的瘫痪妻子与蜂箱的事沉甸甸地压着他的心。养蜂人呜呜地哭起来,他忽然觉得养蜂人很可怜。他低声说:好好照顾你妻子吧,我们会为你保密的。黎明时分,雨完全停了,幽蓝的天幕上,缀满异常繁密的星斗。所有的星星都在颤抖,仿佛有气流吹动它们。湿漉漉的衣服紧贴在身上,凉风吹来,寒彻肌肤。他的牙齿嗒嗒打战。他注视着舟上那些辛苦劳动着的战士们,心中又感动又难过。当他的舟又一次靠“岸”时,人群中一位半裸着身子的年轻女人哭叫着扑上来。当她正准备用双膝跪地这种令人心惊

21、肉跳的古老方式向他祈求时,他和战士们架住了她。大嫂,不要这样,有什么事,慢慢说。解放军,救救我的孩子吧!救救我吃奶的孩子吧女人说她从家中匆忙跑出时,把孩子交给了身边一个人,可是,那个人没出来,孩子自然也没出来。他简短地说:开船。冲锋舟在熟悉的路线上开足马力疾驰,马达的清脆轰鸣震耳欲聋。他嗅到了水中放出来的种种味道,腥的,臭的,一条银灰色的大鱼跃出水面,跌落在舟上。战士们呼叫起来。他把那条鱼扔到水里去。他无法知道这条鱼将来的命运。他带着舟搜寻着一栋栋的房屋、一丛丛的树梢。他们一遍遍地呼唤着。他感到喉咙疼痛。终于,在水泽对面的河堤上,他找到了那个婴儿。太阳初升时,他双手捧着婴儿,还给那位年轻的母亲

22、。他看到她的嘴唇哆嗦着,好像要说什么。接过孩子后,她急不可耐地拉出乳房,把乳头塞到孩子的嘴里。他转过脸去,看到一轮鲜红的太阳正从水泽的边缘缓缓升起。久别重逢的太阳使他感到一种巨大的欣喜。那血一样的颜色令他目眩,他感到极度疲倦,头重脚轻,恨不得倒下便睡,哪怕身下是泥还是水。(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中“5米多高”“咆哮着扑出”这两处描写表现了洪水的状态,让读者感受到了洪水的愤怒和不满,营造了紧张、急迫的氛围。B. “解放军来了!”“救命恩人来了!”这两句话,从受灾群众的角度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此时群众已为绝处逢生的喜悦所笼罩。C. 在救灾时“他”的心理非

23、常复杂,“他”知道自己救了灾民也不会被他们记住,但“他”明白,自己绝不是为了荣誉才如此做的。D. 在去救婴儿的路上,“他”将一条跃上冲锋舟的银灰色大鱼重新丢进水里,在“他”看来,大鱼其实暗示了婴儿的命运。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养蜂人抛弃妻子的狠心无情与女子恳求解放军战士救自己孩子的哭叫祈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意在借此表现人性的复杂。B. “所有的星星都在颤抖”运用了拟人和夸张手法,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周围环境的寒冷,烘托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形象。C. “他简短地说:开船。”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让读者感受到“他”救助孩子的果断,使“他”的形象

24、更高大。D. 小说结尾描绘了火红的太阳升起,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合理变化,也代表着救灾工作顺利进行,预示一切都将向好的方面转变。8. “一夜风流”内涵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在抗击洪水、救济灾民的过程中,解放军涌现出一众令人敬佩的英雄,但作者只对“他”的形象进行了突出刻画,试分析这样构思的作用。【答案】6. B 7. A 8. “一夜风流”是指“他”和战友们救助灾民,奋战“一夜”。“一夜风流”在解放军战士“他”的心中不断出现,是“他”奋不顾身救助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的动机,“风流”是“他”的高远追求。“一夜风流”表达了对解放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甘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 9. 以小见

