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数学建模数学建模 一、一、教学内容解析教学内容解析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新增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课程标准中没有对数学建模的 内容做具体安排,只是建议将数学建模穿插在相关模块的教学中,要求通过数学建模,了解和经 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而以函数为模型的应用题是中学数学中 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应用题中抽象出问题的数学特征,找出函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中学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本节课从“3.2 函数模型应用实例”中选取一道生活中的建模实 例,借助图形计算器,综合分析对比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幂函数在实际 生活中应用的优缺点,为以后的数学建模打基础,但未能使学生全面认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于 是又在本题的基础上有所改编,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探究、交流合作、小组展示、总结归 纳、深化反思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数学建模思想. 因此本节课是从函数出发,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尝试数学建模,让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理解数学的魅力. 二、二、学习目标设置学习目标设置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课的描述有: 1.通过数学建模,了解和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 系. 2.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对同
3、样的问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和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探索解决的方法,从而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 验,发展创新意识. 3.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学会通过查询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学生在数学建模 中应采取各种合作方式解决问题,养成与人交流的好习惯,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本节课中,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标准,从知识分类、认知水平、学科内涵三个维度对 课标的分解为: 依据行为动词,我又从能力层次将课标进行了再分解,具体如下: 知识分类:知识分类:数学建模过程 认知水平:认知水平:了解 行为动词有行为动词有经历、归纳、探索、 学会、发现、体验、提出、发挥 学科内涵:学科内
4、涵:通过生活实例,归纳数学建 模的全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会归纳思想、建模思想. 2 根据课程标准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将实际问题提炼成理想的数学问题,借助图形计算器,能找出合适的数学模型,初步总 结出数学建模的过程. 2.能根据实际情况检验数学模型,完善数学建模的过程,深化数学建模的思想. 3.经历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全过程,从实际生活出发,思考数学建模的意义,体会数学来源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魅力. 三、三、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1 的评价任务一:学生通过自主解决应用题、组内交流合作,借助图形计算器,通 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能找出合
5、适的数学模型并初步总结出数学建模的过程. 针对目标 2 的评价任务二:通过对进一步变形的问题的探究,能说出选用模型的优缺点,能 用实际情况检验数学模型,完善数学建模的过程,深化数学建模的思想. 针对目标 3 的评价任务三:经历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全过程,能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 跟踪训练一,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举出生活中数学建模的例子,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的魅力. 四、学生学情分析四、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基础: 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各自的函数特 点,基于学校的支持,学生对于图形计算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知道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由特
6、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但对于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尚不明确.从数学活动经验上来说,学生具备了 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好奇心强,学习比较 积极主动. 2、学生面临的问题: 本节课是数学建模的基础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认知方式和思维难度上对学 生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及优化数学模型的过程 中会比较困难. 重点:数学建模的过程形成. 难点:数学建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 掌握 了解、经历 通过实际例子,引出课题. 数学建模的过程 经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借助图 形计算器得出数学建模的过程 体 验 数学建模的实