25、大(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塑造的这个有担当、懂奉献、英勇的战士形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突出个性特征,表现解放军舟桥连指挥员“他”的独特个性,“他”制止战士将养蜂人的蜂箱扔进水中,这表现了“他”的善良和悲悯情怀,独具个人色彩。从“他”的视角来展现整个救灾过程,使情节紧凑,真实可信,可以深入展现救灾战士的心理,细节突出,避免泛化的群像描写。【解析】【导语】莫言的一夜风流通过描写解放军在洪水中的英勇救援,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复杂。小说以紧张的救援场景为背景,刻画了主人公“他”的心理变化和崇高品质,突显了解放军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对比养蜂人和解放军的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与高尚。结尾处火红的太阳象征希

26、望与新生,预示着灾难终将过去,美好未来即将到来。小说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A.“让读者感受到了洪水的愤怒和不满”错误。这两处表现了洪水之大、灾情之紧急。C.“不会被记住”错误,原文说的是“只能是作为这个绿色群体中的一分子而被人记住”;“但他明白,自己绝不是为了荣誉才如此做的”错误,原文说的是“每喊一遍,他的胸中就有一股灼热的感觉在膨胀。他知道使他胸中灼热的是自豪和荣誉”,表明他这样做也有为了荣誉的因素。D.“在他看来,大鱼其实暗示了婴儿的命运”错误,属于过度解读。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养蜂人抛

27、弃妻子的狠心无情与女子恳求解放军战士救自己孩子的哭叫祈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错误。本文并未将养蜂人和女子构成对比,养蜂人的形象比较复杂,抛弃老婆是狠心无情的,但“呜呜地哭起来”也显示了他的无奈与悔过。文章选取这两人的事迹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在救助人民群众时表现出的悲悯和无畏。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内涵的能力。文中写到“任何一个男子汉,都希望能成为一个拯救者,一天可以,一夜也可以。充当一天,一天英雄;充当一夜,一夜风流”,根据此处可知,“一夜风流”是指解放军整晚救人的英雄事迹。文中写到“充当一天,一天英雄;充当一夜,一夜风流”“今夜风流,多救一个灾民就多一分风流”,文中多次出

28、现“一夜风流”,表明“一夜风流”在解放军战士“他”的心中不断出现,这是“他”勇于救人的动机和追求,“风流”是“他”的高远追求。“今夜风流,多救一个灾民就多一分风流”,此处“一夜风流”包含着作者对解放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甘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小说的主题就是通过解放军的“一夜风流”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设置和小说构思、布局的分析能力。解放军战士救灾的题材,如果从整体上叙述事件的话,就会流于概括,而缺乏感染力,所以这类题材都会从中选择一个典型人物,通过他来展现事件全貌。文中的“他”是救灾战士中的一员,“他”的言行具有代表性,所以作者突出刻画了“他”的形象,运用以小见

29、大(以点带面)的手法,展现全军风貌。同时“他”还有不同于其他战士的美好品质,详细刻画解放军舟桥连指挥员“他”,能够展现出解放军战士最美好的一面。如当战士们知道养蜂人抛弃瘫痪的妻子时,非常地愤怒,纷纷斥责那男人,有的甚至提议把蜂箱扔到水里去,这时候“他”制止了战士们,表现了“他”的善良和悲悯情怀,独具个人色彩。本文描写解放军在洪水中的英勇救援,从“他”的视角来展现整个救灾过程,读者可以跟随 “他” 的视角深入到抗洪救灾的现场,感受洪水的凶猛、灾民的困境以及救援的艰难,使情节紧凑。对“他” 的心理活动、言行举止等细节描写,可以深入展现救灾战士的心理,细节突出,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增强了故事的感

30、染力和可读性,避免泛化的群像描写。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

31、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材料二: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聘曰:“已矣!天下犹是也。”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曰:“始于齐。”至齐,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灾,子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

32、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节选自庄子杂篇)【注】老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辜人:受刑后被丢在街上的死尸。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立人A之所病B聚人C之所争D穷E困人之F身G使H无休时。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去,文中指祛除、去掉,与孔雀东南飞中“汝可去应之”的“去”意思不同。B.

33、 强,文中指勉力,与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强”意思相同。C. 言,文中指字,与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意思不同。D. 涂,文中指路途,与鸿门宴中“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到周地向老子问礼,离开后,他对弟子说: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野兽能跑;至于龙,我不能够具体了解,但老子就像龙一样啊。B. 老子修养品德,他的学说以隐逸、不求名为要务,他在周地住了很久,看见周朝衰落,便离开了,出关的时候,写了一部道德经。C. 柏矩跟随老子求学,请求老子允许他去周游天下,老子说天下都是这样;柏矩再次请求出游,来

34、到齐国,看到一个受刑者的尸体,号啕大哭。D. 世间学老子学说人排斥儒家学说,学儒家学说的人排斥老子学说,即使孔子向老子问礼和柏矩跟随老子求学也不能改变这样的现象。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2)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14. 从柏矩的观点来看,百姓盗窃是谁的责任?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答案】10. BDG 11. B 12. D 13. (1)况且君子生逢其时(遇到合适的时机)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2)古时候的君主,把功劳(社会清平)归于百姓,把过失(管理不善)归于自己

35、。 14. 从柏矩的观点来看,这是君主的责任。君主治理国家过于严苛,百姓没有财富,才会走向盗窃的道路。【解析】【导语】材料一主要讲述孔子向老子请教礼仪,老子告诫孔子要去除骄气和多欲。孔子离开后,感叹老子的智慧深不可测。文中还描述了老子的隐逸生活和著书立说。材料二讲述柏矩向老子求学并欲周游天下,老子劝阻无果,柏矩在齐国见受刑者尸体后感叹世人因争斗而导致盗窃行为,并批评现今君主不以民为本。【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倡导人们所厌恶的东西,聚积人们所争夺的财物,使人处于贫穷困厄中,让他没有休止之时。“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句式结构相同,都是动宾结构,语意完整,所以B处断

36、开、D处断开;“穷困人之身”动宾结构,语意完整,所以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去除;/前去,前往。句意: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你可以前去应答他。B.错误,不同。勉力;/勉强。句意:勉力为我写一本书吧。/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C.正确。字;/言论,著作。句意: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D.正确。都是通假字,“涂”,通“途”;/“蚤”,通“早”。句意:把路途安排得十分遥远却谴责人们不能到达。/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道歉。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37、即使孔子向老子问礼和柏矩跟随老子求学也不能改变这样的现象”错误,曲解文意,孔子向老子问礼、柏矩跟随老子求学,和“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这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时”,时机;“驾”,乘车而行,喻出仕做官;“蓬”,蓬草。(2)“君人”,君主、统治者;“得”,功劳;“失”,过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由“财不足则盗”,可知百姓没有财富,才会走向盗窃的道路。由“古之君人者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可知,古代的君主总是责

38、备自己,而现在的君主却归咎于百姓:隐匿事物真相却责怪不认识的人愚钝,扩大办事的困难却归罪于不敢克服困难,加重承受的负担却处罚别人不能胜任,把路途安排得十分遥远却谴责人们不能到达。(现在的)君主治理国家过于严苛,没有为百姓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综上,百姓盗窃主要是君主的责任。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身体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生逢其时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容貌看起来却像愚钝的人。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还有

39、情态神色和过分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用来告诉你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去捕它,会游的可以用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它是乘风驾云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就如同龙一样啊!”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致力于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老子是个隐居

40、的君子。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商谋共事”,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材料二: 柏矩就学于老聃,说:“请求老师同意我到天下去游历。”老聃说:“算了,天下就像这里一样。”柏矩再次请求,老聃说;“你打算先去哪里?”柏矩说:“先从齐国开始。”柏矩到了齐国,见到一个被处以死刑而抛尸示众的人,(柏矩)推推尸体将其摆正,再解下朝服覆盖在尸体上,仰天号啕大哭地诉说:“你呀!你呀!天下出现如此大的灾祸,偏偏你先碰上了。人们常说不要做强盗,不要杀人。世间一旦有了荣辱的区别,就