7、际应用 探索体验数学建模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3 引 入 主 题 创 设 情 境 加 深 理 解 自 我 总 结 合 作 探 究 发 散 思 维 五、教学策略分析五、教学策略分析 从主导思想上:本节课依据“教评学一致性”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目标导引教学. 基于学习目标创设学习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的评价设计和教学方 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动手动脑动口,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锻炼分析问题、抽象概括的 能力. 从内容上:本节课是数学建模的基础课,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数学建模,了解和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8、活的 联系.所以本节课从“3.2 函数模型应用实例”中选取一道生活中的建模实例,借助图形计算器, 对于选择数学模型这一难点,通过分析探究、交流合作、小组展示、师生释疑等环节,设计一系 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比各自函数的特点,得出符合题意的数学模型,从 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符合题意的数学模型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于是在题目 的基础上加以修改,用实际问题去检验数学模型,不断拟合出最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 建模的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深化数学建模思想,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同时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在学习环节中渗透归纳、数形结合、建模等思想,注重培
9、养学生的理性 精神. 六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采取“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采用“点拨式自主学习与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八人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借助五个环节实现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 具体内容如下: 发 现 问 题 探 求 新 知 总 结 升 华 师 生 交 流 4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 一、创设 情境,引 入主题 通过常见 的例子引 入主题, 让学生对 数学建模 有初步的 认识 繁华的城市,有许多十字路口,每一个路口的红绿灯 时间设置是一样的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思考过, 焦虑过,这些红绿灯秒数是如何设置的?一天中它们又是 如何
10、变化的? 这些内容其实跟许多因素都有关系,而核心内容就是 数学中的数学建模知识. 设计意图 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入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设疑,引入主题, 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建模. 二、问题 驱动,探 求新知 目标 1 目标 3 在探究过 程中,关注 学 生 是 否 积 极 参 与 讨论,是否 能 完 成 提 出 的 三 个 问题,是否 能 借 助 图 形计算器, 找 出 合 适 的 数 学 模 型,找出大 概 的 数 学 建模过程. 探究一 某公司为了实现 1000 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 个激励销售人员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 10 万元时, 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
11、单位:万元)随销售利 润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总数不超过 5 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 ,002. 1, 1log,25. 0 7 x yxyxy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 司的要求? 我以下面三个问题为载体,让学生探求新知: 问题问题 1 1:你能把题里的三个文字条件变成数学语言吗? 问题问题 2 2:画出 x yxyxy002. 1, 1log,25. 0 7 三个函数图 象?观察图象并结合计算你能判断出符合条件的函数模 型吗? 问题问题 3 3:你能通过回顾寻找数学模型的过程自己总结出数 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吗? 分组活动,合作学习 活动活动 1 1:学生
12、独立思考问题 1,老师提问检测 活动活动 2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借助图形计算器合作 绘制出题里的三个函数图象,一方面通过计算交流探究出 合适的数学模型.讨论时间 5 分钟,讨论完进行小组展示, 展示时间 3 分钟,小组间车轮式评价,老师完善补充. 5 通过组内交流会找到符合题意的函数模型1log7xy 活动活动 3 3: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3 在数学结果与可用结果之间缺少一个环节,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探索 过程中体会到利用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同时概括出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以实 实际问题 提出
13、问题 数学模型 数学结果 ? 可用结果 N Y 6 现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三、深入 探究,加 深理解 目标 2 关注学生能 否说出 1log7xy 在实际生活 中的增长意 义,能否站 在领导的角 度选择合适 的 函 数 模 型,能否算 出具体的函 数模型 关注学生能 否发现已有 的函数模型 不符合实际 情况,能否 找到指数型 函数模型, 能否算出不 同的函数模 型 探究二 由实际情况出发,以下列两个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验 证1log7xy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问题问题 1 1:请分析你得出函数模型的增长趋势,试想如果你 是这个公司的领导,你会不会选择如此的激励政策? 问题问题 2 2:如果不
14、合理你会选择什么增长趋势的函数模型? (刚开始增长比较缓慢,后期增长比较快速,提示学生联 想比较简单的函数模型.) 你能计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函数模型么? (保留到小数点 后四位) 活动活动 1 1: 同桌讨论问题 1, 考虑选择的数学模型是否合适. (讨论时间 2 分钟) 活动活动 2 2:小组 8 人开始讨论问题 2(5 分钟) ,老师下台指 导学生并验收讨论结果, 讨论完学生自行展示自己的讨论 成果. ( 25 105xy 和 x y0016. 1)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基本的 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初步的建模思想. 上述数学模型都是理想的基本初等函数型的模型, 实际生
15、 活中的函数模型都是对基本初等函数变形之后的结果, 为 了引导学生用实际生活检验并优化数学模型,开始探究 三. 探究三 问题问题 1 1:把题中“在销售利润达到 10 万元时,按销售利润 开始进行奖励”这句话删掉,你得到的指数函数模型还符 合实际情况吗?如果不符合, 你能设计出符合题意的条件 么?( x y0016. 1已经不符合题意了,因为当0 x时, 1y,让学生找出指数型函数模型) 1( x bay) 活动活动 1 1:小组 8 人开始讨论(3 分钟) ,讨论完自行展示讨 论成果,老师带领大家优化拟合最优数学模型. 设计意图: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体验数学建模中寻找 较复杂的数学模型的过