41、能看到各种弊端了;财货日渐聚积,就能看到各种争斗了。如今倡导人们所厌恶的东西,聚积人们所争夺的财物,使人处于贫穷困厄中,让他没有休止之时,想要不出现这样的遭遇,怎么可能呢?古时候的君主,把社会清平归于百姓,把管理不善归于自己;把正确的做法归于百姓,把各种过错归于自己。所以只要有一个人的身体受到损害,便私下总是责备自己。如今却不是这样。隐匿事物的真相却责怪不认识的人愚钝,扩大办事的困难却归罪于不敢克服困难,加重承受的负担却处罚别人不能胜任,把路途安排得十分遥远却谴责人们不能到达。人民耗尽了智慧和力量,就用虚假来继续应付。天天出现那么多虚假的事情,百姓怎么会不弄虚作假!力量不够便作假,智巧不足就欺

42、诈,财力不济便行盗。盗窃的行径,对谁加以责备才合理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四犯令侯寘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注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注】荼蘼:植物名,亦称佛见笑、独步春。春末夏初开花。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写景,月亮冲破薄云,花儿静默不语,营造了静谧的意境。B. 阳关一曲诉说离情,词人说莫要听,表现了词人在离别之时的旷达情怀。C. 词人希望和友人大醉一场,借此来忘记离别,“拚”深入刻画了词人的心理。D. 词人想到荼蘼

43、花在春末盛开,内心又有无限感慨,感叹它能够将春天留下来。16. 用芳草写离情,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手法请结合本词下阕分析其艺术效果。【答案】15. B 16. 芳草绵绵不绝,象征离情不断绝,借芳草抒发离情,含蓄蕴藉。词人想象明天友人将从江郊芳草路上离开,这萋萋芳草的盎然春意也会随着友人一同离去,更加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无限忧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解析】【导语】这首词通过描写月夜、花语、离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伤感的氛围。上阕写月夜花静,劝人莫听离别曲,表现出词人试图掩饰离愁的心情;下阕写芳草路和荼蘼花,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和友谊的留恋与不舍。全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44、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表现了词人在离别之时的旷达情怀”错误。词人说不要听阳关曲,是因为它总能惹起离别愁绪,词人已经承受不了离别的痛苦了。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意思是明日就要踏上郊外长满芳草的离别之路,春光也似乎随人离去。本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行,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本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作者却想象是人走春尽。这样,由芳草和离愁引申出来春天和行人的内在联系。所以,词人借芳草抒发离情,芳草绵绵不绝,象征离情不断绝,含蓄蕴藉。芳草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消失,词人作此言,实则是为了表现友人离开后,萋萋芳草

45、的盎然春意也会随着友人一同离去,自己的世界只剩一片昏暗、无限忧伤,自己已经感觉不到春意了,借此想象来表现自己面对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与其长子暮夜泛舟至绝壁下,看到了阴森恐怖的大石侧立,听到了磔磔鸟鸣,内心惊恐欲还之时却听到“_,_”。(2)李凭箜篌引中“_,_”用通感的艺术手法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3)“瑟”是中国古老的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_,_”。【答案】 .

46、(而)大声发于水上 . 噌吰如钟鼓不绝 . 昆山玉碎风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窈窕淑女 . 琴瑟友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噌吰”“窈窕”“弦”“笙”“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故乡,永远是一个令游子 A 的地方。奔波漂泊的诗人笔下常常集结着乡愁。“(a)”,漂流在外的游子,在落日行将西下的时候,思乡之情 B 。浩浩长江,雾气迷茫,更添 C ,诗人在楼上发出的叹息,成为登高处对于乡愁最

47、典型的咏叹。透着些许豪迈,却难掩缠绵思乡之情。相比之下,“(b)”,则成为低回处对于乡愁的最感人的排遣。虽然直白如话,却是离情万种。彼情彼景,早把千万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写在脸上,留在天地间。思乡之情如此之切,又有了“(c)”。唯有情之切,才会如此张开想象的翅膀;唯有爱之深,一腔乡愁才化作千古佳句。这样的乡愁牵着你,引着你,一程程,一步步,山山水水入诗来。山水承载着乡愁,乡愁赋予古诗词以魂魄。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下列句子中的“在”与文中加点的“在”,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B. 一切都会变,一切都在变。C. 她已经光荣在党50年。D. 成绩与缺点,样样计在内。20. 下列诗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考冲刺押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南阳海歌)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