16、程,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并 能完善数学建模的过程. 7 关注学生是 否理解上述 两个问题的 含义,是否 知道在数学 建模过程中 加入 “检验” 这一环节 关注学生能 否用自己的 语言总结数 学建模的定 义 问题问题 2 2:你能根据以上问题,思考完善数学建模的过程 吗? 活动活动 2 2:学生一起口答 问题问题 3 3: 根据数学建模的过程, 思考总结数学建模的定义. 活动活动 3 3:学生和同桌进行讨论总结,老师提问检测. 数学建模定义:数学建模定义: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 知识和方法建 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合作交流,一方面实现学生对数
17、学建模的过程完善 并总结出数学建模的定义,一方面让学生在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发现问题、获 取新知. 四、反馈 练习,巩 固提升 目标 3 在反馈练习 中,关注学 生是否能大 致描绘出题 中的两个函 数图象,在 实际情况中 能否选择合 1.( (20152015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1,19)1,19)某公司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种 产品的宣传费,需了解年宣传费x对年销售量y的影响, 对近 8 年的年宣传费 i x和年销售量 i y(i1,2,8) 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 值. 实际问题 提出问题 数学模型 数学结果 检验 可用结果 N Y 8 适的数学模 型 关注学生能
18、 否举出恰当 的数学建模 及真正理解 数学建模的 定义和过程 ()根据散点图判断,bxay与xdcy哪一个适 宜作为年销售量y关于年宣传费x的回归方程类型?(给 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xdcy 2.你能举例说明身边的数学建模实例吗? 设计意图 1.学习了数学建模的过程和定义,检验学生掌握情况,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 出函数模型,并且结合图象找出合适的数学模型. 2.通过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数学建模实例,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的实际意义,体 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魅力. 五、师生 交流、深 化反思 目标 3 关注学生能 否从学习方 法上和态度 上进行自我 反思和总结 在这一环节中,我
19、会给学生 2 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 交流,然后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最后给学生 2 分钟时间 进行反思,把反思内容写到学历案上,引导学生不仅从 知识上总结,还要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进行自我评 价和反思. 由此引出总结语“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处处留心皆学问,透过现象才能够寻数据、建 模型、现本质、解问题,这才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 于生活的真实写照。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 够学以致用,学好数学,才能生活不愁、学习无忧.”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 小结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能优化认知结构. 板书设计 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学生展示作图成果 定义
20、数学建模过程 9 板书设计分为教师板书和多媒体两块内容,教师板书和学生作图结果,我侧重将本节的主要 内容展示在黑板上,便于学生理解.本节课作为数学建模的入门课,关键是认识什么是数学建模, 会初步进行数学建模,于是我给学生展示数学建模的过程和定义,便于学生的掌握. 课后作业: 1.教材 106 页 A 组第 1 题;B 组第 2 题 2.繁华的十字路口,刚等过一个红灯,没走多远,又碰到一个红灯,又要等待几十秒,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思考过,焦虑过,这些红绿灯秒数是如何设置的?一天中他们又是 如何变化的?请以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数据,结合本节所学数学建模知识,撰写一个研究 性学习报告. 3.课外
21、阅读: 数学建模入门 、 数学建模方法 七、教学反思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数学建模的概念比较陌生和抽象,建立数 学模型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本节课从“3.2 函数模型应用实例”中选取一道生活中的建模实 例,借助图形计算器,通过分析探究、交流合作、小组展示、师生释疑等环节,设计一系列环环 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比各自函数的特点,得出符合题意的数学模型,从而突出 本节课的重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符合题意的数学模型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于是在题目的基础 上加以修改,用实际问题去检验数学模型,不断拟合出最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
22、 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深化数学建模思想,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这样的 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问题,能使他们更快更好地建立数学模 型. 本节课的设计主线为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设置问题情景、到抽象建模过程,到抽象概念、理 解概念、课堂检测、课后小结,贯穿始终. (二)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 励学生探索方式、表达方式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 现出来的思维水平,关注学生的讨论合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对概念的理解应用水平.教学中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活动情况和学生对课堂检测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认知状 况和能力水平.另外,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 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